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與現狀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及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都大力肯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強調必須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前學校教育之中。《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簡稱「課標」)也將「文化品格」確立為學科四大核心要素之一,是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雙重性質,追求育人價值取向的重要突破。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文化意識、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明確了引導學生面對多元文化的開放態度和堅定的文化自信,培養學生能感悟中外優秀文化的精神內涵,有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意識,強調本土文化在英語教育中也同等重要,是突出「國家情懷」與「國際視野」的英語課程標準。
課程資源中適應課程標準的文化知識是發展學生文化品格的重要保障,教材則是文化知識的重要來源。但目前的現狀是我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已高度融合西方文化,內容中有大量目的語國家的文化信息,而本土文化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價值觀方面的選材明顯不足,存在單向西方化的跨文化現象(李永大,2014)。這一現象是造成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含量不足的重要原因,直接影響了學生文化品格的塑造和中華價值的傳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各界都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一偉大號召積極推動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鑑,也為英語教師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英語語言教學相結合注入了源泉和動力。為此,筆者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際,力求彌補教材中傳統文化素材欠缺的短板,探索實踐了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課堂模式:基於教材內容整合重構的故事教學。
二、研究依據
新課改倡導「材料式」教材觀,擯棄「聖經式」教材觀。主張教材的價值不在「控制」教學,而是為教學服務。教材不是從外部控制教學的產品,而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工具,為教與學提供基礎性的文本材料。教師可依據自己的智慧和經驗演繹教材,教學因此而呈現出創造的靈動色彩(俞紅珍,2005)。內容整合是為了優化教材使用、提高教學實效,教師對教材的文本內容進行合理的取捨、增減、改編、替換,對教材設計的語言活動進行調換、拓展、重設,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等一系列的教學決策過程(潘正凱,武豔雲,2014)。而文本重構則是實現教材內容整合的重要手段。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載著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信息,《西遊記》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不光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世界範圍內也有著巨大的文化影響力,《美國大百科全書》高度評價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而故事教學既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課型,也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故事能將詞彙、句子在語法的作用下,形成一個有情境和可操作價值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在對故事的感知中習得語言,在和人物的對話中發展思維,在與時空的對接中品味文化。因此,根據原版故事的相關情節,將教材內容整合重構成Journey To The West的故事教學,既能使學生基於課型學習語言知識,發展語用能力,更能讓師生在教學中汲取中國傳統文化,是探究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新模式。
研究證明,教師的教學有認知、情感、行為等層面,教師具體的教學行為反映教師的認識和信念,教師的思考與信念又為教學決策提供了基本的導向和參考框架(Richards, Lockhart C,1996)。教材整合重構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所以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靈活、個性化加工處理的同時,一定要有正確的思路為先導。結合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構想,具體流程如下(圖1):1. 研讀課標
課標體現了國家對英語教學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充分挖掘了學科教學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發展素質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並圍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去明確教學要求,提出實施建議。 由此可見,一方面,基於課標對教學內容進行解讀,是設計的認識起點;另一方面,課標所凝練出的學科核心素養,則是多元教學目標的指向。所以,研讀課標並把握其理念、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才能夠保證教材整合重構的正確方向和理論基礎,這是根本性工作。
2. 精讀教材
