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辛老師對話 | 臨證研習營畢業生分享(上)

2021-02-13 動靜自在

本文根據「中醫臨證課」一期線下研習營四位同學的畢業分享整理而成,這四位同學均是醫生,她們從所學的專業和工作經歷出發,分享了自己對於醫學、疾病和職業的思考,也坦誠談及目前的困惑和由臨證課帶來的啟發。李辛老師與她們展開了一些對話,我們也整理後呈現於文中。

劉槿川:

今晚是「中醫臨證課」蘇州研習營的最後一晚,不論從組織者還是學習者的角度,我都覺得咱們這次課程非常圓滿。

很多同學跟我說,在課程中不僅學了中醫,還學會了享受生活,玩得很高興,吃得好,睡得也好。(笑)

這些天我和李辛老師一直在探討什麼是「好的成人教育」,這也是動靜自在正在探索的辦學方向:除了提供課堂上知識性、能力性的教學,我們還希望,能與來到動靜自在的朋友一起去體驗生活,欣賞美好的事物。

關於中醫課程,動靜自在的目標是:為想深入學習中醫的朋友,和想成為醫生或具備臨床能力的朋友提供系統學習的支持。中醫文化和養生類的課程也很好,但那不是我們想做的方向,我們只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中醫臨證課」的同學有不少是職業醫生,還有很多同學正在從事或計劃從事醫療工作。今天是研習營的最後一天,我們邀請了這次班中的四位醫生同學來跟大家做一次交流,請她們談談學習感受,並結合她們現階段的經驗,為其他想走專業路線的同學提供一些參考。有請第一位同學,Z醫生。

Z醫生:

謝謝槿川老師和動靜自在平臺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感謝李辛老師、趙前林老師、楊亦龍老師給予我的教導。

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我是學西醫的,2003年本科畢業,專業是麻醉學,畢業後去了我們當地最好的三甲醫院工作。

我在麻醉科工作了7年,也是在這7年間,我發覺我並不喜歡這份工作,一來是這份工作的機械性重複和晝夜不規律,二來缺少成長和學習的空間。而且在工作中,我覺得自己並不像我心目中的醫生的樣子,所以我開始尋找改變的途徑。在學醫這個體系裡,我當時可以改變現狀的方法就是考研,繼續提升學歷。

其實現在的醫生壓力挺大的,一方面要應對臨床的深入學習,要積累臨床經驗,同時還要在學術上有成果。特別像我們醫院,對臨床醫生的基礎科研要求非常高,無論晉升還是各種相關事宜,都要和學歷及科研成果掛鈎。我想,那我乾脆去看一看學術研究到底是什麼樣子吧。於是我去考了麻醉學的研究生。

讀研期間,我做的是疼痛方面的基礎研究——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機制。對於臨床醫生而言,基礎科研對我們來說又是另一個領域,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相當於從頭學起,需要重新學習和積累。

畢業後,我希望有更深入的學習,於是決定繼續讀博。我選擇了讀更基礎性的神經生物醫學。我4年博士期間做的是關於慢性內臟痛分子機制的研究。

畢業後我回到原來的醫院,當時正好遇到一個機緣,醫院成立了一個新興的科室叫「疼痛科」,這個科室是從麻醉科分出來的。我的碩博研究方向都是慢性疼痛的機制,又在讀博期間了解了這門學科的內容和診療方式,所以就進入了疼痛科工作。

疼痛科在我心目中像一個全科,它不像現有的很多醫學專科分得非常細,我們接診的都是各種各樣的疼痛病人,需要多學科的知識進行診斷。而且疼痛科運用的治療手段也比較豐富,會涉及內科的用藥、康復科的理療,也有外科的介入治療和手術,還會借用中醫的一些外治手法。所以進入疼痛科工作滿足了我的興趣,我的工作熱情也由此上來了。 

