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網友反應自己及身邊的家人都患上了感冒,輕則鼻塞流涕,重則高熱、咳嗽,有的則是家庭集體中招。醫院發熱門診和呼吸科門診病人較前明顯多了。
12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信息稱:我國南北方均已進入流感冬季流行高峰季節,哨點醫院報告的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比例高於過去3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已達往年高峰水平,且仍呈上升趨勢。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中小學校由流感導致的聚集性疫情明顯增加。出現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況。
但是,不必驚慌,全國報告的流感暴發疫情起數顯著高於往年同期,其中多數為B型流感導致。我國監測系統未發現影響流感病毒傳播力、疾病嚴重性和耐藥性的變異,全國流感流行水平總體仍在預期範圍內。
那麼,普通感冒和流感到底有什麼區別?如何儘早預防和治療i呢?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普通感冒與流感有什麼區別?
普通感冒
感冒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疾病,據初略統計,人一生中大約會感冒200次,每次平均持續7天左右。
普通感冒,也稱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總稱。
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細菌引起,常見的病原菌有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等。
單純病毒感染無需使用抗菌藥物,有白細胞計數升高、咽部膿苔、咳黃痰等細菌感染證據時,可酌情使用。普通感冒病情輕、病程短、為自限性疾病,多數患者預後良好。
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典型的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兩者的區別,症狀上差別不大,流感會重一點,主要還是有接觸史,結合病原學檢測,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分離培養陽性,即可確診流感。
流感病毒分為哪幾類?
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
HMN是流感病毒最重要的三種毒力因子,也就是不同的流感病毒亞型 H1N1,H7N9命名的依據。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如何預防?
流感高危人群是指患流感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風險較高的人群,包括:有呼吸道、心血管、腎衰等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孕婦、5歲以下兒童(2歲以下者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65歲及以上老年人。
流感的防護主要是遠離有流感症狀的人群,減少去人群聚集地,佩戴口罩。禽肉煮熟再吃。
重症流感有哪些症狀?
持續高熱;
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加;
呼吸困難或胸痛;
口唇紫紺;
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錶現;
神志改變:反應遲鈍、嗜睡、驚厥等;
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會危及生命,必須及時就醫。
得了流感該如何治療?
患者在家庭共同區域活動時需戴外科口罩。咳嗽和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遮掩口鼻。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當使用清潔劑洗手。儘量單間居住,減少與共同居住者的接觸機會。
患者使用衛生間後應立即通風,並進行清潔和消毒。待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症狀消失48小時後,可復工、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