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將軍」騙財2310萬元 詐騙團夥主犯被重判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

冒充「將軍」騙財2310萬元

山東煙臺:詐騙團夥主犯被重判

常洪波 孫莉 梁科興

假冒國防部將軍,打著「軍事海防工程」的幌子,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詐騙了2000多萬元。

近日,由山東省煙臺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假將軍合同詐騙案涉案人員收到判決:被告人張杰(假大校)犯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張曉全(假將軍)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陳曉光(涉案人員)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據辦案人員透露,其他涉案人員另案處理中。

承攬國防工程卻遭遇騙局

2014年5月19日,遼寧省營口市私人老闆孫某到煙臺公安機關報案稱:5月18日,其被張玉華、韓如意、陳志富等4人以介紹承攬在蓬萊市的國防海防基地土石方工程為名騙取10萬元好處費。

當日,煙臺公安機關對此案立案偵查,將張玉華、韓如意、陳志富傳喚到案接受調查,並根據3人供述對位於蓬萊市南王街道辦事處明洋酒業院內一幢三層樓內的其他16名犯罪嫌疑人進行刑事傳喚,該團夥總指揮長張杰、常務副指揮長陳曉光、副指揮長孫凱麗3人因恰巧外出逃脫了抓捕。

5月20日,犯罪嫌疑人張玉華、韓如意、汪仁國等12人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同時,煙臺公安機關陸續展開調查審訊及對張杰、陳曉光、孫凱麗的抓捕工作。

5月26日,孫凱麗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抓獲;7月27日,張杰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抓獲。根據孫凱麗、張杰等供述並結合前期查詢的銀行流水,公安機關準確鎖定了該犯罪團夥的首腦、冒充國防部少將並化名「巴特爾」的張曉全和冒充國防部副部長、化名「邵華池」的邵存禮。8月1日,張曉全被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抓獲;8月7日,陳曉光被抓獲歸案;8月13日,邵存禮被北京市公安局門頭溝分局抓獲。

為了核實涉案人員身份信息,辦案人員先後到軍地多部門調查。煙臺警備區政治部保衛科出具的證明稱:經山東省軍區核查,該犯罪團夥所稱的「中國國防戰略戰備教育基金會」「中國國防戰略戰備(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建設指揮部」及「中國國防戰略戰備基金籌委會」為虛假軍事機構,以上「軍事機構」及下設單位工作人員非部隊現役人員,以上述「軍事機構」名義所下發文件及籤署合同為虛假合同。

另查,張杰、陳曉光、孫凱麗、羅進耀、張曉全、邵存禮、溫海、衛東等人都不是部隊現役軍人。蓬萊市發展和改革局出具的證明顯示:經認真核實,蓬萊市沒有「中國國防戰略戰備基金會」和「中國國防戰略戰備(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建設指揮部」這兩個單位或項目。

假將軍假文件打造假工程

山東省煙臺市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杰於2013年9月與被告人張曉全共謀,假冒軍隊領導身份,將被告人陳曉光擁有授權的中百利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百利呈公司)打造為國防部的平臺公司,對外發包國防工程,騙取他人財產。張曉全為此事找到被告人邵存禮,邵存禮提議成立國防海防教育基地,並稱辦成此事需要巨額經費,要求出具8000萬元的驗資證明。張杰遂安排陳曉光偽造中國工商銀行煙臺分行對帳業務專用章,出具虛假的驗資證明。

自2013年9月28日至2014年2月9日,邵存禮通過李海濤(另案處理),以虛構的國防部下屬單位「中國國防戰略戰備基金籌備工作組」「中國國防戰略戰備基金籌委會」的名義出具三份虛假文件,由中百利呈公司負責在山東組建(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建設籌備處的前期籌備工作,任命張杰為總指揮長、陳曉光等為副總指揮長。張曉全將上述三份虛假文件交給張杰,並授意張杰於2013年9月組建(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籌建處,於同年12月成立「中國國防戰略戰備(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建設指揮部」,由張杰任指揮長,陳曉光任副指揮長,在華東範圍內發包國防工程。

