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簡介

2021-01-21 奇聞世界探索

李立三(1899—1967),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宣傳部長,全國人民防空委員會秘書長,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1919年9月赴法勤工儉學,1921年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地方和中央擔任工人運動領袖,曾一度掌握著中央的實際權力。在1930年犯過"立三路線"的錯誤,但不久就認識改正。在鬥爭歲月中,他曾經"死"過三次,組織和同志們為他開過三次追悼會。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共中央工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等職,"文革"中遭受殘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注: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


1921年


李立三同趙世炎、陳公培、劉伯堅等醞釀建立共產主義同盟,組成勞動學會和勤工儉學學會,成立華工組合書記部,為華工謀福利。後與趙世炎、蔡和森等就建立了少年共產黨取得一致意見。9月至10月,參與蔡和森、陳毅等領導的留學生進駐裡昂中法大學的鬥爭,被法國當局遣送回國。12月中旬,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回湖南,由中共湘區委員會派往安源路礦。

1922年 組織領導安源大罷工

在安源建立黨支部,並任書記。5月1日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成立,當選主任。7月,成立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兼任經理。9月14日,和劉少奇、蔣先雲等發動和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罷工勝利後,當選為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總主任。參與他建漢冶萍公司總工會。在安源從事工人運動期間,常回醴陵縣立中學、開元學校、縣立女校宣傳馬克思主義,介紹工人運動情況。同年9月,陪同毛澤東來醴陵師範講習所發表演說。

1923-1925 領導上海工人三次起義

1923年任中共武漢區委書記。1924年1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武漢區代表,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旋任中共上海區委職工運動委員書記,同鄧中夏、劉華等創辦工人補習學校,在小沙渡、楊樹浦、吳淞等地成立工友俱樂部和工人進德會。1925年1月,當選為中共"四大"代表。2月和鄧中夏等領導上海日本紗廠的"二月罷工"。在抗議日本紗廠槍殺工人顧正紅的鬥爭中,任上海市反帝大示威總指揮。"五卅慘案"發生後,當選為上海市總工會委員長。曾遭奉系軍閥追捕。年底,與蔡和森等赴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第六次擴大執行委員會會議的赤色職工國際會議。

1926年

5月,在全國勞動大會上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任總工會組織部長,9月17日,任全國總工會駐漢辦事處主任。                                                                                                                                                           

1927年 領導收回漢口英租界

1月3日和5日,武漢分別舉行10萬、30萬人的反英、反奉系軍閥示威大會,任大會總指揮 。大會首次提出收回英租界口號。4月27日,出席在武漢召開的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取為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後任中共中央工人部長兼中華全國總工會黨團幹事會書記。6月,在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上,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和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倡議發起並參與領導南昌起義

7月12日,中共中央成立臨時政治局,李立三為5名常委之一。大革命失敗後,在九江與譚平山、鄧中夏研究當地軍事政治形勢後,向中共中央建議組織南昌起義 ,並任南昌起義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革命委員會委員和政治保衛處處長。南昌起義部隊撤至潮汕突圍後赴上海。中共"八七會議"改選李為政治局候補委員長。廣州起義失敗後,張太雷犧牲。12月18日李立三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赴香港重建廣東省委,恢復黨的工作,曾提出在廣大農村實行武裝割據,然後奪取廣州的戰略思想。

