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經進行過一項實驗,他買來兩輛一模一樣的跑車,拆掉跑車的車牌,把車頂棚打開。然後一輛放在一段乾淨整潔的街道上,另一輛放在髒亂的街道上。在乾淨的街道上,雖然人們這輛奇怪的車人們總是投以目光,但整整一個星期都沒有人去破壞它。但是放在髒亂街道上的車就沒這麼好運了,很快的便出現了破壞者,有人去拆電瓶,有人去查看後備箱,而最終,這輛車被拆的只剩一個空殼子。
破窗效應由這個實驗發展而來:如果有人打壞了建築物中一扇窗的玻璃而沒有維修,其他人就會因此得到暗示從而打壞更多的玻璃。
最終,整棟建築物都回遭到破壞。環境中的一些小的不良現象如果放任存在,就會誘使人們效仿,最終變本加厲。如果想要防止破窗效應對我們的生活造成損害,那就從杜絕小的壞習慣開始,沒有什麼是開始就是罪大惡極的,都是從小事發展起來的,而防止這種壞習慣的發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良好的環境。
如果一個朋友來你家做客,看到你家窗明几淨,他的菸灰就不好意思彈地上,而如果你家裡垃圾滿地,即使你給他菸灰缸,他也未必會彈菸灰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