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元帥晚年想念他的「女兒」美穗子,登報尋找竟震動整個日本

2020-12-17 種花知興衰

文|種花知興衰

1980年7月14日,聶榮臻元帥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美穗子,當美穗子見到聶榮臻元帥那一剎那,她淚流滿面,激動不已!而此時聶榮臻副委員長已經八十高齡。

(聶榮臻元帥會見美穗子)

美穗子是日本人,但媒體為什麼會把她稱之為聶榮臻的「女兒」呢?

其實她是聶榮臻元帥在抗日戰爭時期所解救的一個小女孩,1940年,為了粉碎敵人「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彭德懷副總指揮指揮了百團大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期間,聶榮臻元帥領導的晉察冀軍區部隊在對正太鐵路展開奇襲時,在廢墟中發現了一對日本孤兒。戰士立馬上報給聶榮臻,他當即指示:把她們送到自己的指揮部來。

聶榮臻元帥

後來聶榮臻一看,其中一個居然只有7個月大,他立馬讓警衛員在村子裡找可以餵奶的婦女同志,另一個較大的女孩子叫美穗子,聶榮臻親切地拿勺子給美穗子餵飯吃,他走到哪裡,美穗子就走到哪裡,聶榮臻司令員感到非常寬慰!

(聶榮臻元帥與美穗子)

面對一些戰士與群眾的不理解,聶榮臻說道:「我們就是要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後來考慮到根據地要隨時轉移等其他原因,聶榮臻元帥決定把這兩個小女孩送還到她們的親人身邊。

聶榮臻司令員讓戰士們把兩個孩子放到簍子裡,經過重重困難,一個人轉另一個人,終於送到了駐守石家莊的日本軍營,裡面還附帶著聶榮臻同志的親筆信和一個大梨。信裡聶榮臻元帥首先譴責了日軍的暴行:

「日閥橫暴,侵我中華,戰爭延綿於茲四年矣。中日兩國人民死傷殘廢者不知凡幾,輾轉流離者,又不知凡幾。此種慘痛事件,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 」

接著話鋒一轉,介紹了兩個小女孩的情況,希望能讓她們回到親人身邊,免受戰火摧殘,最後,聶榮臻司令員義正言辭寫到:「我八路軍本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

(分別時的場景)

時間匆匆幾十年過去了,而中日兩國早已在1972年建交,聶榮臻元帥此刻登報尋找美穗子見面,深刻表達了他對和平嚮往,以實際行動促進了中日兩國的關係,令人感動。中國媒體一報導,迅速轟動整個日本,日本各大媒體在正版刊登聶榮臻元帥尋找美穗子的消息,經過一番努力,日本媒體終於找到了她的消息,從而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此刻在美穗子心裡,聶榮臻元帥早已是她另一位「父親」。

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致敬聶榮臻元帥!

本文由種花知興衰(作者)原創,已經籤約維權騎士,未經授權,禁止抄襲轉載!

歡迎關注,種花君帶你一起隨時隨地長知識哦!

