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之中這一句話,多讀多受益

2020-12-14 淨心文化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它是大乘佛法教的總綱,其內容簡潔概要。全經雖然只有短短260字,但是《心經》言簡義豐, 詞寡旨深。《心經》將九部般若經濃縮概括,反覆誦讀《心經》可了解般若經類的基本精神,了解佛教的空性價值觀。通過進一步深入學習消化之後,慢慢地就能斷除煩惱遠離一切苦厄。《心經》之中這一句話,多讀多受益。

這句話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句是《心經》的總綱要。這句話意思是說觀音菩薩在深刻修行智慧到達彼岸之時,依實相般若之體,親自證知五蘊身心等一切諸相,都是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一切都是幻生幻滅不真實的,要明白紅塵萬象空性本質才可遠離一切苦厄。

這句話是心經的開篇之句,其中提到了3個重要的點:般若,即智慧;波羅蜜多,即到彼岸;五蘊皆空,即色、受、想、行、識皆空。

一、般若,即宇宙人生的大智慧。這是給學佛之人提出的學習內容,要學習佛的大智慧。般若也是我們修行到達彼岸的重要工具。

二、波羅蜜多,即到彼岸。這是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我們到達彼岸,遠離一切苦厄。彼岸是相對此岸而言的。那麼此岸是什麼?彼岸又是什麼呢?佛教之中的此岸是指三界之內,也就是我們所存在的南閻浮提、娑婆世界。彼岸簡單地理解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一個世界,彼岸就是我們最終所要去的地方。在此岸和彼岸之間有生死苦海相隔。

三、五蘊皆空,講的是心、色二法皆是因緣和合而生,空性不實的本質。這與《金剛經》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一個道理。五蘊就是指色、受、想、行、識。其中受想行識屬於心理活動。受,簡單的理解就是感受;想,簡單地理解就是想像;行,可理解為造作;識,可理解為識別。色是指五根所感知的五塵所生成的世間萬物現象。

照見五蘊皆空,就好像佛指導我們乘坐渡船於大海之中去彼岸。乘上渡船需要我們的般若智慧,才可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

