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的複習。我們看《傷寒論》第三十一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前頭我們複習過第十四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這兩條條文一比對,我們發現,第十四條是自汗出,第三十一條是無汗;葛根湯有麻黃,桂枝加葛根湯沒有麻黃。
同時,我們還知道,太陽病無汗要用麻黃湯,可是這邊廂怎麼就用葛根湯呢?區別在哪裡?這裡先劇透一下,麻黃湯證到第三十五條才會出現,到時我們會仔細學習,第三十五條是這麼講的: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我們看,麻黃湯證說了一堆這邊疼那邊痛的症狀,就沒有項背強几几;與葛根湯同樣是無汗惡風,關鍵麻黃湯證有一個喘。可見,麻黃湯證有喘而沒有項背強几几,葛根湯證有項背強几几但沒有喘,都是無汗惡風的太陽表實證。治療上麻黃湯還要做到宣肺平喘,裡頭加了杏仁;葛根湯需要做到生津舒筋,所以用了大劑量葛根。
仔細品讀葛根湯後,我們會發現,從葛根湯的處方裡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麻黃湯,同時還看到了桂枝湯,剩下就是葛根。我們可以這麼解讀:葛根湯證既包含了麻黃湯證,同時也包含了桂枝湯證;甚至還可以這麼解讀:葛根湯證是介於麻黃湯證與桂枝湯證之間的中間狀態。因為如此,葛根湯的適應症比麻黃湯和桂枝湯還要大得多。比如各種軀體疼痛、各種麻痺、各種風寒外感病。對於風寒外感,選用葛根湯的機會比麻黃湯或者桂枝湯要大得多。
我們通過一個經典病例來加深印象。曹穎甫《經方實驗錄》:
這個病例主證是:惡寒、遍身無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轉側、脈浮緊,這顯然是太陽傷寒表實證,因為患者背脊疼痛特別明顯,都不能翻身了,所以用葛根湯發汗解表生津舒筋。
這是典型的葛根湯證,但,如果將葛根湯僅僅局限在「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上,那麼本方的應用範圍也就比較狹窄了。其實,葛根湯的重要應用指徵是「項背強几几」,而「惡寒、無汗、脈浮緊」之太陽病只是其中的一種情況而已,假如患者沒有「惡寒、無汗、脈浮緊」,只有「項背強几几」,臨床上也可以用。
以上就是本講的全部內容,下次我們複習《傷寒論》第三十二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我們再一次誦讀第三十一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