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國有銀行齊發公告叫停靠檔計息產品,為啥?憑啥?

2020-12-17 澎湃新聞

2020年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步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這是啥意思呢?

想準確理解靠檔計息,需在前面加上「提前支取」四個字,

靠檔計息只發生在提前支取的情況下,即當定期存款期限未到時,客戶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銀行按照靠近已存天數相對應檔位的定期存款利率來支付利息。

舉個例子,某儲戶購買了一張1年期大額存單,如果在第7個月被提前支取,那麼,如果按照「靠檔計息」,他可以依據最近一檔6個月定期利率,再加1個月活期利率來計息;如果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則7個月全部按照活期利率來計息。

很顯然,「靠檔計息」產品的最大特點在於,以活期存款的便利和定期存款的收益兼得為賣點,儲戶不僅可以提前支取,還不用為提前支取的利息損失買單,獲得不錯的利息水平。

此次調整,儲戶們普遍關心,存量產品在不同的提取情境下如何計息。《金融時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同銀行的處理方法不一。

違反「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規定

為何六大行此番同步調整計息方式呢?最直接的原因在於,「靠檔計息」產品的計息方式違反了《儲蓄管理條例》中「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的相關規定。

同時,「靠檔計息」產品也曾因定價激進惹來社會爭議,有些銀行的靠檔計息在央行同檔次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0%,明顯超出市場同期限存款利率。在此之前,民營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也被監管部門一度叫停。

實際上,早在一年前,監管部門以窗口指導形式、在全國範圍內叫停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並要求在2020年末之前,相關存款產品壓縮至零;大額存單提前支取規則亦將適用該規定。目前,清理大限將至,多家銀行發布調整公告,就不足為奇了。

《金融時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網際網路銀行、民營銀行等中小銀行的「靠檔計息」產品主要是智能存款,國有大型銀行的「靠檔計息」產品則主要是大額存單。

去年末,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關於規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有關要求》。今年3月,央行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銀髮〔2020〕59號),各存款類金融機構需按規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型產品。

在監管多次指導下,目前市面上已難覓靠檔計息類產品的蹤跡,存量產品的處置也正在推進中。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末,不規範的活期存款創新產品較基準日(自律約定生效日,2019年5月17日)壓降75%,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較基準日(自律約定生效日,2019年12月17日)壓降38%,均已超過壓降計劃,壓降效果顯著。

中小銀行差異化應對  「一刀切」處理方式引關注

與六大行相比,部分中小銀行已在更早時期開始發布公告,並在處理方式上各有差異。

早在今年4月,廊坊銀行和張家口銀行先後發布公告,對儲戶持有的靠檔計息智能存款進行清盤處理。

8月,廣發銀行發布公告稱,由於國家相關政策調整,該行將於2020年9月11日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公告顯示,上述業務終止後,不影響客戶個人定期存款的到期正常支取計息,即已辦理「定活智能通」或「智能分段計息」的個人定期存款,到期支取的將按照存入時約定的到期利率計息,如發生提前支取(含部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將按照支取日該行掛牌活期存款利率付息。

國慶節前夕,廈門國際銀行的簡訊通知稱因政策調整,在該行持有的大額存單提前支取計息規則在2020年12月1日後全面變更為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持有到期則仍按發行利率計息不受影響。

對此,有銀行工作人員回復記者,「我們是按照監管要求,對該產品清退的。在我們跟客戶籤訂的協議裡,也有終止該存款合約的相關規定,所以就有了現在的方案。」

中小銀行攬儲壓力難題待解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銀行在攬儲成本確實面臨較大壓力,貸款利率不斷下行,存款利率降幅卻很有限。特別是中小銀行,吸收存款方面壓力更大。西南財大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指出,現在大多數中小區域性銀行存貸比只有五十幾個百分點,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缺乏優質資產。大量高息吸存的銀行一部分是新型民營銀行,沒有線下網點吸存;本身壞帳不良壓力大,需要做大資產規模,防止銀行「暴雷」。

但是,大額存單等產品儘管補充了銀行負債端來源,但也使得負債成本上升,例如有的銀行靠檔計息會在央行同檔次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0%。特別是部分機構此前發行了一些中長期的高利率存款產品,隨著市場利率不斷下行,漸漸無法支撐這樣的高成本存款。

陳文告訴《金融時報》記者,「正如之前監管指出的,大量結構化存款產品是假的結構化存款產品;部分是通過接力形式,即存戶購買的是長期限的存款,但允許在規定時點進行轉讓,根據連續持有的期限獲得利息,這種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即極端情況下可能找不到接力方。整體看,靠檔計息產品存在拉高了銀行吸儲成本,加大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難度。」

