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太多,專注做好一件事

2020-12-16 翠綠的長壽竹

美國知名的高空走鋼索雜技演員瓦倫達,在一次重要的表演中,不幸失足。事後,他的妻子說:「我就知道這次一定會出事,上場之前他總在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都專注於走鋼絲這件事,不去想這件事可能帶來什麼。」

社會心理學家把這種專注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作瓦倫達心態,並對其做了總結:任何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先要專注該事情本身,不要考慮與該事情無關或者相關的其他事情。

對於瓦倫達效應,美國史丹福大學做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個人大腦中的圖像經常會像實際情況本身那樣刺激人的神經系統。換而言之,一個人大腦中呈現出什麼樣的想像圖片,生活中就更容易朝著該圖片的方向發展。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瓦倫達心態與個人成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在生活中,做一件事之前,如果過分在乎事情的結果和周圍人的看法,就會忽略事情本身,被各種壓力包裹住,身心透支。在這樣的狀態下,往往就會出現南轅北轍、事與願違的情況。

這也提醒我們,做事要保持平常心,時刻沉浸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當中,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通常能夠得到不錯的結果。

一.做事但求能力之內,量力而為。

簡單的事精煉做,小事快速做,大事用心做,事事堅持做。凡事做得多了,經驗就多了。在能力之內做事,會有很大的成就感,熟能生巧。

二.縱觀全局,預判失誤。

在做這件事之前,可以縱觀全局,聯想可能經歷的人和事,可能出現哪些失誤,做好準備,才能不慌亂,減少失誤。

三.用心了,盡力了,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只要用心對待,盡最大的能力,就是事情最好的結果,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四.總結經驗。

好好總結經驗,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就可以做地更好啦,這不就是進步嘛!

五.多學習,多實踐,提升閱歷和能力,提高認知的深度和廣度。

多看書,多學習,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識,多做事,多實踐,有時間多出去走走,多見見風土人情,多認識更多的人,多學習野外生存技能,提升自己的閱歷和能力,從而提高認知的深度和廣度。

就像樹木,根扎得更深更遠,才能枝繁葉茂,不畏風雨!

點滴積累,厚積薄發!

做一件事,專注於這件事情本身,不要想太多,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法拉第說:「拼命去換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會成功,結果往往會成功,這就是成功的奧秘。」

