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應該如何學好數學呢?需要培養細心的學習習慣
初中學生一定要把數學學好,打好基礎,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不打好,房子蓋不高,也就是這個道理。有些學生之所以學不好數學,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細心。細心是做好一件事的重要保證,對數學學習有特別意義。孩子在解數學題時粗心的話,那麼就有可能無法準確地找出解決方法,很難理清題中的細節,所以對待數學一定要細心。
一、認識粗心的危害
拿數學考試來說,有些同學每次考試總免不了犯「低級錯誤」,丟三落四,粗心大意,離開考場後就後悔。每次都以「粗心」為託詞,總是改不了。其實,這些同學只要注意這些問題,在考試中就能發揮實際水平。而從另一個方面說,孩子學好數學,也可以培養他們的細心,「數學使人周密」,在觀察事物時細心,能很快看到事物的本質。
二、找出孩子總是犯「低級錯誤」的心理原因
孩子不細心,常犯一些「低級錯誤」,僅僅用「粗心」來概括未免過於含糊。對於孩子的這種粗心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家長的做法是對孩子提出一些原則性的要求。 而對於那些經常粗心的孩子來說,他們在具體的做作業或考試的過程中,雖然知道自己要細心,但不知究竟如何能夠做到細心,這樣,他們的「不細心的毛病」也就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改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孩子出現諸如不細心的心理原因是分心。所謂分心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孩子在做作業或考試的過程中解題時,注意力不完全集中在這道題目上,而是想著另外一道題或其他的事情,那麼就會產生實際的計算結果與書寫的結果不一致的後果。
三、培養孩子細心學數學的習慣
根據這種心理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首先,家長要設法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的家庭學習環境十分重要。如果,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受到外界比如電視、家長的吵鬧聲等的幹擾,那麼,注意力就會被分散。因此,要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專心致志,家長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條件。 在孩子有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的保證下,家長還應該對孩子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
1.為孩子擬定一些切實可行的數學學習計劃
計劃的內容可包括:複習當天的數學學習內容,完成老師布置的數學作業和預習明天的數學學習內容;除此之外,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孩子一起探討一些數學問題。 學習數學就要有耐心,要有探索的精神,像探險家的那種勇敢探索的精神。
2.讓孩子養成按照計劃進行數學學習的習慣
有了學習計劃之後,家長要設法訓練孩子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學習,千萬不能讓學習計劃形同虛設。 讓孩子在做完一件事後再做另外的事情,這樣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
3.讓孩子養成檢查數學作業的習慣
孩子完成作業以後,家長應該讓他們自己進行複查。家長代他們進行複查的做法對孩子的發展不利。孩子自己複查發現錯誤,就會真正體驗出錯的原因。而家長代為複查,孩子雖然也能知道出錯的地方和出錯的原因,但容易產生複查的依賴性,自己缺乏主動反省的意識。這在考試過程中就要「吃虧」。
4.結合家庭生活對孩子進行集中注意力的訓練
孩子「粗心」的習慣雖然出現在學習上,但家庭生活對此也有相當大的影響。例如,在吃飯的時候要專心,不要多講話;玩遊戲的時候,不要一會兒玩達個,一會兒玩那個;看電視的時候,頻道亂換。
讓初中學生細心學習數學的方法有很多,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個性和生活習慣等採取不同的措施,逐步幫助孩子改正粗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