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網際網路的前庭康復可有效治療50歲及以上成人慢性前庭症候群

2021-01-21 科學網

基於網際網路的前庭康復可有效治療50歲及以上成人慢性前庭症候群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7 16:58:50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Vincent A van Vugt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發現,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前庭康復伴或不伴物理治療支持可用於治療50歲及以上的成人慢性前庭症候群。相關論文11月5日在線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

在這項實用、三臂、平行組、個體隨機對照試驗中,研究組招募了322名50歲及以上患有慢性前庭症候群的成年人。將其隨機分為三組,其中單獨前庭康復(VR)組包括為期6周的網際網路幹預,每周在線學習課程,並進行日常鍛鍊,每日10-20分鐘。混合VR組在基於單獨VR組的基礎上,增加面對面的物理治療支持,醫生在第1周和第3周上門治療。普通護理組則接受全科醫生的標準護理,無任何限制。

在意向治療分析中,單獨VR組和混合VR組的參與者在治療6個月後的眩暈症狀量表(VSS-SF)得分顯著低於普通護理組,隨訪3個月後該評分差異依舊存在。在治療3個月和6個月時,與普通護理組相比,單獨和混合VR組更少發生頭暈相關損害和焦慮症,且主觀前庭症狀顯著改善。試驗期間未發生與在線VR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總之,單獨和混合VR是治療50歲及以上成人慢性前庭症候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在線VR較易獲得,可改善治療不足患者的療效。

附:英文原文

Title: Internet based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with and without physiotherapy support for adults aged 50 and older with a chronic vestibular syndrome in general practice: three arm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uthor: Vincent A van Vugt, Johannes C van der Wouden, Rosie Essery, Lucy Yardley, Jos W R Twisk, Henritte E van der Horst, Otto R Maarsingh

Issue&Volume: 2019/11/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tand alone and blended internet based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VR)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vestibular syndromes in general practice.

Design Pragmatic, three armed, parallel group, individually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etting 59 general practices in the Netherlands.

Participants 322 adults aged 50 and older with a chronic vestibular syndrome.

Interventions Stand alone VR comprising a six week, internet based intervention with weekly online sessions and daily exercises (10-20 minutes a day). In the blended VR group, the same internet based intervention was supplemented by face-to-face physiotherapy support (home visits in weeks 1 and 3). Participants in the usual care group received standard care from a general practitioner, without any restrictions.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vestibular symptoms after six months as measured by the vertigo symptom scale-short form (VSS-SF range 0-60, clinically relevant difference ≥3 points).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dizziness related impairment, anxiety, depressive symptoms, subjective improvement of vestibular symptoms after three and six months, and adverse events.

Results In the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participants in the stand alone and blended VR groups had lower VSS-SF scores at six months than participants in the usual care group (adjusted mean difference −4.1 point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5.8 to −2.5; and −3.5 points, −5.1 to −1.9, respectively). Similar differences in VSS-SF scores were seen at three months follow-up. Participants in the stand alone and blended VR groups also experienced less dizziness related impairment, less anxiety, and more subjective improvement of vestibular symptoms at three and six months.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online VR occurred during the trial.

Conclusion Stand alone and blended internet based VR are clinically effective and safe interventions to treat adults aged 50 and older with a chronic vestibular syndrome. Online VR is an easily accessible form of treatment, with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care for an undertreated group of patients in general practice.

