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低種姓男子在宴會上為賓客上菜,惹怒高種姓,慘被毆打致死

2020-12-19 英國英鳥

據《印度時報》12月10日報導,印度中央邦一名達利特男子因在宴會上碰了食物而被高種姓毆打致死。

受害者名叫德夫拉吉·阿努拉吉(Devraj Anuragi),現年25歲,是達利特人。達利特在印度是最低賤的階級,長期處於被壓迫狀態。

據悉,德夫拉吉是去宴會上幫忙打掃衛生的,但是當博奧拉·索尼(Bhoora Soni)和桑託什·帕爾(Santosh Pal)看到德夫拉吉給他們端食物時,他們很生氣並開始用棍棒攻擊他。

事發之後,主要嫌疑人博奧拉和桑託什逃跑了,其他幫兇均被逮捕。

警官沙欽·沙瑪(Sachin Sharma)說:「他們被指控犯有謀殺罪和防止暴行法,很快他們就會被抓住的,他們都是邊緣農民,博奧拉還有犯罪記錄。」

這樣的事件在印度頻頻發生。去年4月26日,一對貴族新婚夫婦正在舉行隆重的婚禮,達利特們都站在婚禮現場的另一邊,不敢靠近。而21歲的達利特青年吉騰德拉·達斯(Jitendra Das) 卻走過去直接坐下,在新婚夫婦的面前開始吃飯。這對新人甚是憤怒,覺得達利特居然敢面對著他們,一邊坐下吃飯,一邊觀看他們的婚禮,於是叫來一群人毆打吉騰德拉。吉騰德拉最終因傷勢過重,在醫院救治無效而身亡。

