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主日分享:放下亞當裡的快樂,得著基督裡的喜樂

2020-12-22 基督教資訊平臺

「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來11:24-26)」。「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羅5:11)」。

我們在這個世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快樂,每個人快樂源頭不同,快樂的點也就不同。但並不是所有的快樂都是有益處的,也不是所有的快樂的源頭都是正確的。在上海某教會的主日禮拜上,以利亞牧師便以「放下亞當裡的快樂,得著基督裡的喜樂」為題,進行了分享。

以利亞牧師以摩西的例子進行了解釋。摩西從小在法老的王宮裡長大,被法老的女兒收養,受的是最高等的教育,享受的也是最奢華的生活。然而摩西卻並不願去享受這樣的快樂,因為這種快樂是罪中之樂。

要區分「亞當的喜樂」和「基督的喜樂」

以利亞牧師表示,我們生活在的這個世界,有許多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但在信仰裡面,無論有多少的信仰,卻只有兩種區分:一種是真的,一種是假的;一種是對的,一種是錯的。這就好像人也有兩種,從聖經裡來看,一種是屬亞當的,一種是屬基督的。

「亞當帶給人肉體的私慾,帶給人罪惡,使人屬世界。」牧師解釋,「屬世界」是什麼意思呢?基督徒都知道,魔鬼是假神,而世界、罪惡、肉體、情慾和假的信仰,都是一個體系的,這些都是屬世界的。屬世界也就是屬魔鬼,「耶穌帶給人屬天、屬聖潔、屬光明、屬永生,」所以這個世界是有著對錯之分的,因為「對與錯」、「善與惡」也是兩個不同的體系。

以利亞牧師提到,舊約最終的指向是新約,而新約就是以耶穌基督來立的約。在舊約裡,上帝與亞當立約,但亞當夏娃犯了罪,罪因一人進入世界,從此往後所有的人也因此有罪。但新約裡,上帝借著耶穌被釘十字架,寶血洗淨了我們的罪,救贖了人類。

亞當夏娃因為犯罪跌倒,他們需要承擔自己的後果,但上帝是得勝者,是永不失敗者,他借著基督使我們得以脫離罪,重新得著屬天的喜樂。因此,「我們要放下亞當裡的快樂,得著基督的喜樂。」基督的喜樂,就是上帝的喜樂;亞當的喜樂,是屬世界的喜樂。這兩者要區分開來。

兩種「屬世界的喜樂」:罪中之樂和人生的快樂

只是在「屬世界的喜樂」裡面,又有兩者的不同。

一,罪中之樂。這就好像前面提到的摩西。摩西是法老女兒的兒子,在王宮長大,享受一切的榮華富貴,這不好嗎?「摩西長大了,他認識到了自己的身份……小時候摩西跟小朋友們在一起吃喝玩樂很開心,但他長大了發現自己跟其他埃及人不一樣,反而跟他的保姆長得很像。」以利亞牧師說,「摩西長大後,發現他的同胞們還在受苦,而他每天跟欺負他同袍的人住在一起,所以他不平安,很難過,他越來越覺得在王宮生活不快樂不滿足。」

如果摩西長大後,享受王宮裡的生活,奢華宴樂,完全不顧他同胞百姓們的生活,這種從享樂而來的快樂就是「罪中之樂」。什麼是罪中之樂?就是所得到的快樂是從罪裡而來的。「例如有些人打麻將贏了錢而快樂,賭博贏了錢快樂,又或者喝醉酒了快樂……這些違反神話語的事情他去做了,就叫罪中之樂。」

摩西雖然當時人在王宮,但是他並不願意享受罪中之樂,他寧願和同胞百姓一起同受苦難。正如彼得後書2章7-8節所說:「只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因為那義人住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當你有善心、真心、美心時,看到作惡的,不但不會跟他們同流合汙,還會感到痛苦。就好像有人打麻將很高興,但你一看見打麻將的就很難過;有人喝酒很開心,但你一看見喝酒的人,就為他難過……這是同理。」

二,人生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正面積極的,「例如喬遷之喜,升官發財,吃了好吃的東西,這些喜樂都不是罪。」神並沒有不允許人去追逐快樂,但我們要分清楚,哪些「快樂」是屬於罪中之樂,哪些「快樂」是於人有益的。

「每個人的開心都不一樣,有的人罵別人他就開心;有人打麻將開心;有人犯罪了開心……去行這些神所不喜悅的事情就是在犯罪。罪人不認識上帝時做這些事情,是會感到開心的,這些就是罪中之樂。但如果我們只是吃好吃的就開心,旅旅遊開心,這些是上帝允許的。」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不信仰基督的人,他們也行善,上帝也喜悅。「只是他雖行善卻並不是為上帝而做,也沒有永生(在裡面),」以利亞牧師說,「但如果不行善,反而是做了違反神話語的事情,這個就叫罪中之樂了。」

