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條水鳥生態廊道,廣東將構建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

2020-12-22 大洋網

近日,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今年開始,珠三角地區將陸續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計劃至2025年,廣東將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珠三角地區內水鳥有126種

珠三角地區內森林資源、溼地資源豐富、植被茂盛、水系發達,溼地資源呈「點、線、面」的空間格局特點,使得水鳥在珠三角地區內的聚集區呈現「城市公園為點、以珠江沿岸為線、以海岸帶為面」的分布特徵。

在珠三角地區內,大型的水鳥聚集區,主要分布在深圳后海灣,珠海淇澳島、橫琴島,新會崖門、臺山鎮海灣等區域。據調查,珠三角地區內水鳥126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物種10種,列入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附錄物種4種,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23種。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水鳥中,遷徙鳥類有87種,佔總數的69.05%,在這些水鳥中,特別是雁鴨類、鷸類、鷗類、鷺類等構成東亞鳥類遷徙路線的主要成分。

19條水鳥生態廊道建設,總面積31.32萬公頃,涉及生態節點74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留意到,《規劃》以保護珠三角地區水鳥多樣性、保育大灣區水鳥種群和建設優質的溼地生態系統為目標,以劃定廊道保護範圍、提升廊道節點質量、水鳥棲息地生境修復、打造科普宣教系統、發展水鳥生態旅遊和開展水鳥廊道監測等六大建設內容為軸心,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內濱海地帶的聯通性,開展廊道節點質量提升、水鳥棲息生境修復、科普宣教建設和生態旅遊建設,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侯鳥灣區」。

《規劃》將依託沿海灘涂、珠江、西江和東江等重要水系,構建「兩橫四縱多支多點」的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空間布局,開展主、次、支三級共19條水鳥生態廊道建設,總面積31.32萬公頃,涉及生態節點74處。

其中,兩橫包括北部主廊道和南部主廊道。北部主廊道滿足內陸淡水水鳥的遷飛需求,為「西江—東平水道—西南湧—珠江—東江」水鳥生態廊道。南部主廊道滿足沿海鹹水、鹹淡水水鳥棲息需求,為「江門—珠海—廣州—中山—深圳—惠州」沿海灘涂水鳥生態廊道。主廊道主要是內陸自然河道灘涂及濱海灘涂交匯區或潮水漲落區域,是水鳥聚集分布區域、水鳥主要的繁殖、越冬地或種群數量特別大的遷徙停歇地、典型水鳥的主要棲息地,總體平均寬度1000—1500米。

《規劃》提出,2020年將在水鳥生態廊道的整體建設中選擇生態區位重要、有代表性、有一定基礎的部分廊道先行建設。計劃在年底前完成溼地環境修復工程200餘公頃,溼地景觀優化工程1500餘公頃,建設自然教育基地19處,開展科普宣教活動100餘次,基本消除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上的阻隔。

【珠三角地區水鳥資源】

1、國家級重點保護物種 10 種:黑鸛、中華秋沙鴨、白鵜鶘、巖鷺、白琵鷺、黑臉琵鷺、鴛鴦、花田雞、小杓鷸、小青腳鷸

2、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 附錄物種 4 種:小青腳鷸、黑鸛、白琵鷺、花臉鴨。

3、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 23 種:蒼鷺、草鷺、大白鷺、 中白鷺、白鷺、牛背鷺、池鷺、綠鷺、夜鷺、黃斑葦鳽、紫背葦鳽、慄葦鳽、大麻鳽、豆雁、黑水雞、黑翅長腳鷸、反嘴鷸、銀鷗、紅嘴鷗、黑嘴鷗、鷗嘴噪鷗、普通燕鷗、白翅浮鷗。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全傑、楊耀燁 通訊員林蔭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楊耀燁、全傑 通訊員林蔭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林靜

