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裡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你真正想做的事,連神明都不要說。」
對每個人來說 ,重要的東西,一定要收得住,不外漏。說出去,能量外逸,會致使自己的執行力弱化,也會引得其他人的能量牽絆。
《易經》的乾卦,對應奮鬥,崛起,自強不息;坤卦,則對應包容,忍耐,厚德載物。乾坤平衡,內心強大。
每個人要崛起,應先收得住,沉住氣。你一旦全神貫注,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1、收住自己,使能量內斂,減小外界的幹擾。
生活中,咱們感覺到上班累,家裡的瑣事累,本質上,是一種能量的消耗和外流。
能量的消耗,通過看、聽、說、觸和想,無時無刻都在消耗。
一個人的能量缺乏,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做什麼事情都感到難,也易於煩躁。要想做到精神抖擻,幹勁十足,意志堅定,那麼就需要收住自己,使能量內斂,減小外界的幹擾。
你要仔細想一想你的目標,或是景願。與之相關的一切,可以思考,行動;其餘無關緊要,甚至是阻礙你的人事物,你不要看,千萬別聽,千萬別想,千萬別關注。
專注在你要想的事情上。一件事情,你一旦全神貫注,身心合一,持之以恆,就沒有做不成的。
《易經》坤卦說:「囊括,無咎無譽。」
字面意思是說,一個袋子,扎住口袋,收斂不外漏,則沒有過錯,也沒有美譽。
在生活中實踐,是指一個人要收斂,韜光養晦,不要讓自己的精氣神向外逃逸,專注於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標。如此就不會招來外界和其他人的毀譽和牽絆。
2、沉住氣,在正確的方向上,每天往前走一點。
熱血沸騰,要想轟轟烈烈大幹一番的事情,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熱度,很難堅持到最後。
當你真正下定決心,要做成一件事,就千萬別急,放下對結果的期盼,心無雜念,認真做好與之相關的每一件小事。
《易經》坤卦說:「履霜堅冰至。」
依照自然規律,冰霜來了,堅冰也會隨之而來。
事情往往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一滴,發展起來。倘若你的方向和決策,是正確的,適合自己的,那麼儘管目標離你很遙遠,你只需要每天做一點,每天往前走一點,實現目標是遲早的事。
3、能量足夠強大,則一觸而發,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有人說,自己努力了半輩子,依然過得碌碌無為。
原因是,你的能量不夠強大。
仔細想一想吧,你的能量都消耗在哪裡?你上班的工作,是你的人生目標嗎?下班後看電視,打遊戲,吃飯應酬,逛街八卦,閒聊,人際關係的維持,家庭瑣事的解決。
只要靜下心反觀,大多數人一生的能量,除去上班,都消耗在日常瑣事上,而不是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要是你有自己的目標,那麼就把自己有限的精力,都投放在那一件事上。
認真經營,用心做好。
成功是要積累的。你投入的能量越多,你會發現和觸發機遇的可能性就越大。當有一天,你足夠強大,機會一觸而發,成功自然而來。
《易經》坤卦說:「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平時默默地努力,讓自己的能力匹配你的理想,當機會來時,一躍而起。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
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易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再看看如今。
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啊等等問題。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59.8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