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縣市長縣市「立委」選舉候選人合格名單公布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中選會」18日正式公告,審查通過2018年度「直轄市長」、「直轄市立委」、縣(市)長及縣(市)「立委」選舉候選人資格,並宣布各「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將於19日辦理參選人姓名編號次序抽籤,即日起,所有參選人也正式成為候選人。

經臺灣「中選會」資格審查,2018年底的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市長選戰共25人登記,16縣市長選舉共68人登記,資格均符合規定。

臺灣「直轄市立委」選舉共751人登記參選,符合規定者748人,不符合規定者3人,包含登記參選臺北市松山信義區市「立委」的李承龍、登記參選新北市「立委」的張天明與登記參選臺中市「立委」的陳習珍,均因遭判刑且登記前未執行完畢,不得登記或不能準予登記。

臺灣縣(市)「立委」選舉部分,各縣市選委會共受理登記計1018人,符合規定者1006人,不符合規定者12人。其中,登記參選新竹縣「立委」的鄭朝日與登記參選嘉義縣「立委」的翁侑君、侯清河以及登記參選屏東縣「立委」的秦鴻明因重複登記參選其他公職,登記無效。

此外,登記參選新竹縣「立委」的蘇明輝、劉良彬、趙一先Obay a Awi和參選宜蘭縣「立委」的李漢銘,分別因犯受賄、行賄等罪,遭褫奪公權,不得登記為候選人。登記參選苗慄縣「立委」的吳昌運與參選彰化縣「立委」的郭坤昌也因遭判刑且登記日前未執行,不得登記。

登記參選臺東縣「立委」的林淑玲也因妨害名譽罪遭判刑,登記參選新竹市「立委」的謝希誠因不安全駕駛遭判刑,兩人刑罰均未在登記截止日期前執行完畢,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相關焦點