相關焦點

  • 江西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江西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發布時間:2020-06-01 08:41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和省科學院聯合在靖安縣舉辦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 廣東全力衝刺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
    廣東省委、省政府以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建設示範省、構建廣東森林城市發展新格局為目標,全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工作。2013年,廣東率先提出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2018年,珠三角地區九市全部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
  • 構建汾河流域生態廊道
    中國環境報記者高崗栓太原報導 記者近日從山西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西省投資83億元在汾河中上遊陸續開建81項生態治理工程,努力構建汾河流域「水豐、質好、河美」的生態廊道,讓一泓清水入黃河。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 ,正在積極推進中的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共涉及2市6縣(市、區)81個項目,實施周期為2018年-2020年。
  • 早參|廣東陸豐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廣州普高錄取工作開始
    需要辦理退票的乘客,可在7日內到線網任一車站辦理相關票務手續(APM線除外)。【未來三天仍有雷雨,氣溫回升注意防暑】15日~17日預計廣州市區仍有雷雨。詳情<<【廣東提前批錄取工作順利結束】8月13日,省招生辦對提前批軍檢院校、公安院校和非軍檢院校徵集志願進行了投檔,共投出考生482人。經徵集志願,提前批本科院校基本完成招生計劃,我省提前批錄取工作順利結束。
  • 儀隴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定
    本規定所稱的生物多樣性,是指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含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層次。法律、法規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二條  生物多樣性保護應當遵循保護優先、持續利用、公眾參與、惠益分享、保護受益、損害擔責的原則。
  • 12隻「花姑子」即將野放至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它們將得更好的保護
    12隻「花姑子」即將野放至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它們將得更好的保護 2020-12-17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廊道 生機盎然
    廊道是景觀生態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不同於周圍景觀基質的線狀或帶狀景觀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種綠化帶、林蔭帶等都屬於廊道。而生態廊道,又叫做生態走廊,它和「綠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個概念。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汙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控洪水等生態服務功能。
  •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項目加快建設側記 2020-07-10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使用ArcGIS構建生態廊道
    一般的來說,我們想要進行生態網絡構建或者生態格局分析,都有可能涉及生態廊道的規劃,那麼生態廊道的提取其實在ArcGIS中的實現並不複雜,但是前期需要一些工作。
  • 湖南的顏值擔當:未來5年將重點打造30條省級重要生態廊道
    它們就是湖南的顏值擔當 未來5年將重點打造30條省級重要生態廊道 供圖/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 瀟湘晨報記者易思含羅雅琪長沙報導 12月11日,湖南省林業局、湖南省發改委聯合印發了《湖南省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23年)》(簡稱《總體規劃》)。根據《總體規劃》,未來5年湖南將重點打造省級重要生態廊道30條,未來10年完成省級生態廊道棲息地保護與恢復115處。湖南省級重要生態廊道是什麼?準備怎麼建設?
  • 湖南將建30條省級生態廊道,21萬公頃總體布局已繪就藍圖
    湖南省省級生態廊道主要是跨市域範圍,將省內具有較高自然和歷史文化價值的自然保護地和重要景觀節點串聯起來。同步推進市級、縣級生態廊道建設,最終在三湘大地上構建起縱橫成網、連續完整、景觀優美、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體系。
  • 國外專題研究:國家公園生態廊道
    然而,進入19世紀之後,人類無節制的狩獵與砍伐等破壞環境的活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如今,雖然人類的環境保護、動物保護意識提高了,但是野生動物棲息地碎片化、孤立化的局面已經形成,不少動物受到了影響,尤其是那些依賴廣闊棲息地生存、對活動場地面積有著較大需求的動物,例如大型哺乳動物,它們無法存在於現在小型、孤立的棲息地內,以至於快速滅絕,從而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
  • 蘇門答臘高速公路旁驚現虎影,完善生態廊道刻不容緩
    印尼收費公路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條公路也是印尼第一條設有生態廊道的高速公路,隨著人類動物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類似的設計會越來越多。既然提到了生態廊道,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彙。
  •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吉多·布洛霍芬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每一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中國發生的巨大發展變化。」
  • 嶽陽市人民政府常務會研究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生態廊道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精神、促進生態文明和生態強省建設的重要載體。12月15日,嶽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主持召開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研究全市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 多樣性喪失導致生態系統功能衰減 集約化生態農業或為治「病」良方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農業創新團隊在山東齊河現代生態農業試驗示範基地,進行玉米大豆寬幅輪間作試驗。趙建寧攝 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保障。
  • 西溪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景觀形成
    來源:景觀中國網 本文綜述了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的動植物資源現狀,以及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在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和構建生態景觀中的積極工作,並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保護和修復的措施
  • ...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的通知_2018年第28號國務院公報_中國政府網
    、部門協同、區域聯動為手段,優化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強化保護措施,加強科技支撐,加快水生生物資源環境修復,維護重點流域水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自然性,改善水生生物生存環境,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水清岸綠風景美 珠三角建成綠色生態水網
    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經過數年的努力,作為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的兩大主線之一,珠三角綠色生態水網如今已漸次聯通,對於廣東全省生態平衡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將助推珠三角地區在2020年建成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
  • 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如何推動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加快推進野生...
    12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門話題。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在當前形勢下,對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何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