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開建世界級百裡長江生態廊道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武漢12月7日電 (張芹 侯婭)武漢市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7日啟動建設,該項目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約170公裡範圍,以「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將形成全貫通的碧道慢行網絡,連接兩江四岸江灘公園及濱江岸線。

經歷1998年特大洪水後,武漢治水思路發生改變,力求做到還江於民、還灘於民。從2002年建成開放的漢口江灘,到之後逐步開放的武昌江灘、漢陽江灘、青山江灘等,生態濱水空間不斷擴張。截至目前,武漢兩江四岸的江灘濱水空間長度接近70公裡,總面積約740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超過460萬平方米。

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規劃範圍涵蓋長江上遊至軍山、下遊至長河入江口,漢江上遊至長豐橋,下遊至兩江交匯處,岸線總長約170公裡。建成後,將有利於保障長江兩岸防洪安全性,提升濱水岸線生態性。

該項目將按照「連斷點、補空點、提亮點」的建設策略,將在一年出樣板、三年建成規模。目前,主城段已形成18個子項目,其中14個子項目由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負責實施。

據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院長孟建軍介紹,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建成後將形成兩江水、百裡廊、二十景、多節點的空間結構。其中,長江碧道慢行系統改造及配套工程將結合現有的江灘公園及濱江岸線改造,實現碧道的全貫通。同時,結合新建橋梁建設,配套慢行通道及相關設施,實現山水相融的慢行網絡。

據悉,目前在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主城區段子項中,漢江漢陽江灘(琴斷口閘至長豐橋段及琴南段)防洪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已於2020年6月完工;長江右岸洪山江灘、武昌區八鋪街堤防洪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正在建設,漢陽碧道、楊泗港都市T臺連通及景觀工程等11項工程即將啟動建設。(完)

