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上海先後派出了9批、11支醫療隊支援武漢,其中女醫護人員有1089名,佔66.04%,她們與武漢人民共度時艱,彰顯了上海女性風採。
為表達對巾幗英雄的敬意,展現上海醫療隊中女醫護人員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首部「抗疫」主題的原創大型滬劇《玉蘭花開》日前由上海新東苑滬劇團創排。全劇聚焦抗疫最前線,以戰鬥在第一線的護士長申玉蘭為代表的女性醫護工作者,以及一群九零後年輕護士為主線,講述了2020年冬春之際抗擊新冠疫情大會戰中上海援鄂醫療隊那些感人的故事。
劇本朗讀會現場
《玉蘭花開》是上海第一部再現援鄂醫護工作者的原創大型滬劇。該劇將於8月28日在上音歌劇院首演。7月31日下午,該劇的劇本朗讀會在上海市文聯舉行。
現場,幾位女性醫護工作者也來到朗讀會。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範小紅在創作中提供了不少建議,而劇本朗讀更使她重回難忘的抗疫場景,「我坐在下面熱淚盈眶。」
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成員、華東醫院ICU護士長陳貞上臺時更是哽咽不已。她說,作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劇本裡大年三十齣發的場景歷歷在目,而在武漢她所受到的精神衝擊,在劇本裡也有種種描繪,「這個劇在醫護語言的運用及對醫療過程的把握上都非常精準,可見創作者針對花了很多心力」。
陳貞
創排該劇的上海新東苑滬劇團是一家非營利性劇團,多年來劇團創排了多部經典和新創滬劇作品。在這次抗擊疫情之初就創作排練了滬劇唱段、滬語朗誦和滬劇小戲,以聲援武漢、歌頌逆行者。這一次的滬劇《玉蘭花開》也是劇組在酷暑期間創排,並於公演前夕邀請業內專家和滬劇愛好者「搭脈」,希望用演出向抗疫中的英雄們致敬。
《玉蘭花開》編劇劉業雄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這也是他的第一個滬劇作品。作品前前後後已經修改了十幾稿,他表示自己的整個創作過程「始終被感動的情緒所籠罩」。而導演俞洛生是原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他說,這個劇的題材是「滾燙滾燙的」。
近40分鐘的劇本朗讀擷取了該劇的主要情節。劇中飾演護士長申玉蘭的沈慧琴師從滬劇名家諸惠琴,是劇團的當家人,生活中也是一名優秀的女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
主演沈慧琴和李建華
滬劇名家陳瑜、李建華、吳梅影,青年演員顧愷等分別擔任主要角色。著名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葉惠賢在劇中友情出演並主持此次劇本朗讀會。雖然在劇中只有六劇滬劇演唱,但葉惠賢表示,自己能上臺盡一份心就好。
葉惠賢將友情出演這部滬劇
此次劇本朗讀會由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上海新文藝工作者聯合會、閔行區文聯主辦。近年來,為進一步推動民營院團原創水準,主辦方希望通過劇本朗讀會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共同打磨提高作品。
上海劇協顧問榮廣潤等專家來到朗讀會現場對作品進行了點評。而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也來到現場表示,「中國不缺乏故事,不缺乏精神,缺乏的是我們藝術家怎麼去發現這些美好,發現這些偉大,然後用我們的藝術來體現好這樣一種精神。這部劇很好地體現了滬劇與城市同行,與時代同步的劇種優勢和特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