相關焦點

  • 講紅色故事 講革命精神|晉察冀|聶力|聶榮臻|日軍|日本_歷史|美穗子
    聶榮臻當時是晉察冀軍區司令員,他聽到報告後說:「我們實行革命人道主義,對放下武器的俘虜,八路軍還要以禮相待,何況是孩子!立即把小孩送到指揮所來。」日本姐妹由一個民兵用籮筐挑著送到了前線指揮所。大一點的女孩叫加藤美穗子,五六歲的樣子;小的叫加藤琉美子,還在襁褓中。
  • 百團大戰中,聶榮臻救下了日本小孩,40年後帶全家來中國謝恩
    多年以後回憶此事,聶榮臻依然無法忘懷,不久便在報紙上刊登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的一篇文章,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隨後找到了這個孤女美穗子。這兩人的交往,成為了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話。聶榮臻與美穗子的故事還要追溯到1940年,抗日戰爭期間。
  • 為救日本孤女,聶榮臻給日軍寫下親筆信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供圖 前不久,央視《信中國》欄目中,表演藝術家唐國強朗讀了一封聶榮臻寫給日軍的信。這封信的內容不是戰事,卻是關於兩個日本小女孩。 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觀眾無不被聶帥的至仁至義所感染。 聶榮臻為什麼要給日軍寫信?這封信究竟寫了什麼內容?
  • 日本遺孤美穗子來華省親(組圖)
    本報記者王文康/攝  本報北京電 (記者程福俊)曾在抗日戰爭期間於太行山區被聶榮臻元帥收養的日本孤女美穗子,昨日到達北京,開始她的中國之行。美穗子女士今已69歲,這是她第六次「回家」。  對外友協會長陳昊蘇對美穗子說:「當年,聶帥領導的八路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救了你,這是中日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
  • 聶榮臻親筆給日軍寫下600餘字書信
    聶榮臻拜託老鄉把美穗子送回日軍控制的石家莊。聶榮臻元帥陳列館供圖 前不久,央視《信中國》欄目中,表演藝術家唐國強朗讀了一封聶榮臻寫給日軍的信。這封信的內容不是戰事,卻是關於兩個日本小女孩。 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觀眾無不被聶帥的至仁至義所感染。 聶榮臻為什麼要給日軍寫信?這封信究竟寫了什麼內容?
  • 聶榮臻救下敵人孩子,從此有了「日本女兒」,四十年後在中國相聚
    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1940年8月,百團大戰打響,聶榮臻元帥指揮所部投入到了對正太路日寇的破襲戰中。在進攻日軍控制的井輕煤礦的戰鬥中,八路軍救起了兩個日本孩子,大的五六歲,小的還在襁褓之中。
  • 1980年,一日本女人到北京拜訪聶帥,還稱呼聶帥為父親,這是為何
    聶榮臻元帥是中國近代最有名的開國將領,他在戰爭時期帶領部隊多次取得勝利,為國家的獨立和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在1980年的時候,有一個日本的婦女來北京拜訪聶榮臻元帥,還將其稱為父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日本婦女她到底是誰?
  • 1980年,一日本婦女來華尋親,再見到聶帥後,為何稱他為父親?
    其中就有開國元帥聶榮臻的故事,這個故事就要從1940年開始說起。當時八路軍在彭老總的指揮下,開展了百團大戰,當時參與作戰的部隊人數眾多,聶榮臻元帥也參與其中,他接到的任務是在正太路上進行埋伏,對日軍展開破襲,當時位於正太路上的火車站受損嚴重,火車站的日本站長和夫人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他們的兩個女兒年紀尚小,在一片廢墟中哭泣,八路軍戰士在發現這兩個小女孩的時候,便將她們從廢墟中救出。
  • 聶榮臻元帥珍貴老照片:追悼會萬人送行,骨灰埋入松柏之下
    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聶榮臻元帥是十大元帥中較為長壽的一位,他去世的年紀雖趕不上劉伯承元帥的94歲,但是93歲高齡去世也算是高壽了。下面整理了一組聶帥晚年的生活照片,以及聶帥去世後的追悼會的現場照片。聶帥被稱為福帥,其中一點就是內帥從未受過傷,幾十年的戰爭生涯,聶帥毫髮無損,這是幸運中的幸運,也是聶帥沒有戰傷遺留下來後遺症,可以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的原因。上附照片為1987年8月1日聶帥在家中拍攝。
  • 80年前,聶榮臻元帥救下一日本女孩,後來她如何報答?
