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半年3387次來電!上海市民加裝電梯,這些問題最受關注→

2020-12-13 解放日報

近日,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迎來「四喜臨門」的大場面一周內4個小區的4臺電梯同時開工加裝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風荷園也啟動推進成片加裝電梯而在不久前的10月27日,虹口區江灣鎮街道逸仙小區更出現了14個單元同時開工加裝電梯的「盛事」……

而據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統計,今年5月1日以來的半年中,市民共撥打熱線3387次對加裝電梯一事進行諮詢、求助和投訴,這一來電量也遠高於了往年。

△半年熱線撥打數量曲線。

3387次來電中

哪些問題最被聚焦?

哪些矛盾最為突出?

哪些做法和建議呼聲最高?

▼▼▼

3387次來電中

我們發現了一個裝梯「潛規則」

同意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對市民來電中的高頻詞進行了梳理。排除掉工單記錄中使用的工作術語,以及「加裝」「電梯」這些必然出現的關鍵詞外,還出現了以下這些高頻詞:

「同意」出現了1584

「施工」出現了1286

「居委會」出現了746

△熱線電話內容詞頻分布圖。

「同意」出現了1584次,說明.....

「同意」成為出現頻次最高的詞並不讓人意外,在加裝電梯中,所在樓幢的居民能否達成一致意見,更具體說能否取得底樓以及二樓居民的同意,幾乎是電梯最終能否成功加裝最關鍵的因素。不少居民也同樣選擇通過「12345」,表達自己對於加裝電梯的「不同意」。除了影響通風、採光以及擔憂運行噪聲等常見的說法之外,「房屋市值的變化」「是否有相應的補償」也是常見的理由。

同意率降低卻牽出了「潛規則」。去年年底,上海出臺新政策將本樓幢同意率從原來的90%降低到三分之二,且不再要求「無明確反對意見」,小區同意率也從原來的三分之二降低到一半。但從市民來電來看,這一門檻的降低並不意味著可以忽視部分居民的反對聲。

如寶山區一街道在回復居民來電時明確「為避免今後安裝電梯產生矛盾,建議市民最好是取得100%同意」。

可見,要求

「百分之百同意」仍然是一個操作「潛規則」

僅有個別街道表示願意

在有反對意見的情況下

「在充分協調的基礎上推進工作」

求助類來電是來電中最多的一類

3387次市民來電中

包含求助類來電1347

諮詢類來電1035

投訴舉報類來電706次

意見建議類來電284次

以及15次其他類型的來電

△3387次來電的分類。

這幾個區來電多一些

具體到申城各個區,記者梳理發現,3387次來電中,除了一些政策諮詢未明確所屬區域之外,「12345」為2977次來電標註了來電人的所在區域。

浦東新區以372次來電位列第一

普陀區328次

寶山區320次

靜安區305次

虹口區266次

閔行區261次

徐匯區255次

楊浦區251次

長寧區234次

剩餘的黃浦區和幾個郊區則來電較少

均不足百次

△各區熱線電話數量分布。

但具體分析,各區來電多寡除了與區域面積有關之外,還與各區的加裝電梯推進情況有關。

△各區熱線電話具體分類圖。

284次建議來電提了哪些「金點子」?

·這些來電中,一些街鎮成立「加梯臨時黨支部」「加裝電梯工作室」的做法頗受推崇

寶山區的一位居民建議推廣楊浦區殷行社區「0元加裝電梯」的方案,即由電梯公司「代資」加梯,居民每年繳納一筆使用費;

虹口區的一位居民則建議應該由街鎮社區牽頭,更多地嘗試「組團」「批量」加裝,通過規模化的操作降低成本,凝聚條塊合力,也容易為加裝電梯營造濃厚的氛圍;

靜安區的一位居民則希望臨汾路街道能夠「共享」他們在推進加裝電梯中製作的《電梯技術》和《群眾工作》兩本指導手冊,分享他們破解「底樓尷尬」的好經驗,幫助其他社區推進加裝電梯。

·加裝電梯中一些容易產生糾紛的「點」也被指了出來

長寧區的一位居民建議,加裝電梯在小區徵詢時必須將加裝的細節明示,並提供必要的效果圖。尤其在涉及到是否佔用到綠化、是否佔用小區車位、是否涉及無障礙通道的改造等問題上,一定要說清楚,避免進入實際加裝環節時遭致小區其他樓幢居民反對,引發矛盾;

寶山區的一位居民則建議,在樓內協商時,樓上居民不應該有欺瞞的心態。而應該主動告知可能的不利影響,保障底樓及二樓居民的知情權。這樣才能就加裝細節充分協商,進而改進加裝方案,達成一致。多位居民還指出,實際操作中已發生多次「老人起初同意,但子女知曉後反對,導致老人後期『反水』」的現象,建議在樓內徵詢環節中予以考慮規避。

