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日本孤女,聶榮臻給日軍寫下親筆信

2020-12-11 騰訊網

聶榮臻拜託老鄉把美穗子送回日軍控制的石家莊。聶榮臻元帥陳列館供圖

前不久,央視《信中國》欄目中,表演藝術家唐國強朗讀了一封聶榮臻寫給日軍的信。這封信的內容不是戰事,卻是關於兩個日本小女孩。

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觀眾無不被聶帥的至仁至義所感染。

聶榮臻為什麼要給日軍寫信?這封信究竟寫了什麼內容?

1940年,八路軍發起著名的百團大戰,當晉察冀軍區正向井陘礦區進攻時,救起了兩個日本小姑娘,大一點的女孩叫加藤美穗子,六七歲的樣子;小的叫加藤琉美子,還在襁褓中。她們的父母是井陘礦站的工作人員,已經被炸死了。聶榮臻當時是晉察冀軍區司令員,他把這對日本小姐妹接到了司令部,悉心照料。不久,他決定將兩個孩子送回日軍控制的石家莊。

臨行前,聶榮臻親筆寫了一封信給日軍官兵,信件共600餘字,信的抬頭寫著「日本軍官長士兵諸君」,表明信件是寫給日軍看的。

正文開頭,聶榮臻寫道:「日閥橫暴,侵我中華,戰爭延綿於茲四年矣。中日兩國人民死傷殘廢者不知凡幾,輾轉流離者,又不知凡幾。此種慘痛事件,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強烈譴責了日軍侵略中華的暴行。

接著,他在信中介紹了兩個小姑娘的情況,請日軍「轉交其親屬撫養,幸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葬身溝壑而後已。」

在信件的結尾,他表示:「我八路軍本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必當與野蠻橫暴之日閥血戰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覺醒,與中國士兵人民齊心合力,共謀解放,則日本幸甚,中國亦幸甚。」

重慶聶榮臻研究會副秘書長闕洪玉表示,這封信彰顯了聶榮臻的人道主義精神:「當時他的女兒聶力下落不明,他卻接納了美穗子,體現了他的博愛,對之後中日關係改善做出了很大貢獻。」

1931年底,聶力一歲半時,聶榮臻要去中央蘇區接受任務。他就此告別妻女,沒想到,這一別就是15年。直到抗戰勝利後,在周恩來的幫助下,聶榮臻和女兒才再次見面。

由於這封信沒有封口,被攝影師沙飛拍照,信文永遠地保留了下來。

時隔40年,1980年初,當年被聶榮臻送還的美穗子帶著家人專程到北京看望聶榮臻。此後,聶帥的故鄉江津與美穗子的家鄉宮崎縣都城市結成了友好城市。聶榮臻救助日本孤女的故事成為一段歷史佳話。

1999年11月19日,美穗子來到江津,參加聶帥陳列館的聶榮臻銅像揭幕儀式。面對栩栩如生的銅像,美穗子含淚連續三鞠躬並激動地說:「元帥父親,我永遠都會記住你的恩情。」

(來源:2018年7月27日《重慶日報》文章《聶榮臻親筆給日軍寫下600餘字書信》)

