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舉國還債,民眾開卡車到中國排隊掃貨後,蒙古國還提了個要求

2020-12-22 BWC中文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18日援引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總裁阿列克謝米勒的最新講話表示,俄氣啟動了中俄西線「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的勘測設計工作。

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對華供氣

我們注意到,2019年12月2日,從黑河進入中國境內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管道)項目投產通氣,截至5月8日,已累計向國內輸送天然氣13.63 億立方米。

俄羅斯與中國在2015年籤署通過西線(「西伯利亞力量-2」管道)向中國供氣的協議,該線路考慮在現有西西伯利亞至新西伯利亞管道的基礎上修建新管道,並延伸到中國邊境。

然而,中俄多年來一直未能在西線管道對華輸氣方面的具體事宜有進展,比如,專家多次指出,經阿爾泰山鋪設管道施工困難,而此次俄羅斯正式啟動「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工作,成為該事情的最新進展。

阿列克謝米勒進一步表示,可以在『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基礎上建設一條過境蒙古國通往中國,運輸能力在500億立方米的新出口通道, 這樣天然氣將既供往歐洲,也供往亞洲,經估算,該西線管道在蒙古國段的鋪設設計工作可能需要一到兩年,管道全部建設需要五年左右。

稍早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三周前援引俄天然氣工業公司發布的最新消息稱,該公司正在與蒙古國向中國輸送俄天然氣的可能性進行討論,去年12月5日,中國、俄羅斯和蒙古國三國的專家已經就研究經蒙古國鋪設俄羅斯天然氣對中國市場輸氣管道的可行性,其中包括成立研究該項目聯合工作小組的問題。

對此,俄能源專家表示,天然氣流向中國的東北部、華中和華東地區,而蒙古國烏蘭巴託的氣化可能會產生積極的附帶作用,同時,在草原鋪設管道的成本也要比在高山區低。

俄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蒙古國問題專家弗拉基米爾·格拉伊沃龍斯基也在稍早前接受俄羅媒採訪時進一步補充表示,加大向中國經濟的靠近正在成為蒙古國經濟復甦的新動力,比如,新建一條過境蒙古國的對華天然氣出口通道,就能使蒙古國經濟獲益不少,並可以帶來大量的額外收入,也能為蒙古國境內管道沿線城市的天然氣化創造了機會,這在該國因近一年多以來大宗商品市場下行,特別在新冠狀病毒打擊全球需求時顯得更加重要。

正基於此,事實上,在此之前,蒙古國已經多次向中俄兩國有關企業發出邀請,希望可以在蒙古國境內修建一條天然氣運輸管道線路供應天然氣,比如,就在2020年1月初,蒙古國高級官員在參加歐亞經濟聯盟統一市場推進商務論壇期間就表示,與中國和俄羅斯聯手打造的中俄蒙經濟走廊的項目實施後,那麼這將對沒有出海口的蒙古國來說,就可能會成為亞太地區各大型市場之間的交通樞紐,並能激活體量巨大的基礎建設項目。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

與此同時,蒙古國官員也在二周前表示,願與中國經濟加強協作,並稱「捐贈的3萬隻羊會如實抵達,現在已經是春暖花開之際,蒙古國相關機構正在著手準備這項工作」,另一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蒙古國向中國市場煤炭出口量為99.78萬噸,環比大增191.76%,同時,中國企業還大力帶動該國貿易,現在兩國的貿易額已佔該國對外經貿總額的68%。

另外,由於區位的特點,蒙古國也將成為連接亞太地區大型市場的重要交通樞紐,比如,早在2002年時,蒙古國就已經在扎門烏德市建立了一個國際化的自由經濟貿易區,經濟區內包括工業、商業、旅遊業、服務業等產業,不僅於此,在這裡還可以用人民幣進行消費,甚至能收到來自中國的手機信號,並成為該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助其持續復甦。

比如,近幾年以來,我們注意到,在二連浩特,蒙古國的民眾也經常會開著卡車排隊來購物掃貨,在蒙古國消費者眼中,這裡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前沿和代表,更是他們在中國的一大消費場所,其中,最暢銷的是中國製造的電器,他們奔波於各個商場、早市、實體店之間,賺取利潤,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而目前,像飲料、蜂蜜、巧克力、餅乾、地毯等133個規格品種的蒙古國商品也已經在二連浩特中蒙邊民互市貿易區上架銷售。

