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家族史,大概很多人會想起楊絳老人的《我們仨》,或者人物自傳,他們都是用第一人稱,將過去的那些事婉婉道來。
如果放在更大的歷史框架裡,想要講一個家族的興衰,很多人大概會想起《白鹿原》,或者講述藏族土司的《塵埃落定》,它們以小見大,從一個家族的故事裡,看到了歷史車輪的滾滾前進,世事變遷。
如果還要放到更大的歷史框架裡怎麼辦?是不是該想起《世界史》和《人類簡史》了,從人類的出現,講到科技的進步,居住環境的變化。
但這些,如果給一個孩子講的話,會不會都太嚴肅了點?難道你指望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老老實實坐那聽你講西藏、土地改革、蒸汽機、青銅時代、印刷術?至少我是不指望的,我都這把年紀了,還聽不進去一本正經的的歷史呢。
小說比歷史書更受歡迎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在聽故事,一方面有代入感。無論哪個原因,都讓人更有興趣,且更加印象深刻。不過靠故事來學歷史,會不會太不正經了?
《猛獁爺爺》就是這麼一本不正經的人類簡史,故事從公元前17960年講起,故事的講述者是一位生活在石器時代中期的老爺爺,也就是我們家族的曾曾曾曾……曾爺爺,講啊講,一直講到了2020年。
一封橫跨將近2萬年的家書?寫這個家書的「猛獁爺爺」可真不是一般人,「猛獁爺爺」的創造要感謝兩位「德國青少年文學獎」提名作家,文字作者迪特·博格,和插畫師博爾德·莫爾克-塔瑟爾,他們二人已合作20餘年。
在這本《猛獁爺爺》中,「猛獁爺爺」用溫柔幽默的語言和清新生動的手繪插圖,講述了50個生活小故事,串起一個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將日常生活、歷史事件與哲學思考完美融合,而我們作為「猛獁爺爺」的子孫,都是歷史長河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下面,我們就看看,猛獁爺爺這封家書,寫得怎麼樣?
1.幽默風趣
《猛獁爺爺》是一封2萬年前老祖宗的家書,家書嘛,自然沒有那麼嚴肅,而是溫馨又幽默的,甚至帶了些許的抱怨和小脾氣。都不說孩子,連大人看來,這都是一本有趣又好看的書。
公元前17940年,一隻大熊出現在面前,猛獁爺爺說它「只是心不在焉地打量著『跳著小步子芭蕾』的我們,左瞅瞅,右看看,還慵懶地打了個哈欠,悄悄地抬起屁股放了個屁,就消失在秘密的叢林中了。」
公元前11360年,猛獁爺爺說到家族裡最勤奮的一個人學習吹笛子,說所有人「都盼著他醒過來,因為我們那時候可沒收音機,就想聽他吹的小曲兒」。
2.溫馨手繪
現在手帳非常流行,手帳其實是日記的一種,裡面包括了記錄和一些圖畫,《猛獁爺爺》正是這樣一本手帳。在上一部分我們提到了它的文字幽默風趣,其實書中的圖畫也是非常生動細緻,這要感謝這本書的插畫師博爾德·莫爾克-塔瑟爾。他曾獲「創新圖畫書插圖特別獎」「特羅斯多夫圖畫書獎」,並被提名「德國青少年文學獎」,畫風細膩溫馨。
在這本書中,他將每個歷史時期的生活場景描繪得栩栩如生,將不同時代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比如建築風格、家居風格、服裝搭配等,讓讀者很容易分辨時代,感嘆時代的進步。
3.前後呼應
歷史總是相似的,不管科技如何進步,有些東西始終存在人類的生活中。這句話非常抽象,但是在這本書裡,體現的非常好,很多細節都反覆出現,比如「熊」「大海」「武器」。我們這裡只講兩個。
這本書叫做《猛獁爺爺》,那我們就從猛獁象說起。
在講到公元前9850年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來看看地球上最後一隻猛獁象吧!」
在講到公元1970年的時候,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地上有一隻玩具猛獁象。
現在來說說「火」。
在全書的第一頁,公元前17920年,標題就叫做「火」,這位老祖宗坐在一堆火的前面「期待透過火光窺見未來」。