對外發包騙取2310萬元

張杰明知國防海防教育基地並無任何實際工程,為騙取指揮部成員信任,於2013年10月身穿張曉全為其購買的假軍裝(大校軍銜),假冒軍隊領導,召集指揮部成員開會,虛假宣傳國防海防教育基地工程情況,並要求指揮部成員聯繫施工單位前來承攬國防工程,按每立方工程0.3元的標準交納履約保證金。

陳曉光在張杰的授意下,明知國防海防教育基地沒有上級正式批准的實際工程項目,仍於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以中百利呈公司的名義對外發包國防土石方工程,騙取海南中水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廣西建工集團第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巨雲、史建明等單位和個人合同保證金2310萬元。其中張杰分得330餘萬元,張曉全分得740萬元,邵存禮分得920萬元。其餘贓款被中百利呈公司以租賃辦公樓、裝修、購買汽車、辦公生活用品以及員工工資等名義消費。

煙臺市中級法院認為,被告人張杰、張曉全、陳曉光,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冒充軍隊領導身份,以虛構的國防單位和虛假的國防工程對外籤訂施工合同,騙取他人的工程履約保證金,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合同詐騙罪,檢察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

關於張杰的辯護人所提「系從犯」「請求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以及陳曉光及其辯護人所提「不構成合同詐騙罪」「系從犯」的辯解理由和辯護意見,經查,與庭審查明的事實不符,法院不予採納;關於被告人張曉全、陳曉光的辯護人所提「請求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法院酌情予以採納。對於凍結、扣押、查封的涉案財物應予以追繳,依法返還給被害人;不足部分,繼續責令各被告人共同予以退賠。