而以上這些合作對於自2014年以來,該國經濟滑入困境,同時還面臨著美元外儲減少、財政虧空,外債高企等困境下無疑是送去「人民幣的東風」,據路透數據顯示,2022年將再增加1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償還利息支出。

在此期間,蒙古國還遭遇了歐美資本的不斷撤離,陷入美元荒困境,風光不再、物價高漲,民眾基本的生活用度甚至都無法得到保障,彼時,蒙古國經濟負債纍纍,最嚴重的時候,背負約230億美元債務,相當於該國GDP的280%,而外儲僅只有11億美元,為了幫助政府還債,蒙古人民甚至開始捐獻自己的現金、珠寶、黃金,還有馬匹,巨額債務使這個國家的經濟越來越不堪重負,用「舉國還債」來形容也毫不誇張。

分析認為,蒙古國陷入經濟困境的癥結就在於急於改變經濟發展緩慢的現狀(由農牧業國家轉型為礦業大國),但由於經濟支柱單一,並患上資源依賴症及過於依賴外資等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造成的,另外,蒙古國的經濟環境變化頻繁,經濟政策朝令夕改等原因也不容忽視。

這在近四個月以來,新興市場短期美元融資成本變得再度趨緊的背景下將更加重要,顯得尤為珍貴,因為蒙古國多年來憑藉著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快速膨脹,養成了對短期廉價美元融資(外國資本投資礦業等)的依賴,但在美元荒出現時,此時,這些市場的貨幣當局必須出售外匯儲備以維持固定匯率,但這樣卻進一步加劇了國際收支赤字和物價的加速上行。

對此,蒙古國許多商家表示感激,認為與中國市場便利的對接,為他們增收提供了無限的機遇,顯然,這是交通及基建等為蒙古國民眾和商家帶來了便利,這也再度印證了BWC中文網前面提及的中國經濟繁榮正帶動全球多國的經濟發展。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

正是在這些背景下,分析人士認為,蒙古國也正在從根本上重視並建立良好的投資環境,而根據最新經濟指標判斷,該國經濟開始復甦,逐漸進入穩定增長期,目前,外儲也增加到32億美元,同時,該國還開始大力支持數字資產在蒙古國的發展,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來發展數字資產,以期能抓住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大機遇。(完)

