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記憶//【生態文明教育】環滇池生態圈生物多樣性科學保護實踐系列課程——傳統農耕與環境保護

2021-02-08 大象自然教育

這是一次關於滇池環境保護混齡的踐行行動!

環滇池生態圈生物多樣性科學保護實踐系列課程—傳統農耕與環境保護課程是:


一個貫穿全年的耕作計劃——春分播下稻種;芒種插下秧苗;白露鐮刀收割、壩場脫粒;立冬圍坐,品嘗親手勞作的成果。

一種真實的直接經驗——沒有說教,在單純的勞作和汗水中,自然而然明了「粒粒皆辛苦」的古訓。

一塊固定的土地——一次又一次的回到這塊土地,面朝黃土,感受這塊土地上四季的奇妙變幻。

一次觸碰傳統的機會——用農民老輩子的方法,在節氣的指導下,體味傳統農耕文化。


5月19日這一天,我們相約在美麗的城郊鄉村,這裡有綠色的田野、寧靜的古村落、自在的昆蟲和夏天的味道.這裡有鄉村裡美好的一切!


這一天

金星小學4年級2班的大象小象們及

繪本館聯盟(月牙塘雙語閱讀館,與凡閱讀館,老約翰繪本館)

的大象小象們一起出遊,到田野裡去插秧;

青山悠悠 綠水潺潺

在這片依山傍水的黑土地上

讓我們的大象與小象一同

親近土地,

親近大自然!

用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去了解【稻米的一生】!

王維在《宿鄭州》中曾寫到:

「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

播種,是一種傳統而古老的種植方式,這是一件看似簡單,實則是十分神奇的事情。看著種子從破土直至發芽最終冒綠葉,即使沒能等到最終的收成,但能伴隨一個小小的生命慢慢長成一個整體的過程,不管對大人還是孩子,都是一種內心情感上的升華。很多人喜歡選擇植樹來迎接綠色的春日,但其實,小小的種子也是可以體會到這種美好的呀!


大家來到秧田邊,放下東西,便聽望天樹給大家講解安全課。安全課後自然導師們教小象如何正確地插秧:取三到四根秧苗,插入泥土一指深,兩處相隔兩指,讓你的秧苗親暱地和標準線挨著。。。


此刻小象和大象們已經在躍躍欲試,很想知道雙腳踩在田裡的感覺。脫下鞋,光著腳,打算和泥巴來個親密接觸。誰知,信心滿滿邁下一腳,還沒來得及叫,腳便陷進泥裡,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拔出來。一小段路,走的東倒西歪,踉踉蹌蹌的,真是深一腳啊淺一腳!在田裡,本以為水只會沒到腳腂,沒想到一腳踩下去,竟有膝蓋這麼深。兩棵秧苗一插。其實插秧不難,就是在水裡走很難。每退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好怕整個人不小心跌到水裡,滾成了泥娃娃!

我們的小象一開始還有點怕,不敢下泥地,但是後面都下去插秧了~

插秧了~

看這認真的小樣~

啊!求救,被黏住了。

爸爸與寶寶一起專注著。

恩!取三到四根秧苗,插入泥土一指深,我記住了呢。

我也記住了。

麻麻,扶我一把站不住了。

啊呀!媽呀!站穩了!

求一個不黏腳的方子

告訴你們我這樣的褲衩也木有用呀!(嗚嗚嗚——)

這不!大象哥哥在「拔」我

這不剛出來沒多久我有陷進去了。隔壁隊友麻麻們在拔我。

誒呀!終於出來啦~


寸步難行

好像有點不行,我來補救補救~

(^-^)V~

哎呀,一不小心就倒下去啦

我也來了

哈哈,別急還有我呢。

秧田中的麻麻也很美!

這位麻麻是插秧達人,太厲害了。

今天來插秧順便「栽」個人,全齡教育開心一家~

別怕你倒下,有爸扶你起來。


金星小學的同學們通過尋訪、調查,來了解到傳統農耕與現在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


到訪村裡人家,女主人熱情地給同學們講解著村子裡的方方面面,大家也開始了解這個村子的生活起居方式,民風民情,基本情況。哇,氣勢都快趕上講課的老師啦,同學們聽得很仔細,熟練地記載在本子上。。

邊走邊記錄~

認真記錄的小象們~

不懂的就問問村裡的人~

當然啦~我們繪本館聯盟的小朋友們也沒閒著

繪本館較小的小朋友,在專業繪本老師的帶領下,通過閱讀繪本的形式來了解到傳統農耕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尋找最大的葉子~

找一樣香香的東西~

成果展示~

活動分享

想知道平時上課的同學在戶外用什麼樣的視角觀察生活嗎?想知道誰的收穫最多嗎?想知道同樣的問題擁有不同答案的結果嗎?想知道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也能收穫嗎?

