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萬州: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

2020-12-20 中國園林網

重慶市萬州區以河長制為抓手,2020年以來以提升全域水質為中心,著力推進長江幹流綠化帶、緩衝帶、消落帶、江水帶「四帶」建設,全力打造「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

一是建設綠化帶。以保護長江母親河為核心,實施長江沿岸綠化建設,完成長江植被恢復項目10個、長江防護林工程3期,長江兩岸第一層山脊線內的幅員面積完成綠化造林27.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全面消除了綠化的「斷帶」和「天窗」。

二是管控緩衝帶。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先後拆解非法船舶4艘,取締非法碼頭25個,整治長江岸線非法利用項目54個。在長江河道保護線外側分別設立不少於50米、100米的綠化緩衝帶,栽種三角梅等景觀樹,建設紅砂磧、天子湖等溼地公園,進一步管控好緩衝帶,全力保護長江河道,著力提升萬州濱水城市品質。

三是修復消落帶。將長江萬州段消落帶劃分為保留區、生態修復區、工程治理區3類共80段,工程治理區突出庫岸治理與防護,結合城市品質提升,完成南北兩岸庫岸整治40餘公裡;生態修復區栽植中山杉、水樺、狗牙根、蒼耳等耐淹植物1800餘畝,綠化庫岸50公裡。

四是清潔江水帶。紮實開展河長制相關工作,定期巡、實時查,專項整治長江萬州段汙水偷排、直排、亂排,排查點位2275個,整治問題153個。著力實施雨汙分流,完成管網改造76公裡,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4%,工業汙水全部達標排放。全面取締餐飲船舶,過往船舶生活垃圾到港轉運,並常態化開展水面清漂保潔,消除水上汙染,確保江清岸潔。

此外,對21條河流實施全域治理、重點治理。啟動推進大灘口渠系、石筍溝水庫等一批骨幹水源工程,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餘平方公裡。啟動全域水質提升項目13個,試點推進瀼渡河、石橋河、新田河三條河流水質提升。啟動龍寶河、五橋河、薴溪河等河流流域綜合治理,努力建設造福人民群眾的幸福河。

推薦閱讀:

三門峽:精心打造黃河綠色生態廊道

遼寧:百裏運河成為瀋陽水生態廊道

海南熱帶雨林生態廊道初步形成

陝西著力構築沿黃森林生態廊道

(來源:水利部)

