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太多會「變傻」!媽媽巧立規則,輕鬆幫娃改過來

2020-10-03 暖小心麻麻

暖心幼兒園的班上有個小朋友叫瑞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手機迷「。

迷到什麼程度呢?上學放學時,3、4歲的小朋友大多都不需要坐推車了,或跑著,或騎自行車、滑板車。

瑞瑞可不行,每天都要姥姥推車接送,因為要坐在裡面看手機,直到回家。

瑞瑞姥姥每次遇到同班的家長,都不好意思地抱怨:「我家這孩子慣得太不像樣了,不給看手機就不上學。」

我媽鄰居的孩子也是一樣,才一歲多,吃飯時必須看動畫片才肯張口。孩子的奶奶還跟我媽炫耀:「我家孩子可聰明了,才這麼大點就會劃拉屏幕,自己找喜歡的動畫片。」

我媽只好笑笑不說話。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手機似乎已經變成了每個人最重要的身體器官,我們的生活、交友、娛樂、工作,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手機。

而我們的孩子們,這些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也紛紛變成了低頭族。

很多家長認為,不就是玩手機嗎,手機玩得溜,說明我家孩子智商高啊。殊不知,過度玩手機,會對孩子的各方面造成很大的損害。

一、改變大腦正常構造

過度玩手機會變「傻」,是有科學依據的。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有項研究表明: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越長,他們的白質神經纖維發育水平就越低,結構也越不完整。而白質纖維就是影響孩子語言學習、認水平和識字能力的關鍵結構。

這些指標反映著白質纖維發育水平的異常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一項樣本量為 4500 的研究發現:那些每天看電子屏幕超過7小時的9、10歲兒童,會出現大腦皮層過早變薄的跡象,在推理和語言的測驗上得分也相對較差

二、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人認為孩子抱著手機看一個多小時不挪窩,就是專注力強的表現,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專注力分主動專注被動專注。主動專注是需要通過意志力去控制的注意力;而動畫、遊戲的感觀刺激比較多,孩子不需要努力就會被吸引,這樣形成的注意力就是被動專注。

如果孩子在幼年的時候過度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他們的被動專注被過度開發,就會擠佔主動專注能力形成的大腦資源。

美國《華盛頓時報》刊載的一篇研究表明:孩子早期接觸過多手機等電子產品,其之後的專注力會存在輕微缺陷,甚至導致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患病機率也會增加。

三、導致孩子多項能力發展滯後

孩子在3歲之前需要與現實世界的真實物品互動,以提高各項水平,比如精細運動、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空間感知能力、記憶力等。

如果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看,則侵佔了孩子發展其它能力的時間。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有項研究表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越長,溝通交流、運動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表現就越差。

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與兒童發育結果之間呈負相關


那麼我們怎樣幫孩子「戒掉」手機?

世界衛生組織在幼兒接觸電子屏幕的報告指出, 2歲以內的兒童不應該使用電子產品;2至4歲的兒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需要限制在每天1個小時以內。

對於2歲以內的寶寶,家長只能儘量避免給孩子提供電子產品。而2歲以上的孩子,就需要家長耐心引導了,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制定規則。

具體怎麼操作呢?

1、提前與孩子約定好時間

每次只能看10~15分鐘手機,每天的總和不超過1個小時,家長要與孩子提前約定好。

因為這麼小的孩子一般都沒有什麼時間觀念,所以家長需要把時間具體化。我建議爸爸媽媽在家裡準備一個番茄鍾,最簡單的發條型就可以,只要設定好時間,它就會開始倒計時,時間結束後會自動響鈴。

只要鈴聲一響,孩子必須放下手機。

2、溫柔而堅定地執行

剛開始訓練時,孩子必然會不適應,耍賴、哭鬧都是正常的,爸爸媽媽不要心軟,不能妥協,但也千萬不要責罵孩子。

你可以擁抱他、撫慰他,幫助他冷靜下來;也可以用有趣的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

幾次下來,孩子就會坦然接受了。

3、用表揚強化孩子的行為

孩子第一次主動關掉手機時,你一定要及時給他正面反饋。

女兒暖心有次聽到鬧鐘響後,立刻關上屏幕,把手機放在了桌子上。我非常高興地跟她說:「媽媽現在好開心,因為我的寶寶學會了自律,媽媽真為你驕傲。」

從此以後,暖心每次一到時間都會自己關上手機,跑到我面前問我:「媽媽,我是不是很自律?」

她還不到4歲,並沒有真正明白什麼叫做「自律」,可她知道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她願意去做一個自律的人。