相關焦點

  • 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
    兩江四岸」是武漢的重要生態廊道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靚麗名片做好規劃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舉措是關係長遠發展的百年大計對於武漢實現沿江發展、跨江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具有重要意義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是武漢市十大亮點工程之一,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河段中約170公裡範圍,總長約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 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武漢高新大道與三環線互通及武廣高鐵線,形成光谷東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武漢連接鄂東的重要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是《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中「一芯兩軸顯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空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目標是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該工程將形成「兩江水、二十景、百裡廊、多節點」的空間結構,最終目標是使「百裡長江更安全、百裡長江更生態、百裡長江更暢達、百裡長江更人文、百裡長江更活力」。
  • 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來了
    12月7日,武漢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開啟了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全新篇章。武漢江灘一寸寸生長,規劃的百裡生態廊道願景成真,對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把手機橫過來看 武漢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 項目效果圖 ▼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重點工程同步開建
    央廣網武漢12月8日消息(記者左艾甫)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當天,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同步開工建設。據了解,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位於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之間,途經武漢、孝感、鹹寧、鄂州、黃岡等地區,裡程約360公裡。其中,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起於漢新公路,與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的黃陂至新洲段相接,設置雙柳長江大橋,經新洲、鄂州華容,止於黃鄂高速,路線全長34.7公裡,按長江大橋雙向8車道、接線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
  • 兩江水百裡廊二十景 武漢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建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沈培榮 高玥 侯婭)江城武漢,兩江交匯,三鎮鼎立,座座大橋如長虹臥波。今日,武漢將正式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由獨特的城市格局造就的魅力江灘,將迎來更加美麗的嬗變。到今年,武漢兩江四岸的江灘濱水空間長度接近70公裡,總面積約740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超過460萬平方米。江灘也由「生產岸線」向「生活岸線」轉變,再向「生態岸線」邁進。作為武漢市十大亮點工程之一,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約170公裡範圍。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12月7日,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工程同步開工建設。武漢高新大道與三環線互通及武廣高鐵線,形成光谷東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武漢連接鄂東的重要通道。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
  • 顆顆珍珠串成鏈,親水平臺更親民,武漢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建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沈培榮 高玥 侯婭)江城武漢,兩江交匯,三鎮鼎立,座座大橋如長虹臥波。今日,武漢將正式啟動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由獨特的城市格局造就的魅力江灘,將迎來更加美麗的嬗變。到今年,武漢兩江四岸的江灘濱水空間長度接近70公裡,總面積約740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超過460萬平方米。江灘也由「生產岸線」向「生活岸線」轉變,再向「生態岸線」邁進。作為武漢市十大亮點工程之一,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項目,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約170公裡範圍。
  • 應勇宣布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強調更好...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呈思)12月7日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省委書記應勇宣布工程開工並現場調研。武漢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用好「兩江四岸」自然稟賦,堅持「先規劃、再建設,先貫通、再提升」,高水平推進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建設,努力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項目,是推動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的重點工程。
  • 城市圈大通道+長江生態廊道 武漢兩大重點工程同日開建
    12月7日,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兩大工程同步開工建設。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據了解,武漢城市圈大通道項目全長約360公裡,分為東、南、西、北4個路線段及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簰洲灣長江大橋兩座長江大橋。
  • 武漢「兩江四岸」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正式啟建
    12月7日,作為武漢「兩江四岸」規劃中「一廊」的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動工,開啟了湖北、武漢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全新篇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總體效果圖作為擁有長江岸線最長的省份,湖北省通過深度推進長江生態修復和保護,把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到發展當中。關停整治碼頭、拆除養殖網箱、清退化工企業、優化利用岸線……從武漢、鹹寧到宜昌、仙桃,一場場攻堅克難的長江生態保衛戰不斷打響。
  • 建世界級濱水名城!武漢兩江四岸規劃出爐
    24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規劃指出將打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沿江十個特色功能區片,構築濱水天際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  規劃致力打造「兩江四岸」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將更多的沿岸空間留給市民,還江於民、還岸於民,讓城市更宜居宜業宜遊。  長江兩岸。
  • 重慶萬州: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
    重慶市萬州區以河長制為抓手,2020年以來以提升全域水質為中心,著力推進長江幹流綠化帶、緩衝帶、消落帶、江水帶「四帶」建設,全力打造「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一是建設綠化帶。
  • 武漢兩江四岸規劃突出「長江大保護」 天興洲白沙洲南岸嘴建設...
    長江武漢段上空,空氣通透,一眼可見6座橋。長江日報記者陳卓 攝江城武漢因江得名,依江而興,「兩江交匯,三鎮鼎立」造就了武漢特有的城市格局。「兩江四岸」不僅是武漢發展的主軸,也是彰顯山水城市獨特魅力的核心窗口。24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規劃》指出將打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沿江十片特色功能區片,構築濱水天際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
  • 應勇強調更好發揮武漢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12月7日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省委書記應勇宣布工程開工並現場調研。武漢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用好「兩江四岸」自然稟賦,堅持「先規劃、再建設,先貫通、再提升」,高水平推進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建設,努力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項目,是推動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的重點工程。
  • 保護長江生態對武漢全面有利 長江生態保護勢在必行
    (記者汪文漢)關鍵詞長江生態保護影響全社會新城新區與「生態區」就是同義詞「以後建設新城、新區或者別的新城區,有一個含義肯定是不變的,那就是一定保證生態品位」,省黨代會代表、武漢化工新城建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項目經理李洋這樣理解「長江生態保護」:保護的是長江,著眼的是人們周邊的家園建設。
  • 統籌優化發展資源 打造長江生態廊道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的方針,揚州圍繞長江生態廊道建設,進行了系列整改與建設。揚州長江生態廊道的建設現狀圍繞長江生態保護,致力打造溝通江淮、縱貫南北的清水、安全、綠色大走廊,揚州在多方面做了努力,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 長江生態廊道:騰退長江岸線158公裡 整治違規項目2414個
    水利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長江幹流岸線涉嫌違法違規的2441個項目,已經完成2414個,完成率98.9%。共騰退長江岸線158公裡,完成灘岸復綠1213萬平方米。   總的來說,長江生態廊道構建又進了一步。   「我們摸清了5711個項目的類型、規模、用途等基本情況,同時建立長江幹流岸線利用項目臺帳,為建立長江岸線管理保護的長效機制奠定了基礎。」
  • 十裡江灘「變形記」——探訪江蘇泰興長江生態溼地與綠色廊道
    而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慕名來到江蘇泰興長江生態溼地與綠色廊道綜合式生態教育基地學習長江泰興段成功的生態環境治理經驗。泰興長江生態溼地與綠色廊道綜合式生態教育基地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生態環境治理學習點,由「三塘、一牆、一廊、一平臺」組合而成。也成為東方園林泰興項目的亮點之一。泰興生態廊道項目長江斷流地標景觀。
  • 四川實施首個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
    創意農業頭條推薦四川實施首個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大力發展創意農業產業帶 促進農業生產轉型和農民增收5月7日,四川省首個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在綿陽市安州區破土動工四川是全國參與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的6個省(市)之一,實施區域包括綿陽市安州區、鹽亭縣,南充市營山縣、南部縣,廣元市昭化區、旺蒼縣、劍閣縣等7個縣(區)、25個鄉鎮。長江綠色生態廊道,特指長江兩岸一定範圍內由山水林田草、湖泊溼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城鎮鄉村、工業園區、農業產區等多種元素構成的線狀或帶狀區域。
  • 泰興:長江生態廊道工程復工 加速打造共抓大保護樣板
    (記者 李鑫 劉晶)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進一步做好「生態+」 文章,打造12公裡長江生態溼地和綠色廊道工程,目前項目已經復工,6月份將全面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