當我們通過努力修行,能照見五蘊皆空之時,也就見到自己清淨的自性,遠離一切苦厄了。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讀懂了這一句話,你就讀懂了整部心經!
    《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種用耳根入觀的方法是修道最易成就的妙法。佛在《楞嚴經》上也說,觀世音菩薩由耳根修起,觀於聞性,啟觀照般若之用的修行方法,是最適合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修行的法門。
  • 了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意思,讓你更好領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在佛經中,這部經書只有260個字,且大多數學佛者,都會背誦,學佛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它的,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可以理解為智慧的意思,而波羅則是彼岸的意思,蜜可以理解為到了的意思。所以這句話連起來說,就是智慧到了彼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核心內容,就這兩個字!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觀自在菩薩為了開示舍利子,而在定中為舍利子所講的法。《心經》的內容很玄奧,因為它屬於般若智慧方面的內容,對人的智慧以及悟性要求都非常高。一般人想要看懂它,並不容易。從類別來說,般若部經的內容基本上是以不同的論述來開啟人的智慧。並讓人在實際修行中,去運用自己的這些智慧。這和持戒修行就有著根本上的區別。
  • 王家葵 | 《般若多心經》
    集字的《心經》前後都有經題,前面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後題則是「般若多心經」。啟功先生有一段題跋說:「經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者,華言智慧也。『波羅蜜多』者,華言到彼岸也。後世誤以『多心』為詞,遂有稱『多心經』者。今觀懷仁集書,此經尾題作《般若多心經》,夫佛經固非無簡稱之例,如《妙法蓮華經》之稱《法華經》,《大般若波羅蜜經》之稱《般若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功德無量,但是要怎麼讀呢?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功德無量,但是要怎麼讀呢?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個非常好的佛經,現在很多人都在念誦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們在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時候是一定要注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念誦方法的,這是對我們修行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念誦方法。
  • 《心經》解釋:21遍心經怎麼讀
    21遍心經怎麼讀讀心經的時候,許多人都是會讀誦二十一遍的,一般的情況下,自己在讀誦心經的時候,可以看心經的讀誦儀軌進行,那麼自己讀誦心經的時候,也不至於做的不好。而且在心經的讀誦儀軌中,讀誦心經最後的時候,讀誦心經的心咒是二十一遍的。 心經讀誦儀軌:(1)上香香贊爐香乍爇,法界蒙燻,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空與色,本就是一體!
    閒暇之餘,很多人也會拿起佛經,細細品讀佛經的意思。無論是有所得,還是無所得,為了心中的那份夢想,他仍然能做到堅持不懈。《心經》就是無數人看的佛經中的一部。很多人品讀《心經》的原因,一是因為篇幅短,讀完一遍不佔用時間;再有一個是因為《心經》的義理,看起來有時淺顯易懂,有時又玄奧難明。
  • 《心經》常識:什麼人適合讀心經
    心經是什麼人都能讀的,它能教導人們怎麼去為人處世,能讓我們知道怎麼去修行。如果你能經常讀誦心經,不僅能發現自己的心靜了,煩惱也更少了。讀心經可以使人增長見識,領悟為人處世的道理。讀心經還可以「養性靈」,這種好處,則非品讀經典而不可得。
  • 心經:早晚各讀多少遍心經最好
    我們是每天都可以讀心經的,對於對心經的遍數是沒有要求的,就是每天堅持用心的讀就是可以了。堅持讀心經的次數越多,那麼就能體會到心經所帶來的好處。因此我們要長期讀下去。如今就是有師兄在問我們應該早晚各讀多少遍比較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心經解釋:什麼時候讀心經最好
    只要師兄是用心的讀誦心經,那麼什麼時候都是可以讀心經的,但師兄一定不要打擾到其他人工作或者是休息,不然我們的修行還是沒有效果的,而且還會造成業障出現,接下來,我們也一起去了解一下讀心經的禁忌吧!把心經抄在整潔乾淨的本子上。念誦時要一邊看本子上的字一邊對著念。
  • 《心經》的精髓就一句話
    《心經》開篇的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這一句可以說是全經的精髓,至於其它經文,都可以視作佛陀怕我們不明白而作為這一句的解釋,為我們明確指出修行的最高境界或終極目標。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我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持誦《心經》注意事項: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 《心經》釋疑:梵語心經怎麼讀
    心經的原文是梵文版的,要是大家會讀誦梵文版心經的話,平時也是能讀誦的。但是許多人是不知道梵文的讀法的,所以直接讀誦漢文版的心經就好了。不過,可能有些人還是想知道梵文版的心經是什麼樣子的,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1)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2)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3)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一)
  • 《心經》最後一句話給我們傳遞的是什麼?
    文/一隻孤獨的老鷹生活百味雜陳,世界其實很美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家都多多少少接觸過,有的人能默誦,有的人會讀,有的人能理解其中的大意,的確常念此經心性會得到清淨,智慧能得到提高。在《心經》中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最後這句話是一句咒,「咒」一般不會翻譯成漢語,而是直接用梵語來表示,這樣念出來才會更有力量,效果會更好,如八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這些咒只有明白其中的意思念出來才會有功效,得到佛法的加持。如果只會念而不知其意,那麼就只有念誦的功德。
  • 宣化上人:讀《心經》不可言喻的好處,終身受益!
    很多人都喜歡讀《心經》,讀它有什麼好處呢?可以做什麼呢?它可以破除三種業障,報身、業力、煩惱。一、報身。報身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不同的身體情況,有好的,有壞的。有的人,看他很有智慧,但沒有善根,這是為什麼呢?這種人多數是妖魔鬼怪來到世界上的。什麼叫妖魔鬼怪?比如山精,在山裡修行的妖怪,就是常講的精靈、鬼魅等,這些妖怪在世年頭多了,成了妖精,妖怪,有神通了,後來他陽壽盡了,死了來做人,就比一般人聰明一點,但是做事一點也不聰明,盡做糊塗事。什麼壞做什麼,專門不守規矩。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與功效
    較為有名的是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經》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勝天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問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本處所用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由淺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義理精要。可謂言簡而義豐,詞寡而旨深。古來認為讀此經可以了解般若經類的基本精神。
  • 一篇文章教你,會讀《心經》,知道《心經》厲害在哪裡?
    《心經》,這是一部在中國最有知名度的佛經,歷朝歷代被無數善男信女背誦並抄寫。是因為《心經》蘊含了什麼格外深刻的道理嗎?是因為持誦《心經》能獲得什麼超常的好處嗎?都不是,僅僅因為它篇幅短小,只有二百多字,文字又朗朗上口,背誦和抄寫都很容易。人心向簡,這是永恆的規律。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因此,這毛病就出在我們自己的心裡。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心靈調整到最佳的狀態,豈不就沒有什麼煩惱與痛苦了,豈不就生活得最最自在了嗎?能夠把心靈調整到最佳狀態的方法,應該說就是大智慧了。可以說,整個大般若部的經典,都是在研究如何把人類的心靈調整到最佳的狀態。而這般若波羅蜜多的核心經典的《心經》,自然應該是關於心靈的最根本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