4、不要把看手機當作獎勵或交換

很多家長習慣性地把看手機當作獎勵或交換。

「你好好吃飯我就給你看會手機。」

「寶寶今天表現得好,來,媽媽獎勵你看會手機。」

​孩子好好吃飯、表現得好都是為了能多看會手機,久而久之不僅會破壞孩子的內驅力,還會讓孩子形成玩手機很重要的錯覺。

讓孩子愛上手機太容易,「戒掉」卻十分困難,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要輕易妥協。

當然,如果爸爸媽媽們能以身作則,在家裡少看手機,多陪陪寶寶,進展會更順利的。

我是,專注分享0-6歲育兒經,關注我,一起快樂育兒。

相關焦點

  • 孩子長時間玩手機會「變傻」?媽媽巧立規則,輕鬆幫他改過來
    ,手機玩得溜,說明我家孩子智商高啊。殊不知,過度玩手機,會對孩子的各方面造成很大的損害。一、改變大腦正常構造過度玩手機會變我建議爸爸媽媽在家裡準備一個番茄鍾,最簡單的發條型就可以,只要設定好時間,它就會開始倒計時,時間結束後會自動響鈴。只要鈴聲一響,孩子必須放下手機。
  • 幫助孩子變傻?給孩子玩手機的家長快長點心吧
    孩子玩手機的場景,估計是家家都可以看到的,玩手機可以把孩子玩傻,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玩手機上癮,影響學習成績,會對視力造成損害, 其實更嚴重的後果是把孩子玩傻。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加拿大的卡爾加裡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屏幕時間過長,會導致兒童發育遲緩,根據研究團隊的跟蹤調查,屏幕時間越長的兒童在與人溝通,精細運動,以及表達自我需求方面的能力越差,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當孩子坐在屏幕前時,他們往往什麼都不做,也就不能鍛鍊溝通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等等。
  • 孩子看漫畫書會變「傻」!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王先生擔心,這樣「沒幾個字」「純粹搞笑」的漫畫書,會不會影響以後培養孩子閱讀純文字書籍的能力,感覺孩子沉迷於漫畫書,對孩子學習並沒有幫助,甚至擔心這樣會讓孩子變「傻」。那麼,漫畫書是不是真的一無是處,會讓孩子變「傻」呢?其實並不全是。著名閱讀學者吉姆·崔利斯就曾經在經典著作《朗讀手冊》中專門談過這個話題,用大量的研究結論及親身體驗為漫畫書「平反」。他在書中指出: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變成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 孩子過度玩手機怎麼辦?主要兩個方法,破壞法和規則法
    最近很多家長都在諮詢我,問孩子假期過度玩手機應該怎麼辦?告訴大家兩個方法。一、破壞法破壞法,適合七歲以下的孩子。它的理論根據是什麼呢?孩子為什麼愛玩手機?是因為在手機遊戲中找到了快樂,那麼就破壞你找到快樂。
  • 多看電視孩子真的會「變傻」,主要影響仨能力,關係到智力發育
    沒辦法,看動畫片的孩子實在是太乖了,但是你知道嗎,「多看電視孩子會變傻「變傻」?>看著坐在沙發上盯著電視一動不動的母子倆,老公勸彤彤:「都說孩子總看電視會變傻愛的是有了它,孩子立馬像被施了定身法,媽媽能稍微喘口氣,恨的是都說給孩子看電視太多,會加重近視。
  • 一孕傻三年?生完娃真的會變傻嗎?看完這篇相信你就清楚了
    我們大家總是說:「一孕傻三年。」是不是很多媽媽會在懷孕後擔心自己「變傻」呢?有的媽媽會自己玩著手機,在去洗手的時候就忘了手機還在手上,把手一伸進水龍頭下,手機就遭殃了…她們就會覺得自己像一條魚一樣。所以啊,懷孕並不會讓人「變傻」,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媽媽在懷孕之後有所改變呢?
  • 「玩手機」與「不玩手機」,孩子6歲後,拉開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很多20歲的年輕人會說自己有社交恐懼,脫離了手機,在現實生活中,或許他們根本沒有和人輕鬆交流的時刻。這並不是因為20歲的年輕人就應該有社交恐懼,而是因為這一代人可能從小與父母、朋友之間的交流就沒有那麼多。
  • 那些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
    於是奶奶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也覺得最近月月手機玩的時間也太長了,直接就過去搶,但沒想到月月像保護寶貝一樣表現的情緒非常激動,看媽媽的眼神當中有充滿了敵意。三番五次,親子關係也在手機的影響下,越來越疏遠,爸爸媽媽都有工作,沒有時間關心孩,照顧孩子也沒有太多耐心,最後連月月的性格也開始慢慢變了。
  • 「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李玫瑾說:「孩子的心理問題,所有的表現,都一定是折射父母的水準。」在手機這個問題上更是如此,孩子是否沉迷手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當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時,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家長拿手機哄孩子,換來自己一時的輕鬆,卻有可能毀了孩子的未來。
  • 為何女性會「一孕傻三年」?得知背後的原因,覺得媽媽真偉大