「因此有些人享受罪中之樂,有些人享受人生的個別快樂,還有些人罪中之樂和人生的快樂都追求。」除了以上三種類型的享受外,「另有一種人,他不追求罪中之樂,也不追求人生的快樂,大部分都是(活在)律法主義裡。」以利亞牧師舉例說明:「例如你說什麼東西好吃,他卻說『有什麼好吃的』。無論你說什麼,他都帶消極的觀念(在想法裡)……太律法的時候,喜樂就很少。」放縱主義的人活在罪中之樂當中,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太過律法主義時,也會失去很多人生的樂趣,丟掉喜樂。

「所以看(現在的)世界,有些人是罪中之樂和人生樂趣都有;有些人只追求人生樂趣;也有些人只追求罪中之樂,沒有人生樂趣;還有一種人,什麼喜樂都沒有。」

想法改變時生命會來到翻轉

以利亞牧師做了一個簡短的見證,講述他自己是如何從「律法主義」裡轉變過來的。「我自己就是一個律法的人,」他說,「在以前,我也不覺得人生有任何樂趣,桌球、羽毛球、排球等等什麼球我都不會打,什麼樂趣都沒有。我曾經律法強到什麼地步?有個弟兄問我:『牧師我能不能吃個冰糕?』我說他貪吃。我愛主愛到,只要讓人吃到開心的事都不能去做。有人喜愛旅遊,我就說他貪愛世界。當然,我現在悔改了。我不是鼓勵大家天天去旅遊,但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可以去旅遊。他不是單單追求旅遊的快樂,(而是在旅遊的過程中)他會看到上帝創造的美,並感謝讚美。」

以利亞牧師說,在1991年時,他去了一趟四川,當時看見某地方有堆成山包的沙,不但不會往下漏,而且拿鐵棍往沙包裡捅一下時它才往下淌一些,不捅了流沙就停止了,依然還是山包。牧師就感到十分驚奇,心說「上帝啊,這是什麼道理呢?沙子還可以堆成山,不捅它不淌,一捅就往下淌了。」後來牧師又去了貓耳洞,發現那裡兩邊都是山,中間是水,岸邊兩側的樹都長到了水裡面,真正是山清水秀,一片大好風光。牧師就驚奇上帝的創造實在太奇妙了。

1992年,以利亞牧師去到黑龍江,發現有工地挖地挖了往下大約一米左右,底下全是沙子。當工地需要沙子時,就把地挖一挖。牧師就想,「上帝你的創造太奇妙了,河裡有沙子就用河裡的,河裡沒有沙子就用山上的,河裡山上都沒有沙子就用地裡的。」

自此之後,以利亞牧師的想法就開始有了改變,從「律法主義」開始走向自由和釋放。「從前我看到什麼都不往心裡去,但後來我被醫治後,我看見樹覺得樹美好,看見雲覺得雲美好……從前我從來沒有發現,就是路邊的小草、竹子都這麼好看。」以利亞牧師說,「上帝讓我們出生在這個世上,不是要我們壓抑自己的情感,讓我們什麼都不做。聖經說:耶和華笑臉坐在我們中間。我們一定要有人生的樂趣,上帝帶給我們很多,我們需要知足感恩,也要知足常樂。」

上帝的創造再偉大再令人目瞪口呆,如果一個人他一天到晚笑不出來,他也不覺得這創造有什麼奇妙之處;一個人再難也會有好運或好人來幫助他,但當他想法太悲觀時,即便是遇見了好人好運他也不會懂得感恩、感謝。「要喜樂,人生真的是美好的。」

一個人若不會數算神的恩典,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上帝埋怨給我們恩典嗎?這不可能。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說『謝謝』。」以利亞牧師講述他從小在農村長大,在他當地的老家人是不習慣說「謝謝」的,因為那裡的人有這樣的認知:說「謝謝」就是把家人當成了外人。有誰家裡的孩子跟父母說謝謝,父母就會覺得「這孩子怎麼出去兩天就謝謝我了?怪怪的。」丈夫若是給妻子端碗水,妻子說了謝謝,丈夫也會覺得怪怪的。「他們不會表達愛,也不會表達感恩。」

以利亞牧師強調,「要學會說謝謝,嘴上不能說『謝謝』時,行動上要去『謝謝』。要思想神給我們的恩典,別人給我們的恩典。當我們去思想時,就會感恩;感恩時就會喜樂。」

我們的生活會遇到憂愁,也會遇到喜樂,但當憂愁來襲時,我們要學會不去思考負面消極的東西,而是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考慮,這時我們會有喜樂,生命也會來到翻轉。「我們需要喜樂,我們也要選擇喜樂,就好像大衛,掃羅追殺他,他原本可以怨恨掃羅,但大衛還是喜樂。」要轉變我們的思想,凡事都要喜樂。