DOI: 10.1136/bmj.l5922

Source: https://www.bmj.com/content/367/bmj.l5922

相關焦點

  • 前庭康復治療
    1.前庭康復治療概念前庭康復治療(簡稱前庭康復)是針對前庭受損的患者採用非藥物、非創傷性、不同於一般通用運動的、具有高度專業化的訓練方法而進行的特殊治療,包括外周性康復(單側外周性前庭受損主要通過前庭代償實現)、中樞性康復(針對前庭中樞功能障礙表現的前庭功能亢進而進行的康復)、替代性康復(針對雙側前庭受損而進行的康復)、視覺衝突性康復(針對視覺信息與其他感覺信息衝突導致的眩暈
  • 眩暈的另一種治療方法——前庭康復訓練
    市區53歲的胡阿姨10年前反覆發作眩暈後一直行走不穩,不能走出家門,更不能從事簡單的家務,雖然曾就診多家醫院,但治療效果不佳,後來到武警醫院五官科,被診斷為前庭功能低下,後予以前庭功能訓練3周,現行走自如,而且能夠做家務了,像正常人一般。
  • 急性前庭症候群的臨床診斷及治療
    2、前庭神經(元)炎的眩暈為外周前庭受損,發病12h後,任何體位仍可觀察到相同方向的水平或水平扭轉性自發性眼震。眼震方向不隨注視方向改變,存在固視抑制。眩暈有自限性,隨時間推移,眩暈逐漸減輕。3、診斷時應明確聽力是否下降,需要進行聽力檢測。部分患者伴有耳鳴,可提示發病的側別;急性期的自發性眼震、軀體傾倒方向也可提示發病的側別。
  • 前庭康復案例分享
    前庭康復是一種專門針對前庭系統設計的運動性訓練,通過運動訓練促進前庭適應和代償,改善或恢復前庭功能損害性異常的物理治療方法。據研究顯示,接受前庭康復大約85%病人症狀得到完全緩解,75%病人殘障功能得到改善。由於前庭功能恢復的療效顯著,近十幾年來得到廣泛認同,成為一種廣為接受的非藥物、非創傷性、物理性康復治療方法。
  • 眩暈前庭康復的前世與今生
    20世紀40年代Cathorne和Cooksey針對眩暈疾病的治療提出了以前庭鍛鍊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其被稱為前庭物理療法(vestibular physical therapy,VPT),也被稱為前庭康復療法或前庭康復(vestuvykar rehabilitation,VR)。
  • 【健康】前庭功能康復——慢性疑難頭暈患者的福音
    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病人因頭暈連續臥床幾個月甚至幾年,導致自身前庭平衡功能嚴重退化,生活無法自理。其實,頭暈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個症狀,它涉及多個學科。頭暈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而非輔助檢查,因此導致很大一部分的患者未能得到及時和正確的診斷,接受了大量不必要的檢查和無效的治療。今天,就請滄州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利勇為大家講解一下頭暈的相關知識。
  • 前庭神經炎
    抗病毒藥物治療根據VN病毒感染學說,可應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其療效存在爭論。可根據病史和檢果選用5-10日。例如,鹽酸嗎啉胍片成人0.2,每日3次,但可能引起低血糖,注意觀血糖;阿昔洛韋片成人0.2g,每日4次,但可能引起腎功能損害,用藥前應檢測腎功能。
  • 超60歲老人發生前庭障礙性疾病高達30%
    而這些症狀意味著你的前庭系統可能出現了問題。目前大家對「前庭」這個詞還很陌生,但前庭相關障礙性疾病涉及病種及發病率其實很高,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達30%以上,很多患者長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擾。近日,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下稱「中山一院東院」)牽頭成立的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前庭與平衡康復分會正式成立,將為促進該學科領域深入研究和解除患者痛苦而努力。
  • 前庭疾病國際分類概述
    下屬委員會的工作是基於目前可獲得的最佳證據,是將達成共識的部分工作。每個下屬委員會的工作提交給CCBS審核。定義草案將在兩年一次的巴拉尼協會大會上公開發布,並在線公布一段時間供巴拉尼協會成員評論。根據不同的主題,同時徵求其他科學學會的意見。CCBS監督整個過程,並確保分類的各個部分相互連貫。最後的文件,不再進行同行評審,作為開放訪問的出版物,發表在《前庭研究》雜誌上。
  • 站立不穩、視物旋轉 警惕,你的前庭系統可能出狀況了
    去年12月,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以下簡稱東院)牽頭成立了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前庭與平衡康復分會,規模不斷擴大,配套不斷完善,技術不斷提升,至今已匯集了近80家單位的100多位來自於多個學科的專家教授,為前庭與平衡康復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手段及更好的平臺基礎。