教材是課標物化資源的核心部分,它是教學最基本、最主要,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材料,為實施教學提供了內容和活動的基本框架。因此,通讀教材,對教材內容、活動、框架和編寫意圖的把握是整合重構的基礎。在宏觀上,要把整套教材讀通、讀懂,明確各冊各單元的具體教學內容及編排設計的邏輯關係;在微觀上,要讀細、讀透內容與知識點在達成教學目標上的具體要求。
3. 再讀原著
《西遊記》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它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細膩生動的語言描寫,使讀者獲得思想啟迪,情感薰陶和審美體驗。再讀原著,一是能讓重構文本最大限度的尊重原著,還原作者的構思;二是以便於結合現實教學對故事的人物性格、語言描寫和內涵寓意進行更加深入而多元的理解和把握,用以構建學生語言、思維、情感和文化發展的空間。這是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依據。
4. 創編故事
整合重構的故事文本,要從其應用於課堂教學的取向來創編。故事教學功能的發揮體現在其文本的特性之中:(1)適度性:適度性指事物質與量的平衡統一。在文本的難易程度上,既要針對學情,又要注重新舊知識的比例;在文本的容量上,也要基於學情和課時來考慮;(2)情境性:使用有意義、有語境的語言素材學習外語,便於學生理解語言的意義和語言運用的具體情況(程曉堂,王建平,2008)。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圖文並茂是創設故事情境的普遍形式。所以,語言表述的準確、連貫和插圖創作的必要、契合也至關重要;(3)規律性:這裡指體現語言學習和學生認知的規律,即核心句式的高頻復現、文字畫面的生動有趣和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
在通盤思考分析上述觀點之後,教師依據設計流程,對人教版PEP教材五年級上Unit 1和Unit 4相關內容實施了整合重構,見圖2、3(重構文本的文字內容見附錄):
圖2
四、案例分析
1.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在整合PEP 教材(新版)五年級上冊的部分重點詞彙和句子基礎上,融入新的語言知識點而創編的故事繪本。以西遊記為背景, 講述了在唐僧西天取經途中,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拜師的故事情節。重構文本基於五年級學生學情,語言知識在運用舊知的基礎上,自然融入呈現新的目標語言「control your temper」,「be hard-working」,「 be confident」, 「be brave」, 「follow your dream」。在情境中學習新的核心句型:對人物性格描述句型 What’s he like? I’m…;對人物能力描述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I can’t…以及Where is it? Who is he?並用了一個中心句If you can ___ ,that would be fine.貫穿全文。文化情感層面,古有唐僧西天取經,今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古今結合,重走西天路,運用多媒體等手段,為孩子們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獲得深入的文化體驗,促使孩子們自信、勇敢、勤勞、追夢等情感得以升華。
2. 教學目標
(1)語言能力
①學生能理解並運用詞組control your temper/be hard-working/be confident/be brave以及句型 If you can... that would be fine.
②能夠用英語描述人物外貌、性格特徵和能力特徵:表達我會做什麼,我不會做什麼。
③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的 I’m..../He is…/ I can ... / I can’t ....句型對What’s he like? What can he do? Where is it? Who is he?進行問答。
(2)學習能力
①學生能藉助已有舊知、圖片等多種形式體驗感知、理解故事;發揮想像,推測故事。
②學生能夠模仿人物語音語調,分角色朗讀故事。
③學生能領會句型「If you can…,that would be fine」.
④學生能夠運用板書內容 ---思維導圖(Who is he?/Where is it?/What’s he like?/ What can he do?/If you can...,that would be fine.並基於這些核心句型,做自己的夢想卡。
(3)思維品質
①學生能在語境中感知、辨析、推斷生詞 be brave、control your temper、confident的意義。
②學生能通過故事情節及人物對話對故事的發展作出預測和想像;
③學生能通過閱讀四個人物的對話,歸納總結成功的幾個要素(性格、能力),藉助板書的思維導圖以讀促說,以說促寫。
(4)文化品格
學生通過對比、體驗、探究等方式,汲取故事文化精髓;能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3. 教學步驟
(1)Pre-reading 營造氛圍入故事
①破冰熱身
借用猴王橫空出世的生動畫面引出自己,通過快閃視頻介紹自己。
T: I’m Lily. Now,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 quickly. Where is Lily from?
S: She is from Tong Nan.
T: Yeah, Tong Nan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 welcome to Tong Nan.
T: What’s Lily like?
S: She is kind/happy/funny.
T: Good, you got it. What can Lily do?
S: She can sing/dance/swim/read storybooks.
【設計意圖】複習舊知,吸引眼球。引出I can read story books.營造課堂文化氣息。
②引入主題
順勢呈現中國四大古典名著,聚焦《西遊記》並播放介紹的短片。
T: My favorite storybooks are literary storybooks. They are very famous in China ,also abroad. 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Journey to the West in English. Here is a short introduction about it, please enjoy it.