相關焦點

  • 嚴厲打擊冒充軍人招搖撞騙
    團夥冒充國防部高官對外發包"國防工程"詐騙2310萬近日,由山東省煙臺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假中將合同詐騙案涉案人員收到判決:被告人張杰(假大校)犯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當日,煙臺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對此案立案偵查,根據相關供述將位於蓬萊市南王街道辦事處明洋酒業院內一幢三層樓內、涉嫌利用蓬萊國防海防基地土石方工程進行合同詐騙的多名犯罪嫌疑人進行刑事傳喚,該團夥總指揮長張杰、常務副指揮長陳曉光、副指揮長孫凱麗三人因恰巧外出逃脫了抓捕。5月20日,多名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詐騙被刑事拘留。同時,煙臺公安機關陸續展開調查審訊及對張杰、陳曉光、孫凱麗的抓捕工作。
  • 百人詐騙團夥冒充老中醫微信"釣魚" 九千餘人被騙
    (原標題:廣州百人詐騙團夥冒充老中醫微信「釣魚」,上萬人被騙!)成立公司,糾合百餘人組成詐騙團夥2014年始,同案人張某等人在白雲區、天河區等地,先後成立了信息諮詢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健康諮詢公司。
  • 詐騙1680餘萬元,主犯卻不在案?詐騙1680餘萬元,主犯卻不在案?上虞...
    自稱幕後主使的宋某對軟體運行、風控等細節一問三不知,檢察官分析這背後可能還有其他重量級人物涉案,最終揪出幕後主使,追訴4人——詐騙1680餘萬元,主犯卻不在案?檢察官在法庭上。「一分鐘盈利80%」「還有老師現場指導操作,保證不虧損」,這是虛假外匯微交易平臺「點之樂」的宣傳語。
  • 這個冒充領導詐騙的團夥被惠東警方抓了!
    近期,惠東發生多起冒充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件,騙子通過微信或QQ,冒充領導頭像,自稱某某領導,以工作或幫忙為名,要求受害人幫助轉帳實施詐騙針對此類案件,惠東警方積極開展預警宣傳、全鏈條打擊,於近日成功打掉一個冒充領導詐騙實施線下洗錢的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9名,涉案金額達22萬元。
  • 冒充軍人騙財騙色,昆明3女子上當!95後小夥出獄半年又進去了
    中專畢業的曲某,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打起了歪主意,冒充軍人行騙,被昆明市官渡法院判刑,刑滿釋放半年內,又開始冒充軍人騙女網友,並以談戀愛為名,騙財騙色,先後詐騙多名女性。近日,呈貢法院以曲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4年6個月,並處罰金。
  • 冒充軍人還騙財騙色,昆明3女子上當!95後小夥出獄半年又進去了
    中專畢業的曲某,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打起了歪主意,冒充軍人行騙,被昆明市官渡法院判刑,刑滿釋放半年內,又開始冒充軍人騙女網友,並以談戀愛為名,騙財騙色,先後詐騙多名女性。近日,呈貢法院以曲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4年6個月,並處罰金。
  • 嚴打電信詐騙!騙子冒充老闆詐騙98萬元,警方緊急追回!
    破獲了一批電詐侵財案件打擊電信詐騙犯罪行為取得明顯成效合肥:騙子冒充老闆詐騙98萬元之後,王某加了會計朱某的QQ,並把朱女士以及朱女士所在公司老闆「楊總」(團夥成員偽裝)拉入群聊。當天下午,由該團夥成員冒充的老闆「楊總」與會計朱女士聯繫,詢問王某打款事宜,並表示自己在開會不方便聯繫,於是提供王某電話,讓會計朱女士支付98萬元款項。
  • 廣東大埔12人電信詐騙團夥被判刑
    近日,廣東省大埔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以被告人謝某聰、鄭某斌、陳某裕為主的12人電信詐騙團夥冒充電商及快遞客服以退款為由實施詐騙的案件,該12人以詐騙罪分別被判處四年三個月至一年三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男子冒充警察騙財騙色,抓捕時床上還躺著一受騙女子,如何評價?
    【案件回放】 賀某是一名「60後」大叔,他冒充警察、營銷講師多種「人設」,與現實中身邊結識的女性交友戀愛,致使5名女子上當受騙,涉案金額高達25萬元。其中,受騙案值最高的一名女子,被騙近20萬元。對賀某行為的分析本案中,「賀某冒充警察、營銷講師多種「人設」,與現實中身邊結識的女性交友戀愛,致使5名女子上當受騙,涉案金額高達25萬元」這一句話蘊含著至少兩個案件事實,一是賀某冒充警察騙財騙色;二是賀某冒充營銷講師騙財騙色。而賀某的真實身份是一位APP推銷員。
  • 詐騙|在逃主犯竟到法院旁聽庭審,被公訴人當場指認稱「想自首」
