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考量常常是從孩子的服從性出發的,其實這樣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和培養。孩子人生中的很多問題終將需要自己面對,因此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家長著重培養。
之前排隊買飲料的時候,前面排了一對母子,但是就在快到他倆的時候,媽媽因為接電話,一時走出了隊伍。
「要和姐姐換一下位置排到後面來嗎?你一個人知道怎麼點嗎?」,排在後面的一位女士問好心的問道。
「不用了,謝謝姐姐,我自己可以,而且我的手機裡面也有錢哦!」,小男孩堅持道。
面對單純的孩子,店員熱情的向他推薦了店裡的新品和價格更高的產品,但是孩子卻不為所動,一直堅持自己的選擇,而且還有更加具體的要求呢——
「這個是媽媽最愛喝的!就要這個,不要冰哦,姐姐!」
店員擔心孩子考慮不清,又提醒道:「現在有點熱,真的不要冰嗎?沒有冰的話,口感也會差一點哦。」
「不要冰不要冰,喝太冰了不好。」,男孩還是一貫的堅持著。
隨後,這個孩子又沉著地選擇了外帶的包裝方式,熟練地完成了付款,儼然一個獨立的小大人,讓排隊的不少人都投去了讚許的眼光。
在孩子的培養過程中,學習能力是最為家長關注的,也是最容易考察的;服從能力是讓家長們最欣慰開心的,也是最容易培養的。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能力,卻因為更加隱性,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中國人大抵都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中庸」思想的影響,既希望孩子優秀,又不希望孩子過於突出,於是往往容易打壓孩子的個性和獨立思考,但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註定是平庸的。
2011年3月,日本由於地震和海嘯發生了核洩漏事件,隨著而來的「核恐慌」如瘟疫般在我國蔓延,出現了一股搶鹽浪潮。
在「核恐慌」的焦慮下,不少人還沒來得及細細思考,便紛紛上街買鹽,所購買的鹽遠遠超過日常生活所需。而原本有些猶豫的人,看見大家如此瘋狂的行為也難以自控的加入了搶鹽大軍。其中還出現了一位以將近3萬的價格,購入了超過1萬斤鹽的「搶鹽帝」。
但是這場社會恐慌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時瘋狂搶鹽的人都淪為了大家談論的笑料。而這位原本在搶鹽大戰中「戰績非凡」的「搶鹽帝」更是被大家所取笑。
這件事其實很直接的告訴了我們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即在人群中保持自己的思考,不在人云亦云中做出錯誤的選擇,即便是在危險和恐慌中也保持著應有的理智和思考。
在孩童時期,這樣大的事件更少一些,但是在學校裡,性格內向,沒有自己主見,容易受欺負的孩子其實多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獨立思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會獨立思考的孩子自理能力更強
本文一開始談到的那個小男孩,即便在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也能自己不受外界幹擾,獨立的完成點單和付款,相信他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也一定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往往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去做,自然有勇氣和能力去實踐,而不是什麼事情都向家長求助了。
自理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是相輔相成的,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家長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忍住想要代勞的心。
會獨立思考的孩子思辨能力和學習能力更強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過這樣類似的經驗——本來一開始自己的答案是對的,但是聽了別人的答案和解釋,就不堅定了,一改一個錯。其實這樣的行為和搶鹽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對自己的決定沒有信心,不能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對於未來沒有準確的預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但是反觀這個獨自點單的小男孩,面對外界的一次次的幹擾,甚至是來自成年人的幹擾,他都能不為所動,原因就是他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內心的分析和思考十分清晰。
有著這樣清晰的思辨能力和權衡能力的孩子,在學習上自然也更加得心應手。有主見的孩子往往還表現出更堅定的自信,更容易得到外界的支持,在學校裡自然能和老師同學更好的相處。
對於成年人來說,每一天都需要在腦海中進行很多次獨立的思考和權衡,正是這樣一次次權衡和選擇,人生才一次次走向的方向。而要有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就需要家長從小的培養。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和孩子更平等的相處是獨立思考的基礎
「聽話」可以說是家長們對於孩子共同的要求了,但是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算聽話呢?有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沒有犯錯,就是聽話,而有的家長卻不允許孩子發出一點反對的聲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首先就是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不論大事小事,都和孩子協商決定,提高孩子的參與度;即便孩子的選擇不是最優的,只要無傷大雅,家長大可尊重孩子的選擇。這些其實都是家長和孩子平等相處的表現和方式,只有將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給足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孩子才願意主動獨立的去思考。
啟發式的談話很重要
所謂啟發式的談話,就是家長的話要能引發孩子進一步的思考,讓孩子對於前因後果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這樣帶有一定預設性和邏輯性的問題,可以對孩子的思維能力進行很大程度的訓練,讓孩子的言行都可以有思維的依據。
在這樣的談話中,家長要留給孩子一定的思考時間,不能心急的打斷孩子,或者是流露出不耐煩的神色,同時對於孩子給出的結論,家長也不必有太多硬性的要求,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其實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就意味著家長要放下自己的「家長權威」,和孩子平等的相處,扮演一個傾聽者和啟發者,而不是一貫嚴厲的,不容置疑的強權者。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往往需要家長的讓步。
互動話題:大家覺得自己的孩子善於獨立思考嗎?善於獨立思考的孩子一般都有哪些表現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