    文|十月瑞嘛育兒人們常說:「一孕傻三年」,用來說女性在懷孕生子後就變傻,間大概在三年左右,這是真的嗎?閨蜜被娟娟的舉動所震驚,之前的美女學霸,怎麼變成這樣了,這難道真的是一孕傻三年嗎?為什麼會「一孕傻三年」?
  • 爸爸媽媽:手機正在悄悄毀掉孩子的人生,你們該重視了
    去朋友家,朋友在做飯,老公哄孩子哄不好了,立馬把手機給兒子遞了過去,玩兒會遊戲吧。我問他:&34;他無奈地說:&34;每次去姐姐家,老二一直在抱著手機在玩,就因為我拿過來打了個電話,就開始哇哇大哭。我很焦慮的跟姐姐說:你如果太忙太累看不過來就把樂樂放到咱家裡讓咱媽看著,實在是不要一直給她玩兒手機啊!
  • 孩子總沉迷手機,多半是教養方式有問題,4步教你幫娃提升學習力
    芳芳氣得馬上把手機搶過來沒收了,但是孩子上網課又真的要用到手機,這就讓芳芳很為難了,孩子已經到了不上課玩手機的地步了,再給手機放任下去怎麼管得住。遊戲、小說、微信、短視頻、電視節目等等,手機上有太多好玩、有趣的東西了,成年人都把持不住,更何況自制力本就低下的孩童呢。疫情期間,孩子用家長手機裡的錢買遊戲點卡、打賞主播的事情也頻上新聞。家長和孩子們因為手機鬥智鬥勇,斷網、沒收、打罵都收效甚微,甚至影響到了親子感情。孩子為什麼會如此沉迷手機?
  • 「媽媽,我能玩會手機嗎?」不同媽媽的4種回答,你是哪種?
    1強勢型媽媽:不行,就是不行!當孩子提出要玩手機,強勢型媽媽第一反應永遠是「不行」,扼殺孩子的念頭。但其實,媽媽的強勢態度,會讓孩子認為媽媽對自己很不滿,還可能會產生不良情緒,嚴重者還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內向,越來越不愛和家人交流。其實孩子沉迷手機,是因為在手機裡能找到現實中缺失的快樂。
  • 「媽媽,我想玩手機」,孩子玩手機有好處,家長不要「一刀切」
    大家都知道,長時間玩手機對視力和健康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危害,孩子的自制力比較差,如果家長不進行幹預,他們很難意識到手機對身體的傷害。有數據顯示,孩子連續看手機20分鐘,視力水平會下降10.4度左右,出現近視狀態。家長不希望孩子玩手機,不僅是手機對視力和健康的危害,還因為手機裡的內容是不可控的,多種因素都在影響著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 「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跟孩子的未來有關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時,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一、「去玩吧,別煩我」對於有些家長來說,手機就是一個哄娃神器。家長拿手機哄孩子,換來自己一時的輕鬆,卻有可能毀了孩子的未來。家長強勢的拒絕,可能一時之間能起到一定效果,孩子短時間內不敢再提出玩手機的請求,但實際上治標不治本。孩子內心想玩手機的欲望更加強烈,對家長也會產生負面情緒,不但沒有打消孩子想玩手機的念頭,還嚴重破壞了親子關係。
  • 「媽媽,我玩一會手機」,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小孩主動遠離手機
    導讀:「媽媽,我玩一會手機」,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小孩主動遠離手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玩一會手機」,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小孩主動遠離手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說想玩手機,這個媽媽的回覆彰顯情商
    因此如何面對孩子玩手機的問題,就成為了每位家長必須深思的問題,第一步就從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等問題開始。1-3歲:好呀,那媽媽給你拍照吧其實對於兩三歲的孩子,我們是不建議家長們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因為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接觸電子產品太多
  • 過度餵奶會讓孩子變傻!當寶寶出現這3種表現時,媽媽就不要餵了
    過度餵奶會讓孩子變傻!當寶寶出現這3種表現時,媽媽就不要餵了過度餵奶會讓孩子變傻!當寶寶出現這3種表現時,媽媽就不要餵了從孩子出生開始,每個家長的筋都會被繃緊,他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況,從而做出一些反應。
  • 「媽媽,我想玩兒手機」,孩子挺乖的,給他玩會兒?這時候別心軟
    媽媽一見孩子還知道過來徵求我的同意,還挺乖的,而且剛剛她一直都在玩兒玩具,那就給她玩兒會吧,然後就同意了:「那就玩兒一會兒。」別這樣,如果孩子今天玩兒手機的時間已經用掉了,我們要「勇敢」的學會拒絕。因為如果每天玩兒手機的時間太多,孩子的視力會急劇下降。其次就是,媽媽們要抵住孩子的糖衣炮彈。
  • 沒錯,我就是那個允許孩子玩手機的媽媽
    ,可是孩子會面臨比手機更多的誘惑……作者 | 妍妍媽媽來源 | 博沃思原創媽媽則哭訴說自己沒有文化,就想讓孩子多學習,不希望他玩手機。媽媽這樣的想法太普遍了,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看書可以學到知識,玩手機就只是消遣時間,玩物喪志。但換個角度來看,手機又何嘗不是知識的另一種載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