相關焦點

  • 蒙古國突然開始囤黃金,民眾開卡車來中國排隊掃貨,癥結在哪裡?
    我們多次強調,黃金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作為金融資產持有,在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抑制通貨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另一面,黃金也是信用貨幣最重要的信用支撐,正如凱恩斯所說,黃金作為國家經濟戰略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它更好的東西可以替代。
  • 蒙古國民眾開卡車來中國掃貨滿載而歸後,再開通農產品綠色通道
    個礦點。與此同時,在物價高漲的背景下,近期我們也發現,在中國北疆的一個邊陲小城二連浩特的街頭,這裡停放著大量堪稱"古董級"的越野車,一些蒙古國民眾開著卡車排隊到二連浩特來「掃貨」,部分人從這兒再中轉到蒙古國其他城市來賺取利潤,據了解,他們一般早晨開始進入中國境內,幫助買家購買商品,之後再於下午閉關前滿載而歸,購買包括電器等在內的中國生產的物美價廉產品
  • 蒙古國舉國還債,物價高漲,民眾捐黃金馬匹後,經濟又看到了希望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正基於此,事實上,在此之前,蒙古國已經多次向中俄兩國有關企業發出邀請,提出要求,希望可以在蒙古國境內修建一條天然氣運輸管道線路供應天然氣,同時,與中國和俄羅斯聯手打造的中俄蒙經濟走廊的項目實施後
  • 俄羅斯向中國擴大供氣,蒙古國民眾捐黃金馬匹後,事情有新進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7日援引俄羅斯農業部農工綜合體產品出口發展聯邦中心的一份新報告稱,2020年的10個月內,俄羅斯對中國市場出口了價值2300萬美元的面點,12月2日,俄羅斯中國總商會表示,儘管今年新冠病毒給中俄貿易造成了一些輕微影響,但目前包括能源、農業、投資、電力合作、科技創新、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合作正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底將超過1000億美元
  • 中國錢被全球投資者購入,蒙古國民眾捐黃金馬匹後,或靠人民幣支撐
    比如,我們注意到,近幾年以來,在二連浩特,蒙古國的民眾經常會開著卡車排隊來這裡購物掃貨,而背後正是該國近年來出現了CPI連年走高,物價高漲,在蒙古國民眾的眼中,這裡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前沿和代表,更是他們在中國的一大消費場所,其中,最暢銷的是中國製造的電器。他們奔波於各個商場、早市、實體店之間,賺取利潤,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 美聯儲將傾家蕩產,中國錢被全球投資者購入,蒙古國或靠人民幣支撐
    事實上,目前,中國還正在大力帶動該國貿易,現在兩國的貿易額已佔該國貿易總額的68%,新消息顯示,據俄媒一周前消息,蒙古國已經加入《亞太貿易協定》,這也是繼蒙古國捐贈的3萬隻羊開始陸續交接運抵中國後的一個最新進展。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蒙古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投資來源地。
  • 蒙古國經濟負債纍纍,民眾捐黃金馬匹後,又看到希望,事情有進展
    數據顯示,目前,蒙古國現已探明的有鐵、螢石、磷、煤、石油、銅、鉬、金、銀、鈾、鉛、鋅、稀土等80多種礦產,超過5000個以上的礦點,比如,位於蒙古國南部的奧尤陶勒蓋銅金礦是該國經濟的最大驅動力之一,初步探明,奧尤陶勒蓋的銅儲量達3000多萬噸、黃金1328噸、白銀7600噸。
  • 美元「蠶食鯨吞」,中國錢被全球投資者購入,蒙古國或正靠人民幣支撐
    事實上,美元走強已經暴露一些脆弱的新興市場債務的裂痕,我們注意到,其中一些國家已經處於弱勢地位,比如,蒙古國由於債臺高築,負債纍纍,不斷陷入美元荒,經濟失去流動性,物價高漲,民眾的基本生活用度也無法得到保障,據蒙古國央行最新數據,截止3月,該國外債總額又增長了72.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另據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2022年將再增加1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償還利息支出
  • 都到2020年了,為什麼蒙古國還沒有統一文字?
    文/狟先森2020年3月18日,蒙古國政府正式發布通知,決定從2025年起全面恢復使用1946年廢除的回鶻式蒙古文,也就是通行於內蒙古地區的傳統蒙古文,並要求所有公務員參加傳統蒙古文的再培訓。經過幾年的準備後,1946年1月1日正式將西裡爾蒙古文作為國家的官方文字。西裡爾蒙古文發音和書寫很一致,民眾非常易於學習掌握,很快便在整個外蒙古推行開來,民眾的識字率也從20世紀20年代的2%上升到90%以上。02 蘇聯解體後文字尋求拉丁化蘇聯解體後,蒙古緊跟著東歐各國進行各項改革,在文化領域也力圖擺脫蘇聯的影響。因此,恢復使用傳統的回鶻蒙古文再次提上了日程。
  • 蒙古國「暖羊羊」入川②丨深度:從「禮物羊」到「感恩羊」——蒙古...
