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溼地與生物多樣性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在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並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背景下,我們迎來了第十四個世界溼地日和首個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今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世界各國開展了各種活動來進一步喚起人們對溼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注溼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物種基因庫」。
-
習近平: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推進全球環境治理貢獻力量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切實履行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環境相關條約義務,已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和設立自然保護區相關目標。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願承擔與中國發展水平相稱的國際責任,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作出更大努力和貢獻。
-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公益海報:同住地球村,同慶祥和年
2021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超級年,生態環境部確定2021年環境日中國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人民日報)
保護瀕危動植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關乎人類生存和發展,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發展,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治理,積極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合作,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
中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第一期)
習近平強調,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在各國致力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推動經濟高質量復甦這一特殊時刻,聯合國舉辦生物多樣性峰會,大家共同探討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習近平指出,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
-
...看到中國人民為保護環境作出的巨大努力」——國際人士積極評價...
日前,一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為保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貢獻了中國力量。
-
大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大自然保護協會目前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項目有:1、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遠景規劃項目:》,為未來中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自然資源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促進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項目的總預算為600萬美元,大自然保護協會和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分別負擔50%。美國卡特彼勒(Caterpillar Inc.)公司為協會提供了本項目重要的資金支持。 項目的主要合作夥伴包括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和綜合規劃的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部門、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的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際組織和民間組織。
-
海洋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門議題
11月4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最高學術盛會——第九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利用研討會召開,海洋成為此次研討會的新亮點和新特色之一而備受矚目。此次研討會由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國家林業局、環保部、國家海洋局、農業部和住建部等多個部委聯合舉辦,廈門大學和海洋三所共同承辦。
-
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作貢獻(環球熱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觀測站」網站刊文稱,為了抑制土地退化、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中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保護和擴大森林的計劃,並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展集約型農業。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上,中國同樣行勝於言。中國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自201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公約》及其各項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昆明用「雲力量」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圖為活動現場 杜瀟瀟 攝中新網昆明5月22日電 (杜瀟瀟)22日,第27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昆明市啟動「2020·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系列活動,邀請全民一起參與守護生物多樣性,用「雲力量」助力昆明生物多樣性保護
-
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
中國將於明年在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戰略。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我建議:第一,堅持生態文明,增強建設美麗世界動力。
-
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全文)
中國將於明年在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戰略。 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
貢獻生物多樣性教育的中國故事 經典專著《原野之窗》中文版在京發布
11月16日,在中國林學會的指導以及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的資助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在京共同發布了全球經典生物多樣性教育專著《原野之窗》。來自自然資源部宣教中心、生態環境部COP15執委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林業教育學會,以及林業、環保、出版、媒體等單位3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作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科學報告
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倡議各國堅持生態文明、堅持多邊主義、保持綠色發展、增強責任心,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彰顯了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為指導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高度讚譽。
-
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如何推動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加快推進野生...
12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門話題。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在當前形勢下,對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何考慮?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篇三: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在行動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將舉辦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共建美麗地球家園
-
多措並舉保護生物多樣性
本報記者 陸愷 攝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要注重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績效管理,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在營造公平的市場、法治和社會環境的同時,積極引進國際資源,適度增加對全球環境基金(GEF)的捐贈力度
-
「我們看到中國人民為保護環境作出的巨大努力」
「中國綠色發展理念能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改善生態環境提供參考借鑑」 埃及《消息報》社長裡茲格曾多次訪華,見證了中國生態環保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城鄉展現了一幅幅生態優美的亮麗畫卷,為全球生態治理作出積極貢獻,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秋元肇自1982年至今已訪華百餘次。
-
昆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環保公益海報徵集大賽結果出爐
掌上春城訊 7月17日,昆明市202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環保公益海報徵集大賽獲獎作品名單(個人)、最佳組織獎名單(集體)正式發布。活動自今年5月10日正式啟動以來,面向全市市民徵集作品開展比賽,共收到少兒組、青少年組、成人組、專業組及團體組共計646份作品,經過「初評+公示+網絡投票+終評」,共有30份作品獲獎。
-
保護飯碗裡的生物多樣性
除了積極地應對外部衝擊,我們更需要回歸到食物本身,認識到是什麼使這些從自然走上餐桌的「生物」更健康、更安全。生物多樣性與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食物多樣性的基礎。我們所食用的無論是五穀雜糧、蔬菜瓜果還是魚肉蛋奶,它們追根溯源都來自於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沒錯,微生物,酸奶、腐乳……哪種發酵食品離得開微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