同學們都很積極的回答問題,方式方法以及結果都各式各樣,但是這不僅僅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在這裡靦腆的孩子也會被自信健談的的力量所感染,願意和同學分享,和同學討論。

最後我們的小象體驗了下背簍與蓑衣~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插完秧苗,很多家庭都開始吟起了這首詩。有些話,原來讀多少遍,都不如到田地實實在在躬行一次,親自去做了,方知其來之不易啊。

發起單位更好的宣傳滇池保護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各個階層的人都參與進來。同時到農村困難家庭裡就餐,以3倍以上的價格採購農戶自家種植的蔬菜來幫助到他們,從而增加他們的收入,實現精準扶貧。家長和孩子共同的打開了身、心、靈,知道了粒粒皆辛苦,了解到了水稻種植的不易,農民們的艱辛。

學校增加了這種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學習到的知識是課本上與教室裡永遠也學不到的。


感謝所有參與者!


【生態文明教育】環滇池生態圈生物多樣性科學保護實踐系列課程

                                      ——傳統農耕與環境保護


發起單位:

中國農工民主黨雲南省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中國農工民主黨昆明市委員會

昆明市網絡文化協會

大象自然教育

參與機構及學校

金星小學

月牙塘雙語閱讀繪本館

與凡繪本館

老約翰繪本館


★ 我們以自然的方式,在自然的環境中陪著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 我們通過舉辦每個快樂的星期天活動以及寒假、暑假遊學,讓孩子們在短暫的童年時光裡爭取到更多美好的記憶。 
★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讓孩子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孩子即能學到很多課外知識,又還孩子一個快樂而難得的童年。 
★ 同時,家長能陪著孩子成長,讓親子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家庭更加幸福、和諧。
★ 分享我們,讓更多的人成為大象E族!

聯繫我們:

客服電話:13698772399

監督電話:13187883099(匡老師)

座機:0871-65117813

私人微信號碼:kuangjiyuan
新浪微博:大象自然教育

凡自願報名參加大象自然教育所組織的活動中的所有學員即「小象」(包括小朋友和家長及其他所有人),均默認在本次活動中同意攝影、錄製視頻,並同意將攝影、攝像等影視資源在大象自然教育微信公眾平臺及各種媒體的公眾平臺上發布。一旦參加活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出肖像權之訴。凡參加活動的人,均視為同意此條款。其它商業機構不允許在未經大象自然教育的同意授權下私自轉載,否則大象自然教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聲明!一切最終解釋權歸大象自然教育所有!