1928年

6月,李立三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第六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和政治局常委候補委員,擔任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李立三自殺之謎
    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李立三:新中國工會事業的開創者  李立三是我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地方和中央擔任工人運動領袖,是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和五卅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大革命失敗後,他是中央臨時常務委員會5名成員之一,參與領導指揮了南昌起義。
  • 李立三:毛澤東的「半個朋友」
    1915年,李立三到長沙讀書。他先在長郡中學,後來又轉去廣益中學,這時結交了一個好朋友,就是瀏陽來的羅璈階(羅章龍)。
  • 紅色故事|「坦克車」李立三
    今天,我們走近的是一位被黨內譽為「坦克車」的人物,他就是——李立三。說起「坦克車」的來由,那還是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20歲的李立三每次一聽同學們提到「反動軍閥」「無恥政客」等,就會情緒激昂地喊到:「推翻!打倒!殺掉!」激進、昂揚的形象讓當時在法的同學們印象深刻。於是,在法留學的同學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坦克車」。
  • 李立三與林彪的恩怨情仇
    節選自《李立三之謎:一個忠誠革命者的曲折人生》人民出版社2005
  • 紀念李立三同志誕辰120周年
    弘揚李立三革命精神 不忘初心接續奮鬥——紀念李立三同志誕辰120周年中共株洲市委 株洲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18日 李立三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傑出領導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 李立三: 一生被開過四次追悼會
    「三罷」鬥爭給帝國主義和上海反動當局以沉重打擊, 李立三在上海工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便成為帝國主義反動派最仇恨的目標。這樣,逮捕、刺殺李立三的陰謀很快形成。李立三在工人掩護下到達武漢,吳佩孚政權得到消息,便僱 用了會飛簷走壁的江湖刺客去刺殺李立三。刺客跟蹤李立三,見他日夜同勞苦群眾在一起,覺得他是一個好人,被他的行為所感動,就把吳佩孚的意圖透露給他,李立三便迅速轉移了。
  • 李立三夫人李莎傳奇人生
    本期蘭臺君為讀者朋友們帶來的這篇文章是李莎對中共高層人物的回憶以及與李立三的自身遭遇,邀請大家一起閱讀其傳奇人生。李立三與李莎2015年5月12日,李立三的夫人李莎告別了她漫長的一生,享年101歲。這位經歷過蘇聯十月革命、「肅反」時期和中國「文革」的世紀老人,傳奇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 李立三生前3次"被追悼" 兩次為周恩來主持(圖)
    李立三在工人掩護下到達武漢,吳佩孚政權得到消息,便僱用了會飛簷走壁的江湖刺客去刺殺李立三。刺客跟蹤李立三,見他日夜同勞苦群眾在一起,覺得他是一個好人,為他的行為所感動,就把吳佩孚要刺殺他的陰謀告訴了李立三。李立三便迅速轉移了。那個刺客為了欺騙吳佩孚,就編造了李立三被刺死的謊話。吳信以為真,並在第二天的報紙上登出了一則消息。
  • 李立三和他的蘇聯妻子
    他講得非常精彩,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 等他走了以後,我問朋友,這位中國朋友李明究竟是誰。朋友瞪大了眼睛對我說:「你不認識他嗎?李明就是那個著名的中國工人領袖李立三呀!」 在我的印象裡,李立三至少應該是一個上了歲數的人,卻萬萬沒有想到那個年輕、有活力的中國人「李明」就是李立三。
  • 李立三一生多次改名,開始為了生存,後來因為立足!
    ,現在咱們就來了解一下李立三吧!李立三是在湖南出生的,他的父親呢還是一位秀才,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吧!李立三的父親是一位教書先生在私塾裡面,所以在那個時候他們家裡面的家庭條件還是相當的不錯的,在那個時候算得上是一個書香門第了吧。
  • 李立三夫人生前憶「朋友圈」:毛澤東舞步獨特(圖)
    1938年蘇聯肅反擴大化期間,李立三入獄,李莎努力營救。  1946年李莎隨李立三來中國定居。來華後,李莎先後在哈爾濱俄語專科學校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執教。  1964年她加入中國國籍。「文革」中,李立三被迫害致死,李莎也受到株連,後被平反。
  • 「立三路線」後,不再掌握中央實權的李立三,後來怎麼樣了?
    工運領袖李立三1899年,李立三生於湖南,他原名李鳳生,上學時父親給他取名李隆郅。走上革命道路後,有一次他與鄧中夏結伴去上海,途中鄧中夏建議他換個簡單的名字便於選舉,當時他看到有三個人站在火車門口,就改名李立三。此時他雖然只有20出頭,卻是一位工運領袖人物。
  • 「三路成立」後,不再掌握中央實權的李立三,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個人就是李立三。工運領袖李立三1899年,李立三出生於湖南。他原名李豐盛。上學時,父親給他取名李龍志。走上革命道路後,他曾隨鄧中夏去過上海。途中,鄧中夏建議他改個簡單的名字,方便選舉。當時,他看到三個人站在火車門口,便改名為李立三。此時,他雖然只有20歲出頭,卻是一位工運領袖。1921年底,李立三來到湖南安源從事工人運動。
  • 李立三說你得聽中央委員的,聶榮臻頂了他一句,他無話可說了
    李立三是我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可惜他過於激進和左傾。這也是李立三的性格使然,無論時局多麼艱危,他都有豪邁的革命激進,好像從沒有灰心喪氣,這當然是值得讚揚的。 但有時候就會錯誤地估計形勢,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比如南昌起義這次又是如此。
  • 李立三要提前發動南昌起義,聶榮臻說,我們得聽中央的命令
    李立三是我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可惜他過於激進和左傾。這也是李立三的性格使然,無論時局多麼艱危,他都有豪邁的革命激進,好像從沒有灰心喪氣,這當然是值得讚揚的。但有時候就會錯誤地估計形勢,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比如南昌起義這次又是如此。
  • 李莎:沙俄貴族之女,22歲成李立三第四任妻子,為夫守寡48年
    而作為資深革命者的李立三,自然也不例外。李立三,一共經歷了三次婚姻。他的一名妻子名叫林杏仙,是他6歲時父母買來的童養媳。對於這段包辦婚姻,李立三非常厭惡,兩人毫無愛情可言。林杏仙產下李立三的長子李人紀後,便患風癱去世。李立三的第二任妻子,名叫李一純。此女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敢愛敢恨、令人嘆為觀止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