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標題:美容師轉行做旅遊 開啟事業「第四春」
尤玉程與朋友聊天
初夏的午後,陽光很好,臺胞尤玉程坐在店裡與友人泡茶聊天,水汽氤氳,茶桌旁的她皮膚光滑透亮,四十出頭的她,有著和年齡不符的青春靚麗,給人感覺溫柔裡隱隱透著堅強。去年底,她註冊的平潭陸閩旅遊客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此開啟她人生的第四次創業。
一輛輛嶄新的大巴車(對方供圖)
心動 隨團訪嵐看好旅遊市場尤玉程祖籍莆田,21年前為了愛情嫁到臺灣成為臺灣媳婦。尤玉程是一名美容師,在臺灣開著一間小小的美容院。「雖然店面不大,但一直都在穩穩地盈利,生活也過得舒適愜意。」尤玉程說,她20歲開始學習專業的美容美髮知識,在嫁到臺灣後就加入了當時的美容產業大潮,在事業上如魚得水,這一做就是20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向尤玉程說起平潭,她不禁好奇了起來,於是隨團訪嵐,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平潭。她跟隨考察團先後走訪了平潭臺灣創業園、臺灣小鎮等多個臺商臺企「聚集地」,還隨團遊玩了北港文創村、海壇古城、貓頭墘等旅遊景區。
「那時候冬天,風挺大的,但我還是被平潭的美震懾到了。」尤玉程認為,平潭美景是塊璞玉,假以時日定能綻放光彩。於是,在嵐考察的12天時間裡,她開始留意平潭的惠臺政策和招商引資相關資料,帶著滿心歡喜和心動回到了臺灣。
行動 隻身來嵐開啟創業之路回到臺灣後,尤玉程腦海裡都是平潭旅遊業的發展前景。原來,多年來她都有投資福建陸閩旅遊客運有限公司,來平潭考察後,尤玉程認為這是一次拓展業務的好機會。「我覺得平潭未來的旅遊業一定會發展得很好,這是機遇啊,捨不得錯過。」尤玉程在和福建陸閩旅遊客運有限公司的朋友多番協商後,決定為了事業來大陸生活,「以前,我只是投資,如果要把業務擴展到平潭,我希望是我自己打理。」下定決心後,尤玉程便隻身來嵐,一個人積極奔走在平潭的各個旅行社之間洽談業務,挨家挨戶上門詢問,希望能夠承接旅行團的大巴車訂單。
尤玉程說,她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才18歲,雖然吃了不少苦,但從來沒做過虧本生意。「二十多年來,我創業和投資一共四次,前三次都只賺不賠,2019年12月底,平潭陸閩旅遊客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我是企業的法人代表,這是我第四次創業。」公司成立之初,尤玉程便購置了五輛載客量不同的大巴車,隨時做好接單準備。
主動 加入大家庭用熱心換真心空有滿腔熱情還不夠。「我原來在臺灣有了解,各個地方都會有商會或者協會,我一個人孤掌難鳴,不如就先找到屬於我的大集體,藉助群體的力量去發力。」於是,尤玉程找到了平潭臺商協會。
由於自己要註冊公司,尤玉程對實驗區的惠臺政策頗有研究,凡是協會內有臺胞諮詢,她都二話不說為大家解答。一來二去,尤玉程就被大家推選為平潭臺商協會副秘書長,而她也依然不遺餘力幫助在嵐臺胞。「如果有新來平潭的臺胞找到我們,我會帶他們去辦比如大陸的銀行卡、電話卡等生活必備物品,把每一個人都當做朋友,希望他們在平潭不會覺得自己是孤單的個體。」尤玉程說。
尤玉程常說,「去做一些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才覺得把今天過好了。」這句話,協會的朋友深有感觸。有一次,尤玉程在平潭蓮花山公園散步,遇到公園裡的園藝師正在修剪多餘的枝葉,她便停下腳步問到:「你們這個剪掉的部分還有用嗎?」在得知這些修剪下來的多餘枝葉要做廢棄處理時,她立馬聯繫了在平潭經營有機肥的臺灣朋友何樹明,詢問他是否需要這些枝葉做有機肥原料,這令何樹明如獲至寶。「我覺得公園丟掉也是浪費,這樣不僅幫助朋友找到了生產原料,也能幫公園管理工作人員減少清運的麻煩,一舉兩得。」尤玉程說,隨時隨地想著朋友,把幫助別人當作自己的價值體現,她樂在其中。
關鍵詞 >> 旅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