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請及時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行走在鄧州
丁寧鄧州市城區四小南校區
6月17日,一場朦朦朧朧的小雨不期而至,給這個炎炎夏日的校園帶來一絲盛夏的清涼。
四小學區的數學教師們相聚城區四小南校區合奏了一曲沁人心脾的小學數學「生本」樂章。
研討會由優秀青年教師王巖主持,共分四個環節:課例展示、評課評議、經驗分享和專家總結引領。四個環節如同四篇樂章,沁人心田,香溢八方。
第一樂章:課例展特色,青藍共成長
三年級數學組的優秀青年教師耿苗展示的是生本認識課《年、月、日》。耿老師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三個環節: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讓學生準備年曆卡,「自主探究」由老師引領學生認真觀察一年當中大小月的個數和具體天數,「合作交流」時,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並匯報交流成果。學生變身「小老師」,與臺下學生一問一答,形成良好互動。最後當堂檢測練習、消化新知。
整節課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體現,教師則變灌輸為啟發,變督促為引導,體現出民主、平等、激勵和諧的課堂氛圍。
青年骨幹教師張俊輝為大家帶來的是生本整理課《三角形的整理和複習》。做為學校的骨幹「老教師」,張俊輝老師顯得更加成熟和遊刃有餘。她採用三環五流程的生本教學模式來打造本堂示範課。三環為前置感悟、交流展示和強化提升。總共細分為五個環節:前置研究、小組合作、匯報展示、引導升華和當堂檢測。首先用「猜一猜」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然後提出研究問題,強化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在交流展示環節,學生匯報探究成果,互問互答,教師點撥引導、補充完善,幫助學生理清知識之間的聯繫。最後,當堂練習學生分享的「好題」,提煉出解題方法,進而揭示出知識的內在規律,再進一步設計有層次、有重點、有變化的「難題」來達到強化提升的效果。
第二樂章:互評互議話感受
緊接著,兩位教師就自己所授課進行說課,與會教師針對兩節展示課進行點評,並提出了教學建議。
第三樂章:互學互鑑促成長
隨後,結合教學實際,與會教師圍繞「中低年級如何開展生本課堂課型研究」的主題,談了自己的聽課感悟和今後的打算。
第四樂章:專家引領明方向,生本理念再深化
最後,市教研室的張靜波老師針對生本課堂的四個問題總結道: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施教之功,貴在引導。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要「退」,學生要「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只有充分調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才能達到教師樂於教,學生樂於學的理想境界。
數學原本是一場美麗的華爾茲,雖拘謹刻板但不失瀟灑自然。
此次生本教學讓本來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活潑靈動起來。
相信通過優秀骨幹教師的示範、帶動,青年教師的吸收、運用以及專家的指導和引領,彼此之間取長補短,智慧、經驗共享,一定能夠使生本課堂在四小學區這片教育沃土上生根發芽、開枝散葉並孕育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