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重點工程同步開建

2020-12-22 央廣網

央廣網武漢12月8日消息(記者左艾甫)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當天,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同步開工建設。

據了解,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位於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之間,途經武漢、孝感、鹹寧、鄂州、黃岡等地區,裡程約360公裡。其中,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起於漢新公路,與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的黃陂至新洲段相接,設置雙柳長江大橋,經新洲、鄂州華容,止於黃鄂高速,路線全長34.7公裡,按長江大橋雙向8車道、接線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雙柳長江大橋是湖北省第40座、武漢市第12座長江大橋。主橋採用鋼桁架懸索橋結構,是長江上最寬的鋼桁梁懸索橋。

據介紹,當前,武漢市正在編制交通「十四五」規劃,以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定位,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區,加快構建國際層面綜合交通網、區域層面協同運輸網、市域層面立體交通網,為我省「中部崛起」作出武漢貢獻,而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將成為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計劃在「十四五」期內全面建成。

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是《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中「一芯兩軸顯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空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目標是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該工程將形成「兩江水、二十景、百裡廊、多節點」的空間結構,最終目標是使「百裡長江更安全、百裡長江更生態、百裡長江更暢達、百裡長江更人文、百裡長江更活力」。項目建成後,將有利於保障長江兩岸防洪安全性,提升濱水岸線生態性,對於武漢實現沿江發展、跨江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 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武漢高新大道與三環線互通及武廣高鐵線,形成光谷東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武漢連接鄂東的重要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是《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中「一芯兩軸顯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空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目標是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該工程將形成「兩江水、二十景、百裡廊、多節點」的空間結構,最終目標是使「百裡長江更安全、百裡長江更生態、百裡長江更暢達、百裡長江更人文、百裡長江更活力」。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12月7日,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工程同步開工建設。武漢高新大道與三環線互通及武廣高鐵線,形成光谷東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武漢連接鄂東的重要通道。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
  • 城市圈大通道+長江生態廊道 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12月7日,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工程同步開工建設。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據了解,武漢城市圈大通道項目全長約360公裡,分為東、南、西、北4個路線段及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簰洲灣長江大橋兩座長江大橋。
  • 應勇宣布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強調更好...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呈思)12月7日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省委書記應勇宣布工程開工並現場調研。應勇強調,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著力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武漢既要加快資源聚集、功能培育,做大做強,也要更好發揮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與武漢城市圈其他城市深化要素整合、產業對接等,加快同城化發展,進而帶動湖北全域發展。
  • 武漢開建世界級百裡長江生態廊道
    中新社武漢12月7日電 (張芹 侯婭)武漢市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7日啟動建設,該項目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約170公裡範圍,以「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將形成全貫通的碧道慢行網絡,連接兩江四岸江灘公園及濱江岸線。
  • 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
    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兩江四岸」是武漢的重要生態廊道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靚麗名片做好規劃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舉措是關係長遠發展的百年大計
  • 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來了
    12月7日,武漢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開啟了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全新篇章。武漢江灘一寸寸生長,規劃的百裡生態廊道願景成真,對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把手機橫過來看 武漢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 項目效果圖 ▼
  • 武漢「兩江四岸」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正式啟建
    一芯兩軸顯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12月7日,作為武漢「兩江四岸」規劃中「一廊」的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動工,開啟了湖北、武漢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全新篇章。