【設計意圖】拉開整堂課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序幕。通過視頻,激活學生的認知圖式,並喚起孩子們對閱讀故事的渴望。
③巧設評價
將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分別以故事人物名字命名的大組進行評價,並設計穿越回到唐朝重走取經之路,用進程步伐作為評價操作方式,以最終第一個取得真經的大組獲勝。
T:Today, let’s go to the west with Tang Monk and his apprentices together. Now, you a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You are group Wukong\Bajie\Sha Monk\Bai Longma. If you do a good job, you will get 1 step. We will see, which group gets the scriptures at the end of this class. Now,we are here in Chongqing in 2019AD, we will go back to Chang』an 1400 years BC. Ready? Go!
【設計意圖】情景的創設使課堂有極強的帶入感,評價與故事背景的巧妙融合,都實現了學生在情感、思維方面與故事文化內涵的連結(圖4)。
(2)While-reading唐僧收徒三篇章
第一篇:五指山下定心猿
West, west, Let’s go, go, go! (口號)
①出示地圖,唐僧從長安出發,來到了五指山。學生觀看視頻回答問題。
T: 「Where is it?」
S: It’s Wuzhi Mountain.
T: Who is he?
S: He is Sun Wukong.
T: What’s he like? (引導學生說出孫悟空的其他性格特點)
S: He is clever and strong...
T: What can he do? (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心目中的孫悟空還能做些什麼)
S: He can fly and do kung fu...
②齊讀本段課文(引導模仿悟空的語氣和動作去讀)。
③播放悟空還能做其他事情的搞笑短片,承上啟下---為什麼悟空會在五指山下?出示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五指山圖片。
T: Wukong couldn’t control himself, so he made a mistake. What does master say to him? 引出重點新句子「If you can control your temper, that would be fine.」(板書貼黑板control your temper)
教讀,帶著緊箍咒做動作讀control your temper。
④結合「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圖片,引導學生理解:「control your temper」is very important, if we don’t, we will make big mistakes.
【設計意圖】第一篇章,採取了聽力、閱讀及問答等學習方式,將機械操練與意義操練相結合,同時將本課所有的重點新舊句型引出並學習,把握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習得語言表達,並結合生活中真實案例懂得情緒控制的重要性。
第二篇 高老莊裡降八戒
West, west, let’s go, go, go! (口號)
①出示地圖,唐僧、孫悟空從五指山出發,來到了高老莊。
T: 「Where is it?」
S: It’s Gaolaozhuang.
T: Who is he?
S: He is Bajie.
T: What’s he like? What can he do?
②聽音找出答案。
在文中找出八戒性格和能力的句子回答:S:He is friendly and funny.He can eat and sleep.
③一個孩子模仿八戒,其餘孩子模仿師傅讀課文。
④八戒好吃好玩T: What will master say to him? 學生嘗試著預測,引出核心重點句子:「If you can be hard-working, that would be fine.」(板書貼黑板hard-working),配合肢體語言操練「hard-working」。
⑤解釋「八戒」名字的由來,分別運用每個「戒」操練核心句型If you can_____, that would be fine.
⑥播放介紹豬年的視頻(今年正好是豬年)。
T: What year is this year?
S: Pig.
T: Pigs bring us a lot of happiness. Can you name some famous pigs in the world?
S: Bajie/The three little pigs./Peppa pigs..
T: They are lovely/cute/funny...Don’t say somebody fat, it’s very impolite.
【設計意圖】再次在語境中操練核心句型,學用一體,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分角色朗讀幫助學生形成優美的語音語調,揣摩人物心理,深刻理解課文。通過對豬八戒名字由來的解讀,深入挖掘故事的文化內涵;以介紹豬年寓意、列舉世界名豬、用英語恰當表達肥胖等活動,培養學生思辨品質,並體驗中西文化互鑑(圖5)。
第三篇 流沙河邊收沙僧
West, west, let’s go, go, go!(口號)
①出示地圖,唐僧、孫悟空、八戒從高老莊出發,來到了流沙河。
T: Oh, there is a big river here, Tang Monk is crying.
T: Why does master cry?
S: He can’t swim.
