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0 06:03
巷子承載著幾輩人的記憶,它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但人們對它的眷戀卻越來越深。窄仄的石板路,悠長的叫賣聲,油亮的青苔,微醺的爐火,關於巷子的一切,猶如昨日。
館驛巷
位於吳興區,是館驛河頭至衣裳街的通道之一,巷內舊時有昌大當鋪等商號。
吉安巷
原名積善巷,巷西側有建於晚清的王安申住宅,共有七進,130多間,三、四、五進樓廳有廂房連接,稱為走馬樓。此住宅在解放後,愛山街道辦事處和派出所均設在這裡。
王安申是湖州房地產開發商鼻祖,民國6年(1917年),吳興縣公署設官產處,標賣府、縣衙門公地,王以二萬銀幣購得府治公地近百畝,自任志成房產公司總經理,建成志成、同岑兩條馬路及馬路兩旁的商住樓,使湖州城中面貌煥然一新。
欽古巷
欽古巷舊時是一條熱鬧的馬路,約在民國20年(1931年)改石板街路為水泥馬路,馬路兩側商店林立,老明利旅社和湖州旅館均為三層,是湖州當時最高的建築。
徽商開設的程源泰麻油店創始於清道光年間,製作麻油採用科學的注水比重法,使上溢的麻油清亮透明,香濃味肥,名聞遠近,是湖州當時有名的特產。
太和坊古巷
南起駱駝橋,北至玉皇殿直街(今苕溪路)。太和坊是老湖州僅次於彩鳳坊的一條熱鬧的傳統商業街區,運糧河在東側並行。解放後,運糧河被填埋,變為人民路,太和坊老建築僅餘背靠子城高墩臺一段。
荻港古巷
荻港,位於南潯區和孚鎮,南距菱湖鎮5.5公裡,為湖州水網平原自然鎮之一。今屬南潯區管轄。
荻港成鎮於明朝中葉,周邊農桑漁業的發達帶動了市鎮商業、手工業的興旺,形成了成片的古民居群落。從清中葉始,荻港章氏大家族耕讀相兼,湧現了大批官宦、墨客與商賈。特別是上海開埠後,荻港朱、鍾、章姓大戶從事工商金融業,在故鄉建起了一批以「章氏十八堂」為代表的深宅大院。
現在,荻港的古建築,包括民居、古橋、古道、老街等保護較好,基本處於原生狀態。
據湖州文化傳播微信公眾號
146369538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