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告環保廳律師不接案子

2020-12-20 齊魯晚報網

一聽告環保廳律師不接案子

2014年08月12日  來源:

齊魯晚報

【PDF版】

     此前記者到王緒貴家中採訪時,他拿出裝了滿滿一檔案袋的起訴材料,裡面有起訴書、受理通知單、公證書以及先前信訪收到的反饋材料和搜集的大量證據。
  「之前連起訴書都不會寫,現在我都能幫別人打有關環境汙染的官司了。」王緒貴說,起初他是從網上學習起訴書的格式,然後找律師和法律援助機構諮詢該案起訴書該如何寫。
  王緒貴稱,在得知案件受理後,他曾找到多個法律援助機構和多名律師,希望有人能代理此案,當律師知道起訴對象是省環保廳之後,均表示不願代理此案。
  「如果沒人幫我代理,我就挺起脊梁杆子自己上法庭。」王緒貴當時的一句話如今應驗,11日他獨自走上法庭。 
  本報記者 李曉東 趙磊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 版權所有 齊魯晚報
華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術服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律師不接我的案子?律師接案子主要看這些因素
    律師接案子主要看哪些因素?律師費少難道律師就不願意接了嗎?還是律師只接高額律師費的案子呢?看起來就容易敗訴的案件律師就不接了嗎?其實都不是。律師接案子與上述原因一點都不想幹,那麼律師一般都是看什麼呢?這個說法當然比較委婉,其背後的意思就是「你這個案子的難度和工作量值這麼多律師費,如果與你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願不匹配的話,我建議選擇其他的律師」。但是年輕的律師們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律師費自然是越高越好」,實際上並非如此。
  • 律師最不願接哪些人的案子?
    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人想請律師,但是談了很多,律師都不願意接,甚至有的當事人願意出高價,律師也不待見。玄機在哪裡呢?律師事務所筆者職業是警察,經常接觸各律所的律師,有時候也會談起這個問題。根據筆者的觀察,以下幾種人,最不受律師歡迎,換句話說,律師最不願意接這幾種人的案子。
  • 這個案子我是接不了了
    直到門關上,有有才開口了,「沈律師是準備接我這個案子了嗎?」  「這要看你的具體情況而定,該接我自然會接,不該接,那就很抱歉。」沈燼沉面無表情的說道。  有有皺起了眉,「那沈律師覺得這件案子是什麼樣才該接呢?」  「我自有我的評判標準,你只需說出事情的具體情況就好。」
  • 精英律師:羅檳為「愛」而衝,接了林嘉英的案子,卻遭人威脅!
    精英律師:羅檳為「愛」而衝,接了林嘉英的案子,卻遭人威脅!正在東方衛視、愛奇藝、騰訊各大平臺熱播的電視劇《精英律師》是由靳東、劉敏濤、田雨、藍盈瑩等人主演。林嘉英又被人騙了,找了了很多律師都沒人敢接她的案子,不是因為她沒錢或者怕她不給錢,而是她案子風險太大了。俗話說得好:「人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人有的時候不要把事做得太絕,不往後怎麼再相見呢!現在又纏著戴曦一天到晚尋死覓活的,真不知道她有什麼臉讓人家幫忙,不記得自己幹的那種事了。
  • 王振華案:陳有西律師為什麼會接這樣的案子?
    人們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除了大家認為判決罪行太輕之外,我們更多的要關注王振華案的辯護律師陳有西,明明知道王振華案不是簡單的案件,因為他不僅涉及到被告一方上市公司董事長背景,更多的是關注未成年兒童的犯罪方向,而且涉及到的是甚至可能是介紹賣淫,也可能是強姦等罪行,但是為什麼陳有西律師最終決定接下這個案子?到底是為了律師費1200萬,還是為了博得一個名聲?
  • 關於律師接案——法官交流篇
    其實最關鍵的原因,我知道一般靠譜的律師會怎麼接案子。我了解幾個律師,他們只接證據和法理上能打贏的案子。委託人上門諮詢,靠譜的律師一看基本情況打不贏的話,一般會積極地鼓動委託人別打官司通過和解或其他方式解決。只有在證據、法律規定、案例調查的基礎上,能手握勝算,判斷通過訴訟能為當事人獲得更大利益的情況下,人家才會一紙訴狀告到法院來,所以基本上都是勝訴。
  • 哪些案子不能接:一堂律師必看的執業風險防範課
    但是,在這裡筆者卻希望執業律師從執業初期就要養成不要什麼案子都接的習慣,更不能因為自己剛出道,沒有案源,經濟不濟,生活困難就什麼案子都接,有些案子接不得就千萬不能接。執業律師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要保護自己就要先從拒絕接受案件開始。哪些案件不能接呢?第一,當事人太自以為是的案子不能接。
  • 律師判斷一個案子能不能接主要看這四個方面!
    相信律師在接案子之前都會先分析案情,那麼如何判斷一個案子能不能接,我們就以刑事案件為例,來從四個方面來講講。第一步,根據了解到案件及證據情況,這個案件有沒有一定的辯護空間。有空間,律師才能發揮作用;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程序又沒有問題的案件,請律師也未必有什麼用。例如,在一個人涉嫌把毒品裝進保險套吞下肚子裡去,進行人體運毒,這種案件一般就沒有什麼空間,一般就是判十五年有期徒刑。
  • 律師接案子的標準,不看當事人是不是被千夫所指,所以才正當防衛
    大眾對律師一直有個誤會,認為律師就是收了錢,顛倒黑白,黑良心為犯罪分子脫罪的。形成這種偏見原因,是大眾的樸素正義觀。要知道,律師接案子的標準,並不是看當事人是不是被千夫所指事件一:2015年12月31日在天津,剛滿14周歲的李星星第一次被「養父」性侵;2016年1月李星星曾經在北京某派出所報警,未得到明確答覆;
