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帶籃球隊找聶榮臻打比賽,賽後聶榮臻立即提拔了鄭維山

2020-12-15 史風獵獵

鄭維山一生和兩位大鬍子交往甚篤,一位是孫毅「鬍子將軍」,另一位是賀龍「鬍子元帥」。

孫毅曾向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推薦鄭維山,認為他是個難得的軍事人才,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應該重用。但聶榮臻當時對鄭維山不了解,並沒有立即起用,只給了他一個教導團政治委員的任命。

1938年年底,侵華日軍對晉察冀北嶽區瘋狂「掃蕩」之後,突然又殺回冀中平原。鐵蹄過處,狼煙四起。這時賀龍、關向應奉命帶領八路軍120師來到冀中作戰。

晉察冀軍區和120師官兵舉行聯歡晚會。作為東道主的晉察冀軍區,演出的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而120師不是《走西口》就是《信天遊》。聯歡會結束時,賀龍對關向應說:「看來,演出咱是搞不過人家了。」

關向應說:「那也不能就這麼輸了。」

「你有啥高招?」

「讓籃球隊到他們那裡去打打比賽。」

「好主意!」賀龍風趣地說,「咱們來到太行山,受到聶司令員如此熱情的款待,不拿出點細活兒答謝一下不好。明天讓籃球隊下去,到晉察冀軍區的機關、部隊去轉一轉,和他們打打比賽,讓這幫人賣點傻勁、流流汗。」

120師籃球隊是出了名的。聽說他們要到晉察冀軍區打比賽,聶榮臻立即把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朱良才找來。

聶榮臻說:「賀鬍子在叫板了。咱可不能掛免戰牌,掃了人家的興。」

朱良才說:「文藝劇社、宣傳隊我們有的是,可正兒八經的籃球隊沒有啊。」

聶榮臻說:「地處敵後,整天鑽山溝,忙於打遊擊,甭說球隊,恐怕連球場也找不到。唉!這個賀鬍子,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聶榮臻把電話打到抗大第2分校找孫毅,孫毅說:「早先有幾個會打球的,教導團成立時,讓鄭維山全給帶走了。」

「鄭維山要會打球的去幹什麼?」聶榮臻立即打電話找唐延傑詢問情況。

唐延傑說:「有一回我去教導團,看見過一伙人打籃球,很多人圍觀,跟打群架似的。具體情況,我說不清楚,待我問問鄭維山再向你匯報。」

問完鄭維山,唐延傑立即向聶榮臻匯報:「鄭維山說了,他的球隊練了好久了,正愁找不到對手呢,讓120師籃球隊來吧。」

聶榮臻一聽很高興,乾脆把與120師籃球隊比賽的任務直接交給了教導團。鄭維山接到指示,立即組織球隊開會動員。他說:「我們要像打仗一樣打球,只能贏不能輸。」下面有人笑了。鄭維山覺得不對勁兒,心想:打球就是打球,咋能像打仗,於是又改口說:「打球畢竟是打球,不是打仗,千萬不能和人家搞得你死我活。丟球不要緊,不能丟人。」

聶榮臻問唐延傑:「鄭維山從哪兒搞來這麼一支球隊呢?」

唐延傑說:「鬼知道。這傢伙不僅打仗點子多,管理部隊的路數也不少。」

唐延傑打電話問鄭維山:「聶總讓我問問你,球隊是從哪兒弄來的?」

鄭維山回答:「撿的。」

一次,鄭維山從晉察冀軍區開會返途中,見一個二十剛出頭、身高足有兩米的漢子,身子一歪,倒在路邊,趕快下馬,將這人扶起。看他身邊有一根打狗棍、一隻破碗,還有一隻籃球,鄭維山就問這人是幹什麼的。那人見他是八路軍,就說自己是個學生,從東北一路討飯走來,要找八路軍。鄭維山把這人馱回教導團,並送進衛生隊。經過一段時間休養,這個大個子有了精氣神兒。過了幾天,鄭維山路過衛生隊,見那人正在玩籃球,有些好奇,於是和他攀談起來。

大個子名叫文吉,是來自遼寧瀋陽的學生。他哥哥曾在東北軍當兵,「九一八」事變時被日軍打死了。他的父母在瀋陽開個小店,做點小生意,日軍佔領瀋陽後,生意也做不成了。中學畢業後,文吉到一所職業學校學過一陣子籃球。因為身材高大,球技又好,日本人逼他參加籃球隊。他不幹,偷偷逃到關內。日本人到處抓他,他躲藏在保定附近一個親戚家裡。不久,文吉抱著籃球去阜平找八路軍。由於人高馬大,又是學生,一路行乞張不開口,加之又怕碰到日偽軍,所以只能忍飢挨餓,晝伏夜出。當歷經艱難終於到達目的地時,文吉竟然餓得皮包骨頭,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幸虧得到鄭維山的搭救,不然,命都保不住。

鄭維山離開大別山革命根據地之前就沒見過籃球,更談不上喜歡打球了。在延安時看過幾場球賽,大概了解一些球賽的規則。不過,在他看來這也只是一項能活躍部隊氣氛的遊戲而已。文吉的到來,讓他徹底改變了看法。在文吉的影響和帶動下,很多八路軍官兵喜歡上了籃球。只要文吉出現,就會有很多人圍上來和他搶球,有時一圍好幾十人。鄭維山就想:既然大家都喜歡,何不組建一支球隊呢?

