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期間農民工法律援助提檔加速

2020-09-03 司法部

唐師傅等人都是北京某公司的員工,兢兢業業工作多年,終於和公司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因工作性質原因,唐師傅和同事們始終堅守一線。可公司從春節起就停發了包括唐師傅在內的20多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無奈,唐師傅等人走上了維權的道路。

被拖欠工資的20多名勞動者向北京市懷柔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不久,20多名勞動者從勞動爭議仲裁委領取了《受理案件通知書》,可大家誰都不知道勞動爭議仲裁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參與。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他們找到懷柔區法律援助中心進行諮詢。

當時正值疫情防控期間,懷柔區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視,當即協調律師李長浩現場接待諮詢。在李長浩指導和幫助下,20多人中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9名勞動者順利獲得了法律援助。

5月5日,在前期電話溝通的基礎上,李長浩利用「五一」假期與9名受援人見了面。經過這次會面,9名受援人對維權之路有了清晰的認識。李長浩也作出判斷,在仲裁過程中調解解決,將是對勞動者權益的最佳保護方案。

經過李長浩反覆解釋溝通,唐師傅等9人最終接受了他的建議,對仲裁申請書的部分請求事項進行了調整。在此期間,不屬於受援人的另外11名勞動者也多次向李長浩求助諮詢,李長浩每次都耐心細緻地給予回應。

5月24日,唐師傅等20餘名勞動者的勞動爭議案件開庭。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礎上,雙方表示同意調解。最終,案件在懷柔區勞動人事仲裁委員會主持下順利調解解決。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馬品芳介紹,北京作為農民工主要流入地,始終將維護外來農民工合法權益作為法律援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08年審議通過的《北京市法律援助條例》中,北京就免除了對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的農民工的經濟困難審查。2016年,北京市政府又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事項範圍,把「因籤訂、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主張權利的」納入事項範圍,農民工維護勞動權益的案件都能依法獲得法律援助。「十三五」期間,北京全市法律援助機構每年組織辦理的農民工案件均佔同期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60%以上。

「疫情防控期間,為幫助農民工在最短時間內追索到勞動報酬,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律師隊伍的專業優勢,堅持法律諮詢服務不打烊、案件法定時限不延誤、辦案質量標準不降低。」馬品芳說,「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積極與司法機關、看守所溝通協商,通過『雲法庭』系統創新了會見形式,為受援人提供便利,確保案件按照法定程序和時限辦理完成,並通過精準指派和嚴格落實管理,確保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得到保證。」

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發地善後處置等重點任務,北京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通過熱線、網絡平臺,克服種種困難開展服務。同時,深入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活動,結合疫情影響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實施,廣泛開展專項宣傳、維權活動,積極推動法律援助機構、熱線電話等信息進工地、進勞動仲裁接待場所、進勞動監察公示信息,為農民工尋求法律援助暢通渠道。

據馬品芳介紹,今年前7個月,北京全市法律援助機構已經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6657件,佔同期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69.5%,在服務復工復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文章來源丨法治日報