    犯罪團夥冒充「上海地鐵」同時在58同城、鬥米APP、趕集網等平臺發布多個地鐵崗位招工信息,用於吸引應聘者上鉤,在短短四個月內,竟有上千人上當,非法獲利20餘萬元。根據朱某等人的供述,孫某是詐騙團夥的「頭」,不僅每月給他們三人發每月底薪,還在疫情期間,為他們預支了上萬元工資供日常開銷。那麼這個他們口中的孫某,真的是詐騙案件的幕後主使麼?為進一步查清案情,承辦檢察官劉國敏多次提審了在案人員,發現三人的口供基本一致,孫某確實指使上述三人共同實施詐騙犯罪活動。
  • 冒充鄉鎮領導詐騙團夥已被抓獲歸案
    (原標題:冒充鄉鎮領導詐騙團夥已被抓獲歸案!)近日,安平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輾轉廣東省廣州市、茂名市、東莞市多地,行程4000多公裡,成功打掉一冒充鄉鎮領導實施詐騙犯罪團夥,抓獲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籍作案人員3人,扣押手機10部,銀行卡30餘張。
  • 警方抓獲特大詐騙團夥 476萬元全部返還!
    警方抓獲特大詐騙團夥 476萬元全部返還!,團夥涉案人員106人,涉案金額476萬元。犯罪團夥浮出水面前期派出的偵查組通過對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研判,發現作案窩點在深圳一帶,為騙取受害人的投資金,詐騙團夥通過公司化運營,從非法渠道購買股民信息,實施精準詐騙,團夥內部分工明確,分別冒充投資分析師、收益用戶群體來誘騙受害人參與網絡炒黃金
  • 「兩女合飾一角」 大陸團夥詐騙臺男性7000萬元
    這些詐騙案,犯罪團夥骨幹來自臺灣,犯罪地點在海外,受害人主要在大陸——因為受害人不在臺灣,臺灣司法就不適用其詐欺罪,只能釋放或輕罰。搜狐新聞弧度欄目發現,大陸同樣有詐騙團夥專門詐騙臺灣人,雖然受害人基本都在臺灣,但大陸並不會因此而打擊乏力。在近期公開的一起詐騙案件中,臺灣多名男性總共被詐騙合計逾七千萬元人民幣。涉案的21人因詐騙罪、3人因非法經營罪被判刑,最高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
  • 【反詐每周新聞發布】冒充領導詐騙團夥被抓獲!
    發案情況10月26日至11月1日,損失金額10萬元以上案件10月27日晚,警方在應城城區某賓館內查獲一長期從事跑分業務的團夥,抓獲吳某等7名涉詐嫌疑人,現場繳獲正用於跑分的手機15部,相關銀行卡15張,用於開設對公帳戶的營業執照10張。
  • 淨網2019 冒充大仙、導師騙錢,保健品詐騙易生「次生騙局」
    經群眾舉報,民警查獲被告人李某化名「李博士」,夥同向45名會員吸納繳納會費、投資款,單筆最大6.8萬元,其中報警的被詐款項(部分堅稱未受騙不報警)累計16.1萬元,後海澱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2個月,罰金3萬元。姜楠表示,利用封建迷信實施詐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詐騙手法。
  • 冒充鄉鎮幹部詐騙村民7萬元
    以為自己深受「領導」信任,不想卻落入詐騙陷阱。近日,經過艱苦追蹤,吉安縣警方赴湖北蘄春將一個冒充鄉鎮幹部實施詐騙的團夥抓捕歸案。9月25日,吉安縣某鄉鎮的羅某手機上收到了一條自稱是鎮政府「劉書記」添加其微信的請求。面對「領導」的主動上門,羅某激動不已。建立聯繫後,「劉書記」用關心下屬工作的口吻與羅某攀談,讓羅某如沐春風,以為自己的工作得到領導的肯定。
  • 有騙子冒充客服行騙
    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朱某鴻等9人14年至3年有期徒刑,並處40萬元至3萬元不等的罰金。  2016年1月,常山市民嚴女士開了一家網店,開張當天的短短4個小時裡,被上述詐騙犯罪團夥騙走了11萬元。2016年3月18日,常山公安成功破獲此案,並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和扣押部分涉案贓物、證物。  該犯罪團夥到底是怎樣實施詐騙的?
  • 團夥網購3000條"學生貸"人員信息 冒充平臺詐騙13萬餘元
    正義網漳州8月25日電(通訊員王瓊雲)八人合謀網上購買辦過「學生貸」的人員信息,以更新或者註銷「學生貸」帳號為幌子進行詐騙,共計騙得人民幣130293元。經福建省南靖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近日,法院以犯詐騙罪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主犯吳某有期徒刑六年八個月;以犯詐騙罪判處其他七名從犯一年六個月到一年九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 浙江以盜竊罪重判"Q幣大盜"主犯一審獲刑十三年
    浙江以盜竊罪重判"Q幣大盜"主犯一審獲刑十三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2日 11:03 來源:法制網  然而,日前浙江省麗水市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卻讓他倆大失所望,一個被判了13年,另一個被判了10年,罪名是盜竊罪。據悉,這是我國首例涉及偷盜虛擬財產被重判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