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先專注做好一件事情

2020-12-13 林青瀾生活美學家

【日更第704天】

在諸多事情中凌亂時

我告訴自己

做好能做的第一件事情

那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

我沒有那麼重要

最近把自己的生活和出行安排的比較滿,於是就會造成有衝突的時候,比如今天晚上007我擔任班長的224班開班儀式舉行的時候,我居然忘記了時間,買的機票恰好就是在那一段時間裡。

又比如這幾天因為參加展會的原因導致一些事情沒有跟上進度,雖然也不是很緊急,但是因為這段時間確實在忙,所以就把它給放在了一邊。

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時候,我告訴自己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參加展會的時候,因為是和朋友一起去參加的,一方面能夠和她碰撞出很多的思考,她能夠給予我對未來方向的引導,還有很多的困惑,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都能夠得到一些靈感,每次在她身邊的時候,我總是會不自覺的開啟學習的模式,所以也就沒有辦法經常拿起手機來處理事情,而是總想和她再多說一些,多聊一些。

還有一些朋友從比較遠的地方趕過來,特意見我,這個時候也更不可能經常處理手機上的信息,他們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趕過來和我碰個面,聊個天,吃個飯,再拿起手機就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太不珍惜對方了。

陪著奶奶的時候,更加是如此,把手機放下來,聽她好好的嘮叨,能夠和她在一起聊聊天,陪她去街上買一些,她一直想買又不知道怎麼買的東西,再耐心告訴她要怎麼用,什麼東西什麼日期之前要吃完,還要做好標籤,不在她身邊,總覺得很多事情想要照顧她,都有心無力,所以只要回來在奶奶身邊就會推掉所有的事情,只一心一意的陪著她。

手機在這些時候,其實都是可有可無的,而我的專注力也只能照顧到一件事情,這個時候只能對自己說,那就把一些事情該放的就放下來,學會相信他們,學會相信被託付的那些人,事實上,這個世界,很多的時候,少了我們,它依然在繼續轉動,只有重要的人們才會在意自己的存在。

在責任心和適當的退出之間,我們可以找到一種平衡感,有些時候,有些圈子裡,別把自己看的過重,不要總是把自己當成主角,也要明白有些事情的底線必須是在什麼程度上,才能夠讓大家信任你,託付給你,在不知不覺中,我逐漸變得更加的清晰,其實也因為有限,所以才能夠不斷的去做出抉擇,然後再抉擇裡不斷的鍛鍊自己。

做一個勇於放棄的人,做一個善於選擇的人,做一個專注的人,做一個按照自己心意生活的人。

但是,提醒自己,別忽視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啊!