今年是我在疼痛科工作的第三年。這三年中,我非常努力地去學習我們科室診療範圍內的疾病和治療方式,我覺得我已經基本能勝任了。但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我覺得實際上這也是西醫本身的局限,即對於患者醫治的單一性,和針對症狀點對點的治療。

現在西醫的科研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能僅僅關注疾病的檢測指標,也開始注重整體關係,包括精神層面對疾病的影響。例如我在博士期間研究的腸易激症候群,它是一種功能性的胃腸道疾病,病人沒有明顯的指標異常,但有大便性質上的變化和慢性腹痛,我們課題組所做的就是遺傳、壓力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導致慢性內臟痛形成的相關研究。

▲照片場景:中醫臨證研習營

昨天李辛老師聊到他大學時做大鼠的動物實驗,這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我們的基礎研究就是通過建立動物模型模擬某種人類疾病,然後去研究相關機制,開發臨床用藥。但是我感覺,雖然我們知道了部分發病原理,但最終的治療方式還是看哪些指標變化了,然後針對性地做幹預,並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疾病的根源。

目前我在臨床上收治的慢性疼痛的病人,現有的西醫治療手段大部分都能夠控制症狀,病人的生活質量也能得到改善。但確實也有一些病人,尤其某些頑固性神經痛,無法得到有效緩解。

我說幾個我遇到的病例吧。有一位病人因頑固性帶狀皰疹引起了疼痛,疼痛部位大致是中醫講的膀胱經,我們西醫講的是骶1神經。我們運用了各種醫療手段,但病人的疼痛一直不能徹底緩解。

前兩天我們科室還收治了有一位舌咽神經痛的患者,也是如此。去年我遇到一位老太太,她患有頑固性的陰部神經痛,幾乎不太能站立,只能躺著。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糖尿病引起周圍神經痛的病人,一開始是雙腿疼痛,後來慢慢延伸到腹部以及整個背部,都有針刺樣的疼痛,無法入睡,同時帶來情緒上的焦慮和抑鬱。他們用目前的西醫手段治療,都沒有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這樣的病人還有很多,我們採取了各種治療方式,雖然開始都有部分緩解,但慢慢地又有所反覆或繼續進展,即使再升級方法也沒有效果。

目前的醫療現狀以及我對病人的責任,讓我感到西醫的學習已經不能滿足我臨床工作的需要了。這是我參加中醫臨證課的第一個原因。

其實我很早就對中醫很感興趣,覺得它是很高明、很厲害的東西,最好可以通過師承的方式系統學習,但那時我覺得自己很難有機緣觸及和深入到這個領域,就擱置了,但現在我有了強烈的學習動力。

第二個原因是我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在西醫的診斷是宮頸癌前病變,這可能跟我長年努力學習和工作,不太關心身體有關,比如基本的飲食和睡眠我都不太能保證。我自己不太願意用西醫的方式治療,我認為那只是解決局部問題,無法真正解決深層次的根本問題。所以我來到了李辛老師的課上。

▲照片場景:中醫臨證研習營

李辛老師的書我幾年前就讀了,有一種拍案叫好的感覺,所以我也給我的父母、同事和朋友都買了,推薦他們看。雖然我是一名醫生,但我覺得我現在的水平其實比不上在座的很多同學,我現在有了動力,想深入地學習中醫。

通過學習「中醫臨證課」,我已經開始在門診中做患者的健康教育了,第一要運動,第二要休息,其實疾病就是一個信號,告訴你要去調整、休息。很多病人過度地依賴醫療手段,認為現在的醫學技術發達,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需要反覆告訴患者,要靠自身調到平常,要相信自身強大的自愈能力。

還有很多病人急切地要治好病,但實際上有些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會給這部分病人一些勸解,要學會和疾病共處。

還有一些焦慮抑鬱的病人,覺得自己身上到處都是病,我會根據他們的情況來判斷,建議有的人靜坐、站樁,還有的人我會開處方,每天一小時以上的運動,我說你要是不運動,下次就不要來找我了。(笑)

▲照片場景:中醫臨證研習營

參加這次課程,我除了想和老師同學探討我遇到的一些病例以外,還有一個願望就是,我很想知道中醫是怎麼看待我們西醫的用藥?