鄭維山找文吉商量:「咱們搞個球隊,你當隊長兼教練行不?」

文吉喜出望外,說:「好啊。」

鄭維山說:「隊員由你來挑,可以多選幾個。只要不打仗,你可以每天帶著球隊搞訓練。」

鄭維山命人做了一副籃球架,整出一塊空地裝好。選定隊員那天,他還親自到場,並定了個硬標準:「跳起來,手夠不到籃筐的一律不收。」

20人的籃球隊很快成立起來,全部隊員平均身高一米八以上。這些人平時分散在各個戰鬥崗位,不打仗時,每天集中訓練兩三個小時。沒想到,這幫握慣了槍桿的手,玩起球來也不含糊,在文吉帶領下,球技進步神速。

聽說賀龍要親自帶隊到教導團打比賽,鄭維山非常高興。為了迎接賀龍的到來,他一連幾天都在張羅。

賀龍見到鄭維山時又驚又喜,一把拉過他的手說:「鄭維山,你怎麼在這裡?」

鄭維山說:「首長,瞧您說的,俺咋就不能在這裡啊?」

隨行的人忙說:「他現在是我們軍區教導團的政委。」

賀龍捋捋鬍子,笑著說:「你跟我一樣,官越當越小了。我當過軍長,現在當師長;你當過師政委,現在當團政委。我們扯平了。」

在場的人都笑起來。

賀龍說:「長徵時條件那樣艱苦,就你鄭維山請我吃過一頓好飯。找機會,我一定要回請你。」

鄭維山說:「這事您還記得?」

賀龍說:「這咋能忘?這回,你又準備用什麼新鮮玩藝兒招待我啊?」

「籃球。」

「好啊,不要讓我們太多了。」

鄭維山笑笑沒吱聲心想:還不一定誰贏呢。

第一場,120師球隊輸了,賀龍大吃一驚。第二場比賽,賀龍親自上場,教導團的隊員緊防不放。眼看120師球隊又要敗北,鄭維山急忙把文吉找來說:「不能把人家盯得太死,尤其是賀老總年紀大了,該讓得讓,否則就不夠意思了。」

第二場,120師球隊以微弱優勢勝出。之後,兩支球隊經常交戰,互有輸贏。鄭維山對大家講:「可別小瞧了這籃球,它不僅能活躍氣氛,達到娛樂的目的,更能增進團結。」

打完比賽,賀龍找到聶榮臻說:「能在這種環境下組織起這麼一支訓練有素的球隊,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個鄭維山有辦法。我願意用兩個團換你的教導團,幹不幹啊?」

「淨想美事。」

「要不,你把鄭維山給我。」

「同樣沒商量。」

「給幾個求援總行吧?」

「可以考慮。」

討價還價老半天,聶榮臻終於同意讓賀龍帶走幾個球員。賀龍沒把鄭維山要走,卻提醒了聶榮臻。隨後,聶榮臻籤發命令,任命鄭維山為教導團團長。不久,又任命鄭維山為教導團團長兼政治委員。並明確指示,教導團一切事務由鄭維山全權負責。聶榮臻對他說:「維山同志,讓你受委屈了,我向你鄭重道個歉。從今往後,我給你『鬆綁』,放開手腳好好幹吧!」

