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運動足底長水泡屬常見 小水泡發威不得了

2020-12-19 騰訊體育

文羅維絲

羽毛球運動中足底打泡的現象很常見。別看一個小小的水泡,因為有時很疼,影響起跳、蹬地、起動,常常使運動員無法正常訓練。如果水泡感染了,影響就更大。在重大比賽來臨時出現這個問題,一個小小的水泡不就變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嗎?!

足底是怎麼打起泡的?

由於運動中腳底出汗,足部潮溼,足底表皮軟化,腳掌長時間著力和摩擦,就促使局部組織液滲出而形成了足泡。這些滲出的組織液就是水泡,它在表皮與皮下組織分離形成的間隙中,水泡的表層是皮膚的外層,水泡的內層是皮下組織。因長時間的摩擦,它局部是紅腫的,擠壓它有刺痛和劇痛。

水泡不大,卻對運動影響很大。羽毛球運動需要在場上來回跑動擊球,一場訓練或比賽的時間少則20至30分鐘,多則70至80分鐘。不斷跑動、急停、急轉,腳與地面的摩擦時間長,摩擦力大,加上運動中不斷出汗,足部潮溼,足底溫度較高,足底表皮的角化層又厚,它被汗液軟化後又受到不斷的摩擦,引起表皮與皮下組織分離的機率很高。

水泡的產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表皮的中上層之間出現裂縫,造成局部組織細胞損傷。第二階段是組織液進入表皮夾層裂縫中產生水泡。一般水泡內充滿的是清徹清澈的液體,成分與血清有點相似。如果被細菌感染了,水泡內就充滿了黃色的膿液,此時局部將會很痛。

足底起水泡的原因有哪些?

內在原因:這是因運動中不斷跑動、急停、急轉,足底與底面不斷摩擦而引起的水泡,它只在特殊的部位出現,並非全身任何一處皮膚都會起水泡。首先局部皮膚必須具有較厚的角質層,經得起摩擦,如人的足底、手掌。人體其它部位的表皮角質層很薄,如四肢的皮膚,一旦遇到摩擦往往會被擦破,把表皮一起擦掉。唯有手掌和腳底這種具有較厚角質層的部位,才有機會由於運動中的不斷摩擦而在表皮和皮下組織之間出現滲液而形成水泡。另一個特點是,易起水泡部位的皮下組織往往和更深層的組織黏得較緊,受到摩擦時不能跟表面的皮膚一起移動,所以兩者之間會因產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而裂開,組織液便迅速進入此裂縫而形成水泡。

外在原因:主要是出汗,足部和鞋子相互擠壓,使鞋內潮溼,局部溫度相對升高,引起角質層軟化,因此也最容易引起水泡。反之,乾燥的皮膚摩擦力較小,發生水泡的機率也低。如何預防足底打水泡?

1、選擇一雙適宜的鞋子。腳起水泡跟鞋有直接關係,鞋如果過緊,上網、起動時對足底的擠壓就大;鞋過於松垮,運動中足與鞋的摩擦機會就多。鞋子太緊或太松,都可能導致足底起水泡,因此運動中穿一雙適宜的運動鞋、減少腳部摩擦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

羽毛球鞋的要求是鞋底要耐磨、防滑,韌性要好,鞋底和鞋幫的銜接處比較硬,既能對腳踝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減少足底的摩擦,又不容易崴腳。鞋底應是生膠或牛筋質地的,紋路交錯要細密,抗摩擦,抓地性好。而慢跑鞋的鞋底齒紋粗大,在木地板上容易打滑。羽毛球鞋的鞋底還要具有減震、緩衝功能,平跟,便於發力。很多非專業鞋都有鞋跟,不適於打羽毛球。

鞋的透氣性要強,能保持鞋內乾燥,溫度適宜,預防足部表皮軟化,打泡。因為羽毛球訓練和比賽的時間都比較長,運動中人體也要大量出汗。所以在選擇鞋的尺碼時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穿上後最好在長度上仍然有一些虛位,以避免上網、起跳、急停、急轉時頂腳趾。穿著時,鞋帶要繫緊。

