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來了,能及時性把握住,才是你的。
《易經》履卦,告知我們如何正確地行動,把好的機遇,付之實踐,以達到自身預估的目標。
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於在一個地方,就沒辦不到的事。
1、保持素心,全神專注於自身的目標。
《易經》履卦說:「初九,素履往,無咎。」
素,是質樸無華,一件事的本質,人的本色。
素履往,向著目標前進,簡單專注於,不為物累,不為情遷,這般輕裝前行,才能夠達到自身的夙願和初心。
始終保持一顆素心,全神專注於自身的目標,是做事的最基本功夫。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曾說:「制心於一處,無事不辦。」
一個人,能真正地把自己的身心,專注於在一個地方,就沒辦不到的事。
我自己碰到任何的難題,全部都是用這一個方式解決。
先把自己分散的注意力和能量全都收回,只專注於在一個地方,全然投入,甚至於忘記時間,忘掉自我的存在。在這樣的狀態下,非常容易擺脫障礙,做成自身想做的事。
2、無論碰到什麼狀況,都不自亂,堅定自身所往。
《易經》履卦說:「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感覺到浮躁和焦慮。與之相反的,便是幽人。
幽人,心中清靜,有足夠的耐性和恆心,做事徐徐而行,穩而不亂。進可攻,退可守,無論境遇怎樣,都不會自亂,所以得貞吉。
一個人的心中不亂,無論外部和他人怎樣影響,都不會打亂自身的節奏,這就是幽人的定力。
在這個社會上做事,無論你做任何事,都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外部和他人的影響,不是你能把控的。你唯一能把控的,是自身的心。
你認準的一件事,要是開始行動,就別再猶豫,不必由於他人給你潑冷水,打壓你,你便輕易放棄。
我們的心定得住,不自亂,不亂方寸,堅定自身所往,那麼任何人,任何的困難,都無法阻攔你。心若堅定,所向披靡。
3、善於按時自我反思,歸納吸取教訓,始終保持螺旋式上升。
《易經》履卦說:「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自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犯過的錯,要按時回頭考察,剖析,自我反思,歸納吸取教訓。做得好的,要始終保持;做不好的,要糾正。唯有這般,人生才可以始終保持螺旋式上升。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
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易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再看看如今。
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啊等等問題。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59.8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