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懂爸在知乎上刷到這麼一條被2000多名網友回答且群嘲的提問,差點沒被逗樂。
「我家孩子兩歲半了,不愛開口說英語怎麼辦?」
作為家長,當然很理解父母們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憂心,可是看到這種問題,還是不免好氣又好笑:
兩歲半的孩子,生在中國長在中國,連漢字都還沒認全,怎能指望孩子有多愛開口說英語?提出這種問題,不覺得荒誕嗎?
可是,話又說回來,難道提問的家長就真的是個傻子?不知道孩子在這個階段不愛說英語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說到底,還是現在有太多的家長被「育兒焦慮」覆蓋住了生活。他們全數的心神都被「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如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些東西佔據了,而忽略了孩子自身成長的規律。
他們把自己逼成了一根緊繃的弦,孩子被逼得緊,他們自己繃的更緊,一旦孩子達不成他們的期望,就緊張、就暴躁、就心力交瘁,甚至開始對孩子施加暴力········
懂爸想說,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就拿「學英語」這個話題來說吧,對孩子進行一些適當的早教,讓孩子學會「發音」、「認字母」,提前掌握一些知識點沒什麼不好。但把握尺度很關鍵,切不可矯枉過正。
家長們,在給孩子上早教之前,請務必先想明白這幾件事。
並非不行。
不過抱著這種心態的家長,請明白,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過早的衝刺根本就是拔苗助長的行為。
讓孩子提前接觸一些技能是可以的,比如想學習遊泳的孩子,2-3歲可以學憋氣,6歲以上開始學泳技;想學跳舞的孩子,4-5歲可以進行舞蹈的初級階段,10歲後可以開始專業的學習和練習。
什麼階段做什麼樣的事,讓2-3歲的孩子會泳技,4-5歲的孩子跳專業舞,這種就屬於用力過猛,和叫囂著「孩子兩歲半,為什麼不愛念英語」的行為沒有區別。咱們一定要避免成為這樣的家長。
畢竟,上早教的孩子一般年齡都還很小,小的一兩歲,大的五六歲。這些孩子你要讓他們學會少兒、甚至成人應該掌握的技能,是不是太強人所難了?
所以,抱著這種目的的家長,對孩子學本領的進度最好抱有一種佛系的心態,讓孩子培養出興趣是最關鍵的,學習進度這事可以往後再說。
對於一些家長來說,讓孩子上早教,倒不一定是真對孩子的學習有什麼奢求。不過看到社區裡其他爸爸媽媽的寶寶,都由父母陪著去上了早教課,在早教中心交到許多好朋友,又不免心動,覺得讓孩子提早學會社交似乎也不錯。
至於這點,就因人而異了,實際上研究表明,三歲以前的孩子根本就沒有什麼社交能力。如果只是單純想培養孩子的社交,沒事小區多逛逛效果說不定還更好。至於三歲以後,和同齡人多多接觸,還是對培養孩子社交有一定的幫助。
這點對大部分家長來說,可能特別心動。有的家長特別開明,覺得孩子學習成績什麼的倒還在其次,關鍵是要做個有品格的人,所以特注重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這時,如果能夠陪孩子上上早教課,一方面自己可以更系統地學習一些育兒知識,一方面孩子的生活習慣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
這種情況的家長呢,其實給孩子上早教課,還是比較合適的。
但必須注意一點,無論是帶孩子去早教中心,給孩子報班;還是買線上課程,在家裡給孩子進行育兒早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接納孩子個體的差異。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慢慢養成的,拔苗助長是絕對不可取的。
當我們明白上早教是為了什麼的時候,其實不難看出,再好的早教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屬於那種有挺好,沒有也行的東西。
如今,上不上早教,早已成為了一道選擇題,而不是必答題。
最怕家長們自己變焦慮了,把早教當成一件不可不做的事情,並且帶著緊張與焦慮,去對孩子進行教育,完全不顧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
如果是這種情形,懂爸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樣的「早教」一定是壞的,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那麼,給孩子上早教,應該要注意什麼呢?
前文也已經提過,上早教課,也不止有報班一種方式,在家給孩子進行育兒早教也是可以的。
在這裡對送孩子去上早教班的家長們提個醒,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去早教中心,家長就完事大吉了。家庭教育才是早教的基石,父母一旦在孩子的成長中缺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將是不可逆轉的。
不論是線上課程還是線下的早教中心,但凡宣傳「全腦開發」、「培養神童」的課程,都可以直接屏蔽。早教並不是這麼神奇的東西。
此外,如果遇上一味鼓吹自己的教育能力,卻連一點有效指導都給不到家長的機構,也不需要考慮。
如果是報名早教中心,還得看好資質,機構的辦學許可證,經營許可證,老師的教師資格證,每一個都必不可少。
無論何時,尊重孩子都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實在沒辦法把興趣培養起來,與其一直勉強,不如放孩子去學習他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我們常說:「再窮不能窮教育」,指的是學校的那種正式教育,這時當然不能由著孩子性子來。可如果僅僅只是早教的一些興趣啟蒙,還是要以尊重孩子的個性為先。
畢竟,孩子真正能夠隨著自己的天性而自由成長的時刻,也僅僅只有這一段寶貴的時光而已。
父母的教育理念一定是最重要的。
一旦孩子在上早教時,沒有達成你的期望,父母會怎麼對待孩子?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沒有別人家孩子學習快的事實?或者孩子在某方面就是天生的不擅長、不聰明,做家長的會不會暴跳如雷?
這些細節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成長。
還是那句話,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個體差異。讓孩子上早教,僅僅只是為了讓孩子可以更好地學習、長大,而並非要在幼兒時期,就強迫孩子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教育成果。
麻省理工學院設計的免費在線工具,可幫助孩子學習編程。很適合益智類教育。孩子們設計出自己的電腦遊戲,然後與在線社區的其他人分享,並可以從真實用戶那裡查看到他們對您孩子設計的遊戲的評論。
有什麼比他人的誇獎,更能給孩子學習的動力呢?趕緊收藏吧!
完全免費的網站,並且沒有廣告。網站的宗旨是「通過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免費的世界級教育來改善教育」。
寶寶玩英語、Cocomelon、貝瓦兒歌、芝麻街、花園寶寶、ABC Kids TV等等。
最後,懂爸想告訴家長們,早教與否,並不是決定未來孩子成敗的關鍵。健全的家庭教育、良好的親密關係、父母優質的教育理念以及家人的關注和陪伴,才是孩子在成長路上最迫切需要的東西。
豆瓣高分電影《奇蹟男孩》中的奧吉,儘管10歲才接受正統教育,但比起同齡人,他的品行和才能反而更加優異。
究其原因,便在他有一個好媽媽,為他做出健康的引導。
所以,對於孩子,我們不要有過多的「育兒焦慮」,遵循孩子的生長規律,正常地陪伴孩子,比什麼都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