我們科室常用的治療疼痛的非甾體消炎藥,像布洛芬、塞來昔布等;另外常用的治療神經痛的藥,像普瑞巴林、加巴噴丁、卡馬西平等這類離子通道的拮抗劑;還有一些曲馬多、嗎啡這樣的麻醉性鎮痛藥物。我想知道從中醫的角度怎麼去理解這些藥對人體的作用機制,以及醫生如何通過用藥的反應程度來合理用藥。

我覺得中西醫各有所長,我希望自己能中西醫結合,給病人帶來更好、更有效、更長遠的治療。謝謝大家。

李辛:

我回應一下您。我碰到的宮頸癌前病變的病人,一般是做錐切手術,我還治過做了兩次錐切手術的病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長期比較嚴重的熬夜。

我曾經在上海治療過一位臺灣病人,當時她每個月回臺灣做檢查就升一級,醫生說如果你下個月回來再升一級就必須做手術了。

後來我給她看病,她非常聽話,早睡、鍛鍊、戒菸、打坐,恢復得很快,再回臺灣檢查就每個月減退一級,半年後就恢復正常了。

Z醫生:

我也是因為2018年發現宮頸問題後覺得要調整,現在基本上不會讓自己在12點之後睡覺了。 

李辛:

你應該在10點半之前睡覺。以你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和志向來說,你要儘可能讓自己長壽、健康,等你到五六十歲的時候,你可以帶出非常好的醫生,我們現在的好醫生太少了,這很重要。

Z醫生:

我開始注意身體是在接觸了中醫之後,我覺得我要長命百歲,因為我想有更多的時間。第二是因為,我覺得我只有身體好了,感知力好了,才能成為真正的好醫生。

本來我來到課堂前想問老師,像我這樣的西醫來學習中醫,應該怎麼學才能不走彎路。但我現在意識到,第一步應該是把自己的身體養好,提高覺知力,先休息好和運動起來。

我參加工作後有一段時間出現抑鬱狀態,是運動救了我,我有學習健身操、舞蹈、瑜伽,也跑步、做器械。後來因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尤其這三年在疼痛科相當於重新學習,非常忙碌,就慢慢地運動就少了。我再加油撿起來吧。

李辛:

對,不過不要加油,你應該再松一點。

還有一點,我個人認為宮頸癌跟病毒不一定是因果關係,而是伴生狀態,是人體的內環境到了一定的不良狀態才感染了病毒,這是伴生的結果。包括胃潰瘍和感染幽門桿菌之間的關係,我也是這個觀點。您怎麼認為呢?

Z醫生: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覺得西醫這樣的邏輯是不對的。

李辛:

我再回答一下您提的西藥的問題。其實西藥也可以像我們嘗中藥一樣去嘗的。我嘗過一些西藥,也觀察過病人用西藥後的反應。例如布洛芬,從傳統中醫藥勢的角度來看,我感覺會增強人頭部的通透性,但會使頸以下的身體循環代謝減慢。 

卡馬西平,它會讓人的精神或者說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讓整個人體的流通性好起來,但是按照中醫的說法,它會讓人神氣浮動、虛火上炎,使得神機和氣機格局不穩定。

我發現除了激素以外,大部分的西醫止痛藥有點像中醫所說的通行經脈藥,能加快人體的流通。大多數的疼痛,在加快氣血流通後,疼痛就能得到緩解,這也是中醫用行風氣的藥來止痛的原因。

而激素則是讓人進入一種太陰的狀態。我們都知道,激素用久了的人容易在面部、腿部、後背等位置水腫,這是因為激素讓整個人體的代謝慢下來了,而且會對我們的內臟,例如胃腸道的平滑肌系統產生比較大的阻滯。所以長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是比較大的,而一般的止痛藥只要沒有形成依賴,我覺得副作用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大。