羽毛球鞋最好在打球時才穿,一來可避免鞋子弄髒場地,二來可以避免鞋底沾灰而變滑。

另外,羽毛球鞋對足弓也有一定的要求,足弓的彎曲度要適度,太平、太向上弓起都不好;同時,足弓凹陷處要比較硬,有一定的支撐力,能提高運動效率。

2、給腳留幾天適應新羽毛球鞋的時間,之後再穿它打球。適應期間,要找出感到不舒服的部位,在此位置上用硬物敲打使其柔軟。記住,一定不能穿著未經「磨合」好的新鞋去比賽、訓練。

3、穿吸汗性強的厚運動襪。襪子能保持足部的乾爽,減少腳與鞋之間的摩擦。還要避免穿那些洗的次數太多、質地變硬的舊襪子,因為它硬,穿著時不易平整,因此很容易與足底摩擦產生水泡。

4、如果你的腳經常打水泡,那麼可以考慮在經常起水泡的部位事先貼上矽膠貼膜,外面用肌肉貼布固定,這樣會有效地防止局部摩擦,產生水泡。臨睡前用溫水泡泡腳,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發現太硬的老繭及時修薄、修平整,尤其是打了水泡後局部又處理過的地方,一定要修平,保持平整,不能有硬邊。泡腳後,還可以自我按摩足掌部位,用潤膚露擦抹局部,使角化層不要太硬。不穿鞋的時候,要把鞋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保持鞋內的乾燥。

5、運動中發現足部有任何不適或疼痛,就該停下來檢查。如果還沒有出現水泡,那就趕緊在疼痛的部位貼上矽膠貼膜,外面用肌肉貼布固定,及時進行處置。

6、循序漸進地延長運動時間,可以讓皮膚慢慢適應活動時產生的摩擦力,並有足夠時間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胼胝,有助於預防足底打泡。

7、最好準備兩雙合腳的運動鞋,互相替換。不同的鞋穿在腳上,接觸部位和壓力總是不同的,這樣能降低不舒適感,減少打水泡的機會。

起了水泡怎麼辦?

一旦起了水泡,重要的是降低疼痛感,避免水泡麵積擴大及預防感染。

1、很小的水泡,一般幾天後自己能吸收,此時不要弄破水泡的表皮,弄破不但會使疼痛加重,而且容易感染。訓練中,局部可以貼矽膠貼膜,外面用肌肉貼布固定。訓練後及時消毒,預防感染。

2、稍大的水泡,往往疼痛明顯,影響訓練。此時可以把積聚於患處的液體排出來,以緩解水泡所構成的壓力。做法是:首先用絡合碘消毒患處,絡合碘的優點是比碘酒刺激性小,疼痛感小;接著用一根消毒過的注射針頭在水泡的邊緣位置刺一小孔,最好針頭能貫穿水泡,這樣有利引流;輕輕把水泡內的液體全部擠出;塗上消毒用的絡合碘。最後用消毒敷料把傷口遮蓋起來。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3、如果水泡比較大,又已經弄破,形成開放性創傷,那就要進行消毒、包紮,把水泡的表皮修整齊,並墊上消毒的敷料,定時換藥。