相關焦點

  • 猛將要走,聶榮臻苦勸不住,請朱老總親自出面才把他留下
    沒想到,聶榮臻不放人,堅持要他留在華北。聶榮臻留不住人,就請求朱老總親自出面,朱老總苦口婆心,這位猛將才終於答應留在華北。大家可能比較好奇,是誰這麼大的面子呢?他就是一代名將鄭維山。鄭維山為什麼願意同劉鄧大軍南下作戰呢?那明明是很苦的,他卻為什麼說是要回家了?原因有二。
  • 聶榮臻在抗美援朝的日日夜夜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立即派兵進入朝鮮,毛澤東縱觀戰爭形勢,採取了一系列應變的戰略措施。毛澤東於7月7日、7月10日,兩次指示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召開軍委會議,討論國防問題,並就組建東北邊防軍進行部署。 1950年7月13日,中央軍委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聶榮臻作為代總參謀長,挑起了落實《決定》部署的日常工作的重擔。
  • 聶榮臻的讀音怎麼讀 關於聶榮臻元帥的生平簡介
    「聶榮臻」這三個字還有另一種讀法,就是中文的諧音。「聶」的諧音字可以讀成「捏」,捏泥人、捏土都是比較常見的字;「榮」字的諧音可以讀「容」,容許容嬤嬤也是比較常用的字;「臻」這個字的諧音可以讀「真」。聶榮臻出生在四川,字福駢。他還有個小名,叫作聶雙全。說到聶榮臻簡介,就不得不提聶榮臻在軍事上的成就。
  • 聶榮臻:曾經手為4位元帥和鄧小平分配工作
    關於自己在武漢的這段經歷,事隔半個多世紀後,聶榮臻在他1983年由戰士出版社出版的個人回憶錄裡,作了描述。 1926年9月上旬,北伐軍佔領漢陽、漢口,「武昌守敵遂孤懸江東」。此時,聶榮臻的身份是廣東區黨委軍委特派員。 經過一個多月的圍城,北伐軍攻克武昌。聶榮臻隨先頭部隊進城,他回憶道:「城門還沒完全打開,我就扒著堆積的沙包鑽了進去」。
  • 李立三說你得聽中央委員的,聶榮臻頂了他一句,他無話可說了
    除了前敵委員會,還有一個前敵軍委會,由聶榮臻擔任書記,聶榮臻當時並不是中央委員,黨內地位沒有李立三高。 聶榮臻牢牢記住了周總理的囑咐,到達九江後,他第一個先找到了他的老同學葉挺將軍,傳達了南昌起義的通知。7月20日,在九江召開了一個碰頭會,也叫談話會。 參加這次會議都是當時集結在九江的同志們,比如中央委員李立三、譚平山、鄧中夏等等,周總理還沒有趕過來,他當然沒有參加會議。聶榮臻和葉挺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 李立三要提前發動南昌起義,聶榮臻說,我們得聽中央的命令
    除了前敵委員會,還有一個前敵軍委會,由聶榮臻擔任書記,聶榮臻當時並不是中央委員,黨內地位沒有李立三高。(年輕時期的聶帥)周總理給聶榮臻布置了工作任務,那就是迅速去九江,通知我們的同志,做好南昌起義的準備,尤其是第一個要通知葉挺將軍。周總理最後交代說,讓同志們聽中央的部署,什麼時候起義,要等中央的命令。
  • 聶榮臻親筆給日軍寫下600餘字書信
    聶榮臻拜託老鄉把美穗子送回日軍控制的石家莊。聶榮臻元帥陳列館供圖 前不久,央視《信中國》欄目中,表演藝術家唐國強朗讀了一封聶榮臻寫給日軍的信。這封信的內容不是戰事,卻是關於兩個日本小女孩。 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觀眾無不被聶帥的至仁至義所感染。 聶榮臻為什麼要給日軍寫信?這封信究竟寫了什麼內容?
  • 為救日本孤女,聶榮臻給日軍寫下親筆信
    聶榮臻拜託老鄉把美穗子送回日軍控制的石家莊。聶榮臻元帥陳列館供圖 前不久,央視《信中國》欄目中,表演藝術家唐國強朗讀了一封聶榮臻寫給日軍的信。這封信的內容不是戰事,卻是關於兩個日本小女孩。 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觀眾無不被聶帥的至仁至義所感染。 聶榮臻為什麼要給日軍寫信?這封信究竟寫了什麼內容?
  • 聶榮臻:曾經手為4位元帥和鄧小平分配工作(圖)
    根據聶帥回憶,從1926年10月隨北伐軍進城,到次年7月中下旬離漢去九江準備「八一」南昌起義,中和裡一直是聶榮臻工作和生活之所。這期間,聶榮臻曾有短暫時間去上海,很快回到武漢。  當時的軍委辦事處事務繁忙。聶榮臻回憶:「在機關,來找我們的人絡繹不絕,每天都要工作到夜裡兩三點鐘。好在我們都很年輕,不到30歲,能頂得住」。
  • 講紅色故事 講革命精神|晉察冀|聶力|聶榮臻|日軍|日本_歷史|美穗子
    聶榮臻當時是晉察冀軍區司令員,他聽到報告後說:「我們實行革命人道主義,對放下武器的俘虜,八路軍還要以禮相待,何況是孩子!立即把小孩送到指揮所來。」日本姐妹由一個民兵用籮筐挑著送到了前線指揮所。大一點的女孩叫加藤美穗子,五六歲的樣子;小的叫加藤琉美子,還在襁褓中。
  • 聶榮臻元帥晚年想念他的「女兒」美穗子,登報尋找竟震動整個日本