相關焦點

  •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紅河實踐
    紅河是雲南省林業資源大州,全州有林地面積211萬公頃,全州3.293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64.07%的國土面積是林地,是雲南兩大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之一,是國家南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十三五以來,紅河州委、州政府帶領全州各族人民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圍繞「綠色生態靚州」發展思路和建設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紅河目標,堅持保護優先、發展優化、治汙有效,走出了一條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紅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與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協同並進,邁上新的臺階。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作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科學報告
    「道法自然:從應對氣候變化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報告。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探索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共同之道,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黃潤秋指出,今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了我國新的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
  • 生態文明時代的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周晉峰致辭第五屆中國...
    如何深刻學習生態文明思想?生態文明建設包括什麼?人類應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在11月14日召開的2020年第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上,周晉峰應邀在主論壇——「氣候變化與綠色復甦」做主旨演講,演講的題目為「生態文明時代的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就上面三方面問題進行細緻講解。
  • 昆明市第九幼兒園開展保護生物多樣性行動
    為迎接將於明年在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12月5日,昆明市第九幼兒園全體教職工走進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通過「破冰、自然名問候」「種子大發現」「尋寶九宮格」「自然裡的獨處」等自然體驗活動,旨在提高廣大師幼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營造「保護生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篇三: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在行動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將舉辦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共建美麗地球家園
  • 新時代少年報|小學生行動起來 保護生物多樣性
    保護生物 搶救滇池 小記者 六(5)班 李宇豪 指導教師 杜鴻玲 地球上許多物種因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滅絕。,然而,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嚴重的破壞,而這種破壞造成的生態失衡也最終會反噬人類。
  • 儀隴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定
    儀隴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定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儀隴縣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一條  本規定適用於我縣行政區域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利用和管理等活動。
  • 檢察機關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來看案例
    滑動查看案情【典型意義】外來物種入侵是威脅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外來魚類入侵可能造成本土魚類的滅絕、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永久不可恢復性破壞。本案中強制拆除違法網箱養魚設施,其工作目的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和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制止違法行為,切實保護牛欄江流域生態環境,在制止違法行為過程中,應減少或避免強制執行行為破壞生態環境的可能性。檢察機關結合公益訴訟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為築牢生態安全屏障、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了檢察力量。
  • 120人打卡滇池鬥南溼地 探索生物多樣性
    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消息,22日下午,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初二年級120位同學及家長來到滇池鬥南溼地,開展了一場趣味性與知識性兼具的自然觀察與生物多樣性研學活動。活動中,全體同學和家長通過自然導師的講解,結合繪製的「鬥南溼地地圖」,了解了日常生活產生的汙水與滇池保護治理之間的聯繫。學生和家長們根據「鬥南溼地自然觀察卡」的提示,在溼地中仔細尋找,找到觀察卡上的鳥類並做好標記,完成「鬥南溼地任務卡」。據了解,湖濱生態帶是湖泊在陸地上的最後一道生態保護屏障。
  • 走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探訪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網 馮雨釤 攝  多年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持續開展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華網 馮雨釤 攝  近年來,由於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相關科研機構得到更加穩定的支持及幫助。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蘭花科研團隊通過人工擴繁種苗的方式,對其開展了搶救性保護。  望天樹是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明星物種」之一。這種高聳挺拔的熱帶雨林旗艦樹種是龍腦香科植物中的一員。
  • 江西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江西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發布時間:2020-06-01 08:41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和省科學院聯合在靖安縣舉辦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 保護生態環境 倡導文明新風
    「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活動的通知》,並在京召開全國「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電話會議,對開展這項活動進行了動員和部署。4、全民環境意識的提高,人人積極參與環境保護。事實上,每個家庭、每個人每天都在消費環境資源,都是汙染源。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人人都要為此付出代價,如交汙染治理費用,為使用清潔能源付出更多的錢,要參加植樹造林,要保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還要不斷提高環保意識,作更多有利於環境保護的事情。
  •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案例
    江蘇法院於2019年7月1日正式啟動以生態功能區為單位的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近一年來,各環境資源法庭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著力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審結了一批涉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件,創新探索了一系列案件審判規則,以「司法利劍」全力守護「自然之美」。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現將各環境資源法庭審結的、具有示範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向社會發布。
  • 多措並舉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立足本國實際的基礎上,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要注重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績效管理,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在營造公平的市場、法治和社會環境的同時,積極引進國際資源,適度增加對全球環境基金(GEF)的捐贈力度。  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和管理力度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 西溪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景觀形成
    基於西溪溼地的現狀和建設國家溼地公園的要求,保護西溪溼地特有的生物多樣性,並在此基礎上修復清雅秀美的自然生態景觀,恢復和增強溼地的生態功能,進一步改善溼地的生態環境,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始終遵循這些原則,並在建設溼地公園的過程中做了大量積極有效的工作。   3.1.1 加強原生態保護   周復多教授認為,外來物種就不應進入西溪溼地。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在行動
    西豁子小學少工委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活動,師生一起來學習了解學習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發出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資源。簡單來說,生物多樣性表現的是不同生物種類,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其相互交替、相互影響,從而令地球生態得到平衡。生物多樣性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山海河湖,花鳥魚獸,挺拔的大樹,腳下的綠茵,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呼吸著新鮮自由的空氣,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享受著多樣的環境帶來的愉悅。
  • 《小小的追球》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追球團榮當中國綠髮會大師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於2020年在昆明舉行。芒果TV自製綜藝《小小的追球》在昆明收官,以大會為內容進行錄製,成功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檔保存蘭花植物,並在滇池採集生物樣本進行水質檢測。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昆明用「雲力量」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圖為活動現場 杜瀟瀟 攝中新網昆明5月22日電 (杜瀟瀟)22日,第27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昆明市啟動「2020·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系列活動,邀請全民一起參與守護生物多樣性,用「雲力量」助力昆明生物多樣性保護
  • 海洋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門議題
    11月4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最高學術盛會——第九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利用研討會召開,海洋成為此次研討會的新亮點和新特色之一而備受矚目。此次研討會由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國家林業局、環保部、國家海洋局、農業部和住建部等多個部委聯合舉辦,廈門大學和海洋三所共同承辦。
  • ...藏種於民」——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在京開幕《種子...
    本次活動以「播厥百穀,藏種於民」為主題,設置了攝影展覽、報告發布、講座沙龍等一系列活動,同時推出線上直播,通過影像展覽、會議研討、公眾參與全方位展現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領域的成功經驗。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二級巡視員、《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執委會辦公室執行副主任與首席談判代表劉寧出席開幕儀式並向活動順利開展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