    但是,即使在抗日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我們的革命戰士仍然保持著善良的本性,對於無辜的日本民眾,我們不僅沒有進行傷害,反而救下了他們的性命。聶榮臻元帥救下的日本女孩1940年,正處於「百團大戰」期間,此時日軍和我軍的戰鬥正異常激烈。8月,八路軍對日偽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 百團大戰中,聶帥為兩日本女孩給日軍寫信!40年後,她登門報恩
    待確定嬰兒頭上、身上的包紮沒問題,也沒有引發高燒一類的問題後,他才放下心來。接過孩子的瞬間,聶榮臻整個人都柔軟下來了。他不自主回想起10年前抱著剛出生女兒聶力時的情景了,一晃十年,可如今,因為戰爭,他和女兒已多年不見。
  • 聶榮臻:曾經手為4位元帥和鄧小平分配工作(圖)
    那一年,不滿28歲的聶榮臻風華正茂。  經手為4位元帥分配工作  「黃埔第四期學生畢業,林彪也是其中的一個。他們來武漢,就由軍委分配,林彪被我們分到葉挺的獨立團當見習排長。」聶帥晚年回憶,他當時作為周恩來的助手,工作重點是向國民革命軍派遣黨的幹部。
  • 聶榮臻:曾經手為4位元帥和鄧小平分配工作
    武昌黃鶴樓街乾福巷,中共中央軍委辦事處舊址。關於自己在武漢的這段經歷,事隔半個多世紀後,聶榮臻在他1983年由戰士出版社出版的個人回憶錄裡,作了描述。 1926年9月上旬,北伐軍佔領漢陽、漢口,「武昌守敵遂孤懸江東」。此時,聶榮臻的身份是廣東區黨委軍委特派員。 經過一個多月的圍城,北伐軍攻克武昌。聶榮臻隨先頭部隊進城,他回憶道:「城門還沒完全打開,我就扒著堆積的沙包鑽了進去」。
  • 聶榮臻的讀音怎麼讀 關於聶榮臻元帥的生平簡介
    第二天夫妻二人把來的原因跟父親講了以後,就找書看了起來看了一本書叫隨身寶,翻到最後一頁時看到了『百福駢臻得雙全』這句話,然後告訴了嶽父和妻說聽著很吉利,所以就給他的名字取為聶榮臻,聽後大家都紛紛贊同。聶和榮這兩個字很多人都認識;但臻字平常用的比較少,那聶榮臻怎麼讀的呢?
  • 40年前,一日本女孩來中國尋親,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人人皆知
    就像聶榮臻元帥一樣,哪怕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也會對被遺棄的日本小女孩心懷憐憫,還收養了她們一段時間。這就是真正的仁義之士,一個心中有大愛的英雄。正是因為聶榮臻元帥和這兩個小女孩有這麼一段不解之緣,所以1980年的時候才有一位日本女士來中國尋親。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這個小女孩又為何把聶榮臻元帥稱為父親呢?
  • 聶榮臻為送日本孤兒寫信給日軍:人民本無仇怨
    本報記者 於青  本報7月初刊載了駐日本記者孫東民採寫的獨家報導《戰時悲喜事今日美穗子》(詳見本報7月1日三版、4日七版、9日三版),文中提及1940年聶榮臻將軍為送日本孤女寫給日軍官兵的一封信及信中部分內容,來源於日本友人的傳抄書信
  • 我國第一個女中將,父親元帥丈夫上將,網友:家庭軍銜全球最高
    到了近代,中國也曾誕生過女英雄,她是中國第一個女中將,丈夫是上將,而父親是元帥,是全球最高軍銜家庭。 這個中國女中將的名字叫聶力,而她的父親正是戰功赫赫的聶榮臻。說到聶榮臻,他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年輕時候就跟著共產黨打天下,到後來戰爭勝利,授予軍銜,全國有十個人被授予元帥軍銜,而聶榮臻就是其中之一, 可見其榮耀。
  • 元帥中學歷最高之人,軍事才能不突出的他,為何贏得元帥頭銜?
    1955年,我國第一次舉行授銜儀式,有十位身經百戰的將軍被授予了元帥軍銜,他們都是新中國的英雄,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人覺得羅榮桓元帥資歷淺,因此他被評為元帥有著爭議。那麼,他是憑藉著什麼贏得元帥軍銜的。
  • 《溫室裡的加穗子》講述日本「媽寶」現狀
    遊川和彥最擅長在日常生活中做文章,讓觀眾一面覺得不舒服一面被劇情吸引,也正是他的殺手鐧。他讓廢柴到不可思議的加穗子,在觀眾棄劇前遇到了性格經歷完全相反、立志成為畫家的麥野初(竹內涼真飾)。兩人相遇相愛,讓加穗子開始反思自己的「媽寶」人生,離開溫室,走向了充滿細菌的真實的世界。背景 全日本都在「溫室裡」《溫室裡的加穗子》的主題與上一季的《媽媽,不當你的女兒可以嗎?》
  • 日本天皇問海軍元帥:對美開戰能不能贏?元帥回答:失敗也要打
    回顧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對於美國開戰一直被視為最大之敗筆,因為不論是從日美的軍隊、國力,還是背後的工業基礎,日本跟美國完全就畫不上一個等號,日本起初對美國本來是想集中全部的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美國最沉重之打擊,使美國議會放棄與日本對抗的想法,雖然日本的計劃想得很完美,但日本還是低估了美國強大工業基礎帶來的再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