    一輛「鄂A」牌照冷鏈大卡車「霸氣」地停放在此,卡車上裝載著528箱從湖北運來的蒙古國羊肉。從上午到下午,小院裡陸續駛來掛著四川省內不同市州牌照的車輛,分批將羊肉領走。這些蒙古國羊肉為何入川?將送給哪些人?四川在線記者全程跟蹤採訪,為您揭開這些羊肉背後的故事。
  • 蒙古國3萬隻羊,首批到湖北時間確定,就在…
    正式從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發車 預計兩天半後於11月11日抵達二連浩特 貨櫃卡車車頭系有 「漢歐國際蒙古國捐贈三萬隻羊接運專車」橫幅 貨櫃冷鏈車身均印著
  • 蒙古國連派300輛卡車向中國駛去,引世界多國關注!
    不僅如此,我國還擺脫了「世界工廠」的壞名聲,成為在各個領域都能實現自主研發和生產的國家。顯而易見,自主研發和擁有生產能力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到底有多重要,尤其是經濟和軍事方面。就以印度為例,印度作為一個進口大國,許多產品都無法進行自主生產,因此得到的結果就是,在軍事方面只能使用一些落後並且已經被淘汰的軍事設備。
  • 還記得蒙古國友情捐贈的3萬隻羊麼,其實一隻都沒到中國!
    還記得前一陣蒙古國捐贈中國抗擊疫情的3萬隻羊麼,其實一隻都沒到中國。據中國經濟網的報導,在4月3日,中國駐蒙古大使柴文睿會見了蒙古總統外事顧問特格希扎爾格勒,就蒙方捐贈3萬隻羊交接事項進行商談。特格希扎爾格勒表示,巴特圖勒嘎總統訪華提出捐贈3萬隻羊,是蒙古人民的一片心意,真誠希望能夠助力中國人民戰勝疫情。
  • 蒙古國送的3萬隻羊,到中國就會變成羊肉!願獻給湖北人民
    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介紹,如果按照國內價格來算,一隻綿羊最低也要1000元,這樣算起來,3萬隻羊的價值至少在3000萬到4500萬元。此外,蒙古國政府為了做好這批羊的交接工作,還撥了100萬美元的專款。受疫情影響,蒙古國經濟也面臨嚴重困難,上半年經濟收縮了10%,財政壓力非常大。
  • 環球深度:從「羊外交」看蒙古國對華新認知
    希臘「現代外交」網站近日這樣評論中蒙兩國的特殊關係,甚至認為「如今的中蒙關係已經是鄰國雙邊關係的典範」,而這背後的一個重要背景是,「蒙古國的『草原之路』計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基本吻合」。《環球時報》記者重回蒙古國工作的這兩三年,也切身感受到蒙古國民眾對華態度的改變。
  • 世界警車大觀:最陌生的鄰居蒙古國
    蒙古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再加上經濟落後,因此其國內有很多狀況極差的道路,這時候一臺越野車就很有必要了。經常要到偏遠地區執行任務的警察部門也採購了一些越野車當作警車。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中國品牌汽車也開始進入了蒙古警方序列。其中就包括一批北京BJ40,這臺本就有著粗獷外形的越野車配上「福特版」警車塗裝後更顯得更加威武了。
  • 蒙古國捐贈的羊已到山東 羊肉火鍋、羊湯開吃了!
    蒙古國捐贈的羊已到山東 羊肉火鍋、羊湯開吃了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今天上午,閃電新聞記者從濟南市衛健委獲悉,蒙古國向中國捐贈的羊已經運抵濟南,45箱羊肉將陸續分發給濟南26家醫療單位的125名援助湖北醫療隊員。
  • 趙立堅用蒙古諺語感謝蒙古國捐羊 患難見真情!
    首批4000隻活羊在蒙古國扎門烏德縣免疫隔離區隔離已滿30天,經中蒙兩國防疫人員共同檢驗合格後,用卡車出關運抵中國二連浩特口岸。據中國商務部介紹,根據中蒙雙方商定的計劃,3萬隻羊將分批於11月中旬前運抵中國境內,在二連浩特加工後運往湖北省,把蒙古國政府和人民的心意傳遞給在抗擊疫情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湖北人民。
  • 蒙古國留學
    先後於2005年和2010年通過蒙古國教育部質量信譽評估認證,並於2012年獲得MECS認證。2010年加入科恩大學,開始與國際接軌。學校設有商業管理學院、藝術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建築設計學院、美容學院等6個學院和12個教研室。目前,已與國外的50多所高校籤署了校際合作協議,開展實質性的教育交流。蒙橋集團為蒙古國CITI大學在中國境內全權委託招生的總代表處。
  • 蒙古國成立蒙中文翻譯家協會
    新華網烏蘭巴託3月2日電(記者王寧)蒙中文翻譯家協會2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舉行揭牌儀式,隨後中蒙兩國語言學術界及智庫代表共同出席首屆中蒙翻譯研討會,就促進兩國語言翻譯事業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  蒙中文翻譯家協會中方主席、中國內蒙古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陳寶泉表示,內蒙古自治區近年來通過圖書、期刊、報紙、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大眾傳媒向蒙古國民眾介紹中國發展現狀,希望中蒙兩國翻譯家能及時、精準地翻譯兩國人民共同喜愛的文藝作品和共同關心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