  • 臺灣年底縣市長選舉結果蠡測
    距縣市長選舉只有十天左右了,藍綠兩方均進入肉博戰狀態,相當激烈。 臺灣共有23個縣市改選縣市長,除了島內的21縣市之外,尚有金門馬祖兩地歷來金馬都是藍營的囊中物,民進黨絕無機會勝出,大家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島內21縣市長的競爭。哪一黨若能贏得11個縣市的百裡候,便是本次選舉中的勝利者。
  • 臺灣年底「九合一」選舉登記截止 縣市長拼搶激烈
    臺灣年底「九合一」選舉登記截止,縣市長拼搶激烈。
  • 選前十天 臺灣縣市長選舉結果預測
    14日零點開始(選前十天),臺灣將不能發布新的民調,此時預測臺灣縣市長選舉結果,時間正好。
  • 2018臺灣縣市長及地方選舉:吳敦義的生死戰
    中國臺灣網8月13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的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即將面對2018縣市長及地方選舉,除了設定全臺半數縣市執政的目標,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也定下總數過半的目標。  藍2018搶攻目標  吳敦義接掌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即將面對的就是2018縣市長及地方選舉這場「生死戰」,「鐘擺」擺向何方?攸關國民黨是否轉出「加護病房」,而選戰結果也形同吳在2020行情高低的先行指標。
  • 臺灣地區選舉
    第三款依政黨名單投票選舉之,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舉票之政黨依得票比率選出之,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三、地方公職人員:「直轄市議會議員、縣(巿)議會議員、鄉(鎮、巿)民代表會代表、「直轄市」市長、縣(巿)長、鄉(鎮、巿)長、村、裡長。任期均為4年。
  • 臺灣縣市長選舉:藍綠爭奪焦點在哪
    涉及17個縣市的臺灣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已經進入了倒數的階段,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針對國民黨一些艱困選區下達作戰令,並要求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不用顧慮他的體力,晚上10點競選活動結束前,他都可以陪候選人沿街拉票,而民進黨也把國民黨執政的宜蘭縣鎖定為了一級戰區,那麼臺灣年底縣市長選舉,藍綠雙方爭奪的焦點都在哪裡?
  • 臺灣鄉鎮長及縣市議員當選名單出爐 藍軍仍佔優勢
    臺灣鄉鎮長及縣市議員當選名單出爐 藍軍仍佔優勢 2009年12月06日 08:5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18臺灣縣市長選舉,看這一篇就夠了!
    一、臺北市長選舉得票率預估方面,因「綠白」分裂,姚文智確定代表民進黨,挑戰現任市長柯文哲。臺北市呈現三國鼎立,柯文哲30-35%,國民黨丁守中後來居上,40-45%,姚文智20-25%。其他候選人對選情無影響,均不值得一提。 二、新北市長選舉方面,國民黨侯友宜戰民進黨蘇貞昌老縣長,呈現則是一馬當先之姿,而「綠白」炒作文大宿舍事件亦未能封「侯」,反而民調繼續上揚。
  • 臺灣22個市縣——現任市縣長名單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截止2017年,臺灣地區劃分為2省、6直轄市,其中2省共設du3市、zhi13縣。
  • 臺灣最大規模「地方選舉」今舉行 22縣市長全改選
    中新網11月29日電(杜靜)臺灣地區歷來規模最大的選舉——「九合一」「地方選舉」今天(29日)舉行,將選出九種「地方公職」人員,22個縣市全部改選縣市長。逾萬公職人員同一天選出22個縣市全部改選縣市長為減少選務經費、降低社會成本,臺灣地區自2010年起歷經三次修正「地方制度法」和「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決定於2014年起將所有「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自2014年起將每四年舉行一次。
  • 國民黨以團結氣勢迎戰2018臺灣地區縣市長選舉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國民黨吹起反攻號角 以團結氣勢迎戰2018縣市長選舉  中國臺灣網11月2日訊 國民黨中常會1日通過明年縣市長選舉「中央提名審核委員會」7人名單,並由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擔任召集人,將負責審核該黨2018選戰中各縣市長提名名單及輔選方式。
  • 臺灣2018年「九合一」選舉 11月24日舉行
    臺「中選會」委員會議昨日確定「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但對於2020年「立委」選舉區劃分,「委員會」討論沒有共識,將在農曆春節前再次開會討論相關議題。「中選會主委」陳英鈐表示,包括以第四屆「立委」及第七屆「立委」計算方式、甚至是本屆維持現狀不改變,下次再實施都有人提出,但沒有深入討論,他則主張選區變更要建立制度化,一次解決問題。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最激烈縣市
    後天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候選人最後幾天的戰況進展如何,相關選民要領幾張票、選哪些職位都成焦點。為此,本報特意為您盤點了這次選舉中的細節。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涉及近兩萬人的「求職」,被島內民眾戲稱為「年底最大求職潮」。
  • 2018臺灣縣市長選舉 民進黨最該憂心臺中市
    蔡英文中國臺灣網2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中市長選戰,國民黨初選民調結果9日出爐,國民黨「立委」盧秀燕以0.616%些微差距險勝江啟臣,臺中市長林佳龍對決盧秀燕態勢成形。同日公布的「2018臺中市長選舉民調」顯示,林佳龍支持度落後盧秀燕1.8%,選情首度出現翻轉。有媒體分析,年底「九合一」選舉縣市長部分,民進黨最該憂心的就是臺中市。臺「立法院」去年「修法」鬆綁「公投提案」門坎,今年至今已經出現了10多個「公投案」要與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一起舉行,連臺北市長柯文哲都說政治效應很難評估。
  • 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看22縣市長選舉登記名單
    2018「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尤其是22縣市長參選人選更受到外界關注,臺「中選會」在8月27日至31日受理登記,聯合新聞網將會陸續整理更新22縣市長參選名單,讓大家能夠隨時掌握選舉動態。(臺灣聯合新聞網)
  • 為布局2018縣市長選舉 國民黨將啟動內部民調評比
    吳敦義(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1月19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為布局2018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本周將啟動內部民調作業,優先針對「六都」市長「熱門人選」進行評比。報導指出,「六都」市長人選在2018九合一扮演「火車頭」角色,攸關選舉氣勢。國民黨日前展開相關徵詢作業,結合民眾口碑推薦,各黨部主委與黨務高層觀察,已鎖定特定人選。如今提名前置作業進入新階段,要啟動內部民調評比。據悉,評比名單中,在臺北市部分,有勸進聲量高居不下的「立委」蔣萬安、前「立委」丁守中;新北則是現任副市長侯友宜、前臺北縣長周錫瑋。
  • 臺灣2020年「立委」選舉 鬱慕明力促統派合作
    臺灣2020年「立委」員選舉制度自2008年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且總席次減半後,小黨想取得「立委」席次難上加難。對此,新黨主席鬱慕明昨表示,將在2020年「大選」中力促統派政黨大結盟,爭取讓統派政黨在「立法院」擁有席次。
  • 縣市長選舉 吳敦義召集會議確立臺中市選舉架構
    華夏經緯網5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24日在省諮議會邀宴民代和地方人士,會中決定臺中市長選舉架構,由「立委」江啟臣擔任市長參選人盧秀燕的競選總部主委、「立委」顏寬恆擔任競選總幹事。
  • 新聞背景:臺灣地區歷年選舉回顧
    2010年臺灣「五都」市長選舉  2010年臺灣臺北市、新北市(由原臺北縣升格)、臺中市(由原臺中市及臺中縣合併)、高雄市(由原高雄市及高雄縣合併)、臺南市(由原臺南市及臺南縣合併)等五市市長選舉結果於11月27日投票揭曉。
  • 資料:臺灣地區選舉簡介
    前言臺灣公職人員選舉是從1947年國民黨政府「憲法」公布實施後開始辦理,歷經遷臺、「國會」全面改選、省市長民選、「總統」直選等多項變革,建立今天的選舉制度。選舉種類及任期目前臺灣地區選舉共有9種,任期均為4年,分述如下: 一、「總統」、「副總統」:任期4年。 二、「立法委員」:應選名額113人,連選得連任,於每屆任滿前3個月內,依下列規定選出: (一)直轄市、縣市73人。每縣市至少1人。 (二)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3人。