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維繫婚姻的秘密》:從婚姻愛情視角看印度

2021-01-07 澎湃新聞

美國記者伊莉莎白·弗洛克(Elizabeth Flock)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21歲那年,她隻身來到印度的孟買,在《福布斯印度》雜誌擔任特稿記者。她先後跟城裡6對夫妻住在一起。其間,她驚訝地發現,孟買人民的愛情比她以往見識過的都要更加真誠與感性。愛人之間忠貞不渝,是當下越發快餐式的婚姻關系所缺乏的特質。

2014年,在父親第三次離婚後,她帶著十幾個筆記本、一部手提電腦和一支錄音筆,重返孟買,從一個專業記者的視角,繼續對其中三對中產夫妻的婚姻生活進行追蹤紀實。她與他們生活在一起,親眼見證了親密關係裡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與重大的人生抉擇,通過數百小時或獨立或集體的採訪、簡訊、日記、郵件、醫療與法律文書等,毫無保留地展示了夫妻雙方的內心隱秘,寫成了《維繫婚姻的秘密》一書。

《維繫婚姻的秘密》中文版書影

2020年4月,《維繫婚姻的秘密》一書由中信出版集團推出中文版。藉此機會,澎湃新聞記者通過郵件對作者伊莉莎白·弗洛克進行了專訪。在採訪中,她談到了自己對印度社會、愛情婚姻的種種見解。她認為,成功婚姻的秘訣在於能讓雙方都能保持自己的個人自由,同時也能建立起一段比人生所有其他部分都重要的伴侶關係。而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她也在這些真實而動人的愛情故事裡看到,在印度根深蒂固的父權制度下,女性是如何尋找自由的。

【對話】

澎湃新聞:

是什麼促使你開始寫作《維繫婚姻的秘密》一書?能否描述一下開始寫作時的想法?

伊莉莎白·弗洛克(以下簡稱弗洛克):

我21歲來到孟買,就像很多在印度的外國人一樣,開始和一些印度夫婦和家庭生活在一起。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在喝茶或吃飯的時候跟我分享他們的愛情故事。當時,我父親剛剛第三次離婚,所以我希望能夠從這些夫婦和他們的故事中學到一些東西。起初,我只是聽著他們的故事。後來,我回到美國,當了幾年記者,決定回來寫一本關於這些婚姻故事的紀實作品。我採訪這些夫婦長達十年之久,在此過程中我了解到,他們的關係並不像我剛開始想像的那麼完美。但我還是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The Heart Is A Shifting Sea》

澎湃新聞:

能否解釋一下書名《心是起伏的海》(The Heart Is A Shifting Sea)?中文版的書名是《維繫婚姻的秘密》。在你看來,維繫婚姻的秘密是什麼,尤其是在你所寫的三個故事裡?

弗洛克:

許多寶萊塢歌曲都用心來做比喻——「心是孩子」「心是小偷」,我最初的標題就是對這一傳統的致敬。在孟買,一個朋友對我說了這句話後,我選擇將心比作「起伏的海」。這個比喻就是我對愛的看法,因為愛總是在變化,就像大海一樣洶湧澎湃。

在我看來,維繫婚姻的秘訣就是,兩個人在共同成長的同時,也要能夠克服這些改變。一段成功的婚姻能讓雙方都能保持自己的個人自由,同時也能建立起一段比人生所有其他部分都重要的伴侶關係。正如書中的婚姻所表明的那樣,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澎湃新聞:

為什麼你決定從這些愛情故事出發來觀察印度社會?他們的愛情故事為什麼吸引你?

弗洛克:

對我來說,他們的愛情故事就像一扇窗戶,讓我了解到整個印度和它巨大的社會變化。通過這三段婚姻,我得以探索女性在男權社會中日益增長的聲音和權力,以及舊的社會規則被檢驗或打破的方式。

作為一個國家的印度,也同樣痴迷於愛情和婚姻——也許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所以它是探索這些主題的完美地方。這些故事吸引了我,因為它們是如此的親密和複雜,我無法不去思考它們,這總是表明有些東西是值得寫的。

伊莉莎白·弗洛克

澎湃新聞:

在這本書中,每一段婚姻背後的艱辛和苦難都打動了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的心。其中一些苦難深深植根於印度社會。你如何總結和評價這些社會問題?

