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說你得聽中央委員的,聶榮臻頂了他一句,他無話可說了

2021-01-10 騰訊網

李立三是我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可惜他過於激進和左傾。這也是李立三的性格使然,無論時局多麼艱危,他都有豪邁的革命激進,好像從沒有灰心喪氣,這當然是值得讚揚的。

但有時候就會錯誤地估計形勢,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比如南昌起義這次又是如此。對於南昌起義,李立三當然是舉雙手贊成,國民黨咄咄逼人,刀架到我們脖子上了,還不反抗?那成什麼了?

所以,周總理擔任南昌起義前敵書記,李立三也是前敵委員之一,同時李立三還是五大選出的中央委員。除了前敵委員會,還有一個前敵軍委會,由聶榮臻擔任書記,聶榮臻當時並不是中央委員,黨內地位沒有李立三高。

(年輕時期的聶帥)

周總理給聶榮臻布置了工作任務,那就是迅速去九江,通知我們的同志,做好南昌起義的準備,尤其是第一個要通知葉挺將軍。周總理最後交代說,讓同志們聽中央的部署,什麼時候起義,要等中央的命令。

聶榮臻牢牢記住了周總理的囑咐,到達九江後,他第一個先找到了他的老同學葉挺將軍,傳達了南昌起義的通知。7月20日,在九江召開了一個碰頭會,也叫談話會。

參加這次會議都是當時集結在九江的同志們,比如中央委員李立三、譚平山、鄧中夏等等,周總理還沒有趕過來,他當然沒有參加會議。聶榮臻和葉挺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李立三)

在會上,天氣比較炎熱,李立三又是比較激進,他說既然都已經通知到位了,也已經準備好了,那就下個命令幹吧。李立三的意思是說,馬上舉行南昌起義。李立三說得那麼激情,好多同志也都附和他,贊同立即發動南昌起義,因為大家都期待已久了,都想儘快用槍聲反抗國民黨。

這怎麼行?冷靜的聶榮臻反駁說,我們的任務只是做好起義的準備,並沒有權力擅自決定什麼時候發動起義,必須等中央的命令。李立三有點生氣了,他說聶榮臻是奴隸主義,膽子太小。

應該說,這個時候,聶榮臻的態度非常關鍵,如果他也附和李立三等人,那麼,南昌起義爆發的時間恐怕就不是8月1日,而要提起那到7月21日了。歷史都要改寫。

可是,聶榮臻是一個黨性很強的人,咬定原則不放鬆。他很堅定地說,來的時候恩來同志已經交代得很清楚,只是讓我們做好準備,沒有中央的命令,絕對不能擅自行動。

(聶帥)

李立三脾氣上來了,居然說道,你得聽中央委員的嘛。他的意思是說,他們好幾個中央委員都贊同立即起義,聶榮臻應該聽他們的。聶榮臻當然不會屈服,他頂了一句,中央委員也得聽中央的。

這一句頂得很好,大家都無話可說了。是啊,這裡的中央委員再多,也不能代表中央,也得聽候中央的指示。聶榮臻這一句話解決了爭議。大家散會繼續分頭去做準備工作。

不久,周總理來到了九江,要求聶榮臻去把李漢魂擔任師長的第二十五師也拉過來,因為其中有很多黨員。至於起義的最終日期仍然沒有敲定,可見當初如果貿然起義,那很有可能要釀成大錯的。

