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了該看哪個科? 前庭功能檢查是關鍵

2020-12-20 人民網

指導專家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朱鎮華 耳鼻喉科主任、教授

楊偉麗 醫師

核心提示

梅雨去了又來,使人暈頭轉向……如今,很多人在日常中出現一種「暈」的情況。比如,在起床時、翻身時、仰頭時、陰雨時、太陽直射時、運動時等。專家認為,引起眩暈的疾病有很多種,涉及耳鼻喉科、神經內科、骨科、血液科等。病人出現了眩暈,到醫院掛號的科室有那麼多,如何選擇呢?

【病例】 劉阿姨眩暈待查因

劉阿姨,62歲,於今年3月2日午睡後坐起時突然出現眩暈,感覺自身搖晃不穩,房間旋轉,不敢睜眼,伴有噁心反胃,遂平臥休息數秒後有好轉。好轉後再次坐起,眩暈感再次出現,仍感覺身體在房間搖晃,心慌不安,再次躺下休息後好轉,如此反覆幾次,不能起床。第二日晨起,頭腦轟鳴,昏脹不適,打120後被送往醫院住院。

劉阿姨入院後,醫生對其進行檢查顯示:頭顱,腦白質脫髓鞘;頸部,頸椎退行性變,椎間盤突出;經顱都卜勒,雙側頸動脈硬化,雙側椎動脈局部走形扭曲,大腦後動脈與椎基底動脈血流增快。

【專家寶典】醫生根據其病情,給予劉阿姨擴血管等治療,頭昏症狀稍有好轉,但每次晨起仍有數秒鐘的眩暈。隨後,劉阿姨轉到耳鼻喉科會診,耳鼻喉科醫生給予劉阿姨前庭功能檢查,被確診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於是給予患者復位治療。幾天後,劉阿姨出院時,那種天旋地轉的感覺再也沒有出現。

【概念】 是頭昏還是眩暈呢

發生了頭暈,我們去醫院診治,該掛哪個科室的號?去什麼科室治療呢?朱鎮華提示,首先,我們要弄明白自己是「頭昏」,還是「眩暈」。

一般來說,頭昏是指頭腦不清醒,有模模糊糊、昏昏沉沉、頭腦麻木的感覺,並有思維不清晰,身體疲憊的表現。

而眩暈是由於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一種運動幻覺,多突然出現,患者感覺自身或者周圍環境(比如房間)在旋轉、翻滾、往一側傾倒或來回擺動,出現自身漂浮感,站立不穩,不敢睜眼的情況,伴有心慌、噁心、嘔吐等自主神經系統紊亂表現。

【專家寶典】如果是眩暈發作,有長期眩暈病史的人自知病情,還能做到心中有數。但初次發作眩暈的,就不知何因,而眩暈發作時帶來的恐慌不受人體意識控制,恐懼感加上眩暈時伴發的噁心、心慌等,更加重眩暈程度。有的人在眩暈發作後,不能清晰地回憶起發作時的表現,這就導致到醫院看病時,不能通過準確的病情描述,進行科室的正確選擇和有效的治療。

【症狀】 疾病診斷看表現特點

那麼,醫院各科室中,與眩暈相對應的疾病有哪些呢?

朱鎮華介紹,大多數眩暈為外周性眩暈,約佔所有眩暈的70%以上,典型表現為眩暈、漂浮晃動感、旋轉感,伴有噁心、嘔吐、耳鳴等症狀。常為前庭性眩暈,前庭是我們耳朵內耳的一部分,我們知道耳朵有聽聲音的功能,但很少人知道內耳具有維持人體平衡的重要功能,前庭的病變,能導致人體眩暈的發作。

前庭性眩暈發作時,除有旋轉晃動感外,多伴有與眩暈程度相關的眼震。這種外周性眩暈多見於梅尼埃病、前庭神經元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這都屬於耳鼻喉科耳眩暈疾病範疇。這些外周性眩暈,多具有較為明確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療方法。