弗洛克:

印度的父權制根深蒂固。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許多女性試圖在這種制度下尋找自由。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當夫妻一方想要在一個更加進步的關係中向前發展,而另一半卻想要保持老的、更傳統的方式時發生的脫節。這種緊張的關係在很多印度夫婦身上都能表現出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一樣,所以我知道這是一種需要探索的重要的緊張關係。

澎湃新聞:

在你看來,印度婚姻和美國婚姻最大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是什麼?

弗洛克:

個人自由的程度是最大的不同。在美國,個性是最關鍵的,很少有美國人會同意包辦婚姻。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有了愛情或婚姻的答案,美國的離婚率仍然很高。與此同時,在印度,社會和家庭比個人更重要,這體現在很多人仍然會包辦婚姻。當然,印度也沒有關於愛情或婚姻的萬能的答案。在印度,離婚的夫婦越來越少,但很多人默默承受著痛苦。我相信,無論是包辦婚姻還是自由婚姻,都可以成功,這取決於雙方的兼容性和個人對這種關係的渴望。

印度和美國婚姻最大的相似之處在於,它仍然根植於女性是男性的財產的歷史觀念。但這種情況正在開始改變。

澎湃新聞:

你是如何進入書中角色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個人故事的?你是否在與他們溝通、理解他們的感受時遇到過困難?你還和他們保持聯繫嗎?他們對這本書是否給出了反饋?

弗洛克:

我進入了他們的生活。作為一個年輕的記者,我剛到孟買的時候需要一個家。後來,我回到印度,再度和他們住在一起,以便在多年的時間裡對他們進行正式的採訪。

文化差異有時讓我很難理解我的主題來自哪裡。我與第二個故事中的女主角薩比哪的溝通和理解是最困難的,她的英語說得並不流利,她覺得我的女權主義思想很荒謬。

我仍然和書中的幾乎每個人都保持著聯繫,他們對這本書有一系列的反應。阿肖克和帕瓦爾蒂一起一章一章地讀這本書,然後討論他們讀的內容,我認為這非常勇敢。沙赫扎德告訴我,他希望人們把他看作一個英雄,而不是一個「小人物」,他希望他的奮鬥故事能幫助其他身處逆境努力生活的人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澎湃新聞:

你寫完這本書後,是否對生活有了新的發現或理解?

弗洛克:

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我立刻走到街上,在我的腳踝上文上了兩隻一起飛翔的鳥兒,儘管不是在同一股風裡。這就是我對親密關係的看法:我們一起飛翔,但我們不需要完全一樣。我們都需要做自己,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的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自己奉獻給他人,維持婚姻或其他美好的關係。

澎湃新聞:

你現在還住在孟買嗎?孟買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你的生活?

弗洛克:

我不再住在孟買了,但我經常回去。我上次去那裡是在冬天,參加了一個文學節。在這個節日裡,許多來自這座城市的學生都在掙扎著不願過早結婚,儘管他們的父母期望如此。

孟買永遠地改變了我的生活。它向我展示了世界的巨大而美麗的多樣性。它教會了我個人自由的價值。它告訴我,愛能夠以多種方式綻放,甚至在最壓抑的地方。

澎湃新聞:

你現在有在寫新書嗎?在關於印度的寫作方面,你是想繼續追隨印度人的愛情生活,還是轉向其他方向?

弗洛克:

