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自我?
與現代人都強調的自我不同,現代人的自我主要是指自信、的我。而這裡的自我則主要是指自私的我,我的觀點、看法、見解和面子等等。
二、與別人合不來就要分或逃避?為什麼不能留下來一起共處呢?
都是自私作怪。拋棄自私、我執,放下偏見,就能借事、借人煉心,就有可能達到無私、忘我的境界,就不會如此了,離成佛也不遠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自我都不敢「死」又怎麼可能與佛菩薩融為一體、與天地、宇宙融為一體呢?
因為自私形成了「我執」,就是一個堅固的、密不透風「我」,那麼封閉了自己,就不能與他人溝通,更不能與宇宙的力量溝通。
「我」越多,離道越遠。只有拋棄自私,放棄我執,打破堅固的「我」,敢於讓「我」死掉,沒有了「我」,才能容納宇宙的力量,自然就能與「道」融為一體。
四、為什麼中國的古人在造銅錢的時候,要在圓形的錢幣中央留一個方形的小孔呢?
方形的小孔喻意內心要正直、方正,為人要剛正不阿,處事要四平八穩,立得住、靠得住。外面的圓形則喻意人的外在要學會圓潤融通,不要鑽牛角尖,不要有稜角,以免與人碰撞、摩擦、傷害彼此。若人人懂得以待人,人們就能相處融洽、和諧共處;
銅錢串在一起時,才會協調一致,整齊劃一,從而方便使用。
五、如何強調做人、做事的重要性?
做人、做事是人生主要的功課,首先要過了人生這堂功課,才有可能超越、解脫!要以勤勞和樸素剷除自己的貪、瞋、痴、慢、疑和一切邪見,才會擁有謙卑的精神和愛心,才有可能修至無我,而最終成佛。
六、佛、法、僧三寶哪個重要?為什麼呢? 要想立於不敗、必須以什麼為本?
佛、法、僧三寶之中最重要的是僧。因為沒有僧,佛與法都無法延續到今天。何況僧人本身就兼具了佛與法。所以恭敬僧,勝於恭敬佛、恭敬法。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以德為本。七、如果盤腿打坐是不是靜心?那什麼是靜心?
盤腿打坐及一切修行法門都只是靜心的一種方式。
修行目的正是為了靜心,但修行不能只是打坐參禪、念經拜佛……而是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專注於事、專心於事,就是「做一事專一事」、「專注於當下」。
即便是」在散步時要聽到腳步聲、在呼吸時能聽到呼吸聲」等等這樣的小事上,都要能專心專注,把心安在當下,這都是靜心。
八、你在做什麼事的時候最容易達到認真和專注呢?
過去雖然也會努力專注於所做的任何事,但多是事倍功半。
現在學了佛,明白了更多的禪理,明白了要能做到事半功倍,不但D 做的時候要專注,在未做之前也要學會認真專注地規劃,該如何做?做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比如出現意外或阻滯等怎麼辦,過程中的一切因素都要考慮,不要留有任何的漏洞,如此才能去做。還要考慮做了怎樣的後果或達到怎樣的效果。
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專注和認真,也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亦即:不但要知行合一,還要先知而後行,行後而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