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山東省德州市教綜真題卷·單選題】以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達
B.埃及
C.希臘
D.雅典
2.【2017年山東省德州市教綜真題卷·單選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最早出自()。
A.《詩經》
B.《學記》
C.《四書》
D.《論語》
3.【2017年山東省德州市教綜真題卷·多選題】下列關係中,屬於教育活動基本規律的有()。
A.教育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或關係
B.教育現象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矛盾或關係
C.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係
D.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係
4.【2017年山東省德州市教綜真題卷·多選題】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來實現。
A.傳播一定社會的思想意識
B.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C.教育再生產勞動力
D.培養專門的人才
5 .【2017年山東省德州市教綜真題卷·多選題】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導向功能
B.強制功能
C.調控功能
D.示範功能
E.評價功能
【答案及解析】
1. D 本題考查教育的發展歷史形態。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因而學校以讀、寫、算、音樂為主要內容,教育方法也比較靈活,注重身心的和諧發展。D項正確。
A項:古代斯巴達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忠於統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強調軍事體育訓練和政治道德灌輸,教育內容單一,教育方法也比較嚴厲。與題幹不符,排除。
B項:以僧為師 、 以(書)吏為師成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徵。與題幹不符,排除。
C項:古希臘人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教育制度,積澱了豐富的教育理論,為推動西方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雅典和斯巴達教育都是古希臘教育的代表。與題幹不符,排除。
綜上,本題選C。
2. D 本題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題幹古文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意思是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啟發教育思想。D項正確。
A項:《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有六義 ,即風雅頌賦比興。與題幹不符,排除。
B項:《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為是戰國末期思孟學派的著作,是中國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學專著,被稱為 教育學的雛形 。與題幹不符,排除。
C項:《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與題幹不符,排除。
綜上,本題選D。
3 . CD 本題考查的是教育活動的基本規律。教育規律是關於教育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之間及教育現象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的反映。總的來說貫徹教育活動的基本規律有兩大方面:一是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二是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之間的關係,教育方方面面的規律都是這兩大基本規律的派生。CD兩項正確。
A項:教育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或關係屬於教育社會與生產之間的具體關係。與題幹不符,排除。
B項:教育現象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矛盾或關係是教育規律的含義。與題幹不符,排除。
綜上,本題選CD。
4. BC 本題考查的教育與生產力的關係。生產力對教育有制約作用,而教育對生產力也具有促進作用。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B、C 兩項正確。
A項:通過宣傳統治階級的思想意識,製造一定的社會輿論為政治服務,這是教育的政治功能。與題幹不符,排除。
D項:培養專門的人才是教育對政治的促進作用。
綜上,本題選BC。
5. ACE 本題考查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①導向功能:教育目的為教育對象指明了發展方向,預定了發展結果,也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
②選擇功能:有了教育目的,就為教育內容的選擇確定了基本範圍,保證了教育能夠科學地對人類豐富的文化作出有價值的取捨。
③激勵功能:教育目的是對受教育者未來發展結果的一種設想,具有理想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它具有激勵教育行為的作用。
④調控功能:教育目的具有較強的指向性,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旦偏離教育目的的航向,教師和學生均可以依據教育目的的指引及時調控和監督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⑤評價功能:教育目的既為教育活動指明了方向,又為檢查和評價教育活動的質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標準。A、C、E 三項正確。
B項:強制功能不是教育目的的功能。與題幹不符,排除。
D項:示範功能是混淆選項。與題幹不符,排除。
綜上,本題選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