4、時間久了,水泡中的液體被自身慢慢吸乾後,表皮很硬,周邊皮膚又比較軟,一旦運動,很容易在邊緣又打起水泡。此時一般需要把硬的角質層修薄,表面抹上油膏使它柔軟一些,避免邊緣起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腳底會出現水泡?
    腳是人體重要的支撐部位,在行走以及運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損傷,出現某些不適症狀。腳底起水泡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有些水泡出現之後,對活動甚至正常行走都可能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及時處理。
  • 手上長小水泡還癢怎麼回事?注意不要用手擠破水泡
    很多人一到夏天,手指上會出現的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影響了美觀先放一邊,主要是讓人瘙癢難忍,那麼手上長小水泡還癢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種小水泡叫汗皰疹,是皮膚溼疹的一種,在炎熱的夏季是比較常見的。發病的時候多以癢疼、燒灼感、脫皮等症狀為主。
  • 腳上長水泡是蹠疣嗎
    核心提示:腳上長水泡是蹠疣嗎?腳上長水泡很可能是患了蹠疣,蹠疣是一種病毒引發的皮膚病,患處會有角質硬疙瘩,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檢查,有經驗的皮膚科醫生通過肉眼觀察就能診斷。   腳上長水泡是蹠疣嗎?
  • 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辦 手上長小水泡的治療
    有的時候可能因為過敏或者是因為被蟲子咬了,導致自己的手上長出小水泡,那您是怎麼處理的呢?您知道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辦嗎?您知道中醫治療手上長小水泡有什麼好的方法嗎?當您遇到手上長小水泡的情況,是治療還是拖著呢?小現象可能預示著大疾病,所以一起來學習一下怎麼處理手上的小水泡吧。
  • 上突然長透明「小水泡」?中醫:別大意,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許多人手上都長著這種透明的小水泡,很多人也一直會認為是上了火,會選擇吃一些下火藥。然而,吃了一段時間也沒什麼效果,這到底是什麼呢?這種透明的小水泡最好不要擠破,一旦擠破往往會越長越多,又痛又癢,想用手去撓。其實:中醫把它們稱為「汗皰疹」,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皮膚病。
  • 手上長水泡很癢怎麼辦 這樣做竟能快速去水泡
    水泡疼癢起來讓人很是苦惱,不少朋友一到夏天手上就長小水泡,基本每個手指都有,有時癢的受不了,去醫院配了藥膏擦了也沒用,這種現象是比較多見的。那麼,手上長水泡很癢怎麼辦?腳上長水泡怎麼辦?腳底長水泡是什麼原因,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手上長水泡很癢怎麼辦很多人手上都長過水泡,通常水泡很癢,讓人很難承受。
  • 湘鄉娭毑腳趾長水泡,最後竟然截肢!
    小水泡破潰導致截肢 「只是一個黃豆大的水泡,沒想到竟然要截肢。」近日,七旬老人腳趾上的小水泡破潰,竟讓她失去了右腳及小腿。4個月前,楊娭毑發現右腳第五趾疼痛,並有一顆黃豆大小的水泡形成,以為是新買的鞋不合腳導致,就沒去管它。幾天後,水泡破潰、發黑,還伴有出血及惡臭。老人右腳第二、三、四趾皮膚也出現不同程度發黑,不能行走。在當地醫院,老人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並感染、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 春夏之交,手上長小水泡怎麼回事
    你是否常在手上見到一種小水泡,有的時候是一兩個,有的時候是密密麻麻一小片……很多人的手指上或者手指縫裡都長過透明的「小水泡」,有的時候特別癢,還越撓越癢,讓人十分難受每到夏天,手掌、手指會反覆起小米粒大小的透明小水泡,一般過個幾天後水泡消退、開始蛻皮,除了有礙觀瞻,還特別的癢……很是苦惱啊。奇怪的是,這些小水泡帶有明顯的季節屬性 ,每到天氣回暖時它們就會湧現出來,等到天氣轉涼,又會自動消失。這些小水泡其實是汗皰疹,是常見的皮膚病。
  • 手上突然長透明「小水泡」,還很癢?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最近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有些人手上突然長這種透明「小水泡」,總是不自覺地抓撓手,起泡泡、脫皮……,其實,這個在中醫上稱為是汗皰疹,也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汗皰疹又稱出汗不良性溼疹,是發生於手掌、足底、指趾側復發性水皰性皮膚病,常伴手足多汗。
