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籃球,空間環境對於一支球隊來說,是越來越重要了。不管是執教球隊的主教練,還是像莫雷這樣的球隊高管,又或者是籃球評論員,無時無刻不都在向大家重複的強調空間的重要性。那麼在籃球比賽中,到底什麼是空間環境呢?空間環境具體在籃球比賽中,又有什麼作用呢?還請大家接著往下看。
在NBA裡,有這麼個事,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有持球個人主攻能力(能持球跳投,有突破能力,能在內線攻框),且體型差距不大的球員在一起訓練時,他們在一對一單挑的時候,往往都是互爆的情況。即便會有輸贏,但差距也只是一兩個球。
說這麼個事,就是想告訴大家,個人的單防能力是很有限的。個人單防時,球是在持球人手中,主動方永遠是持球人。防守球員想要做到在封投籃的同時,又不被過,防對手突破內線攻框,這基本是不現實的。
比賽中,外線一防敢貼那麼緊,主要是因為知道內線會有隊友協防。而在一對一的時候,內線是空無一人,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內線空間環境。
在比賽中,想要獲得一對一那樣的極致空間環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關於這一點,下文會具體詳解。這裡先說說,如何能儘可能的提升內線空間環境。
要提升內線的空間環境,也就是要做到讓防守人儘可能的遠離禁區,這可不是一句簡單的「拉開」就能做到的。拉開是有前提條件的,穩定的外線投射能力,才能帶走防守人,才能起到拉開的效果,提升內線的空間環境。這也是為什麼,投籃能力越來越重要的原因。
出色的投籃不僅是能保證高效率的得分,更能豐富球隊的戰術。像庫裡、雷迪克這樣的頂級射手,就是這樣的球員。仔細看勇士和上賽季76人的球,會發現,球隊圍繞他們,制定了大量的戰術。而且在戰術中,他們不僅是一個在外線拉開空間的定點投手。無球跑動、穿插,帶動防守,策應,不管這類球員是不是最後的終結者,他們參與戰術的意義都很大。
外線擁有優秀的三分射手,內線才會有優質的攻框環境,這是萬年不變的道理。同樣的,反過來這個道理也是成立的。如果內線有足夠的威脅,那麼外線就能獲得優質的投籃空間。內線的空間環境和外線的空間環境,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雙方對於彼此都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