在最後一頁,公園2020年,靜謐的街道上,一輪圓月,遠處的山巒中有一個映出火光的山洞,比月亮還要明亮顯眼,老祖宗說「我很開心能在火光中見到你,我們歷經了上萬年的時間才有了你,才發展到了你如今的時代。」
4.貼近生活
在本文的開始,我們提到了《世界史》和《人類簡史》的內容非常好,但是請問你能看得進去嗎?對我來說,實在是有些枯燥,並且有很大的距離感。
《猛獁爺爺》是一本家書,裡面講的都是自己家的事,所有事情都是發生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這是沒有距離感的(當然,畢竟作者是德國人,所以一定要說的話,也還是有距離感)。裡面的用詞也不嚴肅,比如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些,書中用的都是一些日常會用到的詞,講的都是和自己家相關的事情。
畢竟這是一本主要面向學生的書,要先有興趣,才有可能看完。產生了興趣,自然可以按照書中的時間去找當時發生了什麼,補充相關的歷史知識。
書中講到,在公元110年,有個叫做「鐵鼻子的人」,「鐵鼻子」是個活躍在羅馬鬥獸場裡面的「常勝將軍」。
如果展開來看,羅馬鬥獸場建於公元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鬥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猛獸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
再比如,公元1845年,叫做「蒸汽」,說「機器做工的速度可比人快多了,這強大的機器甚至能生產蒸汽火車頭這種大傢伙」。
這部分可以展開的知識點就多了,工業革命於18世紀60年代首先從英國開始,大量向外擴展則在19世界初。在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的機器大革命開始,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開始初步確立。
這本書雖然看起來內容不多,但更像是一個有趣的引子,勾起你的興趣,給你一個線索,你沉浸其中,自然會去尋找更多答案。
5.深刻思考
沒有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人生。
作為一個看過2萬年人世滄桑的老人,這些幽默輕鬆語言的背後,是對人類進程的深刻反思。
很想把全書結尾的一句話和大家分享,「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猛獁象也未能逃過一劫,永遠地消失了,但值得慶幸的是,在你們的年代,依然還能看到大象。我的孩子,請你務必照顧好自己,因為我們所經歷的歷史、我們親身所處的時代,還遠遠沒有到盡頭。」
我們之所以要記住歷史,不是單純地只為了記住那些歷史事件,而是要以史為誡,讓我們能夠生活地更好。
猛獁爺爺在寫這封家書的同時,也寫進去了自己的思考,寫進去了他對正義的理解,他對現實的妥協和欣慰,這些點滴的思考寫在家書中,讓我們這些子孫來閱讀。我們深刻感受到每個人都既是歷史的見證者,又是歷史的創造者,唯有從小了解歷史,意識到肩上的責任,才能儘早尊重歷史,正視生命。
6.增加互動
即便是再有趣的書,如果一直講一直講,也會無法集中注意力。給孩子看的書,是一定要有互動的。閱讀歷史書籍的時候,看著以前的經歷、場景、服裝,其實很難有什麼互動。但是這本書的作者猛獁爺爺,他碎碎念起來可就連「咖啡」和「大理石蛋糕」都提到了。
比如公元前3260年,猛獁爺爺說」之前我們這兒有個人在冰天雪地裡找不到了,五千年之後,冰川融化開了人們才發現他,你們個時代的各大報刊可是都報導了這件事的。」
公元90年,講到羅馬城,猛獁爺爺說「我可以給你們指一下他們住在哪兒:就在那個掛著藍色窗簾的的小窗子後面。」
哈哈哈,看到這,是不是就難免會產生「哦,是這樣的,說的沒錯」的想法,也就吸引著讀者繼續閱讀下去。
寫在最後
《猛獁爺爺》家書中的歷史漫漫,每個人都被裹挾前進。如果能從小正視歷史,尊重歷史,反思歷史,那麼必然能夠更早就明白生命的可貴,存在的意義,和肩上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