聽錄音I can speak English, but I can’t swim.(聽音讀,模仿讀)
②Group work
小組成員用Where is it? Who is he? What’s he like? What can he do? 等句子討論沙僧的性格、外貌和能力並抽小組展示。
③教師總結師傅說的話:「If you can be more confident, that would be fine.」(板書貼黑板confident)
④男生讀沙僧,女生讀唐僧。
結合圖片操練:When you 演講時、競選班幹部時、上課舉手發言時,be confident.
⑤Watch, listen and read the whole story.
【設計意圖】在整個讀中活動中,運用「4W-H+5技」相結合的語篇閱讀教法整體組織教學,實現了學生的對故事情節的把握、對語言運用的掌握、對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了對故事文化內涵的挖掘和理解。這是關乎輸出,也就是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關鍵。其中「4W-H」指的是核心句型:Who is he?/Where is it?/What’s he like?/ What can he do?及對人物性格表述的「How」在語境中的反覆操練;「5技」指的是課標所倡導的聽、說、讀、寫、看(圖)的五大技能的綜合訓練。
(3)Post-reading 板書總結提要義
①Predict預測(Pair work)
T:As we know, Tang Monk has 4 apprentices . Now, please predict: What will Bai Longma say to his master? Or what will his master say to him?同桌討論後請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白龍馬也許需要更多的勇氣。
If he can be brave , that would be fine. 」(板書貼黑板be brave), 教讀、跟讀。
②Summary
T: Tang Monk and his apprentices went through all kinds of hardship to go to the west. 「control your temper」、「be hard-working」、「be confident」、「be brave」 are very importan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follow your dream」 (板書貼黑板follow your dream).With these factors, they become more and more powerful, they can defeat all the difficulties on the road.
T:These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the story.
PPT上呈現手掌變成拳頭,擊碎「三打白骨精」、「通天河怪」、「大戰紅孩兒」。反問學生,擁有這些品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會打敗那些困難?
With these factors, we will defeat...
【設計意圖】思維留白,旨在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預測能力,以實現的故事反轉增色課堂;以板書完成凸顯的語意和支架功能昭示出《西遊記》核心價值觀,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勤勞勇敢、懲惡揚善、善於合作和追求真理(圖6)。
(4)Production 名著今解譜新篇
①Go back to real life and make dream cards.
帶領學生穿越回到現實生活製作夢想卡
T:Now, we also have a dream---The Chinese Dream
Now, we are also going to the west-「The Belt And Road」播放介紹「一帶一路」的視頻,並在地圖上顯示「一帶一路」和「西遊之路」的對比。問學生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和「一帶一路」,我們應該怎麼做?要求製作一個夢想卡,嘗試著從藝術、經濟、文化、體育方面去寫。
②Show time
請部分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夢想卡,並大聲朗讀。
③總結評價,獲勝小組上臺取得真經。展開真經揭幕,向全班展示「Never give up!」(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得出)
Study hard!--Never give up!(努力學習)
Follow "The Chinese Dream"--Never give up!!(追尋中國夢)
Construct th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Never give up!!!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設計意圖】藉助思維導圖為框架製作夢想卡,旨在釋放學生課堂動能;通過夢想卡展示,體現學生綜合語用能力的發展;從總結評價中提升課堂的情感價值觀的高度,繼古開今,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偉大精神,都為全人類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把整堂課推向高潮。(圖7)
五、結語
作為外語教師,我們的文化職責除了傳遞目的語文化以外,更應理清文化與語言之間的辯證關係,擔當好母語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積極展開一系列探索實踐,引領學生一起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全世界彰顯五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真善美的中國形象。
附重構文本
Journey to the west
Wukong: Master, I'm clever and strong. Help! help!
Tang Monk: What can you do?
Wukong:I can fly and do kung fu.
Tang Monk: Cool. If you can control your temper, that would be fine.
Bajie: Master, I'm friendly and funny. Help! Help!
Tang Monk: What can you do?
Bajie: I can eat, I can sleep.
Tang Monk: If you can be hard working, that would be fine.
Tang Monk: I can speak English, but I can't swim.
Sha Monk: Master, I'm kind, I can swim. Let me help you.
Tang Monk: Wonderful,if you can be more confident, that would be 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