監製/慈愛民 責編/劉文韜 編輯/朱琳瑄 製作/朱琳瑄

相關焦點

  • 聶榮臻親筆給日軍寫下600餘字書信
    聶榮臻拜託老鄉把美穗子送回日軍控制的石家莊。聶榮臻元帥陳列館供圖 前不久,央視《信中國》欄目中,表演藝術家唐國強朗讀了一封聶榮臻寫給日軍的信。這封信的內容不是戰事,卻是關於兩個日本小女孩。 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觀眾無不被聶帥的至仁至義所感染。 聶榮臻為什麼要給日軍寫信?這封信究竟寫了什麼內容?
  • 講紅色故事 講革命精神|晉察冀|聶力|聶榮臻|日軍|日本_歷史|美穗子
    「一女僅五六齡,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無依,情殊可憫,經我收容撫育後,茲特著人送還……」聶榮臻於1899年出生於四川省江津縣(今重慶市江津區)。1940年,時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的他,曾親筆寫了這封信給日軍官兵,表達對一對日本小姐妹的關愛。為何聶榮臻會為了她們寫信給日軍呢?
  • 聶榮臻為送日本孤兒寫信給日軍:人民本無仇怨
    本報記者 於青  本報7月初刊載了駐日本記者孫東民採寫的獨家報導《戰時悲喜事今日美穗子》(詳見本報7月1日三版、4日七版、9日三版),文中提及1940年聶榮臻將軍為送日本孤女寫給日軍官兵的一封信及信中部分內容,來源於日本友人的傳抄書信
  • 聶榮臻元帥晚年想念他的「女兒」美穗子,登報尋找竟震動整個日本
    (聶榮臻元帥會見美穗子)美穗子是日本人,但媒體為什麼會把她稱之為聶榮臻的「女兒」呢?其實她是聶榮臻元帥在抗日戰爭時期所解救的一個小女孩,1940年,為了粉碎敵人「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彭德懷副總指揮指揮了百團大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期間,聶榮臻元帥領導的晉察冀軍區部隊在對正太鐵路展開奇襲時,在廢墟中發現了一對日本孤兒。
  • 百團大戰中,聶榮臻救下了日本小孩,40年後帶全家來中國謝恩
    01百團大戰一位是我國的開國元帥,一位是日本的普通女性。在百團大戰中,聶榮臻等人救出了兩位日本孤女。第二天,炮火終於漸漸停了,楊仲山便和營長匯報了自己救出日本小孩的事情,營長聽後還表揚了他。8月21日,楊成武接到了一通電話,三團團長向他說了救出日本孩子的事,楊成武便讓他們把孩子送到指揮所。見到孩子之後,楊成武便給聶榮臻報告了這一情況。聶榮臻聽後很高興,還誇道:「三團幹了一件好事,你們把孩子看好,趕緊送到我這邊。」
  • 百團大戰中,聶帥為兩日本女孩給日軍寫信!40年後,她登門報恩
    從聶榮臻這封信宏大的開頭便可看出,聶榮臻的文化素養非常高。人都說,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從這封信便足見其一斑。在第二段中,聶榮臻就將我軍如何發現兩個孤女,以及她們的悽慘境況詳細敘述了。之後,他筆鋒一轉地寫到:「經我收容撫育後,茲特著人送還,請轉交其親屬扶養,幸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葬身溝壑而後已。
  • 80年前,聶榮臻元帥救下一日本女孩,後來她如何報答?
    但是,即使在抗日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我們的革命戰士仍然保持著善良的本性,對於無辜的日本民眾,我們不僅沒有進行傷害,反而救下了他們的性命。聶榮臻元帥救下的日本女孩1940年,正處於「百團大戰」期間,此時日軍和我軍的戰鬥正異常激烈。8月,八路軍對日偽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 40年前,一日本女孩來中國尋親,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人人皆知
    就像聶榮臻元帥一樣,哪怕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也會對被遺棄的日本小女孩心懷憐憫,還收養了她們一段時間。這就是真正的仁義之士,一個心中有大愛的英雄。正是因為聶榮臻元帥和這兩個小女孩有這麼一段不解之緣,所以1980年的時候才有一位日本女士來中國尋親。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這個小女孩又為何把聶榮臻元帥稱為父親呢?
  • 日本遺孤美穗子來華省親(組圖)
    本報記者王文康/攝  本報北京電 (記者程福俊)曾在抗日戰爭期間於太行山區被聶榮臻元帥收養的日本孤女美穗子,昨日到達北京,開始她的中國之行。美穗子女士今已69歲,這是她第六次「回家」。  對外友協會長陳昊蘇對美穗子說:「當年,聶帥領導的八路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救了你,這是中日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
  • 賀龍帶籃球隊找聶榮臻打比賽,賽後聶榮臻立即提拔了鄭維山
    孫毅曾向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推薦鄭維山,認為他是個難得的軍事人才,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應該重用。但聶榮臻當時對鄭維山不了解,並沒有立即起用,只給了他一個教導團政治委員的任命。1938年年底,侵華日軍對晉察冀北嶽區瘋狂「掃蕩」之後,突然又殺回冀中平原。鐵蹄過處,狼煙四起。
