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
手足口病一般症狀較輕,大多數患兒以發熱起病,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較明顯,孩子會出現食慾不佳或拒絕吃東西,部分孩子還會伴有咳嗽、流涕、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手足口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兒童發病率最高,其他年齡也可發病。
手足口病症狀分類
01
輕症手足口病
患輕症手足口病的孩子會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厭食、腸胃不適等症狀。
發熱1~2天後會出現皮疹,典型的表現是在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膚出現紅疹及小泡樣損害,病程一般5~7天。
02
重症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多發生在小於3歲的嬰幼兒,除了發熱、皮疹以外,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當手足口病患兒具有以下特徵,尤其是3歲以下的患兒,有可能在短期內轉為重症手足口病,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
(1)持續高熱不退。
(2)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環不良,患兒可出現全身出冷汗、手腳冰涼、皮膚花紋。
(5)高血壓,不管年齡大小均可表現為嘔吐。此外,兒童可訴說有頭痛、視物模糊,小嬰兒可出現前囟張力增高等表現。
(6)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病情危重者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所以,每一名臨床診斷為手足口病的患兒,均需要行血常規檢查。
(7)高血糖可有多尿、口渴、多飲等表現。
清天河水
方法:家長食指、中指併攏,用指腹從寶寶左手的腕橫紋推至肘橫紋直推1-2分鐘。
清肺經
方法:家長食指、中指併攏,從寶寶左手無名指的掌面,用兩指指腹自指根向指尖(無名指末節螺紋面)推1-2分鐘。
清大腸經
方法:家長以左手握住寶寶左手,使掌側置,然後用拇指指腹,自寶寶左手食指橈側面自虎口推向指尖,1-2分鐘。
摩腹
方法:將手掌置於寶寶腹部,不要緊貼皮膚,在皮膚表面做順時針迴旋性摩動100-200次,以局部皮膚微熱為度。
揉足三裡
方法: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按揉寶寶的足三裡穴。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當脛骨前肌上。50-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