無論我們經歷什麼,想法不改變時,這件事即便是好的,我們也有可能會用消極悲觀的一面去看待,也會說喪氣的話語。「但思想轉變時,即便是經歷不好的事情,我們也能夠用好的方面去看待,去找到可以喜樂的點。思想改變會來到生命翻轉,這時人生就不一樣了。」

最後,以利亞牧師總結,「雖然生活(裡有)痛苦,但我們活得不痛苦,就會不一樣,就會感恩。本來(這件事)是個痛苦,是個羞辱,是個災難,但我們想法不痛苦時,我們就不會處在痛苦當中。我們沒有辦法決定天下不下雨,但我們可以決定要不要憂鬱。有人說:想法由不得我,這是騙人的。我們的改變,就是從思想的改變開始的。人生短短幾十年,要用喜樂來填滿我們的人生。追求罪中之樂時,我們的人生都過不到頭。要追求基督裡的喜樂。」

相關焦點

  • 將臨期第三主日經課講章大綱:《喜樂滿足》
    《喜樂滿足》主啊,求禰彰顯大能,臨到我們中間公曆新年開始於一月一日,但教會年卻開始於將臨節的第一主日,也就是說教會年始於聖誕節前的第四主日。將臨節這名辭原出於拉丁文,意思是「來臨」,是耶穌來臨季節之縮寫。
  • 三月首個主日深圳牧者談:基督徒活出新生命的秘訣
    「除你以外在地上我還能有誰······主把我的罪投在深海裡,永永遠遠不再想起······」在剛過去的主日禮拜上,在貴州服事多年的崔弟兄在深圳新生命教會講道前唱起了讚美詩《除你以外》,歌詞句句扎心,充滿對主耶穌愛的感恩,臺下的會眾感動地拍掌應和。此次證道題目是《新造的人》,分享了基督徒活出新生命的秘訣。
  • 【牧者講章】進到上帝面前的四個條件(一):靠著基督
    亞當在伊甸園的時候,有神的生命、有神的祝福、有神的權柄、有神的能力,也有神給他的責任和使命,可以管理伊甸園。但是他犯罪以後被神趕出了伊甸園,平安、喜樂、能力、權柄、福氣、安息,一切都失去了,也失去了神的生命、形像和樣式。
  • 耶穌基督福音|常常喜樂
    我們翻開聖經[腓立比書4章4節]翻到一起讀: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今天我與大家查考、交通、分享【常常喜樂】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你差遣工人岑弟兄-藉著他手中所寫的和"口中"所講的,將屬天的靈糧按時分糧供應給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更豐盛。
  • 牧者分享:基督徒如何建造生命 成長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路2:52)」「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我們也常常能聽到牧師講道時說:不要在基督裡做嬰孩,而是要長大成人,長成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樣神的旨意才能在我們身上得以完成。那麼,「身量」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才能「不做嬰孩、長大成人」?
  • 受難周第三日牧者分享講章「一件美事」
    在當年那天的大部分的時間裡,主耶穌都在與法利賽人、希律黨、撒都該人、律法師等產生激烈的辯論,同時他也單獨教訓門徒關於末世的真理。在繁忙的一天即將結束之時,他得到西門盛情的款待。而最讓主得安慰的,就是馬利亞所奉獻至貴的真哪噠香膏,被主稱讚為「一件美事」。有牧者專門在博客發表上了受難周第三天講章。
  • 基督教丨駁斥安息日會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異端
    亞當悖逆神之前,被委派管理伊甸園裡一切受造之物,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好作食物,享受神同在的安息,這是神賜予的恩典!亞當的女人首先悖逆耶和華的誡命,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亞當愛女人超過了愛神!亞當給犯罪後的女人起了一個新名字叫夏娃,意思是眾生之母。亞當和夏娃受到律法的咒詛,被趕出伊甸園,失去了神的同在,失去曾經的安息!人必勞苦才能得吃的,萬物一同受咒詛,伏在虛空之下,死亡成為人類必然結局!
  • 廣東協和神學院協和堂舉行培靈會:合一見證 喜樂滿足
    培靈會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總幹事陸幸泉牧師應邀以「合一見證 喜樂滿足」為題做了分享。 陸牧師藉著《腓立比書》1章和2章的經文分享了基督徒的喜樂、合一的基礎、合一的表現等。《腓立比書》和喜樂有關的詞,保羅一共提了17次。陸牧師說,今天有很多人尋求快樂,也曾有人把快樂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分成五個階段,分別是假裝快樂、獲得成就感、運動、得良朋知己、擁有堅定的信仰等。
