今天在某個群裡,有位媽媽問了句「幼升小該報什麼班」,引起了踴躍的討論。
媽媽們都在出主意「拼音」「寫字」「看圖說話」,這時,有位媽媽發言了,她說「如果上公立學校的話,不用上幼小銜接」。
那到底需要上幼小銜接嗎?我在哥哥讀幼兒園大班時也煩惱過糾結過,身邊的同事也告訴我幼小銜接很必要,但最後我們也沒讓哥哥去上幼小銜接,因為…懶。
而事實證明,是真的不用去上幼小銜接。
我們給哥哥買了拼音卡,有空就教教他,我們教得不怎麼樣,他學得也不怎麼樣。
哥哥的字認識得不少,不過不是因為他愛讀書,這些字都是他平時學唱歌時記住的。我們知道他寫不出來,他認的是那些字的樣子。
哥哥的英文水平約等於零,雖然我斥巨資給他報了vipkid,北美外教一對一,但沒有環境,每天25分鐘的課程幾乎沒有效果。
雖然哥哥讀的是一間普通的公立學校,在開學之前我也有那麼一點點忐忑,如果哥哥跟不上怎麼辦?如果老師們進度很快怎麼辦?
事實證明,我多慮了。老師們都教得很好,照顧到每一個小朋友。—— 幼小銜接,是真的沒必要。
1、語文是先識字,再教拼音。
怕孩子不會讀?老師會教,家長也可以課後輔導,再不行就送晚託班,而且,有個叫「納米盒」的app可以教小朋友讀。
哥哥他們拼音至少學了一個月,每天寫,每天讀,每天默,還能記不住?
為了5,寫得可認真了,簡直力透紙背。
字也是每天必寫,字的筆畫要寫出來,拼音也要寫出來。還要課堂聽寫,錯了要重新抄寫。後期更是要學會用字來組詞。
2、數學從寫數字開始,然後學看圖,再教加減法。
一年級加減法都是100以內,還有很多有趣的邏輯,規律內容,學會看時間,學會怎麼用錢,都是數學課會教的。
3、英語從句子開始,指讀單詞,再教26個字母,學會抄寫單詞。
哥哥他們學26個字母,學了一年。試問都做到這種程度了,幼小銜接學英文有什麼必要?
老師非常注重英語書寫,每周都有專門的寫字母直播(疫情期間),每周有指定的過關的單詞和句子。
暑假期間,也是每天要抄單詞,朗讀打卡。
用英語老師的話說,小朋友們只要好好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作業,不需要報課外班都可以學得很好。
結論:我個人認為,各種被吹噓的幼小銜接,都是輔導機構捕捉到家長們的焦慮心理 ——「 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設計出來的產品。
在我看來,幼小銜接真的是沒必要,更何況,現在私立都搖號了。
為什麼要強迫孩子去上幼小銜接,「在我踏進教育界之前,難道就不能讓我好好玩一玩嗎?我還要上十幾二十年的學呢!」
我們家爸爸說過,幼小銜接沒必要,很多課外補習班也沒必要,提前把某樣學了也沒必要。提前學的孩子,最開始在班上的學習一定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就因為懂了,聽課可能就不那麼認真了。而且這種優勢隨著年級越高會越不明顯,等到4、5年級時,大家都一樣了。
與其上幼小銜接,還不如多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習慣好了,學習必定事半功倍。提前預習,認真完成作業,課後複習,有時間多閱讀識字。
如果一定要上的話,我其實建議去上一下寫字課,因為哥哥的字寫得真是很差強人意,寫字姿勢也是歪七扭八。讀過書的認都知道,閱卷老師更喜歡字好看的卷面,作文就算寫得不那麼好,字漂亮了可能還能多2分。
我想說:
拼音被沿用好了這麼多年,怎麼可能因為教學計劃被一筆帶過?我當年讀書老師教拼音也是教得很認真的,我還是廣東人呢,廣東人普通話出名差的,我是廣東人普通話講得很好的了,至少別人一聽都以為我是臺灣人。
所以,家長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善意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