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條水鳥生態廊道,廣東將構建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
近日,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今年開始,珠三角地區將陸續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計劃至2025年,廣東將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
構建汾河流域生態廊道
中國環境報記者高崗栓太原報導 記者近日從山西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西省投資83億元在汾河中上遊陸續開建81項生態治理工程,努力構建汾河流域「水豐、質好、河美」的生態廊道,讓一泓清水入黃河。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 ,正在積極推進中的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共涉及2市6縣(市、區)81個項目,實施周期為2018年-2020年。
-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項目加快建設側記 2020-07-10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廊道 生機盎然
重慶構建的「綠色長廊」江水碧波漣漪、兩岸柳綠花紅。李紀堂攝廊道是景觀生態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不同於周圍景觀基質的線狀或帶狀景觀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種綠化帶、林蔭帶等都屬於廊道。而生態廊道,又叫做生態走廊,它和「綠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個概念。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汙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控洪水等生態服務功能。
-
儀隴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定
儀隴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定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儀隴縣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一條 本規定適用於我縣行政區域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利用和管理等活動。
-
國外專題研究:國家公園生態廊道
然而,進入19世紀之後,人類無節制的狩獵與砍伐等破壞環境的活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如今,雖然人類的環境保護、動物保護意識提高了,但是野生動物棲息地碎片化、孤立化的局面已經形成,不少動物受到了影響,尤其是那些依賴廣闊棲息地生存、對活動場地面積有著較大需求的動物,例如大型哺乳動物,它們無法存在於現在小型、孤立的棲息地內,以至於快速滅絕,從而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
-
使用ArcGIS構建生態廊道
一般的來說,我們想要進行生態網絡構建或者生態格局分析,都有可能涉及生態廊道的規劃,那麼生態廊道的提取其實在ArcGIS中的實現並不複雜,但是前期需要一些工作。
-
嶽陽市人民政府常務會研究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生態廊道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精神、促進生態文明和生態強省建設的重要載體。12月15日,嶽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主持召開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研究全市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吉多·布洛霍芬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每一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中國發生的巨大發展變化。」
-
12隻「花姑子」即將野放至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它們將得更好的保護
12隻「花姑子」即將野放至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它們將得更好的保護 2020-12-17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溪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景觀形成
來源:景觀中國網 本文綜述了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的動植物資源現狀,以及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在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和構建生態景觀中的積極工作,並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保護和修復的措施
-
水專項「下遊沿江溼地生態功能與生物多樣性恢復技術集成與綜合...
來源:新華網近日,「十二五」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松花江項目「下遊沿江溼地生態功能與生物多樣性恢復技術集成與綜合示範」課題順利通過驗收。課題針對松花江下遊沿江溼地破碎化、生態功能嚴重退化等突出問題,以生物多樣性恢復和水質淨化功能強化為目標,按照「生境修復-食物鏈延拓-生態需水保障」的總體思路,研發了寒區典型溼地植物快速恢復、頂級群落穩定等9項關鍵技術,整體構建了寒區河濱溼地生態功能與生物多樣性恢復的集成技術,並建立適合溼地恢復的長效管理機制。
-
地球一小時丨清華大學教授:與自然共生,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而在北京,今年將首次開展覆蓋城區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劃分棲息地保護等級。在高價值保護地將設保育區,嚴格限制人類活動,保護動植物原有棲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樣性。城市內動植物正面臨著環境變化、棲息地被破壞等多種威脅;但另一方面,城市所擁有的經濟和技術優勢,也使其能夠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發揮重要作用。隱秘在城市林地中的貉 ©何鑫但是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城市裡的生物多樣性呢?不單單因為這些生命萌萌的很可愛,它們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在行動
西豁子小學少工委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活動,師生一起來學習了解學習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發出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資源。倡議書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
楊林塘生態廊道全線竣工!
7萬人 生態修復面積157萬平方米 楊林塘生態廊道是我市「七橫四縱」生態綠廊建設框架下的首條濱水生態廊道,作為崑山北部主要河道連接巴城到太倉,是崑山重要水上通道。
-
重慶萬州: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
重慶市萬州區以河長制為抓手,2020年以來以提升全域水質為中心,著力推進長江幹流綠化帶、緩衝帶、消落帶、江水帶「四帶」建設,全力打造「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一是建設綠化帶。
-
多樣性喪失導致生態系統功能衰減 集約化生態農業或為治「病」良方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農業創新團隊在山東齊河現代生態農業試驗示範基地,進行玉米大豆寬幅輪間作試驗。趙建寧攝 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保障。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篇三: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在行動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將舉辦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共建美麗地球家園
-
多措並舉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與既定目標相比仍有相當大的距離。與國外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類似,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社會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性尚未被充分調動起來。
-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紅河實踐
紅河是雲南省林業資源大州,全州有林地面積211萬公頃,全州3.293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64.07%的國土面積是林地,是雲南兩大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之一,是國家南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十三五以來,紅河州委、州政府帶領全州各族人民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圍繞「綠色生態靚州」發展思路和建設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紅河目標,堅持保護優先、發展優化、治汙有效,走出了一條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紅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與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協同並進,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