  • 【牧者反思】變了味的「順服」——重新審視傳統教會裡被無限拔高的「順服」觀念
    筆者近日看到有人曝光了某教會一份內部「家規」,是針對信徒如何談戀愛等方面的規定,內容嚴苛語氣強硬,左一個「順服權柄」,又一個「順服牧者」。在這個教會「家規」裡,「不順服(牧者權柄)」被等同於掃羅王所犯那樣的罪(掃羅王不順服的是耶和華上帝,這種經文應用也是匪夷所思),給人的感覺是冰冷而霸道。
  • 以馬內利丨主基督將把神的名和新耶路撒冷的名標記在教會的生命裡
    他關,無人能開」,以利亞敬預表著主耶穌基督。啟示錄裡,那些為義受逼迫的聖徒呼求「聖潔真實的主」,表明主耶穌基督不但是聖潔的,也是真實的!在希臘文中「真實」的分別有兩個詞語:其一是 「ɑlethes 」 ,這一詞的意義是「正確」,其反義詞是「謬誤」,也是真實!聖經中使用的是另一個表示「真實」的詞 「ɑlethinos」,表達的意義乃是「真理」,與之對立的反義詞是謊言、虛假。
  • 主日對於基督徒為何如此重要
    有關主日的說法有很多,並提出了好多疑問。例如,有必要在主日進行兩次敬拜嗎?在主日進行世俗的工作或娛樂有什麼不妥嗎?安息日與主日之間是否有連續性呢?我們以什麼方式去遵守主日呢?關於主日(安息日)的種種疑問,我想根據聖經和要理問答來解答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在現今的世代,雖然從安息日的真理中背道往往不受到重視,但我們認為它是最嚴重的背離之一。
  • 復活第三主日經課講章:《親眼看見主》
    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以後在地上顯現四十日之久(徒1:3節),將自己復活的身體活活地顯給使徒看,門徒們看到復活的主他們的反應是「就喜樂了」。所以傳統教會會在復活節期之後有七個主日來著重的宣講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當然一年中所有的主日都是主復活得勝的日子,主的復活也是我們信仰的核心。
  • 耶穌基督福音|我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有許多弟兄姐妹不明白耶穌所說的"精意",這裡所說的[靈魂]是指舊人亞當受造來的-是屬"血氣的靈",屬血氣的靈魂體都不能承受神的國,所以要"喪掉"-參考林前15章45-50節;基督要把律法以下贖買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你們即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
  • 獄中的喜樂與信心:看伊朗尤素福牧師和使徒保羅
    伊朗基督教牧師尤素福·納達克哈尼在2009年10月因其基督信仰被捕入獄後,已經成為全世界所關注的焦點。也是普世教會和眾基督徒禱告的熱題。也有多數牧者和基督徒說:「尤素福牧師在獄中的喜樂和向著神的信心讓我們想起了使徒保羅。」
  • 牧者心靈保衛戰
    》,腦海中浮現一位又一位我自小至今接觸過的牧者臉龐。除了這些直接接觸過的牧者之外,與我息息相關的幾位蘇家血親牧師兄長、1999年底至2013年所在之歐洲奧地利維也納華人基督教會的牧者、同行天路33年的丈夫吳志坦牧師,以及我從小到大參加過數以百計特別聚會中,間接認識的那些海內外背景各異、恩賜不同的「名牧」,也都會在作者字裡行間的表述中,浮現在我眼前。
  • 一靈恩派五旬宗國際牧者談需持守的基督信仰核心根基
    五旬節運動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基督新教全球增長的一個重要力量,在全球也有不同的宗派和教會。日前,一位國際五旬節的牧者雷牧師談到在強調靈恩的同時也要注重持守基督信仰的核心根基,包括對聖經、三位一體、救贖論等關係到基督信仰的核心要義,這些對於教會的發展非常關鍵。他也談到對中國教會發展的思考。
  • QT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01今日經文 羅馬書 14:13-2314:13 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14:14 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
  • 【講章】教會在基督裡的福氣
    A、時間---「是從創立世界以前」神在創世之前揀選了我們,這句話更加顯明神對待我們的一切恩惠,乃是祂豫先有意的動作,絕非一種偶然的施捨。換句話說,我們的得救,乃是神在創世以前就已經期待著實現的。神賜給我們各種屬靈福氣,不像對一個求乞者的濟助,乃像父母對兒女那樣,是早就已經預備妥善,而照著時候賜給他們的。雖然那時我們還未出生,但無所不知的神早已預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