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帶小朋友嘗試過不少英語學習平臺和機構,但往往學了幾個月都沒啥成效!
所以家長們也常常會問:
老師,咱們這個學多長時間才有效果啊?
小孩到現在連英語句子都不會說,是不是白花錢了?
家長們經常擔憂自家寶貝不願開口練習,其實小朋友不愛說英語,主要兩點原因是:
①孩子學習英語時間短,還處在「沉默期」。
②小孩在學習中沒有感覺到樂趣,家長不合理的溝通,產生了厭煩心理。
實際上,英語學習應該按照「語言發展規律」進行學習,企鵝家族英語根據孩子的語言發展規律,讓孩子在玩中學到生活中常見的英語知識,不知不覺愛上英語。
什麼是沉默期?
語言沉默期,也可以理解為聽力理解階段。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Krashen在研究中發現,兒童在習得母語時,總是經歷一個為期大約一年的「聽」的過程(沉默期),然後才開口說出第一個詞。
而沉默期在學習第二母語時,同樣適用,這個沉默期可長可短,因人而異,一般會在4-6個月,慢的則需要半年以上或更久。
有了基本的聽說能力之後,再開始學習讀。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可以讓孩子自己進行閱讀,首先孩子要有基本的「語音意識」。
語音意識是指夠聽得到的話語聲音是由比詞小的單位組成,這些小單位可以是不同程度的,如音節就是比較大的,也是比較容易聽得到的,例如聽到party是由兩個音節組成。
(點擊圖片,看這位媽媽如何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時候有很多家長問了「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度過語言沉默期?」
小鵝來告訴家長,面對語言沉默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幫助孩子度過沉默期!
想讓孩子大聲說英語出來,最好是家長多用英語和孩子互動。
父母可以利用起課本及教輔資料,以講故事、唱兒歌、放電影、做遊戲等方式,共同參與到孩子的英語學習。
聲音刺激是語言學習的開端,想要讓孩子接觸真正的英語,英語童謠和歌曲是最佳方法。
企鵝家族英語的英文歌曲朗朗上口,簡單易懂,小朋友通過簡單地學習就能掌握。如《Super simple song》系列歌謠。
不要看到別的小朋友說得好,就著急!每一個孩子學習語言都要經歷從「聽」到「說」的過程,「聽」的階段,也是大量的鋪墊,孩子聽的多了,對語感、語言激發都有很大的好處。
寶貝每一次嘗試主動說出來的時候,都給予寶貝一個正面的鼓勵,「寶貝!你又進步了」,這樣的鼓勵呢,會讓寶貝越來越有成就感,越來越想要多次嘗試、說出來。
最後來個小小總結
學習語言
不外乎
【聽、說、讀、寫】
不要急於求成,強調馬上有輸出!
有持續大量有效的輸入
孩子早晚都會有輸出的!
希望家長能正確的引導寶貝們開口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