記者 | 黃潔

相關焦點

  • 司法部: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可通過中國法律服務網等申請法律援助
    日前,中央政法委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了《關於政法機關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意見》,今天我們請來了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王洪祥先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述元先生,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國慶先生,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先生,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意見》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農民工法律援助十年變遷 維權案呈複雜化趨勢
    我國農民工數量已經達到2.74億,他們的權益狀況如何?在依法維權過程中又面臨哪些困難?這些問題愈發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9月11日,一份《農民工法律援助十年變遷調研報告》在京發布,揭示了10年間我國農民工權益狀況的變化趨勢。報告顯示,農民工維權案件從最初以建築領域欠薪為主,到如今欠薪、工傷、解除勞動合同糾紛、社保補償、拖欠加班費等多種勞動爭議並存。
  • 不用出門,濱州免費為農民工、殘疾人等群體提供法律援助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0日訊 困難群眾需要法律援助,不用出門,通過「法援在線」綜合管理平臺,就可以提出申請;精準扶貧對象、農民工討薪、工傷案件,農村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權益遭受侵害的,一律免予審查經濟困難狀況,免費提供法律援助……今年以來,濱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圍繞信息、組織、服務採取的一系列創新舉措
  • 平涼市靜寧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農民工、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維權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李娜)為進一步加強對農民工和殘疾人的法律援助供給力度,提高農民工、殘疾人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法律援助中心積極開展農民工、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維權活動。平涼市靜寧縣援助中心為農民工、殘疾人提供精準、便捷、優質的法律援助服務,今年以來共開展專項宣傳活動5次,發放宣傳資料800餘份,提高農民工、殘疾人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曉度和滿意度,擴大法律援助社會影響力。
  •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在行動
    近年來,旗司法局達來諾日司法所高度重視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工作,充分發揮法律援助的職能作用,靠實責任,大力推進「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設活動,全面暢通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降低門檻、快速辦理,對農民工討薪、工傷事故賠償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一律免於經濟狀況審查,實行當場受理、當場指派,確保應援盡援。
  • 上海法律援助「戰疫記」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餘東明法制日報實習生 張海燕農民工曹亮(化名)沒有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次試探性的法律援助求助電話,竟然給自己和兩個兄弟討薪帶來希望。原來,曹亮三人所在公司遲遲不發工資,更別提經濟補償金了。無奈之下,他撥通了上海市黃浦區法律援助中心的預約熱線,法律援助中心很快安排了案件受理工作,指派律師幫助維權。
  • 湖北今年為5098名農民工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797件
    從湖北省司法廳獲悉,今年以來,湖北司法行政機關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復工復產、決戰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職能作用,維護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已為93名「最美逆行者」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08件、為5098名農民工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797件、為3157名特困群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055件。省司法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廳以武漢市為重點,在全省開展「助力最美逆行者」法律援助項目,對深入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軍人、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的,提供代擬法律文書、訴訟代理、刑事代理、勞動爭議仲裁代理等法律援助。
  • 法律援助進工地——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9月8日,甘德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合縣勞動監察大隊前往甘德縣規模較大的兩個工地開展了「法律援助進工地——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法治宣傳活動。,進一步減輕農民工的訴訟成本等問題。在宣傳活動中,援助律師胡良瑞與農民工兄弟切身交談,仔細解答諮詢的問題,提出合法、可行、快捷的維權方式;曲巴副局長就當前現行的惠民政策及法律法規進行講解。進一步紮實推進了新形勢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進一步堅定為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
  • 廣州創新法律援助手段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為切實保障勞動者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益,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廣州市司法局農民工討薪維權「綠色通道」相關制度規定,凡是以「追索勞動報酬、工傷賠償」為由申請法律援助的,不論本地還是外地戶籍,均不用提交經濟困難申報材料;農民工所申請的法律援助事項在廣州市審理或處理,或者廣州市戶籍的農民工,其法律援助事項在廣州外審理或處理,均可在廣州申請法律援助,做到「應援盡援」。
  • 對農民工法律援助申請實行快接快辦