  • 城門失火不一定殃及池魚 誰說小案子找律師沒用!
    在律師眼中沒有「小案件」,只有沒有進行充分準備與認真思索的案件,因為我們要隨時面對精心準備的對方律師和高水平的法官。因此,對待每個案子都不能鬆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最大程度的維護委託人的權益。在賀老闆還沉迷在災難中手足無措時,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被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三間房之隔)生意「鄰居」告上法庭,一審的官司,自己還輸了。周律師接受水果店賀老闆的委託,來自於我們張家口運營中心的全力推薦。該案已經經過一審,賀老闆需要賠付對方兩萬多元,名下財產也被凍結了十幾萬。
  • 律師,這個案子到底多久能有個結果?
    做刑事律師的,最常見的諮詢是:「律師,這個案子哪天能開庭?」「律師,人關多久能讓家屬見?」「律師,這事哪天能有個結果?」「律師,這都開庭這麼多天了,你問法官了嗎,什麼時候出判決?」所有這些問題,本質一樣,都是在問「羈押期限」或「審限」。我自己辦理的案件,陝西付存緒案,在看守所裡羈押12年才一審。永遠到底有多遠?
  • 《精英律師》劉英美的死不簡單,羅檳接手林嘉應的案子也是因為他
    劉英美是何賽的姐夫,也是一名精英律師,在前面的劇情中,劉英美經手過的案子有任曉年和吳美微的智慧財產權糾紛案,慄娜和慄偉正父女的案子,在這兩個案子中,劉英美的表現雖然不討喜,但也並不壞,而任曉年在何賽、羅檳之後,選擇了劉英美當他們公司的法律顧問,可見劉英美在律師圈的名聲也是不差的。
  • 男子買本假的律師證 接了六個案子,收取六千塊錢「律師費」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我們都知道,律師一定要通過國家相關司法考試後,才能取得執業資格。但是,淮安卻有一位法律工作者,買了本假的律師證就開始堂而皇之地幹起了「律師」,最終受到了法律制裁。
  • 如果我是律師,我會接鮑毓明的案子
    普及一下,其實形成這種偏見,不僅是大眾對於律師這個行業不甚了解,還有很多香港影視作品的「鋪墊」,港臺電影裡的律師,基本都把一個為了錢,顛倒黑白的律師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也正是因為港臺影視的誤導,很容易給大家留下對律師的偏見。其實我們普通大眾對律師的真實生活情況又不甚了解,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律師。
  • 律師是怎樣代理案子的
    據說,鄧析代人打官司時,小案子收取被代理人一件衣服,大案子收取一條褲子。那個時候,訟師代理案件是不分種類的,不像我們今天細分為刑事案件律師、民事案件律師、行政訴訟案件律師等。我國歷史上訟師的社會地位不高,訟師所從事的職業是一種邊緣職業。時代發展到了今天。
  • 律師不接權健案,這種姿態合適嗎
    【閱讀提示】權健砸重金欲做無罪辯護,律師:不接!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1月11日)有媒體報導說,自1月7日權健實控人束昱輝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後,「權健」就成為了燙手山芋,讓許多律師事務所避之不及。
  • 喜歡幫人打官司的我為什麼又極力抗拒接案子?
    引子:好幾個和我關係不錯的人,閒聊時聽我講幫人打官司時在法庭上是如何大殺四方,客戶對我是如何尊重,我是如何盡心竭力晚上熬夜研究案情和法律,聽完故事都有強烈的願望想給我介紹案子,可又被我拒絕,大為不解。其實,原因很簡單,我沒時間。 我喜歡幫人打官司。理由有三個: 第一,能掙錢。接一個案子,報酬相當於我的一個半月工資。
  • 好律師不接強姦案?
    文/李常永律師剛剛梳理完一件強姦案的證據卷宗。掩卷遐思,事實存疑。自從2012年執業以來,我接辦的強姦案為數不少。其中,固然有「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也不乏「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網絡上有個說法:好的工程師的價值,就在於劃出一條線;對於刑事案件,有時候,「罪與非罪」那條線不那麼好劃。強姦犯是被人看不起的。不僅廣大人民群眾看不起,同監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看不起。連帶著,為「強姦犯辯護」的律師,也容易招來異樣的眼光。
  • 精英律師第30集劇情 戴曦開心羅檳接手了林嘉應的案子
    由靳東、藍盈盈、朱珠主演的《精英律師》正在熱播,今晚即將播出第30集劇情。在本集當中,藍盈盈飾演的戴曦充滿了疑問,她很高興羅檳能夠接林嘉應的案子,而封印卻不明白羅檳接收案子的原因。精英律師醫院打電話通知戴曦說是林嘉應割腕自殺了,戴曦知道這個消息以後,又跟羅檳講了,兩個人迅速趕到醫院去看望林嘉應,而且這一次羅檳還給了林嘉應自己的律師名片,讓她如果再遭到威脅可以立即聯繫律師
  • 刑事案子被害人有請律師的必要
    據同事介紹其家屬有心臟病史,故我跟同事分析該案子要這麼案子:1.第一個行為刺激了被害人心臟病復發,在這期間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在一起,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救助的義務,也就是刑法上的先前行為而引起的;2.後面的拋屍行為對象是否為真屍體,被害人的死因歸因於先前的某行為還是後面的拋屍引起的溺水,也就是說被害人可能是淹死的。以上兩種分析都有待於報告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