·針對施工過程中擾民現象,也有不少建議

除了呼籲加強施工管理外,黃浦區的一位居民則建議不妨嘗試已在一些社區試點的工廠化安裝、鋼結構整體吊裝新工藝,縮短工期,降低對小區居民的影響。

奉賢區一位居民建議,電梯加裝施工時如果要佔用小區道路和車位,不妨先對佔用區域進行「增擴」,保障居民正常的通行和停車需求,待電梯加裝完畢後再恢復原樣。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毛錦偉 脫崟 曹俊 狄斐

微信編輯:泰妮

校對:皮小姐

相關焦點

  • 合肥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美國《紐約時報》關注了!
    一方面,自合肥實施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以來,該部門接到眾多小區的市民來電反映稱希望能加強推廣加裝電梯,但由於原《實施意見》規定中有「書面意見徵詢過程中,有反對意見的,不得安裝」這一條,因個別住戶反對,造成電梯加裝難成行,居住環境難以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從法律層面來看,上位法並未有明確規定支持「書面意見徵詢過程中,有反對意見的,不得安裝」這一內容。
  • 裝完電梯影響房價怎麼辦?上海這裡加裝電梯一年立項100...
    無論是對於居民還是街道幹部來說  舊房加裝電梯  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樓居民反對怎麼辦?  房屋結構加裝電梯有困難怎麼辦?不,問題五花八門  房屋結構是硬性問題  能不能裝電梯  交給設計師就行  但是最讓街道幹部頭痛的  還是居民之間的不同想法該如何調和  隨著交流的深入,居民們各自不同想法也拋出來了。
  • 鄭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關鍵詞是「意見統一」
    截至目前,鄭州市已完成加裝電梯60餘部,正實施加裝的有33部,與龐大的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鄭州市加裝電梯工作,當前有哪些難點?碰到居民意見不一致怎麼辦?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探訪。現象公示期間遭業主反對半年多了仍然沒進展2019年5月31日,鄭州市中原區汝河路街道電力社區居民呂慶捷很高興,當天他們小區樓棟加裝電梯正式公示了。
  • 市民期待老小區加裝電梯 破解老人上樓難題(圖)
    老人:沒電梯上樓回家很困難  家住濱江東路的蘇老太告訴記者,她今年73歲,所住小區的樓房建於上世紀,沒有電梯,像她一樣上了年紀且住在高層的住戶上樓越來越困難了。「我住在7樓,現在爬一樓就要休息會兒,更別說有時候還得拿些重的東西。」蘇老太說,為了少受爬樓之苦,她不得不減少下樓次數,「以前買菜基本都是夠當天吃的就行了,現在會一次買幾天的菜。」
  • 上海富士電梯浙江紅船幹部學院加裝電梯工程成功交付
    作為中國生活電梯品類的開創者,上海富士電梯加裝電梯還配備操縱箱與扶手等人性化定製、應急斷電平層與延時關門等全面安全設置、IC卡智能識別與遠程監控智能管理等豐富的可選功能,更能配備多重隔音保護措施,有效阻斷震動及噪音幹擾,提供更加靜謐舒適的乘梯環境。
  • 房屋加裝電梯施工方案_2020年房屋加裝電梯施工方案資料下載_築龍...
    ,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近日,家住後江埭路71號之一的居民向《特區新聞廣場》欄目反映:他們所居住的那棟7層居民樓在2014年年底時開始加裝電梯,到2015年3月完工,之後電梯運行一直比較平穩。可是從去年9月份起,他們突然發現加裝電梯的地基下陷了。最近這段時間,情況是越來越嚴重,電梯與樓房之間的縫隙越來越大,一些地方的牆面裂縫甚至超過了20釐米。雖然他們曾向多個部門反映過,但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 ...購買生鮮到加裝電梯意見徵集…上海的數字生活,你體驗了多少?
    從線上預約口罩、購買生鮮到加裝電梯意見徵集…上海的數字生活,你體驗了多少?在針對45個城市居民的數字生活滿意度問卷調查中,上海市民的數字生活滿意度位列第二。從「辦事一次都不用跑」到「生活一次都不用跑」,上海人的數字生活服務範圍不斷擴大。與此同時,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也從上海走向全國,正式開啟3公裡數字生活圈。目前起源地上海已有近50家盒馬鮮生門店,佔據全國總量1/4。
  • 上海老公房加裝電梯有哪些政策 電梯怎麼用
    對於市面上的一些舊小區,如果沒有電梯的話,就會有一個加裝電梯的政策,這是國家最近新規定的一個政策,是必須要加裝電梯的,那麼,我們要看一下上海老公房加裝電梯都有哪些政策,一定要按照所規定的政策來進行,同時,大家還要看一下電梯怎麼用的,正確方法都有哪些。下面的介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 沭陽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項目公示
    沭陽縣夢溪街道 加裝電梯項目公示牌 由中國中鐵集團投入、江蘇長瑞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市區老樓改造加裝電梯工程已進入運作階段,為了倡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動作,惠及民生」的原則就這項助老、助殘、惠民工程,我們向小區業主市民鄭重承諾
  • 上海老房加裝電梯 加出百姓滿滿的獲得感