一直等到8月1日,萬事俱備,中央一聲令下,一舉拿下了南昌,起義成功了。

相關焦點

  • 李立三要提前發動南昌起義,聶榮臻說,我們得聽中央的命令
    所以,周總理擔任南昌起義前敵書記,李立三也是前敵委員之一,同時李立三還是五大選出的中央委員。除了前敵委員會,還有一個前敵軍委會,由聶榮臻擔任書記,聶榮臻當時並不是中央委員,黨內地位沒有李立三高。(年輕時期的聶帥)周總理給聶榮臻布置了工作任務,那就是迅速去九江,通知我們的同志,做好南昌起義的準備,尤其是第一個要通知葉挺將軍。
  • 李立三和他的蘇聯妻子
    朋友給我介紹說,今天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客人李明。他看起來不超過三十歲,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頭髮很蓬鬆。在聚會中,他侃侃而談,給我們講中國,講中國的革命活動。他說在上海大罷工的時候,他不得不逃避警察的追捕,沿著屋簷跑,爬牆跳牆。他講得非常精彩,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 等他走了以後,我問朋友,這位中國朋友李明究竟是誰。朋友瞪大了眼睛對我說:「你不認識他嗎?
  • 李立三:毛澤東的「半個朋友」
    1915年,李立三到長沙讀書。他先在長郡中學,後來又轉去廣益中學,這時結交了一個好朋友,就是瀏陽來的羅璈階(羅章龍)。
  • 你說一句他頂十句,不聽教誨,非常伶牙俐齒的三大星座!
    你說一句他頂十句,不聽教誨,非常伶牙俐齒的三大星座!獅子座:獅子座的人她們總是非常的霸氣,在生活中也是比較的喜歡爭論,獅子們有的時候總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獅子們總是氣場強大,不容人質疑,他們喜歡被比爾呢仰望和羨慕的感覺,所以在被質疑的時候他們就會非常尖銳的去反擊,他們可是你說一句他頂十句的人,從來不會甘拜下風!
  • 李立三與林彪的恩怨情仇
    年出版作者:李思慎、劉之昆 在李立三的革命生涯中,發生過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而他與林彪之間卻並沒有太多的個人交往。早在1927年南昌起義時,李立三身為中共中央臨時常委和起義軍前委領導成員之一,林彪只不過是葉挺部隊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的一名排長。直到起義失敗,他們相互間可能還未曾相識過,從此就天各一方。1946年1月,李立三從蘇聯回到哈爾濱後,兩人交換了位置:李立三在林彪的直接領導下工作。
  • 李立三簡介
    李立三(1899—1967),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宣傳部長
  • 聶榮臻的讀音怎麼讀 關於聶榮臻元帥的生平簡介
    第二天夫妻二人把來的原因跟父親講了以後,就找書看了起來看了一本書叫隨身寶,翻到最後一頁時看到了『百福駢臻得雙全』這句話,然後告訴了嶽父和妻說聽著很吉利,所以就給他的名字取為聶榮臻,聽後大家都紛紛贊同。聶和榮這兩個字很多人都認識;但臻字平常用的比較少,那聶榮臻怎麼讀的呢?
  • 李立三自殺之謎
    1949年9月,全總黨組決定以華北職工幹部學校為基礎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第一年由李立三兼任校長。李立三除了在開學典禮上講過話外,還專門作過一次形勢報告。他在講臺上連續講了3個小時,侃侃而談。當講到「立三路線」時,他毫不避短,反而以自嘲的口吻說:「什麼是『立三路線』?
  • 猛將要走,聶榮臻苦勸不住,請朱老總親自出面才把他留下
    這位猛將高興壞了,他終於可以回家了。沒想到,聶榮臻不放人,堅持要他留在華北。聶榮臻留不住人,就請求朱老總親自出面,朱老總苦口婆心,這位猛將才終於答應留在華北。大家可能比較好奇,是誰這麼大的面子呢?他就是一代名將鄭維山。鄭維山為什麼願意同劉鄧大軍南下作戰呢?那明明是很苦的,他卻為什麼說是要回家了?原因有二。
  • 李立三夫人李莎傳奇人生
    當時,96歲的李莎與女兒李雅蘭生活在一起,她依然閱讀俄文報刊,更願意說俄語。李莎是李立三的第四任夫人,陪伴李立三度過了有聲有色、有血有淚的一生。在李莎與李立三的後代看來,李莎是「為了愛情的遠行」,雖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終身無悔。「如果你的一生能重新開始,你會改變什麼?假如有這樣一種按鈕,按一下可以回到童年。」
  • 李立三夫人生前憶「朋友圈」:毛澤東舞步獨特(圖)
    在了解李立三的際遇之後,李莎並沒有遠離他。李立三頗為感慨地說:「假如我們能夠早些認識,該有多好啊!」不過,李莎並不想與李立三結婚。「我並不是考慮立三在國內已有妻兒,我只擔心他在蘇聯呆不長,如此匆匆來去,最後撇下我一人。」  李立三在認識李莎之前,已經有過四次婚姻,並育有兩男三女。  李莎陪伴李立三度過了有聲有色、有血有淚的一生。