比如還有嗎啡類的麻醉藥,它在全身流通的均勻度是比較好的,不像卡馬西平會留在頭部,也不像冰毒那樣對人體和精神的副作用很大。

Z醫生:

是的,我們科現在一般處治的是神經痛、常見軟組織痛、頸肩腰腿痛等,用的是剛才說的這類止痛藥,嗎啡主要用於癌痛病人。當疼痛升到一定級別,嗎啡對各種類型的疼痛都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李辛:

我會對從其他專業轉學中醫的同學強調,至少要學一下西醫的診斷學和急症學,這樣不容易在有形層面的部分誤診。不管學西醫還是中醫,不要排斥對方,不要形成非此即彼的爭論,中醫、西醫都是工具,未來也會慢慢融合。

劉槿川:

謝謝Z醫生的分享,您提升了我們今晚的學術探討水平(笑)。下面有請張麗。 

張麗:

大家好。我原本學的專業是服裝製版,十年前遇到一本中醫類的書,書裡說這首曲子可以振奮心陽,那首曲子可以讓人寧靜、治療抑鬱,還說按摩穴位可以治療很多病。

我當時覺得一首曲子、一個穴位還能治病,這挺有趣的。那時我剛結婚,看到一家公司招一種叫「脊椎調衡師」的職位,可以零基礎去,我就心動了。跟先生商量,他覺得我的決定不可思議,因為當時我有一份固定收入的工作,而改行過去收入特別低。我先生還給我媽打電話,讓我媽勸我別去。但最後我還是辭職改行了。

半年後,我發現我想學的東西學完了,但比起我想要達到的程度還欠缺很多。於是我又跳槽去了一家經絡養生類的醫館工作了一年多,最後到了我現在的公司,繼續學習和從事中醫。這期間我通過經絡按摩,開始真切體會到手下的寒熱虛實,而且往往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我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有了一點做醫生的感覺,但再往後走又遇到瓶頸了。我發現有些病人的症狀改善到一定程度時,就停下來了。我於是思考這是什麼原因。我發現這些病人隱隱有哪裡不對,感覺他們有些東西埋在心裡,但我又不知道該怎麼打開他們,或者說我自己也有一部分打不開,所以不知道怎麼去觸及到他們。所以我開始學習心理學,還跟馬琴老師學了五行針灸,去北京上諾娜老師的課。之後我慢慢覺得,在內心、神這部分,我開始有能力處理了,能夠幫到更多人了。

兩年前我看了李辛老師的書,也上了老師的「靜坐與望診」課程。當時李老師對我說:」你的敏感度很好,但穩定度不夠,你要訓練自己的穩定度。」這個提醒對我非常重要。我確實容易慌張,容易糾結、纏繞、不安,內心還有一些找不到原因的隱隱悲傷。後來我上了楊碩誠老師的禪修課和「般若正見」課程,這兩年的定力鍛鍊幫我提高了穩定度。

我們這次課程部分案主同學在內心深處有巨大的情緒,如果換做以前的我,就會跟著他們不停地掉眼淚。但現在的我能夠感受他們的情緒,同時還能保持穩定。這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當病人有一些別處無法訴說的東西要傾訴,如果我跟著他一起流淚,他就會停下來不講了,因為他覺得我這個容器不夠穩定,沒有辦法承載。我的穩定性夠了,病人才可以沒有顧忌地講,他打開之後,鬱結在身心的東西自然就流通走了。

學「中醫臨證課」前,我一直用的是外治法,比如刮痧、艾灸、推拿,參加臨證課之後我開始嘗試用藥。我曾用附子理中丸治好了三例尿路感染。一般用臟腑辨證的醫生遇到尿路感染都會開一些清熱的藥,但學完臨證課後,我判斷這三個患者得尿路感染是因為下焦虛,所以用了附子理中丸,最後都治好了。