【專家寶典】腦血管性眩暈也常有發生,如小腦後下動脈症候群、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延髓被蓋症候群等。另外,眩暈也可見於顱內腫瘤、脫髓鞘性疾病、癲癇性眩暈及偏頭痛性眩暈等。這種中樞性眩暈有其自身的臨床表現,典型表現為持續程度較輕的眩暈,不伴有眼震發生。

【提示】 前庭功能檢查是關鍵

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暈,同時需要我們去鑑別。朱鎮華提醒,如貧血、低血壓等血液系統疾病、頸性眩暈等。

在我們就診時,應根據病史進行相應檢查,耳鼻喉科的前庭功能檢查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這是查看對人體進行一定的刺激後出現的反應,可以判定我們的眩暈,是前庭病變還是中樞病變,若是前庭病變的話,是哪一側耳朵的前庭功能受損了,是否有其他方面病變等。朱鎮華強調:「前庭功能檢查,在眩暈的診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楊偉麗同時提示,在我們頭暈發作、還有意識進行自我控制的時候,要儘可能找個安全的地方坐著或躺下,以避免在眩暈嚴重時,身體打破了平衡而搖晃、走動、傾倒,以致發生外傷、骨折等情況。

【專家寶典】眩暈的發病率很高,我們對眩暈知識的學習十分有必要。我們只有掌握了眩暈的各種特點、與眩暈相對應的疾病特徵,還有結合自身的發病情況,在眩暈時,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求診方向,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健康。(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趙鴻 胡翠娥)

