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區以河長制為抓手,2020年以來以提升全域水質為中心,著力推進長江幹流綠化帶、緩衝帶、消落帶、江水帶「四帶」建設,全力打造「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
一是建設綠化帶。以保護長江母親河為核心,實施長江沿岸綠化建設,完成長江植被恢復項目10個、長江防護林工程3期,長江兩岸第一層山脊線內的幅員面積完成綠化造林27.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全面消除了綠化的「斷帶」和「天窗」。
二是管控緩衝帶。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先後拆解非法船舶4艘,取締非法碼頭25個,整治長江岸線非法利用項目54個。在長江河道保護線外側分別設立不少於50米、100米的綠化緩衝帶,栽種三角梅等景觀樹,建設紅砂磧、天子湖等溼地公園,進一步管控好緩衝帶,全力保護長江河道,著力提升萬州濱水城市品質。
三是修復消落帶。將長江萬州段消落帶劃分為保留區、生態修復區、工程治理區3類共80段,工程治理區突出庫岸治理與防護,結合城市品質提升,完成南北兩岸庫岸整治40餘公裡;生態修復區栽植中山杉、水樺、狗牙根、蒼耳等耐淹植物1800餘畝,綠化庫岸50公裡。
四是清潔江水帶。紮實開展河長制相關工作,定期巡、實時查,專項整治長江萬州段汙水偷排、直排、亂排,排查點位2275個,整治問題153個。著力實施雨汙分流,完成管網改造76公裡,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4%,工業汙水全部達標排放。全面取締餐飲船舶,過往船舶生活垃圾到港轉運,並常態化開展水面清漂保潔,消除水上汙染,確保江清岸潔。
此外,對21條河流實施全域治理、重點治理。啟動推進大灘口渠系、石筍溝水庫等一批骨幹水源工程,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餘平方公裡。啟動全域水質提升項目13個,試點推進瀼渡河、石橋河、新田河三條河流水質提升。啟動龍寶河、五橋河、薴溪河等河流流域綜合治理,努力建設造福人民群眾的幸福河。
推薦閱讀:
三門峽:精心打造黃河綠色生態廊道
遼寧:百裏運河成為瀋陽水生態廊道
海南熱帶雨林生態廊道初步形成
陝西著力構築沿黃森林生態廊道
(來源:水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