    原標題:對農民工法律援助申請實行快接快辦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已於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近日,成都市司法局下發《通知》,部署建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分線多包」工作機制,明確對在本市行政區域務工的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或者工傷賠償的法律援助案件申請,均應免於經濟困難審查,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對農民工法律援助申請實行快接快辦。
  • 湖南:用法律援助為農民工兄弟討薪「撐腰」
    據統計,2019年,湖南省共受理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9843件,涉及農民工1萬餘人次,解答農民工法律諮詢30282人次。「三大平臺」護航農民工維權2018年,通過3年的不斷摸索和實踐,湖南省司法廳正式全面構建省、市、縣、鄉(鎮)、村(社區)5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農民工群體需要法律援助時,可就近選擇法律援助站點。
  • ...助力農民工(蓬溪縣農民工討薪維權法律援助專項活動系列簡報一)
    司法所工作人員積極向群眾宣傳《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重點普及了法律援助政策,蓬溪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農民工以「追索勞動報酬、經濟補償、工傷賠償等勞動爭議案件」為由申請法律援助的,不用提交經濟困難申報材料,確保每一位返鄉農民工都能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務。返鄉群眾紛紛詢問工作人員關於勞動法、勞動合同籤訂和拖欠薪資等一系列問題。
  • 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活動
    ,到了該收穫的時候,每年此時高青縣法律援助中心總是把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放在心坎上,如往年一樣,高青縣法律援助中心如期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活動,確保農民工維權案件「應援盡援優援」。活動具體實施情況如下:NO.1開通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在法律援助中心專門設置農民工維權窗口,對農民工因追討工資、工傷事故賠償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一律開具「法律援助綠卡」,免於經濟狀況審查,當場受理,當場指派;對申請事項不屬於法律援助範圍的,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引導其向相關部門辦理。
  • 廣西北海:法律援助進工地 保障農民工權益
    11月30日,北海市銀海區司法局組織法律援助志願者走進工地,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活動現場,法律援助志願者向農民工派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致農民工朋友的一封信》、申請法律援助指南等資料,現場普及有關籤訂勞動合同及農民工討薪的法律知識,介紹「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綠色通道的政策知識,引導農民工遇到拖欠工資時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阿拉善盟法律援助中心為23名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案件提供法律援助
    近日,內蒙古阿拉善盟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了受援人贈送的三面榮譽錦旗,他們都是剛從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拿到2017年血汗錢的農民工。本次法律援助受援人數為23人,總計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480餘萬元。阿拉善盟法律援助中心於2018年12月6日接待了剛從工地趕過來23位當事人,大家情緒都很激動。雖然大家來自同一個工地,但涉及的法律關係並不完全相同,這就大大增加了承辦人的工作量和難度。考慮到案件人數眾多,法律關係各不相同,最終指派兩名專職律師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
  • 五華區法律援助不下線 關鍵時刻敢擔當
    五華區法律援助中心秉承「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的優良傳統,在疫情期間,一方面做好窗口單位的各種防疫措施,採取各種有效方式保證群眾正常的法律援助需求;另一方面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疫情期間,共受理勞動爭議法律援助案件37件,涉及金額70餘萬元。二是加大對農民工法律援助力度,陸續開展農民工法律援助專項活動及《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系列宣傳活動。
  • 白河縣司法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法律援助
    麻虎鎮太和村劉某和南溝村孟某等人系農民工,2016年上半年在湖南省益陽市煤礦給杜某、黃某某提供給勞務,杜某、黃某某未給劉某、孟某出具工資欠條,也未進行結算,劉某、孟某等人索要工資逾四年未果。2020年1月16日,劉某、孟某等人來到白河縣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 為困難群眾提供高質高效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工作以服務困難群眾為己任,著力解決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困難群眾平等獲得法律保護,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和廣大法律援助工作者主動履職盡責,在抗擊疫情保障復工復產、化解涉疫矛盾糾紛等方面,努力做到應援盡援,為困難群眾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 河口區法律援助中心全力解決農民工討薪難問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夢雨 東營報導日前,河口區法律援助中心來了一批急切討薪的農民工,十多個人把大廳擠得滿滿當當。原來,這些人在仙河鎮某鹽場務工,由於企業虧損一直未拿到工資。在了解基本案情後,法援中心工作人員詳細告知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及所需提供的證據材料,迅速開通綠色通道,本著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指派的原則於當日完成申請、審批、指派程序,並與受指派的律師詳細溝通
  • 高邑縣法律援助中心積極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結合高邑縣司法局「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設工作深入開展,9月1日,高邑縣法律援助中心在高邑縣「石府秀麓壹號」在建項目工地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宣傳活動此次宣傳活動通過法律宣傳、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為農民工提供針對性、個性化服務。活動現場向農民工發放法律援助宣傳手冊、法律小常識圖書、《民法典》宣傳書籍等200餘份,發放法律援助宣傳手提袋100餘個。現場為農民工解答有關勞動合同、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工傷等法律問題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