  • 兩江水百裡廊二十景 武漢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建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沈培榮 高玥 侯婭)江城武漢,兩江交匯,三鎮鼎立,座座大橋如長虹臥波。今日,武漢將正式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由獨特的城市格局造就的魅力江灘,將迎來更加美麗的嬗變。到今年,武漢兩江四岸的江灘濱水空間長度接近70公裡,總面積約740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超過460萬平方米。江灘也由「生產岸線」向「生活岸線」轉變,再向「生態岸線」邁進。作為武漢市十大亮點工程之一,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約170公裡範圍。
  • 這兩大工程正式開工!應勇強調更好發揮武漢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12月7日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省委書記應勇宣布工程開工並現場調研。武漢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用好「兩江四岸」自然稟賦,堅持「先規劃、再建設,先貫通、再提升」,高水平推進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建設,努力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項目,是推動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的重點工程。
  • 顆顆珍珠串成鏈,親水平臺更親民,武漢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建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沈培榮 高玥 侯婭)江城武漢,兩江交匯,三鎮鼎立,座座大橋如長虹臥波。今日,武漢將正式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由獨特的城市格局造就的魅力江灘,將迎來更加美麗的嬗變。到今年,武漢兩江四岸的江灘濱水空間長度接近70公裡,總面積約740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超過460萬平方米。江灘也由「生產岸線」向「生活岸線」轉變,再向「生態岸線」邁進。作為武漢市十大亮點工程之一,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約170公裡範圍。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今日開建,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建成,打造武漢大...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建成後,將有效加強武漢城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武漢外圍組團路網結構,促進武漢城市空間格局高質量發展。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兩年前,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啟動了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的籌建。「當我們將武漢都市區環線高速公路通道方案研究的委託書交給湖北省交規院和武漢綜交院時,心裡就開始憧憬未來的樣子。」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開工建設,全長約360公裡
    ,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  其中,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起於漢新公路,與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的黃陂至新洲段相接,設置雙柳長江大橋,經新洲、鄂州華容,止於黃鄂高速,路線全長34.7公裡,按長江大橋雙向8車道、接線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雙柳長江大橋是湖北省第40座、武漢市第12座長江大橋。主橋採用鋼桁架懸索橋結構,是長江上最寬的鋼桁梁懸索橋。
  • 重慶萬州: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
    重慶市萬州區以河長制為抓手,2020年以來以提升全域水質為中心,著力推進長江幹流綠化帶、緩衝帶、消落帶、江水帶「四帶」建設,全力打造「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一是建設綠化帶。
  • 武漢兩江四岸規劃突出「長江大保護」 天興洲白沙洲南岸嘴建設...
    江城武漢因江得名,依江而興,「兩江交匯,三鎮鼎立」造就了武漢特有的城市格局。「兩江四岸」不僅是武漢發展的主軸,也是彰顯山水城市獨特魅力的核心窗口。24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規劃》指出將打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沿江十片特色功能區片,構築濱水天際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
  • 泰興:長江生態廊道工程復工 加速打造共抓大保護樣板
    (記者 李鑫 劉晶)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進一步做好「生態+」 文章,打造12公裡長江生態溼地和綠色廊道工程,目前項目已經復工,6月份將全面建成。
  • 嘉魚長江公路大橋昨日通車 武漢城市圈環線控制性工程打通
    昨日清晨,嶄新的嘉魚長江公路大橋靜靜矗立在長江之上、薄霧之中。大橋兩端的嘉魚縣、洪湖市居民,自發湧上橋面,敲鑼打鼓、載歌載舞。不斷有人在朋友圈發視頻、圖片,「炫耀」家門口的長江大橋通車。嘉魚縣新街鎮的王萬年說,她的姐姐、妹妹都嫁到了長江對岸的洪湖市。姐妹三人都有轎車,但跨江走親戚還是得乘船,真不方便。
  • 注重「自然」「郊野」 減少人為造景,「城市生態客廳」保持原汁...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市將繼續建設這一「城市生態客廳」,讓全民共享綠色福利。根據武漢長江百裡生態廊道規劃,廊道建設更加注重「自然」「郊野」的概念,減少人為造景,保持原汁原貌的生態特色。按照「一年出樣板、三年成規模」的目標,目前該工程主城段已形成18個子項目的項目庫。
  • 保護長江生態對武漢全面有利 長江生態保護勢在必行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狠抓長江生態大保護,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持續開展長江大保護行動。連續4天來,省黨代會代表持續熱議這一話題。(記者汪文漢)關鍵詞長江生態保護影響全社會新城新區與「生態區」就是同義詞「以後建設新城、新區或者別的新城區,有一個含義肯定是不變的,那就是一定保證生態品位」,省黨代會代表、武漢化工新城建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項目經理李洋這樣理解「長江生態保護」:保護的是長江,著眼的是人們周邊的家園建設。
  • 金華綜合交通廊道,什麼樣?
    12月19日從有關部門獲悉,為了更好地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加快建設全省第四大都市區,更好地為都市區「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義烏國際陸港等一系列對外開放大平臺提供支撐和保障,加快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我市印發《金華市綜合交通廊道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