我正在寫一本新書,講的是婦女如何用暴力反抗暴力。這本書將關注三位女性:一位在美國南部,一位在敘利亞北部,還有一位在印度農村。我的目標是,探索當社會機構無法提供幫助時,女性如何獲得公正。這個印度故事是關於一個用竹條毆打家暴和性虐待者的女性治安組織的。在某種程度上,下一本書是我一直感興趣的寫作主題的一個進化:女性的自由,以及她們如何在父權制度下獲得自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印度婚姻故事:女性更渴望進步,男性卻想根植於傳統
    新冠疫情肆虐印度以來,不同階層的生活方式,又進一步加劇了印度社會分裂的可能。而當下印度劇變的社會剪影,在《維繫婚姻的秘密:一個美國記者在印度的十年追訪》中一覽無餘。與此同時,作者伊莉莎白·弗洛克透過三對印度中產階級夫妻的稜鏡呈現了當下青年男女的婚姻問題。
  • 婚姻,是用來維繫情感的,而不是消磨「激情」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在婚姻裡已經完全看不到愛情的樣子,也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延續。那麼,婚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婚姻是用來維繫情感的,而絕非是消磨激情。01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但是婚姻就是兩家人的事情。當兩個人走在一起之後,兩個家庭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許以前你們吵架可以一拍兩散,但是現在你們不僅僅被法律上約束了,而且還會影響到周圍人的關係。步入一段婚姻一定要謹慎,因為婚姻牽扯到太多的人。
  • 《靡香國沒有婚禮》|愛情婚姻的「十日談」,成人世界的童話視角
    《靡香國沒有婚禮》《靡香國沒有婚禮》是蘇芩的首部成人童話,作為情感領域的暢銷書作家,很清楚在婚姻中女人最懼怕的是什麼,就像薄伽丘的《十日談》,蘇芩讓王子和七個女人在酒精的催化下,講出那曾在婚禮前夜窺見的、深埋心底的秘密,
  • 人到中年,無話婚姻該怎樣去維繫,才能讓婚姻有所改觀
    所以,很多人的婚姻便開始有了三年之痛、七年之癢,隨後又慢慢演變成了無話婚姻。那麼,人到中年,無話婚姻該怎樣去維繫,才能讓婚姻有所改觀呢?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再來探討如何去維繫的方法。說起結婚初期,陳瑤眼裡含著淚,她說當初自己和丈夫是因為愛情走到一起的,雖然他們的婚禮很簡單,但是她至今還記得丈夫當著父母和親戚朋友的面兒,對她承諾,會一輩子對她好。
  • 專訪黃宥明:愛情需要走入婚姻 期待完美愛情
    近日,黃宥明接受專訪,笑談自己的作品在家鄉湖北播出:「我應該有挺多戲在湖北衛視播,最想念湖北的熱乾麵,在湖北我基本上恨不得一日三餐都吃熱乾麵!」吃貨屬性暴露無遺。談角色時回憶起自己「北漂」的經歷:「我剛開始一個人來到北京的時候,也是沒錢、沒戶口、沒房,然後靠自己打拼慢慢收穫」,不禁讓人心生感慨,果然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
  • 中年婚姻,靠愛維繫的婚姻太少,多數是對這三點念念不忘
    然而最深厚的,對每個人也最切身感受的,其實就是來自於婚姻中的愛和陪伴。一個幸福的婚姻,對人的意義不言而喻,誰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滿。然而隨著婚姻的持續,總會有著一些問題和不和諧的因素出現,這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 婚姻與愛情,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最好的婚姻裡應該永遠住著愛情
    我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是《東京愛情故事》。三年級時第一次看,極其討厭關口裡美,覺得她太過矯情,總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虛偽模樣。第二次看是在大一,租了碟去學校的微機室看,被永尾完治的懦弱和猶豫氣到砸鍵盤。前段時間又看了一遍,一直為赤名莉香抱不平的我突然間釋懷,第一次覺得莉香的放手有多可愛。
  • 婚姻的真相:婚姻裡是沒有愛情的,最後大都變成了相看兩厭
    文:魚兒 記得電視劇《如懿傳》裡的如懿跟與弘曆從最初的青梅竹馬,到最後的相看兩厭。從最初的我會護你一生周全,到最後如懿所受到的傷害都是弘曆給予的。那時候,我便想:或許我們大多數人的婚姻亦是如此,無論戀愛時有多麼的相愛與難捨難分,一旦步入了婚姻之後,便會發現。
  • 失去倫理道德的婚姻,最終將會成為愛情的墳墓!
    但是婚姻不是兒戲,一旦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它就是忠誠與擔當,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是真情與付出,不可以用物質來交換。它應該有更加豐富的精神內涵,單靠物質維繫的婚姻是不會長久幸福的。幸福的婚姻應該是建立在倫理道德的基礎上,把愛情、親情與物質生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包容,相互關愛。遇到爭議積極溝通,和平解決。