相關焦點

  • 頭暈該看哪個科
    前庭性偏頭痛多發於更年期女性,患者過去可能有偏頭痛病史,後來好了長期未發病,再次發病則出現頭暈,由於時隔多年,曾經的頭痛病史易被忽視,所以常被誤診為梅尼埃病。第二類是以往沒有頭暈,突然發生一次,稱為急性眩暈,通常由腦梗、腦出血、突發性耳聾、前庭神經炎等疾病導致。
  • 頭暈 試試前庭功能訓練
    當中不僅包含了如前庭功能訓練、認知行為療法等專門應對各類頭暈的特色療法,而且還堅持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以及針對性選擇如前庭功能、聽力學、影像學等輔助檢查,對患者進行全面準確的疾病診斷,給予患者規範化及個體化的治療,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頭暈的症狀及降低患者頭暈的復發率。
  • 頭暈了,應該去哪個科?
    有一天和家人生了一點氣,情緒有些激動,馬上感覺到有些頭暈,一頭栽倒,但是很快醒了過來,家人趕緊扶她休息,本以為休息一陣就會好轉,可是頭暈沒有減輕,反而逐漸加重,而且逐漸感覺看東西有些不清楚,手腳也有些不/聽使喚,家人非常緊張,趕緊120送到急救中心,經過檢查,確診為腦梗塞,幸好及時用藥,又通過半年的康復,逐漸恢復了正常。
  • 【健康】前庭功能康復——慢性疑難頭暈患者的福音
    其實,頭暈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個症狀,它涉及多個學科。頭暈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而非輔助檢查,因此導致很大一部分的患者未能得到及時和正確的診斷,接受了大量不必要的檢查和無效的治療。今天,就請滄州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利勇為大家講解一下頭暈的相關知識。
  • 人體前庭、平衡功能檢查評定規範
    人體前庭、平衡功能檢查評定規範1 範圍本技術規範規定了前庭、平衡功能檢查的基本內容、要求和方法。本技術規範適用於人體損傷程度和致殘程度法醫學鑑定中需要進行的前庭、平衡功能檢查。5.2.6 複合型損傷所致平衡功能障礙複合型損傷所致平衡功能障礙者需結合前庭功能檢查及平衡功能檢查,全面評估平衡功能。
  • 經典綜述:前庭檢查——Part IV:實驗室檢查
    通常,耳鼻喉科醫生會進行聽力檢查。結合眩暈這一主要症狀,聽力檢查對於診斷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經鞘瘤、雙側前庭病和其它前庭-耳蝸疾病及尤為重要。本綜述未描述這些技術。由於旋轉可以同時影響雙側迷路,轉椅對診斷單側前庭功能障礙不是很有幫助,但它是雙側前庭病的唯一可靠測試(Baloh et al., 1984a,b; Hess etal., 1985)。總而言之,ENG主要包括溫度試驗和轉椅測試,是最重要也是臨床意義最大的神經耳科學實驗室檢查。因此,每位眩暈或頭暈患者都應通過這項技術或眼動視圖至少檢查一次(參見5.1.2)。
  • 突然頭暈,怎麼回事?該看哪個科?看完就知道了
    頭暈,是大多數人經歷過的普遍症狀,也有各種原因,比如被太陽曬的,空調吹的,長時間對著電腦屏幕,高血壓犯了等等,因而對應的醫院臨床科室也五花八門。建議你在就診前自己先仔細體會一下準確感受,能夠更準確地就診。
  • 出現頭暈該選擇哪個科?平時需要注意什麼
    前庭性偏頭痛多發於更年期女性,患者過去可能有偏頭痛病史,後來好了長期未發病,再次發病則出現頭暈,由於時隔多年,曾經的頭痛病史易被忽視,所以常被誤診為梅尼埃病。第二類是以往沒有頭暈,突然發生一次,稱為急性眩暈,通常由腦梗、腦出血、突發性耳聾、前庭神經炎等疾病導致。
  • 前庭疾病國際分類概述
    在開始闡述疾病的定義之前,需要強調解決前庭症狀描述術語使用的多變性問題,如頭暈和眩暈。研究發現,即使在某一英語國家,「眩暈」對於患者[10]、全科醫師[11]甚至耳科醫生[12]都有不同的含義。建立前庭疾病國際分類的方法和進程 2006年,巴拉尼協會分類委員會召開了第一屆會議,而後開始建立ICVD的方法。
  • 有些頭暈可致命!53歲阿姨頭暈2天,竟是小腦梗死!
    你可知道,頭暈和眩暈的背後隱藏著多種疾病,甚至能讓人送命!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0月15日從華南眩暈中心聯盟第二屆學術年會上獲悉,良性位置性眩暈、急性小腦梗死、肥厚性硬腦膜炎等都可能讓人產生天旋地轉的感覺,需要醫生細心鑑別病因,科學施治。CT檢查無異常,這個細節提示有中樞病變風險!一位53歲的阿姨因急性眩暈發作持續2天,被轉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一科治療。
  • 【尋醫問藥】上呼吸道感染或誘發前庭神經炎