  • 跑步跑出了水泡,如何正確處理?
    水泡在跑步中是比膝痛更常見的傷痛,不是大問題卻相當煩人。它會完全打亂你的跑步計劃或比賽進程。在跑者中,發生率最高的傷痛並非膝痛,而是水泡,26%的跑者在過去12個月發生過摩擦性水泡,而膝痛發生率是22%。
  • 福州皮膚科醫生解答手上長小水泡癢是什麼原因
    福州皮膚科醫生解答手上長小水泡癢是什麼原因 時間:2020-12-15 10:03 福州皮膚病醫院 手上長小水泡,一般好發於春夏季,並容易反覆發作,那麼,手上長小水泡癢是什麼原因呢?
  • 深受足底筋膜炎困擾,治療需要系統方案
    (路遠) 足底肌膜炎在專業羽毛球運動員中屬於常見運動損傷。足底筋膜炎的治療過程比較長,通常在兩周以上,系統治療後效果比較好。治療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如佩戴功能矯形鞋墊就屬於物理治療的主要方法。
  • 溫度一高,手上就長出密密麻麻的小水泡,是身體在提示什麼?
    春季到來後,溫度不斷的上升,在享受溫暖的同時,不少問題也來了,很多人的手上會長出密密麻麻的水泡,一開始就是一兩個,沒幾天就會長出更多,看起來很難受,特別是對於一些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到這樣的情況,見不得這種情況。
  • 手上長出來的「小水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怎樣去處理呢?
    隨著季節的變換,有些人到了一定季節,手上就會長出來一些水泡,這些水泡的體積不是很大,但是數量比較多,有些分布在手掌,還有一些分布在手指上面,大大小小的水泡,雖然不怎麼影響美觀,但是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 寶寶手上長出很多小粒粒的水泡,寶媽別緊張,看看是不是因為這個
    寶寶手上長出很多小粒粒的水泡,寶媽別緊張,看看是不是因為這個現在天氣一熱,有很多的大人發現,自己小孩的手上長出了一些小的水泡,不是多大,這樣的水泡,不僅樣子難看,而且小孩還會覺得很癢,老是用自己的手去抓,這究竟是因為什麼?
  • 為什麼腳上會起水泡?3個病因解析讓你提前預防
    身體上的各個部分都有其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腳部起到支撐作用,幫助人們更好的行走和站立,但日常生活中,人們由於走路姿勢不正確,或者穿了不舒服的鞋子,會導致腳部受到一定的傷害,常見的便是起水泡。腳步每天都在不停的運動,並且長時間處於密閉的環境,而腳部的汗腺是其他部位的2~4倍,這意味著腳部更容易出汗,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鹽以及尿酸,當汗液達到一定量的時候,便容易出現細菌真菌,導致腳部出現感染引發起水泡。面對這樣的情況,處理的方法便是讓腳部保持乾淨清潔,經常清洗鞋子和襪子,避免腳部長時間處於潮溼狀態中。
  • 登山徒步時,腳上的水泡該如何處理?
    腳與鞋的頻繁摩擦,溼潤的皮膚和較高的溫度,腳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下就會形成水泡。所以徒步出行腳最容易打水泡。 1、要預防腳打水泡,首先要減少腳部摩擦的機會。腳起水泡跟鞋有直接關係,鞋過緊的擠壓和過松的磨擦,都可能導致腳上水泡的發生。買鞋應當購買適宜運動的鞋,鞋的尺碼要合適,穿上後長度方面最好仍然有一個大拇指寬的虛位。
  • 經常打羽毛球,這樣處理腳底水泡,附加避免水泡產生方法,很有效
    經常打羽毛球,這樣處理腳底水泡,附加避免水泡產生方法,很有效 對於一些球友來說,打一場羽毛球要休息很長時間
  • 手上長出「小水泡」,到底是怎麼回事,是身體上火嗎
    溫度一升高手上就會長出比較多的小水泡有時不小心撓一下還會感到非常的癢,最讓人困擾的就是這些小水泡可能會出現反覆發作的狀況,那麼手上長出小水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快來了解一下吧。很多朋友都覺得手上長了小水泡可能是身體上火的原因,但其實答案並不是的,這主要是因為身體當中的溼氣過重所引起的,是溼氣在搗鬼。當然手上長小水泡,主要是因為在夏天的時候溼氣比較重,身體當中的熱氣也比較高,這個時候溼熱遇到一起就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皮膚的新陳代謝,所以就會出現長小水泡的狀況。
  • 嘉興龜頭長水泡是什麼原因?
    嘉興龜頭長水泡是什麼原因? 時間:2020-09-30 09:51 嘉興固元堂醫院 嘉興龜頭長水泡是怎麼回事?包皮和龜頭之間的冠狀溝,是比較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也是因為這樣非常容易被感染,特別是包皮過長的男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