其中有一位尿路感染的患者,接受完別的醫生扎針後更嚴重了,她說原來吃了抗生素還能勉強開車回家,現在扎完針半路就得找廁所。

我摸了一下她的手腳都是涼的,脈比往常要緊,覺得她不像是實證,而應是虛證,還了解到她前兩天加班特別多。我說那我給你按按摩一下,於是就在她腰背部腎俞的位置用非常輕柔的手法慢慢地摩,然後發現她裡面的氣一點一點充滿起來。我擔心她吃附子理中丸太熱,畢竟她當時還是有鬱熱,就讓她早上吃一顆附子理中丸,如果有上火現象就不要吃了。我還用肉桂和吳茱萸粉調和後讓她貼肚臍和腳心。三五天後她就好了。 

最近我遇到一位生了雙胞胎的女性,帶孩子的同時還要考試,她說她很困、很累但睡不著,就像一盞關不了的燈。我看她的臉很乾淨,身體比較瘦,舌苔也很乾淨。於是我就給她開個很簡單的小藥方:龍骨9克,參須5克,桑葚12克,五味子2克。

結果她說在淘寶上就買到了桑葚和五味子,其它兩味藥沒買到。她說她喝完這半個藥方後,就由睡不著變成睡不醒,特別能睡。我說能睡就多睡,睡好了以後自然就開了,這時候的開才是真的開,而不是闔不住。她說是的,現在覺得舒服多了。

她的媽媽也幫忙帶孩子,累得心慌不舒服。後來我給她媽媽也開了個小藥方,還是五六味藥,因為我就嘗過十味藥(笑),沒嘗過的藥我不敢用,只能在這十味藥裡面來回組合。但是效果非常好,她媽媽喝了一周就全好了。

上過臨證線上和線下課以後,我覺得自己思路更清晰了。我不奢望能夠治好所有人的病,我只希望盡力而為。我想做一個專業的醫生,未來想有自己的工作室,所以我報了師承考試,然後再考助理醫師,再考醫師證。

 

李辛:

什麼樣的人做醫生療效會好?怎樣成為一名好醫生?第一是思維清晰,第二是行動有力。我們看這位同學,她想到了就去做,十味藥也能用出千變萬化。

劉槿川:

張麗同學應該跟我們大部分同學的狀態相似,她從其它領域轉中醫,一步一步地走,現在又在考師承,她的分享為我們增加了信心。下面有請朱醫生。

圖文編輯_黃小邪

- 未完待續 -

報名 中醫臨證課(三期) 請點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第四屆社科法學研習營舉辦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與社會跨學科研究中心聯合雲南大學法律和社會科學交叉學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基層法治研究所、《法律和社會科學》編輯部成功舉辦了第四屆社科法學研習營。本屆研習營的主題是「法律經驗研究的理論維度」,採取雲端授課討論模式。
  • 2015威海首屆儒學教師研習營圓滿收官
    本次研習營講師團力量之雄厚、參與學員之廣泛、研習效果之顯著,都讓業內及各界人士讚嘆不已!在研習的這五天裡,大家互相切磋探討、交流分享、成長進步,共同完成了一次心靈的激蕩、生命的升華! 他們一招一式都「特別走心」,使得那幾天的早晨成為威海市委黨校操場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研習營生活美好的一天也從這裡開始。很多學員是第一次打太極拳,但由於初老師的教學有方,一招一式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使得學員們很快就都喜愛上了這個祖先傳承下來的古老健身運動。早飯過後,便會從教室裡傳來朗朗讀書聲。在慈芳、菊映老師的帶領下,「7日百遍讀書法」的實踐課開始了。
  • 交流、分享與成長:第四屆「當代史:文獻與方法」研習營側記
    6月26日-7月7日,由廣東省東方歷史研究基金會主辦,華東師範大學周邊國家研究院等承辦的第四屆「當代史:文獻與方法」研習營,在廣西民族大學東協學院舉行。來自威斯康星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等22所海內外高校的30名學員參加了本次研習營。
  • 點燈人,點亮閱讀之路|謝坊鎮教師閱讀研習營
    教師閱讀研習營 2017年4月7日,由擔當者行動主辦,謝坊逸輝基金小學承辦的閱讀研習營活動在謝坊鎮政府會議室裡,在各位老師的滿懷期待下開始了
  • 中少總社暑期啟動「百千大閱讀」教師線上研習營,探閱讀教育之路
    2020年8月,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少總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全國百班千人讀寫計劃、祖慶說公眾號及超星學習通平臺聯合主辦的首期統編教材背景下的語文大單元統整教學——「百千大閱讀」暑期教師線上研習營落下帷幕,此次線上研習營通過智慧眾籌的方式,同與會專家及教師共同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之路。
  • 當代語境下音樂教學法線上研習營開班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必然要研習教學方法,每一種音樂教學法都有自身特點,殊途同歸。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教師,需要理解每一種音樂教學方法以及背後的理論依據,深層次地探討音樂教學中都做了什麼?怎麼做的?為什麼這樣做?還能做什麼?
  • 閩南師大28名師生赴臺參加文學研習營
    7月20—28日,「2015年臺灣藝文暨文化巡禮研習營」在臺灣明道大學人文學院舉行,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28名師生赴臺開啟此次「行旅天地,玩詩弄藝」之旅。  本次研習營圍繞詩歌與文學創作,開展名家講座、文學創作、茶道饗食與臺灣遊歷等活動。
  • 第六屆臺灣歷史教師中華文化研習營在西安開營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一級調研員朱曄、陝西省文物局文物交流合作處處長張彤、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張自鳴、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副會長、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研習營團長吳煬和、臺灣沈春池基金會秘書長蔡玉美及參加活動的臺灣教師出席開營儀式。本屆研習營共邀請來自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新竹縣、花蓮縣、苗慄縣等地的25名臺灣大中學歷史、國文教師參加活動。
  • 民享財富李辛:打造中國的愛德華•瓊斯
    人物檔案:    李辛,現任民享財富董事長。    同時兼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營創業導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投營觀察員。李辛敏感地意識到,經過30年的財富積累,中國人在未來10至20年的時間裡,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群體。    如何在時間的長河裡,讓每個家庭的財富合法、合規、專業地實現增值和傳承呢?2010年,民享財富應需而生。
  • 研習營開課啦