監管合規要求疊加市場壓力,部分機構提前清盤存款創新產品的做法不難理解,但專家表示,具體措施應更穩妥,商業銀行應兼顧合規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更進一步來看,中小銀行攬儲壓力難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堵住「靠檔計息」漏洞後如何增強競爭力,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原題為《六大行齊發公告!為啥?憑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六大國有銀行齊聲叫停「靠檔計息」,明年1月1日起執行
    近期中國六大國有銀行齊聲叫停「靠檔計息」,並且發布了相關公告,從明年1月1日起執行。所謂「靠檔計息」是儲戶辦理大額存單或定期存款,取出期限靠近幾年,按幾年期利率計息,通常也是銀行吸引儲戶與攬儲的一種方式。而現如今央行帶頭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隨後不久,六大國有銀行紛紛響應,並齊聲叫停「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
    近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元旦起全面取消靠檔計息產品。已經購買靠檔計息產品的儲戶利息是否會大打折扣?今後還有其他辦法減少提前支取的損失嗎?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國有六大行(工、農、中、建、交、郵儲)近日均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齊叫停「靠檔計息」,有銀行早已清空存款「創新」產品
    12月14日,六大行齊發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產品,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小銀行『船小好掉頭』,我們銀行根據監管要求,早對『靠檔計息』類產品進行整改了。」一位浙江地區農商行行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 六大行停止「靠檔計息」倒計時 手持相關產品的投資者何去何從
    「就在前不久,六個銀行開始叫停『靠檔計息』了,購買的提前取款的利息算法不一樣了,現在提前取款要虧錢。」近日,在一中附近居住的張女士因為銀行叫停『靠檔計息』這件事顯得有些焦慮。近日,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個人存款產品: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
    據公告,六大行「叫停」的產品包括了採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規則的存款產品。在此次調整生效的時點方面,六大行則頗為「默契」,均敲定明年1月1日。具體來看,明年1月1日起,個人客戶提前支取相關產品,將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事實上,壓降上述存款產品並非銀行「一時起意」,年內已有部分中小銀行「先行一步」。
  • 六大銀行齊聲叫停靠檔計息產品,存款成本降低,攬儲還有新馬甲嗎?
    文 | AI財經社 張夢依 編輯 | 孫明 繼多家銀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後,12月14日,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六家國有銀行同步官宣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具有提前支取功能的個人大額存單及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提前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12月14日同日公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停止「靠檔計息」倒計時 部分銀行正推進存量產品處置
    本報記者 彭妍近日,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六大國有銀行在各自官網相繼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六大行從發布公告到規則生效的2021年1月1日,滿打滿算提前告知天數僅有18天。
  • 六大行齊發公告 為啥?憑啥?
    來源:金融時報2020年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步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是啥意思呢?
  • 六大行同發聲叫停「靠檔計息」明年起,提前支取大額存單等產品按...
    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行同日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將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靠檔計息」和活期利息收益差距較大「靠檔計息」產品,是一種存款「創新」產品,指定期類存款提前支取時不按活期利率計息,而是按最近一檔利率計息。「靠檔計息」的產品既能使儲戶的存款預期收益有所提升,也保證了儲戶資金的靈活性。
  • 六大行停止「靠檔計息」倒計時 銀行告知義務有待加強
    近日,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六大國有銀行在各自官網相繼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六大行從發布公告到規則生效的2021年1月1日,滿打滿算提前告知天數僅有18天。
  • 六大國有行齊叫停靠檔計息產品 新規下大額定存提前支取或有較大...
    中證網訊(記者 張玉潔)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六大國有行幾乎同步在各自官網上發布了以「關於調整部分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服務內容」為主題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據央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類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
  • 六大銀行集體喊停「靠檔計息」產品 這些儲戶需要注意了
    靠檔計息大限已至。  12月14日,六大行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產品,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叫停「靠檔計息」 存款產品 傳遞了什麼樣的信息
    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為什麼監管部門突然叫停靠檔計息?
    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明年存款有新變化: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 你的利息要少了?
    來源:新京報網靠檔計息存款的利率將要調整了。你有這樣的存款嗎?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近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你的利息要少了?
    靠檔計息存款的利率將要調整了。你有這樣的存款嗎?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近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靠檔計息叫停,您的銀行存款正在縮水
    財學森奶爸財相信許多經常去銀行存錢的朋友,對於「靠檔計息」這個概念應該都不會陌生,靠檔計息的存款不僅支持隨存隨取,且還能給到不錯的收益,一直是許多人的首選。但最近,工行、中行等六大行發公告:明年1月1日起,所有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如果提前支取,都按活期利率0.3%計息。為什麼突然叫停靠檔計息?叫停後會對我們的存款造成什麼影響?今後我們的錢可以放在哪裡?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 國有六大行官宣明年起定存不再靠檔計息
    2021年元旦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意味著,已經購買「靠檔計息」產品的儲戶,明年起提前支取利息將大打折扣。近日,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等國有六大銀行集體發布公告,官宣存款產品不再靠檔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