  • 無性婚姻,靠什麼維繫感情?
    有時女樓主睡不著,主動投懷送抱,她老公也只是一隻手摟著她,另一隻手玩手機,眼睛從不離開手機,任女樓主抱他,撫摸他,偶爾看女樓主一眼,給女樓主一個吻,就沒有然後了......女樓主心裡苦,主動勾引老公,但老公一點反應都沒有,自己就這麼沒有魅力嗎,還是老公已經不再愛她了?
  • 嫁給甘蔗男,女人如何維繫自己的婚姻?
    可,結婚的時候估計誰都看不出來。原來,這個老公很好。又或者,這個老公很渣。但,我知道閨蜜罵歸罵。當時,她還是特別努力經營自己的婚姻。甚至,在這樣的情況下——閨蜜,還堅持生下了第二個孩子。我說:「你不喜歡自己的老公,為什麼還要生二胎?」「因為,我喜歡孩子。」
  • 「中年夫妻親一口噩夢能做好幾宿」這種婚姻還有必要維繫下去嗎?
    「中年夫妻親一口,噩夢能做好幾宿」這句話看似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可是當我們仔細分析之後卻發現,原來這正是對大多數中年夫妻婚姻現狀最真實的描述。這便讓我有了這樣一個疑問,沒有感情的婚姻還有必要維繫下去嗎?
  • 「高考過後,我們就離婚」,靠孩子維繫的婚姻到底能走多久?
    王姐清楚自己對孩子不放心,孩子無論跟著誰,王姐都有顧慮,在對待孩子上,王姐實在是也挑不出李哥的毛病,每次爭吵完,王姐都會恨恨地對李哥說:「要不是因為孩子,我早就和你離婚了」,而李哥也總是回懟:「不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你又有什麼稀罕」,似乎不把對方的損得體無完膚,自己就會落了下風,吃了虧。
  • 《為愛成婚》:愛情讓婚姻走向危機?了解婚姻的前世今生
    一定要為了愛情而結婚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嗎?人們總是對這些問題感到困惑。如果套用那個著名的比喻,婚姻是座圍城,不管裡面的人還是外面的人,都要被它糾纏被它煩惱。了解婚姻的前世今生,理解婚姻和愛情的複雜關係,就顯得非常迫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讀美國史蒂芬妮·孔茨教授的這本《為愛成婚:婚姻與愛情的前世今生》。
  • 看了2019年中國離婚率數據我才明白,婚姻的本質和愛情無關
    比如為了嫁給有錢人,妙齡女子根本不在乎婚姻的基礎是愛情這種「陳詞濫調」,此時的「婚姻」對於很多目的、動機不純的女人來說,其實質當真與愛情毫無瓜葛——嫁人不過就是一個人生跳板。 假若能通過婚姻得到財富和優渥的生活,並能四處炫耀,這日子也就算過的足夠好了,還有什麼可追求的?
  • 從八字看婚姻是否相配
    今天一泓師傅就來說一下如何從八字看婚姻是否般配。何為八字合婚所謂八字合婚,就是指把男女雙方八字配在一起,以卜八字看雙方是否相合、是否相配,兩人日後的婚姻運勢如何,等問題詳加研究,防患於未然,從而提高婚姻質量,謂之「八字合婚」。如何從八字看婚姻是否般配一、看雙方神煞掌管一個人一生的愛情,共有三種神煞。
  • 74歲奶奶的愛情上熱搜:越吵越愛的婚姻,到底有什麼秘密配方
    「你我一起看了大半輩子的足球,我總想和你爭個高下對錯。」「那些不講理的話,那些想和你爭論的話,現在我對誰說呢?」嗓音顫抖,眼淚婆娑,一言一語,儘是思念和深情。相信有很多夫妻就像程奶奶和老伴一樣,一邊爭吵,一邊相處。
  • 金庸的婚姻愛情:三次婚姻一次暗戀,兒子在美國自殺
    他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說過:「我的婚姻不理想,我離了好多次婚。」在紙上「笑傲江湖」的背後,他的婚姻曾兩次破裂,心愛的兒子在美國自殺,這一切他都得一一承受。杜冶芬:雙木成林的幸福生活金庸與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的愛情萌芽於1947年的杭州,那時他在《東南日報》工作,因主編幽默專欄而與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認識。金庸在一個星期天下午登門拜訪,邂逅了17歲的杜家小姐杜冶芬。
  • 鍾麗緹&張倫碩:維繫婚姻的紐帶雙方精神的高度契合!
    鍾麗緹&張倫碩:維繫婚姻的紐帶雙方精神的高度契合!@360娛樂4月26日,鍾麗緹在微博分享與老公張倫碩及舞蹈教練的合照,並配文:「不斷挑戰自己極限(腳都磨吐露皮了),還有大帥哥陪伴我們,祝大家周末愉快」。
  • 婚姻能夠長久都是靠什麼維繫?
    現代的離婚率非常高,人們常常會對婚姻感到困惑和迷茫,結婚原本應該是一件圓滿美好的事情,畢竟能夠和愛的人相伴一生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但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相愛的人走進婚姻,最後卻分手了呢?其實在婚姻裡能夠維持一段長久良好的關係,你需要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