    深度老齡化的上海,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惠及廣大群眾、彰顯城市溫度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圖為虹口區逸仙小區成功推進小區加裝電梯工程。文匯報記者 陳龍 攝 面對即將開啟的「十四五」,關乎「讓人民生活更有品質、更有尊嚴、更加幸福」,老百姓心裡有更多熱望與期待,小小電梯無疑是現實而直接的一個載體。
  • 蘇州惠民利民工程,相城區又一多層小區加裝電梯啦!
    蘇州惠民利民工程,相城區香城花園一區加裝電梯啦!自從2019年8月蘇州出臺了《關於蘇州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實施意見》後,2019年10月,蘇州首個老小區粵海廣場加裝電梯動工,到2020年1月交付使用。
  • 加裝電梯 退休工程師自畫圖紙
    為保證溝通到位,馮老伯自己畫電梯圖紙。信時記者 王旖荻 攝大洋網訊 隨著街坊們對電梯加裝需求的增加以及荔灣區對電梯加裝政策的推廣,舊樓加裝電梯呼聲越來越高。在芳村白鶴洞街,目前已啟動加裝電梯40餘部。已完工電梯6臺,其中有3臺獲得10萬元財政補貼。而作為白鶴洞街最早開始加裝電梯工作的社區,鶴翔社區已有6部電梯投入使用,另有7部電梯正在建設中。退休工程師親自畫圖紙位於鶴翔裡26號的舊樓近日剛剛開始加裝電梯,這棟舊樓一共有18戶。在推動加裝工作過程中,鄰裡之間從未發生爭執。
  • 老樓加裝電梯具體流程怎麼走?
    14日,月秀花園24號樓加裝電梯工程正式開工,這是今年6月《無錫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暫行辦法》出臺後,錫城首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它的動工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而動工之前業主所做的一系列前期工作,更是其他眾多想裝電梯的市民們渴望知道的。
  • 這是我目前認可的最公平加裝電梯資金分攤方案!(建議收藏)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素有「社區萬難事之首」之稱,加裝電梯有兩大難題:第一是居民協商,背後體現的是人性:第二是資金分攤,也就是金錢,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其實流程審批環節,規劃驗收,施工等環節按部就班的進行就好,現在每個省市都在進行流程審批簡化和一網通辦模式推廣,只需要市民做到「勤跑腿」就可以,今天總結下資金分攤,整理了目前我認為應該是考慮最周全
  • 雲浮老舊小區的看過來:加裝電梯將可提公積金!
    此消息一出,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如果住房公積金可以提出來用作舊樓安裝電梯的費用,可以提高市民加裝電梯的積極性,在擴內需促消費的同時,也可以讓住房公積金的使用更加多元化。實在是一項服務民生的好方案。邱生:「這個是好事,反正現在很多隨著年齡的衰退,年紀大的老人家是為了出入方便,有時候搬一桶水,一包米都很方便。
  • 龍泉驛規模大的老樓電梯加裝現貨_眾創偉業
    從2017年開始,這位年過70的老人就開始考慮鄰居的訴求,帶領樓棟居民,辦理加裝電梯的相關手續。在這個過程當中,陳定方發現,最難解決和平衡的問題,是加裝費用如何分攤?「加裝電梯的費用,以及後面的使用費都是沒有收取標準的。陳定方說,之前加裝電梯的小區,有的各層平攤,1層減半;有的從上至下逐級遞減,但遞減多少,卻沒有統一標準。不久,房子以125萬元的價格順利出售。
  • 常州這些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業主稱非常方便!很滿意!
    這個新政不僅有助於解決環境髒亂差、缺乏健身娛樂設施,沒有電梯,老人上樓不方便,上下樓搬運重物太吃力等問題,讓老小區舊貌換新顏,還可能讓小區升值!什麼新政策?——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今天,我實地考察了其中兩個加裝電梯的老小區。終於要一覽廬山真面目,內心有點激動!第一個小區是位於天寧區勞動中路的麗寶第花苑。走進麗寶第花苑小區,一直往北走,就可以看到最靠近古運河的3-1幢尤為不一樣。它就是整個小區目前唯一加裝電梯的樓棟!
  • 合肥市長熱線去年房產管理等最受市民關注
    房產管理等最受關注  市民訴求五花八門,哪些是熱門問題和共性問題?從該辦的統計看,與市民關係最密切的公積金、物業服務、市容城管、養老醫療、戶政等最受關注。「我們根據市直單位的職能分工將所有訴求分為21大類。」
  • 上海出臺文件規範方案設計 老公房加裝電梯又有「新動作」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老公房加裝電梯又有「新動作」,上海出臺文件規範方案設計本文圖片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房可圓什麼樣的老公房才能加裝電梯?加裝的電梯需要符合哪些條件?這些問題都有了統一的標準。日前,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就規範加裝電梯建築方案設計工作聯合下發《關於規範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築方案設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老公房加裝電梯的建築方案設計要求進行了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