  • 李立三生前3次"被追悼" 兩次為周恩來主持(圖)
    一會兒,李立三的勤務兵來了,這是個20歲左右的小夥子,長得虎頭虎腦,叫於柱兒,周恩來平心靜氣地問他:「小於,你們李處長怎麼了?」於柱兒眼含熱淚說:「我們李處長犧牲了。」周恩來問:「是你親眼所見嗎?」於柱兒說:「是我親眼看到的。」  周恩來沉痛地說:「我們黨又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啊。」
  • 紅色故事|「坦克車」李立三
    今天,我們走近的是一位被黨內譽為「坦克車」的人物,他就是——李立三。說起「坦克車」的來由,那還是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20歲的李立三每次一聽同學們提到「反動軍閥」「無恥政客」等,就會情緒激昂地喊到:「推翻!打倒!殺掉!」激進、昂揚的形象讓當時在法的同學們印象深刻。於是,在法留學的同學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坦克車」。
  • 李立三: 一生被開過四次追悼會
    在那艱苦卓絕的鬥爭歲月中,他曾經「犧牲」過三次,組織和同志們為此給他開過三次追悼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共中央給他補開了一次追悼會,也就是他人生的第四次追悼會。第一次追悼會:1921 年 12 月中旬,李立三在上海找到黨中央,經陳獨秀批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派他去安源從事工人運動。
  • 紀念李立三同志誕辰120周年
    弘揚李立三革命精神 不忘初心接續奮鬥——紀念李立三同志誕辰120周年中共株洲市委 株洲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18日 李立三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傑出領導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 賀龍帶籃球隊找聶榮臻打比賽,賽後聶榮臻立即提拔了鄭維山
    具體情況,我說不清楚,待我問問鄭維山再向你匯報。」問完鄭維山,唐延傑立即向聶榮臻匯報:「鄭維山說了,他的球隊練了好久了,正愁找不到對手呢,讓120師籃球隊來吧。」聶榮臻一聽很高興,乾脆把與120師籃球隊比賽的任務直接交給了教導團。鄭維山接到指示,立即組織球隊開會動員。他說:「我們要像打仗一樣打球,只能贏不能輸。」
  • 聶榮臻元帥晚年想念他的「女兒」美穗子,登報尋找竟震動整個日本
    戰士立馬上報給聶榮臻,他當即指示:把她們送到自己的指揮部來。聶榮臻元帥後來聶榮臻一看,其中一個居然只有7個月大,他立馬讓警衛員在村子裡找可以餵奶的婦女同志,另一個較大的女孩子叫美穗子,聶榮臻親切地拿勺子給美穗子餵飯吃,他走到哪裡,美穗子就走到哪裡
  • 李立三一生多次改名,開始為了生存,後來因為立足!
    趣談歷史Yhe,帶你們深挖歷史趣事文|小巖我們國家是文化古國,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人才,今天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位革命家,他的一生還是非常的的傳奇的,他就是李立三,李立三曾是中國防空委秘書長,那時候的權利真的是非常的大的但是在後邊的時候在路線上出現了問題,所以就用一生都去檢討
  • 聶榮臻在抗美援朝的日日夜夜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進入北京城後,工作環境變好了,生活條件改善了,但聶榮臻竟然累倒在中南海的辦公室,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剛進城,我的工作是非常緊張的,代理總參謀長那一段,真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繁忙、最累的時期。」 聶榮臻所說的這段最繁忙、最累的時期,要從開國大典前說起。
  • 聶榮臻:曾經手為4位元帥和鄧小平分配工作
    關於自己在武漢的這段經歷,事隔半個多世紀後,聶榮臻在他1983年由戰士出版社出版的個人回憶錄裡,作了描述。 1926年9月上旬,北伐軍佔領漢陽、漢口,「武昌守敵遂孤懸江東」。此時,聶榮臻的身份是廣東區黨委軍委特派員。 經過一個多月的圍城,北伐軍攻克武昌。聶榮臻隨先頭部隊進城,他回憶道:「城門還沒完全打開,我就扒著堆積的沙包鑽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