相關焦點

  • 萬州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 譜寫高質量綠色發展新篇章
    昨(18)日,筆者了解到,近年來,萬州區以河長制為抓手,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在長江幹流突出綠化帶、緩衝帶、消落帶、清潔江水帶「四帶」建設,在次級支流實施全域治理,以保護長江母親河為核心,著力實施長江沿岸綠化建設,先後完成10餘個長江植被恢復項目、3期長江防護林工程,目前長江兩岸第一層山脊線內的幅員面積完成綠化造林27.4萬畝,消除了綠化的「斷帶」和「天窗」,成就了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景
  • 萬州區以河長制為抓手,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讓一江碧水兩岸綠
    昔日裸露河灘 今是耐淹草甸三峽傳媒網訊(記者 堯華燕 通訊員 周雄英 文/圖)盛夏時節,沿著平湖萬州濱江環道行走,江堤隨處可見滿眼綠色,兩岸青山連綿起伏,江面成群白鷺時而飛舞、時而休憩,長江生態廊道彰顯出美麗姿容
  • 長江生態廊道:騰退長江岸線158公裡 整治違規項目2414個
    水利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長江幹流岸線涉嫌違法違規的2441個項目,已經完成2414個,完成率98.9%。共騰退長江岸線158公裡,完成灘岸復綠1213萬平方米。   總的來說,長江生態廊道構建又進了一步。   「我們摸清了5711個項目的類型、規模、用途等基本情況,同時建立長江幹流岸線利用項目臺帳,為建立長江岸線管理保護的長效機制奠定了基礎。」
  • 砥礪擔當正其時 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萬州作為
    11月9日,渝萬高鐵正式開工建設,萬州到重慶主城的車程將縮短至50分鐘。這不僅為渝東北、川東北一體化發展打下了基礎,還增添了催化劑,加快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步伐。生態環境聯防聯治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區,經濟圈內生態環境的公共性、整體性和外溢性挑戰著傳統單一行政區劃下的屬地治理模式,經濟圈內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成為必然。而位居長江三峽庫區腹心,萬州又肩負著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光榮使命。
  • 四川實施首個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
    創意農業頭條推薦四川實施首個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大力發展創意農業產業帶 促進農業生產轉型和農民增收5月7日,四川省首個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在綿陽市安州區破土動工四川是全國參與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的6個省(市)之一,實施區域包括綿陽市安州區、鹽亭縣,南充市營山縣、南部縣,廣元市昭化區、旺蒼縣、劍閣縣等7個縣(區)、25個鄉鎮。長江綠色生態廊道,特指長江兩岸一定範圍內由山水林田草、湖泊溼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城鎮鄉村、工業園區、農業產區等多種元素構成的線狀或帶狀區域。
  •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項目加快建設側記 2020-07-10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統籌優化發展資源 打造長江生態廊道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的方針,揚州圍繞長江生態廊道建設,進行了系列整改與建設。揚州長江生態廊道的建設現狀圍繞長江生態保護,致力打造溝通江淮、縱貫南北的清水、安全、綠色大走廊,揚州在多方面做了努力,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 萬州濱水生態公園視頻_2020年萬州濱水生態公園視頻資料下載_築龍...
    重慶萬州長江二橋濱水生態公園 立即下載
  • 城市圈大通道+長江生態廊道 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12月7日,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工程同步開工建設。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據了解,武漢城市圈大通道項目全長約360公裡,分為東、南、西、北4個路線段及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簰洲灣長江大橋兩座長江大橋。
  • 應勇宣布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強調更好...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呈思)12月7日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省委書記應勇宣布工程開工並現場調研。應勇強調,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著力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武漢既要加快資源聚集、功能培育,做大做強,也要更好發揮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與武漢城市圈其他城市深化要素整合、產業對接等,加快同城化發展,進而帶動湖北全域發展。
  • 打造「綠色長廊」 構建長江生態屏障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將「建設綠色生態廊道」作為重點任務之一,明確了長江經濟帶不單是打造「黃金水道」,還要成為「綠色長廊」。    「前三十年的發展,我們犧牲了一部分長江的生態環境。」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這樣表示。    國家做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部署,為曾經受傷的長江帶來新希望。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重點工程同步開建
    央廣網武漢12月8日消息(記者左艾甫)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當天,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同步開工建設。其中,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起於漢新公路,與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的黃陂至新洲段相接,設置雙柳長江大橋,經新洲、鄂州華容,止於黃鄂高速,路線全長34.7公裡,按長江大橋雙向8車道、接線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雙柳長江大橋是湖北省第40座、武漢市第12座長江大橋。主橋採用鋼桁架懸索橋結構,是長江上最寬的鋼桁梁懸索橋。
  • 武漢開建世界級百裡長江生態廊道
    中新社武漢12月7日電 (張芹 侯婭)武漢市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7日啟動建設,該項目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約170公裡範圍,以「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將形成全貫通的碧道慢行網絡,連接兩江四岸江灘公園及濱江岸線。
  • 乘風破浪 「雙曬」助力重慶萬州譜寫文旅新篇
    白鷺灣項目毗鄰萬州南濱公園,和萬州長江二橋濱水生態公園隔江相望。該項目以生態修復與保護為核心進行設計,力爭打造成高品質的生態濱江公園。南門印象將結合悠久的萬州母城文化,復現古萬縣城格局、城牆城樓、老碼頭景觀燈,打造古城文化旅遊窗口。
  • 使用ArcGIS構建生態廊道
    一般的來說,我們想要進行生態網絡構建或者生態格局分析,都有可能涉及生態廊道的規劃,那麼生態廊道的提取其實在ArcGIS中的實現並不複雜,但是前期需要一些工作。
  • 嶽陽市人民政府常務會研究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生態廊道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精神、促進生態文明和生態強省建設的重要載體。12月15日,嶽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主持召開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研究全市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 重慶萬州:11萬株中山杉「染綠」三峽庫區消落帶
    盛夏時節,萬州江南新區、高峰、新田、大周等鄉鎮的1800多畝三峽庫區消落帶內,栽種的一株株中山杉在風中舒展新綠。近年來,萬州堅持綠色發展守護一江碧水,先後在庫區消落帶栽植中山杉11萬餘株,逐步構築起沿江綠色生態廊道。攝影:何忠浸泡在水中的杉林成為候鳥的「家」。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 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武漢市政府負責人介紹,當前,該市正在編制交通「十四五」規劃,以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定位,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區,加快構建國際層面綜合交通網、區域層面協同運輸網、市域層面立體交通網,為我省「中部崛起」作出武漢貢獻,而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將成為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江西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江西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發布時間:2020-06-01 08:41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和省科學院聯合在靖安縣舉辦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12月7日,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工程同步開工建設。武漢高新大道與三環線互通及武廣高鐵線,形成光谷東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武漢連接鄂東的重要通道。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