    但楊女士怎麼也沒想到,一次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後,竟然引發了頭暈、噁心、嘔吐、身體不穩當等多種不適症狀,最後確診為前庭神經炎。  從最初的嗓子疼到後來的耳朵疼、頭暈、嘔吐,9天時間內,楊女士在幾家醫院先後被診斷為淋巴結腫大、腦部血管病等,經過治療症狀並未減輕。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楊女士來醫院眩暈科就診。
  • 多學科合作規範眩暈/頭暈診治
    眩暈/頭暈的診治涉及多個學科,包括神經內科、耳鼻喉科、骨科、精神心理科、眼科、兒科和內科等,從單一學科的視角看眩暈/頭暈具有局限性,多學科合作是必然趨勢,它將機械割裂的學科和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推動診療規範化。國內外研究發現,以神經內科為主的眩暈中心所涉及疾病譜不僅有中樞性前庭疾病,佔更大比例的是外周性前庭疾病,正確掌握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必需而且急切。
  • 科普 || 多學科合作規範眩暈/頭暈診治
    眩暈/頭暈的診治涉及多個學科,包括神經內科、耳鼻喉科、骨科、精神心理科、眼科、兒科和內科等,從單一學科的視角看眩暈/頭暈具有局限性,多學科合作是必然趨勢,它將機械割裂的學科和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推動診療規範化。國內外研究發現,以神經內科為主的眩暈中心所涉及疾病譜不僅有中樞性前庭疾病,佔更大比例的是外周性前庭疾病,正確掌握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必需而且急切。
  • 前庭的三類功能障礙,也可以作為前庭的一般測評方法
    在整個感覺統合的過程中,前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自身體各個部位的感覺信息都需要大腦處理。觸覺系統為我們鋪設好神經通路之後,大部分的腦功能都需要依靠前庭的刺激來進一步的分化和成熟,換句話說,前庭功能的好壞,關乎著我們大腦功能的成熟與否。了解前庭的具體功能及常見的障礙類型,對於兒童感統訓練的方向和方法都是至關重要的。
  • 天氣炎熱,這般頭痛、頭暈是為何?
    準備中考的小李就遇到了頭暈的騷擾。小李自訴早晨醒後便覺的整個房屋都在旋轉,不敢睜眼、不敢活動,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才敢稍微活動一下,後來頭暈越來越輕,但是隨之出現的是明顯的頭痛,嚴重影響了他的畢業規劃。根據小李的情況,最有可能診斷便是前庭性偏頭痛。中山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眩暈常見原因有良性復發性眩暈、中耳炎、前庭性偏頭痛,還有前庭神經炎、椎動脈夾層、突聾伴眩暈等原因。
  • 「不暈的暈」更可怕——談談前庭失認症
    同時,還有一些頭暈不穩、自身搖晃、視物晃動、起伏不平等感覺,雖然並不那麼可怕,但也常常令人困擾不已。更有那些如暴風雨般突發突止的眩暈,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讓人捉摸不透,總是擔心不知下次何時會再發眩暈。這3種類型的眩暈前庭症狀,就是我們熟知的前庭症狀分類中的急性前庭症狀、慢性前庭症狀和發作性前庭症狀。
  • 一起身,一抬頭,天旋地轉,是頭暈還是眩暈?沒搞清楚的話,容易掛錯科...
    一起身,一抬頭,天旋地轉,是頭暈還是眩暈?沒搞清楚的話,容易掛錯科哦!你有沒有曾經出現過旋轉感、浮沉感、翻滾感或漂移感相信這般痛苦的「經歷」一定是記憶猶新,難以忘卻嚴重的時候,根本沒法工作去醫院檢查應該掛什麼科
  • 前庭神經炎
    問卷和病史採集VN患者一般有急性或亞急性持續性眩暈、視物旋轉、平衡障礙,可伴噁心、嘔吐,無耳鳴耳聾等耳蝸功能受損症狀。有的患者陳述先有一個短暫的輕度眩暈或頭暈,數小時後突然出現劇烈持續的眩暈,常伴噁心、嘔吐。緩解期可能只有頭暈、頭痛或行走時不穩等姿勢症狀。
  • 超60歲老人發生前庭障礙性疾病高達30%
    老人走路不穩宜評估前庭功能   據介紹,前庭相關障礙性疾病在60歲以上人群中的發病率達30%以上,很多患者長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擾。中山一院東院副院長、神經一科黃海威教授介紹,在臨床中,很多患者對前庭功能的檢查和評估是忽略的。「尤其是一些老人,出現走路不穩,以為僅是年紀大了或者疲勞了,多休息就好了。
  • 站立不穩、視物旋轉 警惕,你的前庭系統可能出狀況了
    大家對於前庭系統功能障礙,往往停留在通俗所說的「耳水不平衡、腦供血不足」等等,大家對前庭功能障礙相關疾病的認知度普遍較低,而且前庭功能障礙相關疾病分散於耳鼻喉科、神經科、精神心理科、眼科等多個專科,這又為患者能夠快速得到確診和接受治療增加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