相關焦點

  • 巴菲特: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是成為高手的秘笈
    有人說:「上天給了你無限的機會,卻只給你有限的時間、精力和才華,所以越是優秀,越要專注。」 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這件事上,把它做得越強越好。這是你未來成功的基礎。1真正的高手,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我們這一生,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裡,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但一定能把一件事做好,乃至做到極致。
  • 層次越高的人,越專注於一件事
    我們被催促著、驅趕著,我們花了太多精力去做不同的嘗試,得到的回報卻太少。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選擇?如何才能從優而選,享受品質生活,此生無悔呢?答案就是,只做一件事。這個觀點,在加裡·凱勒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中得到了詳盡的闡述,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是怎麼說的。
  • 生活|先專注做好一件事情
    【日更第704天】在諸多事情中凌亂時我告訴自己做好能做的第一件事情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時候,我告訴自己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參加展會的時候,因為是和朋友一起去參加的,一方面能夠和她碰撞出很多的思考,她能夠給予我對未來方向的引導,還有很多的困惑,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都能夠得到一些靈感,每次在她身邊的時候,我總是會不自覺的開啟學習的模式,所以也就沒有辦法經常拿起手機來處理事情,而是總想和她再多說一些,多聊一些。
  • 如何長期專注一件事?
    1 無法專注做一件事 專注做事的前提:這件事情對你重要。 拿我來說:寫作和刷抖音,我覺得寫作更重要。 於是,我在做事前,會想清楚,寫作對我的好處,以及,不寫作的壞處。
  • 學會全神貫注去做好一件事!
    1如果你想做的最好,那麼只有在同一時間集中精力去做同一件事才能做到最好。你應該聽到身邊的很多人跟你說過,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言下之意就是你可以多元化經營,你要分散風險,但真的是這樣的嗎?答案是這是謬論。
  • 重要思維:三條原則,做好一件事勝過十件事
    平庸的人生,始於忙碌,對人生最大的誤解就是做好每一件事。庸碌的人喜歡面面俱到,把每一件事都幹得漂漂亮亮。他們相信只要勤奮必能成功,整天忙碌奔波,盡力幹好每一件事,卻終生一事無成。他們僅僅知道成功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卻不知道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和資源都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做好每一件事。
  • 一段時間內,專注做好一件事
    想在下班的業餘時間,同時在幾方面齊頭並進,並且在短時間內看到一定的成效,這很難。當然,並非不可實現,只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可能需要花好幾年,才能在各方面都有可觀的進展。所以,她認真考慮了預先嘗試的幾個領域,最終決定專注於畫畫,放棄其他的領域。等她將大部分業餘時間都集中於畫畫,不再分心於其他時,萌萌能明顯感受到自己每天的進步。多點開花時,她很久很久才能有的一點點進步,而現在,她每天都能感受到。
  • 容易想太多怎麼辦??
    想太多真的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想太多會帶來不必要的消耗,很多內容本身就具有壓力,容易讓人焦慮,從而帶來心身方面的不適
  • 能在一段時間內做好一件事,你就很優秀了
    很多媽媽感慨自己的孩子專注力太差,不能夠很好的進入學習狀態,上課容易走神,寫個作業,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要不就想吃點零食,唯獨對手邊的作業不能專心完成。做成任何事,都需要專注。我就曾經犯過這毛病,自己喜歡感興趣,想學習的知識太多,於是我就把它都安排到我的日常任務中,比如寫作,畫畫,學英語 等等,每門知識都學一點,但是最後的結果卻不甚如意。
  •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生活中,做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不難,難的是每一件簡單的事都做得非常好。古往今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那些勇于堅持的人,能夠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都做好,其實就是最大的絕招。在古希臘一個新學期的清晨,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高效未必是多做事,專注的分量也許更重
    太多的幹擾讓我們無法專注於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每件事都很重要,那麼我們會無時不在分心。這種狀態,工作怎麼可能做得好?生活質量怎麼可能高?就連陪伴孩子,也做不到心無旁騖。越多事情的堆積,越讓我們有分身乏術的感覺。
  • 李子柒文化輸出很成功,你專注做好一件事的樣子,很美
    看到一個人可以堅持做一件事的勁頭,學習就好。這麼努力做美食視頻的姑娘已經堅持了3年多,其實這一刻的聚焦,在她身上實現都那麼順理成章。1、李子柒的文化輸出是非常成功的在李子柒遭遇無數輿論攻擊時,央視發文:「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一下子,稍微安靜了一些。
  • 【智度分享】專注的力量,一次只做一件事,現場有神靈!
    愛,就助他成長一次只做一件事,猶如沙漏裡一次通過一粒沙。一次處理一件事,一個時期只有一個重點。不要將心力分散在太多的事情上,那樣會降低效率徒增煩惱。因為腦裡太多訊息會導致阻礙思考,就像電腦的RAM塞滿了處理命令,會導致運行緩慢甚至死機。為了讓你的大腦一次只想一件事,你需要清除一切分散注意力、產生壓力的想法,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主要專注的事情上,讓你的思維完全地進入當前的工作狀態。
  • 深度:一個人最難的就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專注於得分到永遠-KD
    他是新秀賽季就被球隊委以重任的超級新星,他是年度的最佳新秀,他是連續三年的聯盟得分王,他是一個嗜血的得分大魔王,尤其是2012年全明星賽上杜蘭特捧起全明星MVP獎盃的時候,說的一句話讓我們記憶猶新,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名球員職業生涯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多麼的恐怖。 「一個人最難的就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專注於【得分】到永遠!」
  • 真的不要想那麼多,沒啥用,集中精力、精神專注去幹成一件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一種體驗:當全神貫注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整個人的狀態特別好,而且會不斷產生心流的感覺,就希望把那一刻的感覺一直定在那裡。當自己心煩意亂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手上在做這件事,腦子已經在想其它事情了,整個人表現出來的狀態是浮躁的。
  • 當今世間,物慾橫流,專注幹一件事的人不多了?孩子更不用說
    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力不太穩定,往往對什麼事都感興趣,注意力容易隨興趣轉移;同時,孩子的注意範圍較小,注意力常會受情緒影響,注意分配能力也較差。所以,父母要對孩子的注意力加以引導,培養孩子專注的能力。所以,當一個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專注。那些今天想當歌唱家,明天想當影視紅星,後天又想當藝術家的人,註定一生一事無成!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將會在他的人生中產生重大的影響。要知道,只有讓孩子先形成一種專心的習慣,才有可能在日後對自己的事業全身心投入,不會被其他事情所幹擾。所以,父母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把孩子的專注能力給激發出來。
  • 靜夜思丨認真做好一件事,比什麼都重要
    可是有一天,王佐一臉沮喪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我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學會,什麼都沒做好,還瞎JB忙。」 我問他咋回事,他說主要是兩個問題—— 一個計劃被打亂,後面的就不想做了; 在不同的計劃間來回切換,他很難全身心投入。 王佐的遭遇印證了一個道理:什麼都想抓,卻什麼都抓不住。
  • 即使生活再糟糕,也要專注去做一件事
    但是,生活即使再苦,我也在學著專注做一件事情,哪怕再小,也不能讓自己在糟糕的生活裡一無所獲。空虛是致命的,它不但讓你的時間流逝,也會讓你變得懶惰,從而更加迷茫。不要擔心一件事做不好,而要考慮怎麼去做。如果你覺得沒有什麼比現在更糟糕了,那就是你在思考了,因為不思考,將會更糟糕!
  • 挫敗放棄:為什麼無法長期專注堅持投入一件事?
    在我的社群中,身邊的人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我都會去鼓勵他們,但是現在不會了,因為我知道「期望越大,對他們形成的難度和挑戰也就越大」,最後挫敗感也就更強。所以,現在我上來一般會說:「你先完成」,慢慢做,不要著急,KPI(關鍵績效指標)給自己定的別太高,最後失望才不會那麼大。
  • 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好的李振川
    說起原因,除了家庭的因素,更多的是他感覺自己在部隊這個組織、紀律強的地方待久了已經習慣,而在他理解中,公安隊伍同樣如此,不會有太多陌生感。作為新人,初來乍到的他是隊伍裡最年輕的一員,啥事都看著新鮮,處理起來卻都不容易:家庭糾紛、債務糾紛、打架鬥毆,各種情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