    「相約蘇州·2020蘇臺大學生暑期傳媒研習營」在蘇州正式開營已經兩天啦,學員們上了哪些課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8月6日上午,西交利物浦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高級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羅承浤先生,為研習營的學生們帶來了第一堂課——《文化與媒體的交互創生》。
  • 託馬斯教育2020年省際會議轉型會議——市場研習營成功召開
    2020年7月21日14:00,市場研習營正式開營,展現了一個非常「燃」的開營,各小組組內的團建,讓來自各個校區的老師們迅速的熟悉起來。,每一位參與者都已經掌握了市場活動中最基本要素,檢驗學習效果的時刻到了,每家校區在下半年招生活動選出兩個招生活動,以校區為單位進行活動方案分享,並由市場研習營帶教老師進行反饋。
  • 迎江區「悅讀工作坊」研習營圓滿結營打造教育最靚風景
    這是8月28日晚,迎江區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施愛國對為期六周的「悅讀工作坊」研習營活動線上發送的鼓勵和肯定。當日,全區200多名小學語文教師線上參加了結營儀式。本次結營儀式由人民路小學碧桂園校區教師潘霄主持,儀式從活動回顧、感悟分享、組織者發言、嘉賓發言四個環節有序開展。
  • 百千閱讀教師暑期線上研習營報名開始啦
    一線語文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引導學生徜徉於書海,盡情享受閱讀的幸福? 「百班千人」總導師親自上陣,百千閱讀教師線上研習營給你答案!8月線上研習營——助您打通統編教材與課外閱讀的「任督二脈」;Get全新技能——從課本出發,邁出海量閱讀的關鍵一小步。
  • 蕭子善老師專訪:上完研習營的孩子們,心裡都種了一顆種子
    ,捨不得結束,我們言歸正傳,在這幾天的夏令營裡面,孩子改變了,但是回去之後的大環境沒有變,那麼他們上完這個研習營之後會留下什麼東西呢?對於參加完這個研習營的孩子,在他們心裡會留下一顆種子。一顆什麼樣的種子?就是相信自己可以主導自己命運,相信自己可以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探索出一條路徑,相信自己的未來可以由自己掌控的這一顆種子。他可能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在他生命中有那樣一顆種子,他會去想我怎麼去克服這個?我怎樣去想辦法?我怎樣去突破?
  • 2018千島湖教育戲劇研習營
    在此基礎上,2018年增加了50所實驗校。第二批實驗校包含幼兒園、小學、中學、培訓機構。為了加強溝通,共同開展戲劇教育研究,經研究決定舉辦千島湖教育戲劇研習營基礎班,並在首屆教育戲劇種子營的基礎上舉辦教育戲劇研習營提高班。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活動時間:2018年7月15至20日(15日上午報到,下午開始上課,20日下午返程)。二.
  • 貴州來的她特別研習營結束,她和同學們說...
    8月2日開始,她和其他19位來自黔東南州各職校的小夥伴一起來到杭州,參加了為期一周的「黔東南精準扶貧項目鴻鵠英才研習營(第一期)」。8月7日,研習營順利閉營。她說,要把所見所學帶到家鄉,和家人同學分享17歲的王賢勇是位苗族姑娘,老家在黔東南州臺江縣五寨村。小麥色的皮膚,黑亮的眼睛,她很愛笑,笑起來眼睛彎彎的。
  • 民享投資董事長李辛:GP和LP的關係面臨諸多挑戰
    中證網訊 (記者 張曉琪)日前舉辦的投中年會,以「重塑世界格局的中國力量」為主題,探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意圖與中國LP市場趨勢與機會、中國VC/PE機構發展。會上民享投資董事長李辛發表了對GP與LP的觀點,認為GP和LP的關係面臨很多的挑戰。
  • 研習營 蔣氏家族與現代中國
    銀泰公益基金會「蔣氏家族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計劃」,旨在推動學術進步,傳續學術薪火,支持青年學者投身於蔣氏家族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計劃每年一屆持續舉辦銀泰青年學者研習營。銀泰公益基金會特與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合作,定於2016年7月1日召開第一屆研習營,從即日起面向全球青年學者召募學員。
  • 貴州來的她特別研習營結束,她和同學們說:謝謝杭州
    8月2日開始,她和其他19位來自黔東南州各職校的小夥伴一起來到杭州,參加了為期一周的「黔東南精準扶貧項目鴻鵠英才研習營(第一期)」。8月7日,研習營順利閉營。我會把我所見到的學到的帶到家鄉,和家人和同學們分享。」她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以前想職高畢業就工作了,來了一趟杭州,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覺得自己有太多東西要學習,考大學悄悄地「寫上」了她的計劃單。
  • 【GYL·志願者招募】兩岸四地青年創業領導力研習營項目志願者招募啟動
    線上遠程志願服務至少滿足每周20小時的在線工時,並與團隊保持聯繫。【助夢者團隊工作待遇】1 志願服務滿三個月且能按時按量完成工作者均可提供志願服務證明。2 志願服務期間自行解決住宿問題,研習營開展期間(8月5日-8月17日)免費提供餐飲。3 志願服務期間,工作室將為每一位志願者購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