  • 金陵女大舍監冒死寫下的日記 揭秘南京大屠殺!
    今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10:01分,無論在做什麼,在哪裡,都請停下來,為遇難同胞低頭默哀1分鐘。南京大屠殺前,程瑞芳應邀擔任金陵女大舍監 (宿舍管理員)。  正是她,以日記形式 記錄下南京大屠殺,使之成為揭露這場暴行的重要鐵證 !  84天寫下3萬餘字  1937年12月17日夜晚,一隊日本兵以搜查中國士兵為藉口,闖入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簡稱金陵女大,現南京師範大學前身),強行帶走10多名年輕女學生。
  • 日訪客來晉尋日軍罪證:望日本人了解侵略真相(圖)
    這三個中年人來自日本九州宮崎縣,是抗戰時期著名照片「聶榮臻和日本小姑娘」中日本孤兒加藤美惠子的鄉親,也是日本沙飛研究會會員。這是日本沙飛研究會第一次委派會員赴盂縣調查日軍性暴力罪行史料。  通過本報沙飛研究會會員到盂縣做調查  7月3日,本報特別報導部接到河北省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員張宏明的電話。
  • 聶榮臻救下敵人孩子,從此有了「日本女兒」,四十年後在中國相聚
    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1940年8月,百團大戰打響,聶榮臻元帥指揮所部投入到了對正太路日寇的破襲戰中。在進攻日軍控制的井輕煤礦的戰鬥中,八路軍救起了兩個日本孩子,大的五六歲,小的還在襁褓之中。
  • 朱旭去世,張藝謀寫下親筆信: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所以當張藝謀在14日聽說老爺子病住的消息之後,就立即寫下了親筆信,讓朱旭老爺子的親友代為傳達,德藝雙馨,作為老一輩的藝術家朱旭絕對是德藝雙馨的代表人物了,先做人後演戲,這其實是每一個演員應該做的事情,所以朱旭是現如今這個動蕩不安的演繹圈學習的榜樣。張藝謀在最後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永遠是我們後被學習的榜樣!
  • 聶榮臻:曾經手為4位元帥和鄧小平分配工作
    聶榮臻之女聶力中將。關於自己在武漢的這段經歷,事隔半個多世紀後,聶榮臻在他1983年由戰士出版社出版的個人回憶錄裡,作了描述。 1926年9月上旬,北伐軍佔領漢陽、漢口,「武昌守敵遂孤懸江東」。此時,聶榮臻的身份是廣東區黨委軍委特派員。 經過一個多月的圍城,北伐軍攻克武昌。聶榮臻隨先頭部隊進城,他回憶道:「城門還沒完全打開,我就扒著堆積的沙包鑽了進去」。
  • 聶榮臻主抓的這所「吊兒大學」由洋教授主講,抗戰硝煙中教微積分
    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聶榮臻長期領導全國科技工作,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別是國防科技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其實,早在戰爭年代,聶榮臻就有培養科技人才的遠見卓識和生動實踐。林邁可為晉察冀軍區無線電技術高級訓練班的學員們解答問題。
  • 郭天民看到日軍的倉庫後感慨萬千.日本人再打一個八年都夠了.
    1937年張家口被日軍侵佔,1939年9月,日本在張家口總結了偽造的「蒙古聯合自治政府」。此後又改過幾次名字,但實際上將其改成了中國國內的另一個假政權。日本對張家口非常重視。這裡有重兵,侵略華北併吞中國營地,有牽制蘇維埃聯邦的戰略基地。重新購買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補給裝備。
  • 日軍抓了50個女村民,說:吃個餅就放你們走,吃完後發現日軍沒人性
    從甲午戰爭開始,日本對我國就一直沒安好心。一直到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日本的狼子野心發揮到了極點。在日本人眼中,中國百姓不算人,除了隨意的凌辱和殺害,還用來做喪盡天良的實驗。
  • 日本兵去他家掃蕩,他用日本方言大罵,嚇得日軍急忙道歉
    在為期14年的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各地有很多人在日軍的威逼利誘之下成為了日軍的走狗,其中一部分人世迫於日軍的淫威,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心甘情願的為日軍賣命,希望博得一個大好的前程,但事實告訴他們,當漢奸是沒有好下場的。
  • 他那年十八歲,用迫擊炮四連擊,幹掉了日軍的名將之花
    導語:他那年十八歲,用迫擊炮四連擊,幹掉了日軍的名將之花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陣亡了幾名非常出名的將領,他們死得十分的憋屈。飯冢國五郎因為在記者面前炫耀,剛戴上頭盔就被人一槍爆頭;楠木實隆被一名偽軍馬夫從馬上拽下來,莫名其妙的被擊斃,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位日本名將叫做阿部規秀,他也死得很莫名其妙,被八路軍中一位只有十八歲,名叫李二喜的小兵四炮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