關於本文

——林青瀾,生活美學家

私宅設計師,探索生活美學,空間美學,生活應是鮮活而有趣的,我喜歡具體而美好地生活著,以享受世間美好為終身情懷。

做個優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瀾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別想太多,專注做好一件事
    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都專注於走鋼絲這件事,不去想這件事可能帶來什麼。」社會心理學家把這種專注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作瓦倫達心態,並對其做了總結:任何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先要專注該事情本身,不要考慮與該事情無關或者相關的其他事情。
  • 巴菲特: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是成為高手的秘笈
    1真正的高手,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我們這一生,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裡,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但一定能把一件事做好,乃至做到極致。所以,我們這一生,只要把時間和精力,專注於做好一件事,爭取做到極致,我們也可以成為真正的高手。如果你認真去觀察,你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哪一行的高手,都是非常專注的人,他們把時間和精力專注於某一方面,不斷深耕,不斷精進自己,進而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乃至大師。
  • 用一輩子做好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窮其一生,一心只做一件事,開始這件事可能是因為熱血與激情,而堅持這件事則需要足夠的耐力與信念。吳梅筠,用其一生的經歷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堅持與奉獻,叫人感動,更令人敬佩!吳老說法醫學是冷門專業,如今,全社會都在追逐「熱門」,乍一聽冷門覺得新鮮。但是,國家要建設,社會要發展,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有人在追逐熱門專業和行業,卻也有人默默選擇冷門學科與職業。
  • 費迪南德:路易斯先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好,別做瘋狂的事情
    費迪南德:路易斯先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好,別做瘋狂的事情
  • 即使生活再糟糕,也要專注去做一件事
    生活給予我們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風起雲湧。你的生活過得怎麼樣?你希望過得怎麼樣?我,27歲,剛離職,無存款,負債纍纍。之前的那些操蛋經歷,使我的生活變得非常糟糕,我希望去改變它,可是我顯得很迷茫。但是,生活即使再苦,我也在學著專注做一件事情,哪怕再小,也不能讓自己在糟糕的生活裡一無所獲。空虛是致命的,它不但讓你的時間流逝,也會讓你變得懶惰,從而更加迷茫。不要擔心一件事做不好,而要考慮怎麼去做。
  • 一段時間內,專注做好一件事
    想像容易,但真正實踐的時候,事情就變得不同了。她是一位各方面都平平淡淡的女孩,學習能力和其他的普通女孩沒有差別。想在下班的業餘時間,同時在幾方面齊頭並進,並且在短時間內看到一定的成效,這很難。所以,她認真考慮了預先嘗試的幾個領域,最終決定專注於畫畫,放棄其他的領域。等她將大部分業餘時間都集中於畫畫,不再分心於其他時,萌萌能明顯感受到自己每天的進步。多點開花時,她很久很久才能有的一點點進步,而現在,她每天都能感受到。
  • 層次越高的人,越專注於一件事
    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選擇?如何才能從優而選,享受品質生活,此生無悔呢?答案就是,只做一件事。這個觀點,在加裡·凱勒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中得到了詳盡的闡述,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是怎麼說的。
  • 做好一件事情,獲得心流是什麼樣的感覺?
    心流:在心理學中指一種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通常在這樣的狀態下,不願被人打擾,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產生心流,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以及充實感。我們知道心流的定義,這樣的心流定義實在太官方了,用我自己理解的意思,就像小孩一樣喜歡玩遊戲,忘記了寫作業,忘記了吃飯,忘記了上廁所,最後玩著玩著,不知不覺天就黑了,還感覺剛剛出家門。
  • 李子柒文化輸出很成功,你專注做好一件事的樣子,很美
    看到一個人可以堅持做一件事的勁頭,學習就好。這麼努力做美食視頻的姑娘已經堅持了3年多,其實這一刻的聚焦,在她身上實現都那麼順理成章。1、李子柒的文化輸出是非常成功的在李子柒遭遇無數輿論攻擊時,央視發文:「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一下子,稍微安靜了一些。
  • 李叫獸:到底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三種方法分享
    那就是——到底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上一期的500名學員中,有280多名是企業的董事長、CEO、VP等高管,大部分都有至少一次的成功經歷。在這14天中,我聽到了很多人的故事。讓我十分驚訝的是,為什麼有的人即使在不同行業工作,也能把工作做好(不僅僅是營銷)。而很多普通人卻從來沒有過,哪怕一次把一件未知的事情做好的經歷。
  • 任何事情都要專注,集中注意力。(成功其實很簡單)
    有時候,我們總看到別人成功,而自己努力了那麼多,做得也並不少,為什麼總是什麼也沒做好,都是失敗?其實,成功也沒那麼難,難的是自己能不能堅持,能不能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時涉獵多個領域的人要好得多。
  • 學會全神貫注去做好一件事!
    1如果你想做的最好,那麼只有在同一時間集中精力去做同一件事才能做到最好。你應該聽到身邊的很多人跟你說過,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言下之意就是你可以多元化經營,你要分散風險,但真的是這樣的嗎?答案是這是謬論。
  • 偉大科學家牛頓告訴我們:努力學習,勤於動腦,專注於每一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牛頓是個大科學家,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注,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天,給牛頓做飯的保姆要出去買東西,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水已經在燒了!」正是因為有了牛頓這些投向科學研究的偉人們,我們的生活才會不斷地被改變,社會不斷進步,因此,我們也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現在起,努力學習,勤於動腦,對喜歡的事物多注意觀察,專注於每一件事情,投入你的熱情和細心,沒準你就是下一個牛頓。
  • 重要思維:三條原則,做好一件事勝過十件事
    平庸的人生,始於忙碌,對人生最大的誤解就是做好每一件事。庸碌的人喜歡面面俱到,把每一件事都幹得漂漂亮亮。他們相信只要勤奮必能成功,整天忙碌奔波,盡力幹好每一件事,卻終生一事無成。他們僅僅知道成功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卻不知道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和資源都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做好每一件事。
  • 能在一段時間內做好一件事,你就很優秀了
    能在一段時間內做好一件事,你就很優秀了,所以你的讀書計劃、減肥計劃、PPT精進計劃、Vlog學習計劃等,都可以先暫停一下。為什麼呢?你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你每天啥都做,最後啥都搞不定,不僅弄不好,還讓自己懷疑人生。
  • 讓一個人成功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把所有事情都做好!
    而有些人,做事的方式完全靠著別人去推動,要靠別人的不斷提醒和監督,她才能完成簡單的工作和事情。而且還經常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偷工減料,只為了應付任務,而不是為了認真做好這一件事。所以,不同的想法就決定了不同的命運,那些往往要在其他人監督下才能夠真正去完成一件事的人,往往都是活在社會底層。
  • 如何長期專注一件事?
    1 無法專注做一件事 專注做事的前提:這件事情對你重要。 拿我來說:寫作和刷抖音,我覺得寫作更重要。 於是,我在做事前,會想清楚,寫作對我的好處,以及,不寫作的壞處。
  •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其實很簡單:踏實、勤奮、認真,將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在草原五班那樣的環境下,許三多每天堅持踢正步,認真地修了一條路,而這條路是別人想修卻總懶得動手去修的路。將最簡單的招式練到了極致,就是他的「絕招」。生活中,做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不難,難的是每一件簡單的事都做得非常好。
  • 世態: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大人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情
    很多人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這確實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問:很多人一邊看手機、一邊做其他事情。答:現代科技已經證實,這種一心多用的行為對大腦的損害非常大。有神經科學家稱,若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會永久性地損害我們的大腦細胞,會讓人的前額皮質變薄,最終導致嚴重的記憶衰退。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高效未必是多做事,專注的分量也許更重
    太多的幹擾讓我們無法專注於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每件事都很重要,那麼我們會無時不在分心。這種狀態,工作怎麼可能做得好?生活質量怎麼可能高?就連陪伴孩子,也做不到心無旁騖。將帕累託法則用到極致,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在所有繁雜的事務中找出那20%。如果可以,繼續縮小範圍,直至找出關鍵中的關鍵,也就是那個最重要的目標,它是我們需要堅守的唯一目標。陽光被聚焦了,能量才可能達到紙的燃點。只有專注才能做好當下的事情,然而,就在當下,我們被太多的事情壓的喘不過氣來,嚴重擾亂著思想和行動,最終聚焦不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