今年6月,北方邦一名低種姓男孩去寺廟因禮拜問題與高種姓男子發生爭執,隨後不久,被高種姓男子槍殺,但警方堅持認為這起案件是因經濟糾紛產生的。

相關焦點

  • 印度的低種姓敢侵犯高種姓嗎?
    千百年來,低種姓的男子不能娶高種姓女子,但是高種姓的男子,卻可以娶低種姓的女子。因為低種姓女子一旦嫁過去,娘家的地位也自動上升,可以成為高種姓。所以在印度,有一種奇景。不少低種姓的家庭,願意拿出全家的積蓄作為彩禮,讓女兒嫁給高種姓男子。但即便是這樣,高種姓與低種姓通婚的例子,也是極少的,因為這會受到嘲笑。
  • 印度種姓制度下,高種姓美女與低種姓美女的待遇差別大嗎?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實行種姓制度的國家,在這樣的制度下人們被區別對待,劃分為三六九等。
  • 印度種姓制度有多可怕:哪怕賤民的影子,都不能落在高種姓身上
    01在上個月,在印度的北方邦一農村,一個19歲低種姓女孩遭4名高種姓的男子輪
  • 印度種姓制度背景下,低種姓人為何不能冒充高種姓?很容易穿幫!
    20018年9月19日這天,在印度海德拉巴,就有一位印度父親為了阻止女兒嫁給一位達利特男孩,在光天化日下殘忍地襲擊了他們,並砍掉了女兒的手。說到這裡,有人就會說,既然高種姓可以在印度社會不受歧視,大家為什麼那麼死腦筋,不去冒充高種姓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看印度的人種構成和種姓制度的形成原因,也就是說,印度的種姓制度是誰制定的,制定的依據是什麼?
  • 種姓制度下的印度達利特人
    自北而來的雅利安人,花了約600年的時間「滅」了古印度文明,為了能千秋萬代統治印度,雅利安人發明了「種姓」,種姓在梵文中叫「瓦爾那」,意為「顏色、品質」故而種姓制度又叫瓦爾那制度。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2019年4月,印度北阿坎德邦一處偏遠的小村子正在舉行婚宴,宴席有數百人參加,一名叫做吉騰德拉的21歲男子在婚宴上正低頭吃飯,突然遭到現場十幾人毆打,毆打持續了好一段時間,吉騰德拉莫名其妙被打得半死,那些打的人告訴他,他這樣的賤民(達利特),居然敢坐在一群高種姓的人面前吃飯,所以要打他。
  • 印度女性真實的社會地位:高種姓用抽水馬桶,低種姓卻要倒貼嫁妝
    印度女性真實的社會地位:高種姓用抽水馬桶,低種姓卻要倒貼嫁妝經濟的增長,讓我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了,於是我們都紛紛開始尋求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近年來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國外,國外的那種異域之美是我們從未體驗過的,與之不同的人文風情更是撥動著我們好奇心。而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走進的是印度這個國家。
  • 印度的種姓制度介紹以及通過印度人名字辨別種姓
    低種姓嫁給高種姓,不但無法晉級高種姓,反而夫婦一同貶為賤民,後代亦不得翻身。印度教種姓不平等,兩性也不平等,尤其歧視女性,婚姻嫁娶,女方必須付出高昂的嫁妝,否則男方有權苦待妻子。這也導致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出現為了嫁妝謀殺妻子的現象。
  • 抖音成了印度種姓制度的新戰場
    一個達利特男子被毆打,因為他「非法觸碰」了高種姓人的車在抖音上,你不但能看到婆羅門,也能看到達利特。如此割裂的種姓問題,正在抖音生根發芽。這是一位說話豪橫的低種姓人士——首陀羅Jam,據她所說,她家住孟買(定位阿根廷),年僅十歲就在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上帶專。 導致印度貴族看到她都得磕頭。
  • 印度種姓制度影響
    雖然印度脫離殖民體系後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被廢除,然而在實際社會運作的生活上仍然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關鍵詞:種姓制度,影響,不平等印度的種姓制度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在當今世界上,這種現象非常少見。印度是人口大國,約80%的居民信仰印度教。因為種姓制度,這些教徒被分為不同的等級。這些不同的社會等級集團,在印地語中叫作「闍提」,我國稱其為「種姓」。
  • 印度種姓制度
    由於賤民毫無社會地位,因此至今印度仍然經常發生賤民因不慎接觸到四個瓦爾那的人而被毆打甚至殺害的事件,而這些動手之人甚至不必負起任何法律責任。瓦爾那與種姓制度雖然瓦爾那提供一套穩固的解釋框架,然而實際上的種姓制度常常與其架構差距甚遠。以1901年人口普查的結果為例,馬德拉斯省沒有任何種姓中屬於剎帝利,屬吠舍者亦十分罕見。
  • 印度種姓制度是怎麼產生的?所有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許多人都知道,印度有一個種姓制度。它將印度人由上到下分成了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此外,還有一個位列種姓之外的龐大群體叫「達利特」,也就是所謂的賤民。那麼問題來了,印度種姓制度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 印度以膚色區分種姓,那中國人到印度,屬於什麼種姓?
    圖:印度低種姓1947年印度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隨即從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這僅僅是形式上的廢除,由於種姓制度在印度生根發芽了3000年,盤根錯節,現實中人們依然自覺遵守著種姓劃分,高種姓擁有著絕對的財富,各行各業的精英幾乎都是高種姓,而低種姓和賤民很難突破階層,印度的種姓割裂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
  • 任命的官員都是高種姓?莫迪遭到印度媒體批評
    從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再到老百姓婚喪嫁娶、吃喝拉撒的日常生活,種姓制度深刻影響著這個南亞最大的國家。印度的種姓主要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層級,各種姓內部又細劃了很多亞種姓,加在一起有幾千種。此外,還有不屬於任何種姓的達利特人,也就是所謂的「賤民」。除了達利特人,還有境遇更慘的土著人,約一半的土著人屬於貧困人口。
  • 印度人好奇葩,都是美女,高種姓和低種姓的待遇卻天差地別
    相信大家平時都在印度電影中看過一些印度美女,她們的長相特別獨特。不僅有著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還有高挺的鼻子,還有白皙的皮膚,真的是令人羨慕啊!印度美女不管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公認的美女。印度美女這麼多,可是不同種姓之間,待遇卻天差地別。
  • 印度2名「賤民」送葬被禁用高種姓人專用道路,被迫扛屍體走泥路
    大家在歷史課本中可能有學過關於印度的歷史,而關於那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大家一定或多或少有過了解,不少人以為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制度了,現在應該已經沒有實行了吧?其實還是有的,而被這套制度害的最慘的,莫過於那些被稱看做是「賤民」的低種姓人,近年來低種姓受到的歧視的現象還是存在,就比如去年有兩位低種姓的人想要將長輩送葬,卻被要求不能走公路,他們低種姓的人只能走泥巴路。這兩名年輕人居住的村莊要到達送葬地點,只有一條公路和一條泥路,但是那條公路是屬於「高種姓」的領地,他們認為低種族的人是不配走這條路的。
  • 印度種姓把人分為4個等級,為何很少人冒充高種姓?很容易穿幫
    ——《梨俱吠陀》這就是印度種姓最早的起源,可怕的就是這個早在公元1000年前所制定的制度,卻成為了印度控制人民的主要的制度,而這種種姓制度為很多印度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越高種姓的人皮膚越白,越像歐洲人,低種姓的人皮膚就是很黑很像東南亞一帶的人,因此在印度如果想冒充高種姓的人,從樣貌上就直接可以被判斷出來。
  • 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多可怕?試看種姓制度的前世今生!
    而目前印度賤民的數量超過2億,約佔印度人口的五分之一。除了印度教教徒,其他信仰者雖不認為自己在種姓之內,但往往也被歸為不同階層。比如印度的伊斯蘭教教徒通常生活貧困而被認為是低種姓,而信仰錫克教者往往具有一定社會地位而被認為是高種姓。也就是說在印度,種姓與階級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低種姓者無法進入高種姓社區,也無法擺脫低種姓的身份。
  • 維基精選:【印度種姓制度】
    印度四種姓的示意圖印度經歷過四次改革種姓制度的時期:最早為佛教與耆那教為首,這兩個宗教都宣稱眾生平等,一開始就是為了反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而創立的宗教,特別是佛教在日後還成為了普世宗教;第二個時期是隨著信仰伊斯蘭教的馬木留克、蒙兀爾等外來徵服者統治印度,這些伊斯蘭教徒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種姓制度、大量低階種姓的人為了逃避次層次的生活改信伊斯蘭教;進入現代以後的第三個時期
  •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
    低級種姓的人被認為是不純潔的,以至於種姓成員與他們的任何接觸的成員都會受到汙染。低種姓者必須立即洗澡和洗衣服。   低種姓者需要做其他人無法做的工作,比如清理動物屍體,皮革工作,或殺死老鼠和其他害蟲。   他們甚至不能和種姓成員在同一個房間裡吃飯,死後也無法火化。
  • 印度種姓制度究竟是什麼?不是階級,也不是職業
    印度種姓制度來源於印度教,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種姓制度將印度人由上到下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