    文|種花知興衰1980年7月14日,聶榮臻元帥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美穗子,當美穗子見到聶榮臻元帥那一剎那,她淚流滿面,激動不已!而此時聶榮臻副委員長已經八十高齡。(聶榮臻元帥會見美穗子)美穗子是日本人,但媒體為什麼會把她稱之為聶榮臻的「女兒」呢?
  • 百團大戰中,聶榮臻救下了日本小孩,40年後帶全家來中國謝恩
    營長生氣地說道:「你們趕緊打,不然吃虧的是自己!」不久,4連終於擊退了敵軍拿下了小土山。但此時敵軍的進攻並沒有停止,車站的日軍也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楊仲山等人來到一個碉堡旁。敵軍的火力絲毫沒有停息,到處都是火光沖天。就在此時,楊仲山發現在他們附近發現了一個小女孩,旁邊還躺著幾個人。小女孩也許是被眼前的景象嚇壞了,呆呆地站在這裡。
  • 聶榮臻這個低級失誤,造成戰鬥失敗,失去了重地,自己還遭到替換
    這時候的賀龍和聶榮臻雖然有比傅作義多得多非常有優勢的部隊。但是他們還是判斷失誤,因為聶榮臻始終都沒有弄明白,到底應該攻打什麼地方,用什麼辦法,往什麼方向去攻擊。具體發生了什麼呢?於是,董的部隊拼了命地和解放軍部隊展開了戰鬥,就是為爭取救援的時間,此時聶榮臻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那就是派出非常多的兵力跑去打前來援助董部隊的兵力。就是因為這樣,圍攻集寧的部隊一下子少了很多人,董的軍隊非常快就打下了整座城。
  • 鄧小平與聶榮臻:從巴黎到蘇聯,到中國革命最前線,70年革命友誼
    ▲鄧小平(左)和聶榮臻都是四川人,兩人私交甚好。1920年10月,當鄧小平和中國赴法勤工儉學學生一起到達巴黎時,歡迎他們的人中,有一位於一年前來法勤工儉學的四川同鄉,他就是聶榮臻。從那天起,這兩位四川同鄉便結下了非同一般的長達70餘年的革命友誼。
  • 聶榮臻為送日本孤兒寫信給日軍:人民本無仇怨
    本報記者 於青  本報7月初刊載了駐日本記者孫東民採寫的獨家報導《戰時悲喜事今日美穗子》(詳見本報7月1日三版、4日七版、9日三版),文中提及1940年聶榮臻將軍為送日本孤女寫給日軍官兵的一封信及信中部分內容,來源於日本友人的傳抄書信
  • 聶榮臻主抓的這所「吊兒大學」由洋教授主講,抗戰硝煙中教微積分
    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聶榮臻長期領導全國科技工作,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別是國防科技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其實,早在戰爭年代,聶榮臻就有培養科技人才的遠見卓識和生動實踐。林邁可為晉察冀軍區無線電技術高級訓練班的學員們解答問題。
  • 80年前,聶榮臻元帥救下一日本女孩,後來她如何報答?
    聶榮臻元帥救下的日本女孩1940年,正處於「百團大戰」期間,此時日軍和我軍的戰鬥正異常激烈。8月,八路軍對日偽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此時,日軍為了斬斷八路軍進攻的路線,直接派遣了轟炸機對石家莊的東王舍村的鐵路礦區進行了轟炸。而在這一開區域,擁有大量的日本普通民眾,日軍完全不顧他們的安危。
  • 鄭維山將軍和「夜老虎」威震晉察冀的抗日傳奇故事
    ,和他一起重溫了鄭維山將軍抗戰時期的傳奇故事。在鄭維山的率領下,部隊經常利用夜暗襲擊日偽軍,打得敵人暈頭轉向。「夜老虎」威名遠揚,令敵人談「虎」色變。「夜老虎」處處發威,讓日偽軍心神不寧,他們不得不改變策略,由「逐步蠶食」變為「躍進蠶食」。就是改變以往一線平推的作戰方式,先選好一個區域,集中兵力、火力,對這一地區分進合擊,突然佔領,迫使我方抗日部隊向外轉移,然後分兵合擊。
  • 聶榮臻元帥珍貴老照片:追悼會萬人送行,骨灰埋入松柏之下
    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聶榮臻元帥是十大元帥中較為長壽的一位,他去世的年紀雖趕不上劉伯承元帥的94歲,但是93歲高齡去世也算是高壽了。這張照片是聶帥為了紀念建軍60周年,聶帥特意找來軍裝穿上,正襟危坐,拍下了這張照片留念。作為南昌起義的親歷者,解放軍的創建者,60年彈指一揮間,但卻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上附照片為1987年12月29日,聶帥88大壽時拍攝,聶帥正在為家人和工作人員切蛋糕。
  • 【主題誦讀】聶榮臻:爭國權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兒之有責
    【主題誦讀】聶榮臻:爭國權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兒之有責 2019-09-20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