  • 頭暈 試試前庭功能訓練
    56歲的陳女士是一名耳石症患者,發病時經常感覺頭暈、站立不穩,嚴重時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患病初期,陳女士一直將病症當成「頸性頭暈」處理,在進行了針灸、理療、輸液等治療後,頭暈症狀依舊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直到陳女士在貴州省骨科醫院康復科接受了Dix-Hallpike(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試驗方法)檢查後,才知道自己原來患的是「耳石症」。
  • 山東耳鼻喉科診療中心前庭神經元炎會眩暈嗎
    山東耳鼻喉科診療中心前庭神經元炎會眩暈嗎 時間:2020-11-26 08:49山東省耳鼻喉醫院 山東耳鼻喉科診療中心前庭神經元炎會眩暈嗎?眩暈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喝酒喝太多,開車玩手機,玩3d遊戲都很可能是頭暈,眩暈往往意味著身體出現了一些病變,嚴重的頭暈很可能是非常頭暈,如果是非常頭暈頭暈,典型的表現是耳部前庭問題,其中比較常見的是前庭神經元炎。那麼什麼是前庭神經元炎呢?接下來有請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專家為大家進行解答。前庭神經元炎又稱前庭神經炎,顧名思義,就是耳前庭神經受損導致的突發性眩暈疾病。
  • 經常搖頭是在鍛鍊前庭功能?前庭的重要性,家長不可不知
    會不會出現搖晃症候群,對大腦不好?這麼小就搖頭,是不是表示不要或者不開心呢?等等。作為新手爸媽,對於寶寶的各種行為是慎之又慎,生怕因為自己粗心,沒有及時發現寶寶的某些行為。寶寶搖頭的原因其實,關於寶寶搖頭原因有頭部溼疹、頭枕部出汗不舒服、前庭功能鍛鍊等等。
  • 劉紅巾:慢性主觀性頭暈好治療
    這些是慢性主觀性頭暈的主要表現,但要排除現在正在活動的器質性病變。有了這三條,就可以確定為慢性主觀性頭暈了。    大眾對慢性主觀性頭暈的認知並不多,往往病人做完一系列的檢查、化驗,結果顯示都正常,但頭暈又確實存在,晚上睡不好,白天暈沉沉。
  • 8個前庭覺家庭訓練小遊戲,既有趣又有效
    前庭覺是大腦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感覺信息的輸入必須靠前庭覺過濾、整理和統合,讓大腦能正確了解環境的狀況。大腦輸出的訊息,也是由前庭覺來進行輕重緩急的調整,才能夠很快的讓大腦和身體取得協調。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在家也能玩的前庭覺訓練小遊戲,寓教於樂之間不僅親密了親子關係,還能不停訓練刺激孩子的前庭覺發展哦。
  • 前庭功能檢查是關鍵
    【病例】 劉阿姨眩暈待查因 劉阿姨,62歲,於今年3月2日午睡後坐起時突然出現眩暈,感覺自身搖晃不穩,房間旋轉,不敢睜眼,伴有噁心反胃,遂平臥休息數秒後有好轉。好轉後再次坐起,眩暈感再次出現,仍感覺身體在房間搖晃,心慌不安,再次躺下休息後好轉,如此反覆幾次,不能起床。第二日晨起,頭腦轟鳴,昏脹不適,打120後被送往醫院住院。
  • 綜述:前庭疾病所致眩暈的分類、診斷及原理
    在眩暈和平衡障礙的各種原因中,外周前庭綜合症,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梅尼埃病和急性單側前庭病等,已是眾所周知,且大多可獲正確診斷(圖1,2)。然而,對於那些可表現出相似症狀和體徵的中樞前庭系統疾病而言,其診斷常常更具挑戰性。
  • 【尋醫問藥】上呼吸道感染或誘發前庭神經炎
    但楊女士怎麼也沒想到,一次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後,竟然引發了頭暈、噁心、嘔吐、身體不穩當等多種不適症狀,最後確診為前庭神經炎。  從最初的嗓子疼到後來的耳朵疼、頭暈、嘔吐,9天時間內,楊女士在幾家醫院先後被診斷為淋巴結腫大、腦部血管病等,經過治療症狀並未減輕。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楊女士來醫院眩暈科就診。
  • 如何徹底治療前庭大腺膿腫
    前庭大腺膿腫經過急性期治療,膿液被吸收,但是,會產生黏液性物質,造成腺管口阻塞,使腺內黏液不能排出而瀦留,形成前庭大腺囊腫。不過,這只是形成前庭大腺囊腫的原因之一。腺管炎症阻塞、分娩時撕裂傷形成的疤痕組織,或會陰側切時引起的損傷,也是引起囊腫的常見原因。
  • 孩子前庭覺失調,簡單有效的訓練方法,親測有效!
    一.什麼是前庭覺?我在前面發布了很多關於感統訓練的內容,那麼前庭覺是感統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很多家長問我,希望提供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方法,那麼今天就講一下,前庭覺失調的幾種行為症狀和遊戲活動方法!前庭覺可簡單理解為人類大腦的門檻,起到過濾信息的作用,掌控身體的平衡感,和空間感。前庭覺與兒童語言發展、動作規律息息相關。並對視知覺、聽知覺的發展產生影響,當身體受到外界刺激,前庭覺神經系統獲得信息,使身體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